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考三等榜首,分享給準備體育行政的考生:
首先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師長與應考前輩,有您們的幫助,我才有可能在這裡撰寫這篇文章回饋大家,也希望這些經驗可以幫助到未來想納入這一行的朋友們。
1、 心態建立:
強大的心理建設是準備國家考試路上最重要的部分,如何在挫敗後迅速重拾信心,或者是面對旁人有意無意潑冷水而不被動搖,另外我也建議踏入這條路上的考生,除了公務員工作穩定以及薪資實質的誘因外,更要有一個能說服自己為何要踏入體育行政這一行更深刻的理由,因為這一份強大的內在動機會在往後的日子裡,支持你繼續前進。
另外我也鼓勵考生,不要把考試當作是一種門檻與折磨,而是當作未來考上之前必要的職能訓練,這樣準備起來會比較有動力一點,也會比較甘願。
2、 應考背景與經歷:
我是體育學系學士與碩士的本科生,研究所主修運動管理,大一時其實就已經知道,除了當體育老師之外,也有體育行政的路可以選擇,但我真正開始萌生想要實踐的念頭,是在讀研究所時,一邊在大學體育室擔任行政工作的時期,因工作所帶給我的成就感。
完成碩士論文後,我延畢了一學期,一方面是需要一邊補習行政法,一方面也是在學校可以提供給我比較多資源可以備考,第一次106年高考第25名(取11),讓我第一次真正意識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畢業之後,回到了家鄉,剛好也在所在的縣府教育處應徵到體育相關的職務,這一年一邊工作一邊備考,心理上相對踏實,工作的實務經驗對我考試充實了很大的能量,但其實上班也佔掉了我大部分的時間,這一年(107)高考與地特分別是第17名(取8)與第8名(取1)。
隔年在父母的建議之下,於是我辭掉了工作,當起了全職考生背水一戰,全職考生的生活雖然多出時間,但相對也多了很多壓力,對未來的徬徨,旁人的眼光等等,108高考考了第10名(取4),曾讓我一度想就此放棄了,所幸在家人100%支持下,我才得以在這次地方特考順利上榜。
3、 讀書方法:
(1) 時間安排:
1. 半工半讀:平日回家後每日至少2 小時,假日圖書館8小時。
2. 全職考生:每天圖書館專心讀8小時(09:00~17:00),因為回到家基本上我也看不下書了,則搭配相關議題的影片作為輔助。
(2) 共通原則:
1. 一本書原則:所謂一本書原則,並非只讀一本書,而是以一本書作為主軸,並融會各家參考書後,能夠自己整理出一本書的筆記與心得。
2. 習慣聯想:養成聯想的習慣,例如看到一則體育新聞或法律事件新聞時,要能時常聯想到可能的考點是甚麼?此外也可以藉此一邊回想以前讀過的內容有沒有記熟。
3. 勤做習題:除了考古題一定要全部做熟之外,也要以上述的聯想的方法猜題,並「實際手寫」練習。
4. 筆記整理:前期我有以電腦打字,希望可以做成一本完整的筆記,但我後來發現雖然可以當作參考,並隨時補充資料,但是實在太花時間了,而且打過即忘。所以後來筆記的方式還是以考古題擬答的方式,手寫作成筆記。手寫雖然速度慢,但是慢讀的過程卻更有助於內容消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更習慣在考試上手寫的速度與感覺。
4、 各科準備:
(1) 國文:58
雖然沒有特別準備,但公文格式及用語務必要背熟,作文的部分可以參考專業科目的內容,就可以跟其他考生的內容有所區別了(尤其運動社會學與體育史都有很多例子可以拉進來寫),選擇題純吃老本。
(2) 法學知識與英文:64
憲法與增修條文熟記是最基本的,但近年更偏向考大法官解釋,坊間都有很多參考書可以參考,至於法學緒論的部分,高考與地特三等的部分雖然包山包海但題目本身不至於考得太難,建議可以找一本《圖解法律》的書籍幫助理解,另外我也有買陳治宇老師的參考書搭配看,剩下的就是利用零碎時間勤做阿摩練習了。
英文的話其實沒有特別準備,個人英文程度不算很好,對我來說英文投資報酬率實在太低了,但閱讀測驗題相對好拿分,務必把握。
(3) 行政法:79
上過一年林清老師一年的面授課程,真的建議至少一定要去上過一輪課程(尤其無法律背景的考生),薯叔的教法受一致好評,網路上已經非常多的評價了。
除了在行政法這科外,我也應用老師的擬答與整理筆記的方式在其他專業科目上,真的對我收穫非常很多,有種「啊…原來書應該是要這麼讀的」的感覺。
至於要選擇函授或和面授我覺得因人而異,函授雖然可以反覆看,但如果時間允許我還是建議面授,一方面可以方便問老師問題,另一方面如果是自認自制力較差的考生,也可以跟著老師的步調走;但我也知道也有考生因為上班和家庭時間上的不允許,函授就是個還不錯的選擇,但是一定要按表操課!否則內容很多,後期一定會消化不完。
另外我認為比上課更重要的是,自己多練習跟消化,這也是為何我只上了一輪課程,後面2年都是純靠在家自修了!選擇題建議勤做阿摩,建議要練到至少考試不會錯超過4題的穩定度;申論題則搭配老師參考書內的題庫,另外個人也覺得猜題非常重要,尤其是那種選擇題已經前幾年考過的新議題,申論題還沒考過的,就極有可能出現,這次運氣非常好,剛好命中行政執行聲明異議那一題,拿了20分。
(4) 體育行政與管理:52
以鄭志富老師的《體育行政與管理》和教育部體育署《體育運動白皮書》,作為備考的雙主軸,再搭配其他的書籍當作參考(詳書單)。這幾年雖然考的題目不算是非常難,但分數似乎有越改越嚴格的趨勢,所以建議準備到後期要廣泛閱讀,多多套用管理理論和實例旁徵博引,才能寫出亮點。
(5) 運動社會學:77
這一科原本是我非常不擅長的科目(可能以前書真得看太少…),所以我先去找了蘇維杉老師的參考書把基礎重新打好,因為這一本寫得相對簡單,而且舉了非常多台灣本土的例子,非常有助於理解。但是後期漸入佳境後,我則以王宗吉老師的書為主,這本書因為是譯本,有很多國外著名實例與社會現象可以參考。
此外也推薦陳子軒老師的《左‧外‧野︰賽後看門道,運動社會學家大聲講》,這本寫得非常活潑,沒有教科書那種硬梆梆的感覺,舉的也都是最新的例子,非常豐富可以當作擬答參考,也可以當作閒書來閱讀。
因為近年偶爾會考出比較純社會學理論的題目,很怕拿到考卷就被嚇傻了,因此我也找了陳遠老師的參考書來搭配。
(6) 世界體育史:86
以吳文忠老師的《體育史》(編修版)為主,這本書已經出版超過了近半世紀,許多體育科系都還拿來作為上課用書,就知道這本堪稱「體育史的百科全書」有多麼重要。另外我也找來徐元民老師的《體育史》來搭配,這本書的寫法與吳文忠老師的寫法截然不同,比較偏向探討哲學意義和比較,可以更充實答題的內容。
至於其他比較細節的部份我則是參考了《體育運動大辭典》、《中華民國建國百年體育專輯》等資料,此外日本也為了東京奧運會也拍了一部日劇《韋駄天~東京奧運故事~》,個人覺得這部日劇非常精采,非常有助於對於近代奧運脈絡的釐清,也讓我在休息之餘,能以更輕鬆的方式一邊吸收體育史的知識。
近年偶爾會考單項運動的歷史或發展,實在非常不好掌握,但可多留意一些時事上或是台灣國際賽成績還不錯的運動種類來準備。
(7) 體育原理:64
這一科基本上就是一個綜合性科目,其他科能考的,這一科也都能考,尤其和運動社會學有很多重疊的部分。
這一科比較特別的是,要把幾個如「體育」、「運動」、「遊戲」、「休閒」…等名詞的定義與關係多加釐清,並把握好12年國教、身體素養、身體與運動文化、電子競技等議題。
參考書我則以許義雄老師的《現代體育學原理》為主,並搭配其他書單上的書作為搭配。
(8) 運動自然科學:86
近幾年運動科學的考法比較應用,所以在以書單上《運動生理學》、《競技與健身運動心理學》打好基礎後,我後期開始找了《肌力與體能訓練》、《學校運動教練手冊》…等當作重點閱讀,尤其《學校專任運動教練手冊》是體育署寫給第一線教練的官方資料,相對容易閱讀,也有非常多的實例,更重要的是貼近實務,整本都是滿滿的考點!
至於很多人問我運動生物力學的部分,因為考的比例偏低,而且不好準備,我建議把以前國高中物理課中古典力學的部分再拿出來複習,並搭配運動實例,應該就不會差太多了。
最後謝謝大家看完這篇勒勒長的文章,感謝一路上給我支持跟幫助的家人、師長及同學,也希望這一篇文章可以回饋到所有還在努力的考生,最後送上我去年初失意時,在日本東京淺草寺抽到的詩籤,作為我最誠摯的祝福:
鑿石方逢玉
淘沙始見金
青霄終有路
只恐不堅心
備考書單: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PqqzUQMEb18eR-3PAwX2llasAZ7YMT3H/
國際教育白皮書阿摩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觀點】產業多元化 汶萊經濟轉型的挑戰
東南亞小國汶萊雖然低調,卻是世上其中一個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小國,與東馬來西亞的沙巴、砂磱越兩邦接壤,曾是區域大國,然後被英國逐步蠶食,領土大減,但總算以英國保護國身份保留了道統傳承,到1984年才完全獨立,至今奉行絕對君主制,蘇丹握有極大權力,是東南亞最後的專制國家。
汶萊靠石油致富,人口不多,政府大派福利、換取人民慎言的統治手法,使汶萊的政治環境比不少鄰近國家穩定,一度也被看作亂世綠洲。然而近年全球化時代,汶萊也面臨經濟轉型、民主改革的壓力,加上蘇丹的宗教政策越趨保守,既為中國一帶一路提供了切入點,但也埋下了隱憂。
汶萊近六成GDP都是來自能源相關產業,這更是政府93%的收入來源,就像經濟轉型前的海灣國家卡塔爾、阿聯酋等國一樣。近年國際油價下跌,難免為汶萊經濟帶來嚴峻打擊,加上汶萊的天然資源蘊藏量已逐步見底,預計將於20年內耗盡,而其他產業嚴重滯後,又缺乏明確外援,經濟多元化的壓力逼在眉睫。
早於十年前的2008年,汶萊政府發表了展望未來願景的《Wawasan Brunei Darussalam 2035》報告,希望透過發展資訊科技、金融、旅遊等產業,逐步減低對能源的依賴。然而事與願違,《Wawasan》並沒有取得任何預期成效,汶萊經濟始終離不開能源:在2014年的能源白皮書,當地政府進一步增加能源相關行業的人手估算,預計2035年將增至五萬,當中更預留了一萬職位予外國人,反映經濟轉型之言,只是紙上談兵。
經濟產業多元化,有什麼憑藉?
汶萊地理位置優越,避開了馬六甲海峽,加上境內有15%人口為華人,只要一天有資源,也是中國一帶一路目標之一。但這個國家畢竟太小,對中國的價值更多是區域支點,而不單是能源藏量,當汶萊面對經濟多元化、油價下跌的雙重挑戰,又要竭力維繫既有生活水平,近年經濟發展的傾向,已逐漸有點向中國傾斜。
現時汶萊最大的單一外國投資項目,就是由中國出資:根據兩國協議,汶萊的Muara Besar島將會進行多項包括煉油廠在內的建設,而來自中國杭州的恆逸集團,負責出資價值約340億美元的設備,而且會在該島2019年正式投入生產後,負責部份日常營運。
另外,貫徹一帶一路的戰略思維,汶萊的戰略港口,也成了中國的投資目標之一。例如中國與汶萊合資成立的摩拉港有限公司,就接管了當地唯一一個深水港,目標是將汶萊打造成所謂「東盟及東盟東部航運中心」。經升級和重組後,該港口的貨櫃吞吐量已上升了25%,而且仍有增長潛力,因為附近就是自貿區Muara Export Zone,內有15年免企業稅的優惠,預計將會吸引好些外資進駐。要是這個港口連同自貿區的勢頭發展良好,也許會成為汶萊經濟轉型的孵化機,對鄰近經濟未算發達的東馬,可能也是一個挑戰。
旅遊業也是汶萊經濟多元化的目標工具,政府希望利用生活質素較高的優勢,以生態、醫療旅遊作招徠,希望到了2020年,在來自馬來西亞、印尼的陸路旅客以外,飛抵汶萊的旅客量,也會達到每年45萬,貢獻3%的GDP。
表面上,汶萊有不少措施相當不利旅遊業發展,例如蘇丹在國內已實施伊斯蘭法,嚴厲禁酒,甚至要求非穆斯林亦要遵守,但實際上,如一些旅行網誌指出,(華人經營的)豬肉店、提供酒類飲品的娛樂場所等,其實仍普遍有酒跡可尋,對此曾到當地訪問的筆者親身經歷,自然能證明。而且伊斯蘭法全面落實的日期一拖再拖,執行也不見嚴厲,可見汶萊並不如外界想像中般保守和封閉,實施伊斯蘭法的形式,暫時也沒有與發展旅遊業的目的相違背。問題是,這種平衡能否在大量外人湧入後,維持水清則無魚的學問,就頗有疑問。
假如汶萊天然資源耗盡
不過以上種種機遇,目前都是一廂情願,而且遠水不救近火,汶萊面對的轉型壓力,實在不容樂觀。這個專制國家一如沙特等中東產油國,內部管治、繼位問題、權力鬥爭等,始終是穩定的最大隱憂。在全球化年代,世襲王位、政府要職被王室壟斷、只有少數內閣官員是平民出身的「傳統」,本來就挑戰重重,加上汶萊的失業率連續三年上升,在2017年更超越7%,政權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民眾要求改革開放的呼聲也開始湧現。只要目前蘇丹在位,局面仍可維持,但到了下一代,大刀闊斧的改革恐怕避無可避,屆時出現的種種不可測性,就不是今天能輕易預見。
一直以來,汶萊國民都享盡福利,視之為理所當然,但這是不可能永續下去的。例如汶萊政府除了負擔國民的學費,連人才出國留學的費用也一併包辦,可謂求才若渴,可惜始終未與國際接軌,到了近年油價下跌,教育開支就首當其衝成為削減目標。汶萊的醫療福利,也是政府的沈重負擔,當國內醫院沒有合適的技術或設備,政府還會承擔送國民出國治療的開支,馬來西亞自然是主要目的地。
數月前,汶萊與馬來西亞簽署協議,將部份政府的海外醫療福利開支轉嫁至醫院、旅行社等,反映政府對種種福利政策已感到吃力,只是擔心任何削減都會引起反彈,面對的兩難,令人憂慮。加上汶萊人的生活習慣,屬典型的發達國家類型,膠類製品的消耗極大,位於Sungai Paku的堆填區將於2025年飽和,假如要維持目前生活水平,未來的環保開支,也會大增。
汶萊目前對華友好,但政府很明白過份重視中國、華人、華商利益,除了可能令境內佔多數的馬來人不滿,也會對強鄰馬來西亞構成一定壓力。
因此汶萊也是東南亞「對沖外交」能手,與日本、南韓、印度等區內經濟大國保持緊密關係,也活躍伊斯蘭合作組織,汶萊蘇丹也與海灣產油國領袖私下友好,以免過份依賴中國。
再者,汶萊最大的外交本錢是依靠東盟,當中又有不少國家對中國抱有戒心,而且汶萊的地理位置關鍵,本身其實也是南海主權爭議的參與方之一,難保不會成為美國印太戰略的其中一個支點。對中國而言,汶萊最大的價值是作為新加坡潛在的替代品,而不是嘗試壟斷當地的影響力,只要定位正確,其他一切,自然迎刃而解。――沈旭暉(作者沈旭暉博士為GLOs集團創辦人、耀華國際生活教育管理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客席副教授、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客席副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高等研究所學人、《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國際關係顧問。研究助理Kelvin Chu對本文亦有貢獻。)
#汶萊 #南海 #一帶一路 #對沖外交
本文節選自《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第157期,如欲查閱全文,歡迎訂閱
★★★訂閱聯絡:bbwhk_cir@modernmedia.com.hk(香港)、(+886)02-23612151(台灣)訂閱即送全年iPad∕iPhone版App閱讀權限和一份精美禮品
國際教育白皮書阿摩 在 圖書資訊國考同學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現在阿摩線上測驗,已經非常好用,原本只有夫妻在經營,到現在已經有七位員工了,小編在還沒 ... 【圖資文獻】轉變與擴疆-臺灣圖書資訊學教育白皮書2021-2030, 第五版.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