孩子們,別喪氣!
尤其是連續兩年沒比賽的,首先吉拉阿姨先對你們說聲「辛苦了」。
我知道練習過程很累人,整個學期就為了練好那兩首曲子練到快瘋掉,犧牲掉許多自己的休憩時間,卻無法展現成果真的令人難過,甚至喪失繼續練團的動力。
我不知道你是為了什麼而進社團,如果你是 #因為比賽合作氛圍讓你深受感動,那不應該氣餒,要珍惜你在學時期,多揪志同道合朋友一起吹小團或重奏,加入幹部,學習各項行政一起為社團進步努力。
想當年阿姨一天到晚窩在社辦,雖然大團總共有50~60幾人,但對樂團真正有熱情的卻是寥寥五六個,到後面卻無性生殖變十幾個;這些人都是中午不吃飯的神經病,常常一個人發出旋律,其他人就跟著加進來,什麼埃及王子吹一吹變瑤的傳奇(瑤族舞曲)、史威靈金的海門莫名其妙就接到創世紀去,扣除比賽(我非常討厭團體賽,每天吹那兩首不膩啊?),那段時光是我最快樂的時期。
#如果你是為了爭取榮譽,阿姨只能跟你說很抱歉,個人認為臺灣目前音樂比賽團體組是趨向鼓勵性質,以及為了偏鄉/弱勢學校著想,不讓強校專美於前,才從原本的不分區省賽變成現在的分區決賽。
評審評分及評語也是偏向鼓勵面,以前的分數真的沒那麼好拿。
如果真的很想證明自己的實力,或許你可以利用這次疫情,在家裡加強練習,找老師上個人課,朝個人賽方向前進。
也可以報名坊間的音樂比賽,譬如暑假期間的文化盃,無論是個人、重奏、鋼琴、打擊各種項目都有,可以去那邊試試水溫。
#如果你是為了爭取升學加分,當初超額比序的美意是為了不要「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現象產生,並鼓勵學生多元發展,卻沒想到演變到後面淪為加分工具(某些縣市還蠻有先見之明的,不採計就是不採計);個人認為鑽來鑽去為了加分,還不如努力唸書,爭取學科分數比較實際。
如果你是怕因為沒比賽、沒成績,造成 #校方不支持社團,建議你們可以自發性辦理活動,公益義演賺取鄰里名聲也好,讓社團增加產值,讓校方注重你們。
或許你會認為我是學生,不是負責吹吹樂器就好?為什麼我要那麼辛苦?但這都是累積你的人生歷練,對你未來出社會後的處事、溝通協調以及想法,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更何況個人認為這是學校的問題,絕對不是停賽造成的。
#如果你是跟阿姨一樣愛現、少了上舞台的機會,那你更沒時間難過了~更應該趁現在加強個人基本功,去考外面的社會團;又或是積極爭取辦理表演(想想看,表演跟比賽相比,你覺得哪個活動你的親朋好友同學會來比較多?),也可以藉由網路社群軟體上傳自己的影片,舞台到哪都有,只是看你怎麼發揮。
你可能會說「為什麼那個大型活動可以辦?」「為什麼那個私人比賽/演出可以辦?」「妳都提防疫了為什麼還鼓勵我們去表演/參加私人比賽?」。
臺灣是民主國家,其他主辦單位甚至是坊間的活動是無法強制禁止舉辦的。
偷偷告訴你,阿姨也算半個公務人員,沒有任何一個公務員辦理大型活動,在頭洗到一半的狀態下,被勒令停辦還會在那邊拍手叫好。
飛掉的績效獎勵先不談,就跟你們一樣,努力準備的東西,突然就不能展現成果,你覺得他們會開心嗎?
何況主辦單位也知道停辦會惹來爭議,但為的是什麼?為的是守護國家幼苗的安全。
你們都是未來的主人翁,我們這些前浪遲早會被拍死在沙灘上;我不知道20年後的你們,還會剩多少人繼續在音樂這條路上?但是少年啊,無論要不要繼續吹樂器,你想要讓後遺症折磨你一輩子嗎?
「那為什麼在防疫前提下,鼓勵你們去參加民間比賽或是爭取表演機會呢?」
嘿,我不是現在叫你就去實行,而是在疫情趨緩期間可以去試試,也提供你其他的機會及想法。
全國音樂比賽規模之龐大,影響真的不是少數人,相信主辦方有它的顧慮在,在多方考量下,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那為什麼替代比賽的方案沒有出來?我覺得線上視訊就很不錯啊!是不是公務員偷懶不做事?」
是啊,線上視訊/錄影目前應該是最可行的方法了,我也很贊同配套措施,但在先前的文章和留言也提過關於錄影視訊的公平性及可行性。就算技術問題突破了、也沒有任何反對聲音,但這麼大的計劃要重新頒訂不是一兩天的事。
舉個例子來說,你們覺得買東西很簡單,付款取貨,就這樣而已;在公家單位裡卻是重重難關,拿最簡單的小額購案(買總額10萬元以下的東西)來說,包含起案、交貨、驗收、結報、付款五大關卡,裡面要經過各種程序、備一堆資料,還要經過其他單位的同意,譬如採購、驗收、督察、財務、預算管制單位等等,過程中可能會被退件修改,總之目前阿姨個人最快紀錄是一個月左右(從起案到付款成功)幹掉一個小額購案,前提是過程中完全沒有被退件修改(案子要送總公司審查,總公司在外縣市…)、廠商也配合交貨期程,在天時地利人和情況下才能那麼快結束掉。
所以你覺得全國性、北中南三區,那麼多類型及組別的團體賽有辦法在短期內修頒出全新計劃嗎?
更遑論跟評審、廠商、場地協調,光是這樣就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
所以我非常討厭看到「公務員都偷懶不做事」這種超不尊重人的屁話,我所認識的公務員,都是兢兢業業在自己崗位上,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
說了那麼多,比賽不是唯一的路,你們的路還很長久,要為自己未來好好想想並規劃,朝著目標前進,而不是為了短期目標無法實現在那邊難過傷心。
你根本沒有那個美國時間唉聲嘆氣,光陰似箭,很快地,最開心的學生時期「咻」一下就過了,好好把握短暫的人生,就算再怎麼痛苦也要學習享受當下。
更何況,努力向來不一定會有收穫;不然我早就唸臺大醫科當醫師,或是進職業樂團當樂手了。
謝謝你們的犧牲與配合,唯有這樣,才能保住我們最愛的國家、最愛的親朋好友、最愛的音樂。
最後,學生辛苦了,學校辛苦了,老師辛苦了,體諒且配合的家長辛苦了,主辦方及承辦人也辛苦了。
因為比賽合作氛圍讓你深受感動 在 吉拉的漫畫日誌| Yilan City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我不知道你是為了什麼而進社團,如果你是#因為比賽合作氛圍讓你深受感動,那不應該氣餒,要珍惜你在學時期,多揪志同道合朋友一起吹小團或重奏,加入幹部,學習各項 ... ... <看更多>
因為比賽合作氛圍讓你深受感動 在 [新聞] 為台灣籃球革命陳建州:原地踏步就是退步 的推薦與評價
原標題: (標題太長放不下,故有修改一些)
為台灣籃球掀起革命!P. LEAGUE+ 執行長-陳建州:「原地踏步,就是退步。」
By Nancy.Chen
2022年11月23日
到現場看籃球賽這休閒活動曾經一度不如其它體育真事般熱門,但這情形在這兩年可是出
現了很巨大的變化,身為台灣籃球迷,好像總算也能以一種理所當然的心情享受來自「觀
看職籃賽」的平凡幸福。
借重演藝圈經驗將台灣籃球娛樂化
2020年7月,陳建州宣布要創建全新籃球職業聯盟P.LEAGUE+(以下簡稱PLG),為台灣籃
球掀起革命。從元年的「是時候了」,第二年的「有點意思」,到今年的「Oh My PLG」
,無論是進場觀賽人數,還是網路上的討論度,PLG如同一注活水,僅用短短兩季的時間
,就讓台灣的職籃風氣活絡起來。
「要說這兩年的最大收穫,就是讓大家又重新愛上籃球。」籃球員出身的他,陳建州比誰
都清楚過去20年台灣籃球所欠缺的正是職業聯盟的存在,而這些年在演藝圈打滾的經歷,
也讓他明白台灣籃球不僅是要職業化,還要娛樂化:「我認為職業化跟娛樂化是密不可分
的,但過去20年台灣運動圈似乎對這點很排斥,大家普遍會認為運動員就是管好比賽就好
,永遠以成績為優先,沒有贏就什麼都不是,甚至輸了還會有種對不起社會大眾的感覺,
這對運動環境不是一件好事,也讓運動員背負很多壓力。」
這也是為什麼陳建州會想透過創建PLG打破過去多年的傳統框架,讓球迷的焦點不再只有
比賽勝負,而是進一步沉浸在觀賽的娛樂氛圍,享受職業籃球真正的美妙之處:「聯盟和
各球團對於每項環節都很在乎,包括售票、進場體驗、中場表演、周邊商品、甚至是社群
經營,為的就是想讓球迷觀賽之餘也能獲得娛樂。」
隨著獲得更多球迷關注,球員們自然試圖用最好的表現回饋球迷:「以前大多數球員到了
暑假就是會放鬆耍廢,現在他們反而會多利用時間投資自己,像是找個人訓練師加強鍛鍊
,過去這種情況真的很少見。」陳建州露出滿意笑容,除了讓球迷重新愛上了台灣籃球,
也樂見球員更在乎比賽。
籃球產業化,將影響力蔓延至場外!
從零開始,加上此前沒有合適的模式可以參考,陳建州心裡明白,創建聯盟的所有一切都
並不容易,但身為掌舵人的他不見任何退縮; 從元年的趕鴨子上架,臨時湊滿四隊、歷
經48場例行賽、總冠軍賽還因疫情被迫提前裁定作收。
到了第二年,四隊變成六隊、場次增加至90場、並在疫情控管得宜的情況下打完整個季後
賽及總冠軍賽。如今新賽季來臨,例行賽場次更確定要增加至120場。對陳建州來說,他
很清楚這樣的提升是必要的:「我們絕對不會原地踏步,因為這樣就等於是退步。」
如果説PLG元年賽季線上最高同時收看人數6.3萬已經足以讓你感到驚豔,那麼第二季總冠
軍賽第五戰,除了現場滿座的觀眾,超過16萬人同時在線見證臺北富邦勇士順利封王的那
一刻,恐怕是此前任誰都沒想過台灣籃球能達到的盛況。「第一年其實我們就已經覺得很
不錯了,沒想到第二年有了近三倍的成長,很高興能獲得大家的肯定。」
聊完數據,陳建州也提到他對於聯盟「產業化」的願景,「現在我們有六支球隊,一支球
隊初估能增加的就業機會是50個,六支球隊就有300個。」陳建州侃侃而談,顯然他已經
不再把PLG視為純粹的職業聯盟,而是相信它的影響力能延伸到場外,形成一個PLG生態圈
。
比賽時邊觀賽邊滑網友留言
談到PLG之所以能受到外界肯定有做到哪些關鍵,陳建州一如既往地表現謙遜,「我也不
敢說我們聯盟有多麽受歡迎,但我一直都在強調,我們是會『傾聽球迷』的聯盟。」在陳
建州心中,聯盟名稱的「P」有不少延伸意義,其中最主要的含義即是「People(球迷)
」。「我時常都會提醒聯盟以及各個球團,不要忘記PLG是從哪裡來,是從民眾來,沒有
民眾就絕對不會有PLG。球迷的聲音必須要傾聽,當然一定沒辦法100%面面俱到,但就是
要積極去面對。」
從PLG創建元年至今,每場比賽,你幾乎都會看見陳建州坐在場邊拿著平板,一邊觀賽一
邊瀏覽網友留言的畫面。也正因不想辜負球迷,這兩年來無論遇到多少困難,他都會以執
行長身分第一時間親力而為:「聯盟就像是第七隊的角色,身為執行長這兩年我必須時常
得跟各個單位溝通,無論是聯盟、球團、政府還是球迷,對任何事情都要很敏銳,遇到問
題也要妥善處理。」這也是陳建州這些年在娛樂圈歷經大大小小的風雨後所得出的體悟。
讓籃球成為打破藩籬的凝聚力
問到「這兩年讓你感到最有成就感的地方?」陳建州思索了一會才回答,「帶給大家的影
響不只是籃球吧。」在台灣,或許我們可能很容易會因某些政治立場不同與家人關係撕裂
,尤其每逢選舉大年更是如此,陳建州心裡也明白,不過這次他想透過籃球打破各種對立
的藩籬,「無論你抱持什麼樣的政治立場,當進場觀賽的那兩、三個小時期間,大家都會
為了自己支持的球隊團結加油,聊的話題也都是球賽,這也是我為何會想增加場次的原因
,把運動填滿生活,成為全家人的共同話題。」陳建州覺得PLG好比能癒合傷口的藥膏,
「傷口或許還是很深,但擦久了,終究會有讓它一直保持癒合的一天。」
下一步:把PLG打造成亞洲最佳聯盟
如果說讓台灣球迷重新愛上籃球是第一步,對陳建州來說,創建PLG最大目標仍是希望台
灣籃球能獲得世界的認可:「可能大家會講說PLG就只是本土聯賽,但其實我一直都有更
長遠的計劃,我們要立足台灣、放眼亞洲。」在培養球員實力方面,PLG第四節的「單洋
將制」即是希望本土球員在打國際賽時關鍵時刻能獨當一面,擁有承接比賽勝負的勇氣;
以品牌形象力而言,從設立英語轉播服務,到後續與日本B.LEAGUE、東超聯賽EASL等單位
合作交流,都不難看見PLG想國際化的決心,這也一直是陳建州當初創建聯盟的最大願景
。
「這兩年因為疫情關係,有很多計畫暫時沒辦法執行。」雖然有些可惜,但這並不影響陳
建州的決心,他清楚自己未來的每一步規劃,「很多事物要願意走出去,世界才會走進來
,尤其對台灣籃球來說更是如此,可能在國內打得很好,但到了國際市場上卻沒人認識你
。接下來的計劃,就是想讓我們PLG的各個球團成為亞洲勁旅,讓亞洲其他國家知道我們
的球隊,我想這也是最好的體育外交。」
投入一件事情,有時就要有一往無前的精神,才有機會在看似虛無飄渺的世界裡,找到通
往心中理想的成功道路。即便這兩年收穫不少,陳建州並未自滿,來到第三年,他們仍然
會以探險者的姿態,不斷嘗試,「新賽季我們會加入更多元的事物,比如女性球評之類的
,當然裁判方面也會更加優化。」陳建州透露自己對於新賽季的期許。
「遇到批評就勇於面對並改進,反正我們本來就是從零開始,沒什麼好怕的。」至於未來
最終的長期目標?陳建州的回答絲毫沒有任何猶豫,「就是成為亞洲最具指標性的職籃聯
盟吧!」
https://www.gq.com.tw/entertainment/article/pleague-moty
--
#一步一腳印
#穩扎穩打
#品牌價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128.1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669353118.A.B0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