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香:9月20號政府又要來拆】
◎ 黃春香家關注組_訪問、匯整、撰寫、編輯
大家好,我是黃春香,我們家在台南市北區開元路11、13號,我們家住在這裡多年了,環境沒有很好,不過也是自己的家。只是台南鐵路因為從原軌要改成東移,硬要來把我們家徵收。我一直想說,如果這是做公益,那我送地給政府用也沒有關係,只是現在是政府公地放著不用,為了要多開發、賺錢,我就不能接受,所以跟著抗爭,一直到今年鐵道局發公文說要強拆。
本來是7月21號說要拆,結果鐵道局竟然在前一天中午就帶了一堆警察包圍我家,還提早把所有路全部封鎖,所有人連住戶都無法進出,可惡至極。一整天鐵道局的人跑來一直找我,把我逼到頭腦都要炸掉,就是想要讓我簽同意書。
在21日半夜三點的時候,我人都已經快要昏倒,連東西都看不清楚。鐵道局的小姐林偉玲就一直拿文件要我趕快在空白處簽名填資料,我只記得他們人就一直跟我說,如果我簽了,今天這些事情就會結束,大家也都可以休息,而且保證會給我緩拆,政府可以協調來保留樓梯,讓我們家繼續住下去的方案。結果我一簽完名,林小姐就急著把文件收走,我連內容都沒時間仔細看,也沒拿到副本。我只是一直在念說,會緩拆兩個月,讓我們家不用突然沒地方住,政府也會來跟我協調保留樓梯。
政府這個東移的政策,已經把我們居民都逼到牆角,我也只是在硬撐。我想跟政府說,到現在這個地步,我要的只是把樓梯保留住,這樣我們家,還有一直互相照顧、租在這裡的雅慧和小孩才有可以遮風避雨的地方。
7月20號那天,大家特地跑來支持我,卻被警察這樣擋在外面,連進來坐、喝杯茶都沒辦法,這份情我永遠記得在心裡,也對大家很揪心、抱歉,不知道要怎麼說這個心情。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鐵道局一直沒有來跟我協調保留樓梯的方案,特別裝的監視器也一直在監視我,還常常跑來說要幫忙搬家啦、說工程都已經做成這樣了,沒辦法改啦,或是要我拿錢搬家。政府你說要給我錢,可是我只是想要我們還可以繼續住在這裡。
儘管政府很鴨霸,當初說要協調也都沒有協調,但我會繼續堅持。只是我也很擔心預計拆除的9月20號,政府會不會又像上次那樣無法無天封路,讓我孤立無援。所以也想說大家可以提早兩、三天來,我們家有地方可以住。
來幫忙的朋友在9月13號也有辦了一個導覽活動,讓大家可以來聊天、泡茶,也歡迎不管認識的、不認識的好朋友們都一起來,大家對我的支持、關心,我都會記得、感激一輩子。
【黃春香家與南鐵案發展脈絡】
自2012年8月接到都市計畫變更說明會的通知,得知政府即將為了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徵收自己的家園,黃春香與臺南市北區、東區及仁德區鐵路沿線東側居民組織的自救會抗爭至今已長達8年。原先期待政府能善盡溝通,共同找出解決方式。然而隨著工程進行,迫遷所造成的生活重擔、甚至是家庭的破碎,都沉重的壓在居民身上,有許多人因而無法繼續抗爭,但黃春香為了居住權,仍不放棄反抗操弄公共利益,並且不願與居民對等溝通的政府。
有些人誤以為自救會是在阻礙臺南的建設,事實上自救會並不反對鐵路地下化,#只是反對浮濫徵收私有地的鐵路東移。居民希望的不過是政府以過去所規畫的「原軌地下化」方案施作,即僅徵用東側土地興建臨時軌,並在現有鐵路用地興建鐵路隧道。然而政府從未正視訴求,各場說明會、公聽會也僅是像過水一般地跑程序而已,毫無對話以共同謀求解決方案的意願。
居民認為在不存在土地徵收必要性的情形下,以空泛的公共利益綁架全體市民、侵害鐵路沿線居民居住權的行為毫無正當性可言,這也是黃春香堅持至今的原因。
【聲援黃春香,我可以怎麼做?】
👊【支持的第一步】
1. 持續關注南鐵案動態發展
我們看見在整整8年的時間,台灣的開發單位如鐵道局,始終都在貫徹他的意志,溝通程序沒有釐清爭議也沒有辯論,是宣達而非對話,不願面對居民的處境,不與居民共同謀求解決方案。
當南鐵案走到最尾端,我們是否還要看著,助長房價的鐵路地下化與綠地開闢,開闢到連一隻樓梯的空間都無法給人民留下?黃春香與她的租戶的處境與堅持,需要關注。
2. 參與網路宣傳、分享消息
這8年間,遭遇南鐵地下化的居民們,少不了被人汙名「貪得無厭和無理取鬧」的經驗。然而走到現在,當事人只是想保住樓梯維持居住很貪嗎?此刻,需要社會更善意在網路上分享消息、宣傳與鼓勵。
3. 到開元路13號黃春香家,了解狀況、陪伴拆遷戶、房客與抗爭者
黃春香家這裡充滿著無血緣者們互相支持的故事,等你挖掘。然而,政府總是在找人民最弱的時候展現它的強制力,要人民順服。#你的陪伴會是最好的支持!
4. 參與導覽
>>>>在09/13(日)15-17點,有導覽啦!<<<<
由黃春香跟黃春香家關注組,會給你第一手講解誇張的鑑界過程、這8年南鐵案在台南的發展、居民們後來怎麼了,以及黃春香堅持的原因與訴求。
✊【積極參與的第二步】
1. 打破孤立無援,歡迎提早來黃春香家住。
預計拆除的9月20號,仍會擔心政府會不會又像上次那樣無法無天封路,讓黃春香孤立無援。所以也想說大家可以提早兩、三天來,黃春香家有地方可以住。
2. 參與黃春香家關注組的任務分工
鐵道局會出什麼步,我們不知道,只知道在9月20號之前要努力。
就算9月20號成功擋下,直到爭取到樓梯保留、不中斷的居住前,都不能鬆懈!
#我們需要你的加入!
————————————————
【黃春香家擋拆Q & A】
① 南鐵東移為什麼是「#徵民地炒公地」?
在東移版地下化的規畫中,鐵路地下化完成後,原有的鐵路用地及新建的鐵路隧道上方將開闢綠園道。表面看來,現有的鐵路用地的確還沒直接轉作其他更具開發利益之用途,然而卻是藉由開闢綠園道,大幅度地提升沿線土地(包含公有地在內)的開發效益,開發中的「南臺南站副都心」即為一例。也就是說,這條綠園道號稱綠化環境、改善交通,實則是由政府主導土地開發、犧牲南鐵居民的康莊大道。
② 為什麼黃春香最後會撤切結書?
2020年7月21日為黃家預定拆除時間,鐵道局於7月20日中午封路,使得前往黃春香家陪伴的支持者完全無法進入。在21日凌晨三點,黃春香被無法看清窗外的車子載離家到某處工地,孤身一人面對鐵道局大陣仗的「溝通」。面臨房子即將被拆除的威脅,黃春香遭長時間精神折磨、心力憔悴且難以思考。鐵道局表示可以緩拆2個月,但要求黃春香簽署切結書。原本拒絕簽署的黃春香,退讓地提出「以地易地」及「保留樓梯」兩項訴求。經鐵道局口頭承諾「未來2個月『可以協調』」,以及考量近百歲母親與承受高度壓力及焦慮房客的心情,黃春香僅能依鐵道局承辦人員指示,在沒有精力詳細閱讀切結書的文字下於空白處簽名。
然而迄今為止,鐵道局並未給出樓梯保留的方案,甚至無法明確陳述拆除範圍。8月10日鑑界的繪測圖中筆直的施工範圍,與現今施工現場連續壁的弧率並不一致。而且明顯將拆除範圍擴增至樓梯,對於拆除多少比例仍未有明確的數據。鐵道局至今地未主動釋出討論意圖,加上對於施工範圍的不確定性,連帶影響後續的居住狀況充滿變數,讓黃春香驚覺自己在7月21日凌晨僅是被強迫簽下一紙沒有任何協調空間的切結書,因此決定撤除該切結書,要求鐵道局進行重新鑑界。
③ 黃春香是如何知道樓梯會全部拆除的?
2019年年底,黃春香曾詢問鐵道局工人拆除範圍是否包含樓梯,工人提醒要黃春香趕快去問鐵道局,並表示「#應該不會拆」;2020年6月15日後,黃春香看到鷹架搭建,並在開元路15號圍籬外發現外牆被畫上標記,但並不知道其意義;而後數日,租戶吳雅慧向黃春香轉述鐵道局曾告知「#樓梯即將被拆除,這裡不能住」。
6月24日左右,當鐵道局北區徵收承辦人員林偉玲與工程師梁協勝來遊說時,針對黃春香要求回答「徵收範圍」以及「是否會拆除樓梯」。第一次走進黃家內的梁協勝,僅派人拿捲尺測量,從門口經由門內量到廁所前,全程並未使用精密儀器。然而根據梁協勝所丈量的範圍,僅能推測黃家樓梯有可能被拆除1/4至1/2,施工後樓梯將介於可用跟不可用之間;一直到7月21日凌晨即將拆除前,「拆除範圍是否包含樓梯」以及「若包含樓梯會拆除多少比例」,鐵道局都沒有再進行丈量解答黃春香的疑惑。
8月4日,在黃春香簽署切結書後快兩週,林偉玲才與黃春香聯繫約定時間再次進行測量。8月10日,透過承包商大陸工程的丈量結果,發現與6月24日測量有所出入,樓梯將面臨施工後無法使用的情形。兩次的丈量結果存在嚴重問題:根據相同施工設計圖,兩個單位丈量的拆除範圍並不一致,也與鐵道局工人根據經驗預期的結果不同。#那麼到底要拆多少?#誰的丈量結果才是最精準的?沒有人能夠告訴黃春香。
④ 為什麼需要保留樓梯?
黃家長期將3、4樓出租給弱勢族群與年輕沒有財力的學生,黃春香與母親住於1、2樓。若拆除範圍包含樓梯,便會破壞原本的房屋結構,將會同時面臨兩個問題。
首先,拆除樓梯會導致2-4樓皆無法使用,租戶會立即面臨流落街頭的局面。目前仍有兩租戶仍住在黃家,其一為吳雅慧母子。吳雅慧數年前因車禍開刀傷及脊椎後,無法久站及久坐,影響其工作能力,僅靠打零工撫養自己及就讀高中的兒子。黃春香知悉此事,所以至今已有1-2年沒有向其收取房租。
再者,黃家之房屋(開元路11號及13號)依計畫拆除後半部,剩餘空間僅約14坪,鐵路地下化完工、開元陸橋拆除後,又需空出騎樓空間。如此1樓僅剩下4-5坪畸零的空間,若要在此範圍內興建新樓梯與廁所,那麼剩餘空間難以利用。
⑤ 怎麼理解南鐵案裏頭人民的處境?
黃春香與她的租戶,是南鐵案裏頭巧合撐到最久的個案之一嗎?
開發與迫遷的議題裡,租戶往往是最先被趕走的。缺乏弱勢族群經濟可負擔的社會住宅存量,配上殘補式的台灣社福體系,以及將居住問題拋給個人去市場解決的社會。這三者直接導致:#不穩定收入者的居住需求難以被承接。
被徵收的屋主,則面臨政府用三種方式,鋪天蓋地的製造你順服:(一)、「公益」與「汙名」兩種手段來說服你
(二)、土地徵收審議過後就能執行強制拆遷的強制力
(三)、不參與法定安置計畫你就失去住所,只剩政府將地價建物的現金補償丟進你戶頭這選項。
7/21簽的結果看似不敵政府的手段而妥協,但妥協的前提是保留樓梯,#正是為了捍衛黃春香與她的租戶能在這房屋能繼續居住。
黃春香所捍衛的居住權、以及對於浮濫徵收的不滿,事實上也是被政府逼到變成「同意戶」的居民所認同的。堅持到最後的條件非常艱辛。大家得生活在不易喘息的抗爭長年動盪之中,要跨越生活經濟重擔及親友間的現實壓力。特別現實的問題,是因為工程導致家中長者的擔憂,進而影響其身心理健康,須多出額外照顧的負擔,例如:陳致曉父親即因此事確診認知障礙症(俗稱失智症)。在這樣的條件下,人是無法簡單分為「堅持」或「妥協」。
目前不同意戶剩下黃家與陳家,分別預定於9月20日、9月23日進行拆除,#黃春香將首當其衝,成為捍衛南鐵沿線居民所堅持「#居住權」重要的角色之一。請大家陪黃春香一起對抗操弄公共利益、不願與居民對等溝通的政府的政府!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中數位科技影城 活化東南區在地經濟 林佳龍:許『台糖專用區』一個前瞻性的未來 「台中市東區的原台糖大型購物中心專用區,原本是台中人期盼的六年國建標竿建設,也是東南區居民引以為盼的好鄰居,然而從1999年至今,除了一潭4.5公頃池水(2001年3月停工)及比人高的雜草外,10幾年來什麼也...
園道用地是什麼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放心,沒人敢質疑你們監督「沙包黨」的力道。
【所謂的新政治】-「那些披著「白色」力量的馬英九」,破腦雞的最愛。#白藍國共統派黑道都是兩岸一家親九二共識同文同種文化上的中國人不要分那麼細❤
#看不出你跟共產黨有什麼不一樣系列 #藍綠一樣爛你覺醒個屁!
➡台灣最大的敵人不是國民黨,是共產黨,不支持國民黨也有可能支持共產黨。
➡「台灣選舉只有右派價值的藍綠輪替,而主要的第三勢力都不算是左翼政黨」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11686682304740&id=584986081641475
【回顧】
一「「有市長 會做事」 陳其邁競選主軸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97865127020226&id=584986081641475
【新市長任重道遠 時力監督不停歇】
「終於!」這是在投票結果出爐的一刻,很多高雄人的心聲。韓市府亂象叢生、不被市民認同,遭 93 萬市民「高票罷免」,國民黨雖推出較年輕的李眉蓁充當補選候選人,但周遭多是韓系人馬,韓國瑜本人更在選前之夜為她站台,暢聊吃鵝蛋助孕偏方,嘻皮笑臉毫無悔意;高雄人也毫不留情地把機會交給了別人,終結亂象。歷經總統立委大選、市長罷免、市長補選,短短八個月內,高雄市民已經投了三次票,我們要對所有高雄市民說聲:辛苦了!
恭喜陳其邁當選新任市長,在您實踐「兩年拚四年」的施政路上,時代力量兩位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黃捷 高雄市議員會持續秉持理性監督的原則,力求讓市政更加完善,讓市民過更好的生活。
低薪、勞動待遇不佳是高雄人長期的痛點,綜覽陳市長 2020 補選公報刊登的 14 項政見與 2018 施政白皮書的 12 項主軸,都有近半的篇幅在描繪經濟願景,但對於經濟發展的螺絲釘「勞工」要如何保障權益則幾未提及。除了期待陳市長能夠透過擘劃的產業轉型藍圖改善整體就業市場環境之外,加強落實勞檢、納入工會陪檢機制、建立吹哨者保護機制、與工會建立常態溝通平台等都是還可以努力的方向。
為了解決產業「五缺」(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的問題,中央地方合力規劃了橋頭科學園區等產業園區,但依橋科目前以高耗能半導體產業為首的規劃為例,園區耗電量 450MW 約相當於一座興達燃氣機組發電量、用水量 4 萬 CMD 也不容小覷,但再生水回收率僅 5%。許多國際大廠都已掀起綠電風潮,產業園區亦應加強水循環機制、規範綠電採購,符合國際潮流,減少排擠農業等其他產業用水的可能性以及發電空污對市民生活品質的影響。並且,為了避免「事業廢棄物違法污染農地」重蹈覆轍,廢棄物源頭減量以及事後處理管道都要有完整規劃;園區內一廠的廢熱、廢水、廢棄物可能對他廠而言仍是可利用資源,應以園區為整體,用「產業共生」的思維就近發揮有限資源的最大價值。此外,橋科用地恐徵收中崎有機農業專區,是否能把零和問題轉變為共榮共生的願景,考驗繼任者的智慧。
「交通混亂」也是許多人對高雄的印象,陳市長政見提出完善大眾運輸興建,選前也曾表態會加速輕軌、捷運的動工,我們肯定加強發展大眾運輸之餘,也要提醒,除了大工程之外,還有許多要從日常做起的基本功,目前道路標線標誌仍有許多不合理之處,造成行車動線混亂,而行人走在人行道上也常遇到寬度不足或者被違規占用阻礙,更不用提許多道路連施作品質都差強人意。高雄有許多新市鎮正在發展,鐵路地下化綠園道週邊工程也持續進行中,一定要把握機會提升施工標準,並趁早規劃合理的交通動線以及足夠的停車、行人空間,而舊有的不當規劃、不良道路也要逐漸改善。
以上只是列舉幾個面向為例,財政紀律、環境保護、居住正義、公共托育等時代力量一直以來深耕的領域,我們都會持續為市民把關!
時代力量高雄黨部成立時,時任立委陳其邁曾出席致意,以「鯰魚效應」為喻,鼓勵透過競爭提升彼此,民進黨面對監督會更加努力。時代力量沒有忘記初衷,雖然在高雄只有兩位市議員,但發揮戰力對韓市府犀利問政,市民有目共睹,未來也會繼續努力,恪守崗位為市民發聲。
打造更好的高雄,我們一起努力!
(底圖取自陳其邁 Chen Chi-Mai 臉書直播)
園道用地是什麼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放心,沒人敢質疑你們監督「沙包黨」的力道。
【所謂的新政治】-「那些披著「白色」力量的馬英九」,破腦雞的最愛。#白藍國共統派黑道都是兩岸一家親九二共識同文同種文化上的中國人不要分那麼細❤
#看不出你跟共產黨有什麼不一樣系列 #藍綠一樣爛你覺醒個屁!
➡台灣最大的敵人不是國民黨,是共產黨,不支持國民黨也有可能支持共產黨。
➡「台灣選舉只有右派價值的藍綠輪替,而主要的第三勢力都不算是左翼政黨」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11686682304740&id=584986081641475
【回顧】
一「「有市長 會做事」 陳其邁競選主軸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97865127020226&id=584986081641475
【新市長任重道遠 時力監督不停歇】
「終於!」這是在投票結果出爐的一刻,很多高雄人的心聲。韓市府亂象叢生、不被市民認同,遭 93 萬市民「高票罷免」,國民黨雖推出較年輕的李眉蓁充當補選候選人,但周遭多是韓系人馬,韓國瑜本人更在選前之夜為她站台,暢聊吃鵝蛋助孕偏方,嘻皮笑臉毫無悔意;高雄人也毫不留情地把機會交給了別人,終結亂象。歷經總統立委大選、市長罷免、市長補選,短短八個月內,高雄市民已經投了三次票,我們要對所有高雄市民說聲:辛苦了!
恭喜陳其邁當選新任市長,在您實踐「兩年拚四年」的施政路上,時代力量兩位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黃捷 高雄市議員會持續秉持理性監督的原則,力求讓市政更加完善,讓市民過更好的生活。
低薪、勞動待遇不佳是高雄人長期的痛點,綜覽陳市長 2020 補選公報刊登的 14 項政見與 2018 施政白皮書的 12 項主軸,都有近半的篇幅在描繪經濟願景,但對於經濟發展的螺絲釘「勞工」要如何保障權益則幾未提及。除了期待陳市長能夠透過擘劃的產業轉型藍圖改善整體就業市場環境之外,加強落實勞檢、納入工會陪檢機制、建立吹哨者保護機制、與工會建立常態溝通平台等都是還可以努力的方向。
為了解決產業「五缺」(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的問題,中央地方合力規劃了橋頭科學園區等產業園區,但依橋科目前以高耗能半導體產業為首的規劃為例,園區耗電量 450MW 約相當於一座興達燃氣機組發電量、用水量 4 萬 CMD 也不容小覷,但再生水回收率僅 5%。許多國際大廠都已掀起綠電風潮,產業園區亦應加強水循環機制、規範綠電採購,符合國際潮流,減少排擠農業等其他產業用水的可能性以及發電空污對市民生活品質的影響。並且,為了避免「事業廢棄物違法污染農地」重蹈覆轍,廢棄物源頭減量以及事後處理管道都要有完整規劃;園區內一廠的廢熱、廢水、廢棄物可能對他廠而言仍是可利用資源,應以園區為整體,用「產業共生」的思維就近發揮有限資源的最大價值。此外,橋科用地恐徵收中崎有機農業專區,是否能把零和問題轉變為共榮共生的願景,考驗繼任者的智慧。
「交通混亂」也是許多人對高雄的印象,陳市長政見提出完善大眾運輸興建,選前也曾表態會加速輕軌、捷運的動工,我們肯定加強發展大眾運輸之餘,也要提醒,除了大工程之外,還有許多要從日常做起的基本功,目前道路標線標誌仍有許多不合理之處,造成行車動線混亂,而行人走在人行道上也常遇到寬度不足或者被違規占用阻礙,更不用提許多道路連施作品質都差強人意。高雄有許多新市鎮正在發展,鐵路地下化綠園道週邊工程也持續進行中,一定要把握機會提升施工標準,並趁早規劃合理的交通動線以及足夠的停車、行人空間,而舊有的不當規劃、不良道路也要逐漸改善。
以上只是列舉幾個面向為例,財政紀律、環境保護、居住正義、公共托育等時代力量一直以來深耕的領域,我們都會持續為市民把關!
時代力量高雄黨部成立時,時任立委陳其邁曾出席致意,以「鯰魚效應」為喻,鼓勵透過競爭提升彼此,民進黨面對監督會更加努力。時代力量沒有忘記初衷,雖然在高雄只有兩位市議員,但發揮戰力對韓市府犀利問政,市民有目共睹,未來也會繼續努力,恪守崗位為市民發聲。
打造更好的高雄,我們一起努力!
(底圖取自陳其邁 Chen Chi-Mai 臉書直播)
園道用地是什麼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中數位科技影城
活化東南區在地經濟
林佳龍:許『台糖專用區』一個前瞻性的未來
「台中市東區的原台糖大型購物中心專用區,原本是台中人期盼的六年國建標竿建設,也是東南區居民引以為盼的好鄰居,然而從1999年至今,除了一潭4.5公頃池水(2001年3月停工)及比人高的雜草外,10幾年來什麼也沒發生。」
台糖專用區的土地面積超過22公頃,這裡曾經是台糖公司在中部地區最重要的工業生產與營業重鎮(舊高砂町),提供的就業機會超過數千人。這裡也是十九世紀末台灣省城大東門範圍的一部分(振興路162巷附近),歷史文化意義豐富。民進黨中西東南區立委候選人林佳龍今日(12/12)上午與市議員何敏誠、邱素貞前往東區台糖區段徵收用地會勘,看到區段徵收生鏽的鐵圍籬與「禁止閒雜人進入基地」的告示牌,共同譴責中央與地方現任執政者「誤台中後火車站發展」14年。市議員何敏誠表示,台糖公司要把這裡做成商業區與住宅區的湖濱生態區的開發構想實在太草率、太沒建設性,林佳龍則認為,台糖專區鄰近三級古蹟旱溪媽祖的文化群落、20號倉庫、酒廠文創園區、中興大學、中教大學、勤益大學及擁有數位設計科系的台中科大(台中技術學院)、朝陽科大,應該規劃為數位電影城暨創新藝文基地,當場獲得何敏誠、邱素貞及新庄里長許良吉的讚同與支持。
市議員何敏誠表示,未來鐵路高架完工後,透過進德路可以直接串聯台糖專區及干城重劃區,兩特區及高架化後的縫合區域可開發面積超過40公頃,面對東南區的未來發展、生活圈四號道路即將闢建完成、以及鐵路高架化104年通車,台糖專用區若僅規劃為商業區與住宅區,顯見當政者的目光短淺與沒有前瞻性。市議員邱素貞表示,台糖可以利用的土地有9公頃商業區與超過9公頃的公園與綠園道用地,應該結合干城重劃區、火車站前開發區域進行整體開發,而不是中央不會與地方政府各自為政,反而限縮了台糖專用區的可開發潛力。
林佳龍則表示,台糖專用區除了可規劃為結合數位電影城暨創新藝文基地的高科技影城園區外,林佳龍也呼籲,進行中的建國市場(市116)規劃設計,除了要充分滿足並保障既有攤商的權益,更要創造具備吸引力的新型態市場,林佳龍承諾當選立委後,將盡力爭取更多的中央資源挹注,連結鄰近的忠孝夜市、第三市場、民意街攤販集中區、復興大智路美食商圈、興大學府路商圈,打造一個擁有國際觀光吸引力的觀光市集,讓進駐的攤商可以共同拼外交、搞創意、賺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