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蕾]
今天香港有宗小新聞,《蘋果日報》位於將軍澳的壹集團總部大樓,內有很多綠色植物,自公司停業後擔心沒人打理,有心人聯絡過負責人,安排周日免費公開派發。
如此新聞,令人想起蘋果日報接待大堂,除了有漂亮的室內植物,還有一個巨型鳥籠,內裡的各式雀鳥吱吱喳喳叫個不停。據說,壹集團停業,有人已經把鳥兒也安頓好。
信奉自由市場的黎老闆,還在大堂展示了三個經濟學者的頭像和說話:分別為殖民地時代前財政司郭伯偉、學者佛利文和海耶克的話。早年我到訪過,逐一細看金屬板鑲起的話,大概是說,政府干預市場越少越好,市場無形之手是最好的。後來我去美國芝加哥,特意也到訪芝大看看這些學者的主張。
在傳媒大堂養鳥竪像,實在是非一般傳媒老闆的作風。一位前輩記者記得,她年輕時在香港任英文傳媒,曾經採訪過一單奇怪的新聞。原來黎氏大宅裡養了一頭黑熊,後來被有關當局帶走這只受保護動物。
這些作風,令我想起被譽為美國最偉大電影《大國民》的主角Charles Foster Kane. 這套1941由Orson Welles拍攝的黑白電影,以美國報業大亨William Randolph Hearst為藍本。
Kane自小窮困,被富翁收為養子後,收購一份紐約報紙,以大膽的手法做新聞,發達後與歌女再婚。被影射的美國傳媒大亨特別因為戲中描繪其愛情生活不滿,傳聞Hearst曾派人花錢購下底片準備銷毁,最終電影順利上影。多年以後,Hearst後人在大宅放映《大國民》,替這段歷史來個closure.
《大國民》其中一幕,寫Kane年少氣盛,進駐一間老牌報紙編輯室,他把自己藝術藏品搬來,連牀也搬進來。
原來的老報人表示側目,Kane反駁:「你們以前做新聞是運作12小時,我們的新聞是24小時運作。」Kane拿着別張報紙問為何我們的標題那麼小,別人的那麼大,老報人答,那個新聞根本不大,Kane答:「只要標題夠大,新聞就夠大。」還請「狗仔隊」到失踪婦人的家追問那位丈夫是否把妻子藏起來。
這種氣焰氣魄,小報做法,讓Kane的報紙迅即大賣。但Kane自命不只是個生意人,他出身寒微,永遠記得蟻民的苦況。夜深,他把氣油燈關掉,說出一句志氣話:「我要這份報紙,對這個城市的重要性,好比氣油對紐約那麼不可或缺。」
一張報紙,讓一個城市的人感到有所歸屬,也是蘋果日報於1995年創刊號,社論寫過的話。當年的社論題為〈《蘋果日報》:我們屬於香港〉,內文這樣寫:「我們要辦的是一份香港人的報紙。」
「不怕九七後情況有變嗎?我們怕。但我們不願意被恐懼所威嚇。我們更不願意被悲觀所蒙蔽。我們要積極樂觀地面對未來,因為我們是香港人!」
「我們深信,習慣了自由的香港人,對不合理的禁制,不公平的對待一定不會啞忍,因為天生下來香港人便對自由熱烈追求。」結語寫道:「我們將忠誠地去緊守工作崗位,老老實實地做個驕傲的香港人。」
說回《大國民》,此電影不只是說報業,其戲名「Citizen Kane」,說明的就是一位報人不只是一個普通人,而是象徵了美國精神的國民。他的善與惡,好與醜,完美與瑕疵,也就是說明美國精神的衝撞、破格、探索。
在漆黑的房間,燈光師讓Kane的臉落入完全暗黑的當中,新穎的打燈法,說明了Kane內心的不可理解。他用筆於紙上寫了幾句Declaration of Principles,我們的原則。大意是,要為人民發聲,讓他們不會被有錢人的聲音淹沒。Kane的兄弟調侃道,「你好像寫的是美國憲法?不要把人民掛在嘴邊,口口聲聲。」
但雄心壯志的Kane當然聽不入耳,他喚了印刷小子進來,「第四次改版。」令我想起蘋果日報打破了一般報紙印刷規範,過去廿六年,每個清晨,它是最早應市的報紙,凌晨二時於九龍旺角已經可買;新聞只要夠大,隨時加印特集號外也可以。
這一天,香港也有一單不大也不小的新聞。有一間政府官方運作的康文署圖書館,早前被發現「館長推介」一欄,擺放了多本關於黎智英的自傳,究竟是館長知道,還是被戲弄不得而知,但事又引起一陣騷動。作為一個傳奇人物,多年來出版過多本傳奇,有些是由本人授權,有些是別人撰寫的。
香港的出版業從來頗自由,禁書進出口的聖地。自國安法一出,今年七月中辦的香港書展,營運方說,若有人舉報書籍涉違國安法,會召警方處理。而亦有人發現,於官方在全港的圖書館搜索系統,黎智英的多本自傳已經消失了,或不准借閱。
黎智英的歷史,有那麼令人害怕嗎?他的故事,也是千千萬萬香港人經歷過。那些年,大量人口為逃避政治運動,或追求更好生活,從中國內地逃難到港。在廣州,這段歷史叫「大逃港」。南中國的人民,抱着一只籃球或車呔,穿一條底褲,或爬山或游水,南來香港,尋找自由和生存的機會。
黎智英在廣州出生,父親很早來港,母親被抓往勞改,自小和輕微智障的姐姐及攣生妹妹一起求生,甚麼低下層的工作也做過,能夠有一口豬油撈飯吃已經很快樂。據說,今日黎氏能受得了香港監獄的狀況,部份原因,也因為出身寒微,捱得苦。
《大國民》始終是一套美國電影,說的是,發了達的Kane,無論多奢華的日子,也沒法滿足他,從政失敗,人民不愛他,他卻嘗試從一個失意歌女身上找真愛。然而Kane想操控歌女,兩人最後亦不歡而散,歌女離他而去。Kane在大屋Xanadu中孤獨終老,畢生追尋的是甚麼?
Kane在病榻上呢喃了幾次:「Rosebud」(玫瑰花蕾),一位記者於是展開偵查這名傳媒大亨死前的遺言究竟是指甚麼?是名是利?是兄弟情?是愛情?
電影最終幕,大堆官僚在點算Kane財產,在豪宅裡把已逝主人的藏品分類,值錢的放一邊準備變賣,不值錢的一概扔進火爐即場銷毁。其中一個木製雪橇玩具被指為「便宜貨」,被扔進火爐。
鏡頭大特寫雪橇的圖案,正是一朵人手畫的玫瑰花圖案。回帶電影開場,貧窮的Kane在冰天雪地的美國小鎮,被逼離開親生父母,到富翁家作養子,母子別離之前,少年Kane正在小屋門外的積雪上玩樂,伴着他離家的只有那只雪橇玩具。即使富甲天下,死前一刻,他還是想起自己那個寒微的家和父母。
我們的大國民,又有沒有他的玫瑰花蕾呢?黎智英坐囚前,不只一次接受訪問,說得哽咽,「香港的自由社會給了我這一切,為了回報這份自由,或許是時候我要為它付出。」“I came here with nothing, the freedom of this place has given me everything. Maybe it’s time I paid back for that freedom by fighting for it,” (法新社,2020)
12歲的黎,游水來香港後,由工廠散工做起,之後矢志要當老闆,開了製衣廠,佐丹奴曾是八十年代非常成功的成衣品牌,其推銷手法新穎,讓黎氏擁有強大資本,進軍傳媒業。
在傳媒業,由《壹週刊》到《蘋果日報》,他以優厚的薪酬招兵買馬,然而要忍受高壓工作環境也讓不少傳媒人又愛又恨。《壹週刊》聞名的「鋤書會」讓人聞風喪膽,公司競爭激烈,黎老闆炒人也手起刀落,如此管理風格和一般文人辦報相去甚遠。但香港曾經有一種精神,就是雅俗混雜,創意爆發,沒有界線的創新,也讓整個香港傳媒界風起雲湧。
在壹傳媒工作過的人,被該公司解僱過的,或會擁有深深的恨,但我也認識不少同業,對公司,對黎老闆,又恨又愛。尤其在香港如此風雨飄搖之日,黎氏本有機會脫身,但他卻一步一步走進牢獄。一位生意人,由擁抱自由市場,到擁抱自己相信的理念,不能自拔。
壹集團至今,有多位高級管理層及主筆以國安法被捕。公司資金被凍結,向員工出糧也有困難。有員工卻說,寧可自動辭職也不願被解僱,「不想公司蝕錢」。
黎老闆在囚車出入法院,原來追着囚車喊「老闆!加油!」的壹集團高層,現在自己身在囚車中,換成其他暫且獲保釋,或暫時安好的同事追着囚車大喊:「羅生,加油!張生,加油!」採訪法庭的《蘋果日報》記者,由寫抗爭者的故事,變成寫老闆的法庭新聞,變成寫上司成為被告的採訪筆記。
一位在《蘋果日報》打工的攝影記者說,在法庭第一排旁聽後,被公司派往「上山」去拍攝羅偉光總編被收押荔枝角收柙所的照片。由於那個山坡偏僻,要爬好一段路寄身樹叢以超長鏡才可以拍攝得到。「幸好你下囚車時沒有回頭,否則我應該會崩潰了。」平日在公司撞口碰面的上司,這一天,成為了照片新聞裡的主角。零距離的痛楚。
在香港,被關押的抗爭者,包括黎智英本人,在香港監獄有權訂閱一份報紙閱報,當中包括蘋果日報。這是牆外人們不明白的狀況。沒有了蘋果,就如切斷了關柙者對外資訊的一個重要選擇。很多記者或作家繼續寫實體報,也是抱着這種「文字可以進牆」的原因,奮力揮筆下去。總有一些東西,網絡不可取代。
說回我們的「大國民」,他沒有孤獨終老,因為他走了一條不一樣的路。黎老闆的妻子,在壹集團運作的最後一晚,受同事擁簇,在最後一份《蘋果日報》付印的時候,她獲員工們的深深擁抱。
或許,黎老闆也有他的「玫瑰花蕾」。據說,黎智英還未偷渡來港時,只有八、九歲的他,替別人在廣州車站開車門托行李,獲得小小打賞,有時是錢,有時是禮物,有時甚麼也沒有。
但他很記得,有人給了他一片巧克力:「我那時完全不知道香港是怎樣,但把巧克力放在口中,天下間有這麼美味的東西,來自一個地方叫香港,那時我便認定,香港就是天堂,我要去那個地方。」
(圖片來源:By RKO Radio Pictures, still photographer Alexander Kahle -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er, Volume XII, Number 12, January 1941 (front cover), 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46766797)
「圖書館學大意筆記」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圖書館學大意筆記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圖書館學大意筆記 在 書閣&生活隨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圖書館學大意筆記 在 書閣&生活隨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圖書館學大意筆記 在 [心得] 107圖書資訊自修高考榜首+雙榜- 看板Examination 的評價
- 關於圖書館學大意筆記 在 圖書資訊國考同學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圖書館學大意筆記 在 110初等考-中文圖書分類編目大意(程宇)-超級函授(志光公職 ... 的評價
- 關於圖書館學大意筆記 在 #上榜心得#上榜心得111初考圖書資訊 - 公職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圖書館學大意筆記 在 [心得] 104年地特五等105年初考圖書資訊學 的評價
圖書館學大意筆記 在 書閣&生活隨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來點小說吧
🍿歡迎收藏或分享,推廣閱讀需要您。🍿
緣起:此小說在2015年誠品初版上架時我未看完,覺得很好看但未當下購買,下次想買卻忘記書名…,直到最近在圖書館的架子上再度巧遇!
<無雷大意>
一對愛侶在某天由女方(娜塔莉)提出分手,她說:「要跟前男友復合並結婚。你要保證不跟蹤我們,不打電話,連電子郵件都不寫,答應我,你不會來煩我們。」
男方(傑克)堅守「不打擾」之諾言,直到六年後意外發現她老公的訃文,欲前往哀悼,才發現出殯時的遺孀根本不是娜塔莉,遺孀堅決地說老公和她結婚20載並十分堅貞。共同朋友似乎在隱瞞什麼,皆說根本不認識傑克及娜塔莉,就連曾經相遇的地方也不存在了。
難道一切只是存在於傑克腦中的幻想?
還是娜塔莉遇到了什麼麻煩?
中英文書名雖不一致,但皆能完整表達書中主旨。這是一本節奏緊湊、精彩絕倫的小說,看傑克抽絲剝繭尋覓一絲真相,一次看完非常過癮,有看電影的既視感。作者文筆佳,處處有伏筆、處處皆有幽默,能吸引我再找他其他的作品閱讀。總之,非常好看的懸疑推理書籍,結局有反轉唷。
#別找到我#哈蘭科本#臉譜出版#城邦#翻譯文學 #城邦讀書花園#懸疑小說#推理小說#好書#好書推薦 #好書分享 #閱讀 #閱讀日常 #閱讀心得 #閱讀筆記 #書單 #sixyears#harlancoben
圖書館學大意筆記 在 書閣&生活隨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來點小說吧
🌟歡迎收藏或分享,推廣閱讀需要您。🌟
今日介紹熱騰騰的四月新書:《無星之海》。此書撥開書衣會發現驚喜唷!霧面書皮有著小巧精緻的圖騰,乍看之下挺像魔法書呢。當然書封的圖騰也呼應了劇情,十分玄幻。
※無雷大意※
薩克里在圖書館發現一本無名之書,沒有標注作者、出版社,甚至連圖書館的建檔記錄都不在。他閱讀後有個驚人發現,此書竟記載了自己在童年時期的遭遇:「小時候在牆上發現一道栩栩如生的彩繪門,他沒有勇氣打開,錯失了進入神秘地底世界《無星之海》的機會。」他追查後發現,一道道神秘的門、消失的人、浩瀚的書海,皆牽連許多人的故事;甚至有些不是人,但化身為人的概念暢遊其中(很棒的情節呢!)。而在「蜜蜂、鑰匙、長劍」圖騰的指引之下,他會尋到什麼呢?
書中道:「在當下這一刻,我們四周有多少情節正在開展?我好奇需要多大篇幅的書才能全部記錄進去。可能需要一整座圖書館,才容得下曼哈頓的一晚。一個小時。一分鐘。」許多人的故事正要展開;另有人的故事即將結束。不禁令我思考,是命運讓我們有所交集?還是我種種選擇的結果呢?匆匆過客不帶走一片雲彩,但勢必在留下腳印,塵土漫天。
這是一個故事中還有故事的故事(好饒舌),其中不乏有追尋自我的人、探索的人、忘卻自己故事的人。他們彼此牽扯,也指引對方尋到心之所嚮。
此書解謎的樂趣一路延伸到最後一頁,不放過任何小細節,否則跳躍的時間線及故事可是會把你甩得遠遠的。書很厚實,有500多頁,無目錄。出場人物不算很多,人物走向皆交待清楚。
作者將跳躍多變的故事們織在一塊,劇情奇幻如《納尼亞傳奇》;隱喻如童話或寓言故事;也如我做的夢般光怪陸離。昨晚甚至還夢到我身在《無星之海》其中呢。
你相信衣櫥後有另一個世界嗎?你會觸碰用塗鴉的虛擬門嗎?你相信還有最後的魔法存在嗎?我是信了。在沈重的工作壓力底下,相信世界某處正上演著不為人知的魔幻活動,秘密且真實。想想覺得浪漫且美好。
書名: #無星之海
作者: #Erin Morgenstern
出版: 感謝 #皇冠出版
#科幻小說#溫暖#好書推薦 #好書分享 #閱讀 #閱讀日常 #閱讀心得 #閱讀筆記 #翻譯文學#書蟲#書單#魔法#圖書館
@ Taipei
圖書館學大意筆記 在 圖書資訊國考同學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徵求鼎文或志光近兩年圖書館學和中文分類函授dvd附講義,再請報價,謝謝前輩 ... 【圖資文獻】轉變與擴疆-臺灣圖書資訊學教育白皮書2021-2030, 第五版. ... <看更多>
圖書館學大意筆記 在 110初等考-中文圖書分類編目大意(程宇)-超級函授(志光公職 ... 的推薦與評價
超級函授https://www.superbox.com.tw/志光數位學院http://www.cek.com.tw/超級函授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superbox.tw/志光數位學院FB ... ... <看更多>
圖書館學大意筆記 在 [心得] 107圖書資訊自修高考榜首+雙榜- 看板Examination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今年有幸上榜,想說在未來開始上班後新挑戰來臨前夕,為過去這段國考之旅寫
下一些紀錄。若此文能為準備考試的考生們提供一點點方向和參考,是我的榮幸。
(一)背景與備考時程
本科系畢業,成績普通,大學時期從沒想過公職這條路XD
原在私人公司工作,但想轉換跑道,三月底發現高普考開始報名後,便辭掉工作當全職考
生自修。
準備時間約三個月。
四、五月期間:
準備的方式比較開枝散葉,以閱讀大量參考資料和作筆記為主。
一天集中精神讀5小時左右,其他休閒照舊,去了很多演唱會和常常在朋友家玩樂看劇XD
六月開始:
進入完全的閉關期,幾乎整個月都在寫考古題,算下來每天讀大概10小時,跟前
兩個月比起來瞬間double哈哈。
回想起來,這樣的準備方式真的很冒險。但因個人定力較差,所以才會選擇這樣循序漸進
地讀,而不是一開始就逼自己閉關,那樣我大概在考試前就精神崩潰了XD
不過我還是有給自己設底線,那就是在考前要把考試範圍讀至少三遍。
一開始讀得很慢、很痛苦,寫考古也寫到信心全失。但後來越讀越快、越來越熟悉,最後
直至考前我讀了大概快四遍XD
(二)分數分布
【普考】
國文 (作文36/公文11/測驗16) 63
法學知識與英文 (法38/英40) 78
圖書資訊學概要 (20/14/32) 66
技術服務概要 (19/14/20/20) 73
讀者服務概要 (8/22/10/18) 58
資訊系統與資訊檢索概要 (24/25/24/25) 98
總分:72.67 (排名 4,錄取標準 63.17)
【高考】
國文 (作文40/公文9/測驗14) 63
法學知識與英文 (法34/英38) 72
圖書資訊學 (22/18/18/14) 72
技術服務 (22/23/22/21) 88
讀者服務 (14/13/15/10) 52
資訊系統與資訊檢索 (20/20/16/4) 60
圖書館管理 (8/18/24/20) 70
英文 (19/19/18/35) 91
總分:71.23 (排名 1,錄取標準 57.93)
(三)整體準備方式
(1) 以考古題為中心
因為時間有限,我完全是以考古題為中心去讀書。
先將過去七年的高普地特考古題載下來,按照科目與題意類型分門別類,如此一來便能看
出近幾年的熱門考點在哪。
接著參考熱心前輩整理的「圖資國考書單」,尋找各科適合自己消化的參考書籍,配上大
學時期上課寫過的筆記、收藏的簡報,做出每一科的架構筆記。
(個人習慣手寫XD)
很重要的一點是,作筆記時一定要回去看先前整理好的考古題。
發現題目中有不懂的名詞直接查,通常都能查到相關的期刊論文,自己融會貫通後,就能
把考古題的概念寫進融入筆記中。
(補充一堆的筆記)
例如,圖書資訊學筆記寫到「公共圖書館」的部分,翻考古發現在公共圖書館這個圈圈中
,過去考過樂齡服務、青少年閱讀、嬰幼兒閱讀etc.
那我就會去查閱這些主題的相關資料和實例,寫進筆記裡。
這能幫助我在寫筆記時有更具體的架構跟方向,且確保是依循著考古題的脈絡進行的,讀
起來比較有效率和目的性。
(2) 閱讀大量期刊論文、館刊館訊
雖然這部分很痛苦,但還是要做QQ
讀期刊論文有助於抓題,也能讓自己作答申論時比較有料能舉例發揮。
我翻出近三到五年的各類圖資期刊論文,挑與考試較相關的部分,邊讀邊作筆記,把讀到
的資訊補充進先前寫的筆記中。
閱讀素材不外乎是大家一定很熟悉的這些:
國家圖書館館刊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學刊
各大學圖書館館刊
圖書資訊學研究
圖書資訊學刊
北市圖館訊
另外,好像是在愛舉手的網頁上看到的,有位補習班老師提醒考生可以參考當年的「圖書
館館長年會」簡報,於是我也去找來看。
今年館長年會主題是AI應用,結果高考就考出了一題,看到題目時很驚喜XD
(3) 狂寫考古擬答
又回到考古了XD
考古真的是我準備考試最重要的核心!
練習寫考古是一項很恐怖、非常打擊信心的功課。
記得六月初,第一次計時動筆寫考古時,我才發現腦袋一片空白。不是無法把讀進去的東
西好好論述,要不然就是一題寫40分鐘QQ
可是正是因為害怕才要繼續寫下去,不然到時候寫不出一個字的場合就是在考試當天了。
於是我先放棄計時,先求能把論點和句子組織起來再說。仔細審題、好好分段、切合題意
盡量寫。
如果真的遇到寫不出來的時候,果斷攤開筆記或參考書,看作者當初在這個概念上是用怎
樣的句法去引介和論述,然後抄寫。
對,就是直接抄,擷取跟題目有對應到的部分抄。因為別無他法,總比坐在書桌前想一小
時還想不出來好。作者的句法和論點,寫久了、讀久了、自己思考過後,就會被你消化成
自己的句子。
(寫滿擬答的本子直接被我帶到考場讀)
到六月下旬,我寫完了幾乎每一題近幾屆的考古題,也在無數次練筆中,建立起自己的論
述方式,還有看到題目就能判斷考點的直覺反應。
通常我寫完一題,就會翻開書本筆記,自己拿色筆訂正檢討,寫下剛沒注意到的重點。
而之後回來複習時,就會把融合了筆記、訂正的「終極完整版」擬答,全部再寫一遍。
到了這種時候,那個答案就真的完全屬於你了,考題只要切到這個考點,你幾乎可以掌握
八成。
這就是我在考場時的感覺。
審題時已經能確定四題中有幾題是自己能好好拿分的,也就可以順順寫完那幾題,把剩下
的時間拿去對付刁鑽題。
那種感覺超級踏實。
走出考場時,心裡只覺得,我已經在試卷上傾盡所有、問心無愧了,閱卷老師一定要給我
分數啊!XD
(四)各科準備方式
(1) 共同科目&選試英文
國文果斷裸考,只有考前看了下青草茶公文。
作文部分,個人經驗是:
1. 起承轉合架構要出來,舉正反例,頭尾呼應
2. 條理邏輯清楚,敘事明確
3. 華麗的詞藻與名人格言都不是必須
有的話或許加分,但上面兩個更重要,因為是論說文。
所有英文類也都直接裸考,因為這科相較下是我擅長且喜歡的項目。
記得高考最後一節專業英文,我寫得非常開心享受XDD
法學緒論和憲法,聽從朋友的建議,只讀了一些聽說投資報酬率較高的憲法。
參考書是呂晟的《互動式憲法》,就當專業科目讀累了的消遣。(好無趣的消遣QQ)
這本字太多了,所以我也是看重點為主,例如公投幾分之幾通過、五院權責之類的。
然後上阿摩將近七年法緒憲法考古題做完,that's it.
(2) 圖書資訊學+讀者服務+圖書館管理
我將這三科視作一個大類科,放在一起讀,查到的資料也都能互通有無。
讀者服務和圖書館管理主要是以實例為主,這部分曾淑賢館長的《公共圖書館管理》可說
是幫助甚大,各圖書館館刊也值得參考。
另外facebook粉專「Library x Thinking 圖書館思考」、「小地方大書房」也很棒,上
去看看國內外各館的實務經驗,或粉專主人分享的思考,都十分有意思。
圖書資訊學就比較雜,但其實它就是所有專業科目的大彙整XDD
所以讀透其他幾科,基本上就穩了!之後再回來看這科的考古題,把沒cover到的題目整
理起來,查查資料做筆記就能大略掌握了。
(3) 技術服務
我最害怕也最頭痛的一科……(卒)
本來還想放棄,但還好沒有!
我真的很怕技術服務。
光FRBR、RDA、BIBFRAME、LRM就讓我暈頭轉向,加上鏈結資料、語意網、資料庋用等觀念
,很可怕,常常搞不懂它們彼此間的關係,偏偏考題又很愛考。
於是為了釐清這些,技術服務成了我花最多時間準備的一科。
除了期刊論文,技術服務我主要以華藝出版的「圖書資訊學研究系列」作為核心參考書,
包括《館藏發展與管理》、《主題分析》和《資訊組織》。
這三本資料都很新,值得精讀。
另外也非常推薦張慧銖老師的《圖書館電子資源組織:從書架到網路》,讀了會產生很多
思考和觀點。
這次考試讓我體悟到最深刻的一點就是,不要放棄弱科,有讀就有機會,因為搞不好當年
考題出到的就剛好是你有讀到的部分啊XD
像我怎麼料也料不到,明明我較擅長讀者服務、對技術服務較苦手,考試成績出來卻是完
全相反。
所以真是萬分慶幸當初自己沒放棄技術服務,不然就真的沒分數了Q_Q
(4) 資訊系統與資訊檢索
閱讀書單有:
卜小蝶《使用者導向之網路資源組織與檢索》
卜小蝶《圖書資訊檢索技術》
黃慕萱《資訊檢索》
但因為這三本比較舊,所以我是當作資檢的背景骨幹去讀,主要還是以考古為主,抓關鍵
字上網查名詞解釋。
例如topic map、RDF、資源探索服務、整合查詢服務等,一開始我也完全不懂,但用文獻
滾雪球的方式一篇篇查資料,久了就會搞懂資檢系統的邏輯XD
此外,曾元顯老師的多篇文章都可以在各期刊中查到,他對於relevance feedback、term
suggestion等OPAC系統技術的解釋十分詳盡,幫助非常大。
(五)心得
深深覺得這次能上榜是幸運也是不可思議,而這絕大部分要感謝家人朋友給我的正向能量
。
是他們打從我準備辭職備考時,就給予我源源不絕的信心,讓我也開始相信這個目標是有
可能達成的,從一開始的沮喪茫然、直至最後越讀越有自信。
我想,只要保持正向的思考,並且真正踏實努力過一回,在最後快要接近目標的一步之遙
之處,宇宙就會推你一把,送你到你想去的地方。
另外感謝國考前輩們的書單與筆記,替曾經在參考資料中迷失的我提供了明確的指引。
也感謝新港奉天宮,心情覺得紛亂時,去廟裡走走、拜拜,都能感受到心靈平靜~~
以上,跟大家共勉之。
祝福還在努力的各位明年順利上榜,爽發一波心得文!
也希望已經考上的大家都能遇到好同事好環境,現在才是真正要開始努力的起點而已,一
起加油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62.7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xamination/M.1538463021.A.DFB.html
跟一起考上的資檢滿分朋友討論了一下,強烈懷疑閱卷老師給上榜者都90+的分數吧哈哈
,大家一起高分。
真是太好了,祝分發&到單位後一切順利!
※ 編輯: norskii (223.138.75.98 臺灣), 03/24/2022 14:52:5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