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作家 #知寒 在Podcast〈海苔熊心理話〉的對談 #精華篇 上線囉~如果還沒有收聽這集,快點來進入這次充滿溫暖的對談✨
這集節目中,我跟知寒討論到「逃避承諾的恐懼」、「意願在愛情中的重要性」以及「決定」在一段曖昧關係中的影響,而在精華篇中我特別想跟大家分享,為什麼我們要在曖昧階段就開始學習「#溝通」與「#找回自己」。
我在書中有提過,關係裡面的溝通,一直是很困難的問題,但真正困難的並不是溝通本身,而是在溝通的時候看見彼此的需求。當真正深層的需求被看見,彼此的距離才不會越隔越遠。我覺得這也跟曖昧關係中的「溝通」與「找回自己」概念很像,如果一個人總是要戴著面具過生活,而且這個面具在喜歡的人面前也無法脫下,其實是一種「對於關係的不信任」。
「不要為了追求維持完美的狀態,就完全順和對方的需求,不能完全失去自己,你要試著不斷跟對方溝通,在相處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找到自己是很重要的事,你會在喜歡的過程中慢慢地陷落,慢慢地成為自己不太了解、甚至是不太喜歡的人。但是那都是過程,沒有關係,重要的是在那樣的過程中,你要怎麼重新把自己找回來,甚至是在找回來的過程中,讓對方認為這樣的你也是很好的,而不是完全迎合對方的需求,去做一個對方覺得好的人而已。」
聽到知寒分享的這段話時,我不禁想到,談戀愛就像從毛毛蟲化蛹、成蝶的過程。陷入很不喜歡自己的情緒時,很像在蛹裡面,可是有一天,我們也可能變成很漂亮、你很喜歡的蝴蝶,只是那個時刻不一定那麼快抵達,你可能需要一段痛苦的解蛹過程。
如果你正在煩惱怎麼在曖昧關係中找回勇氣,做出自己想要的決定,我想跟你說不要擔心,當你不再為了他的裹足不前,而放棄自己幸福的權利,或許做出任何決定都還不容易,但你也開始慢慢地能夠在一段 #延長曖昧 的關係裡,找回那個失落的自己。願這次的對談可以陪伴你慢慢羽化成蝶🦋
★立即收聽完整版【溫柔讀愛·聊癒特集SP03】海苔熊X知寒:為何他寧願曖昧,就是不願意「在一起」?──沒有開始,也還是會失去
SoundOn👉 https://pse.is/3fud7s
Apple Podcast👉 https://pse.is/3gjsyf
Spotify👉 https://pse.is/3flpqy
KKBOX👉 https://pse.is/3dvynd
Google Podcast👉 https://pse.is/3gdkvc
★〈海苔熊心理話〉Podcast X《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溫柔讀愛·聊癒特集:連續三週的週五,從新書中挑選不同的主題,由海苔熊跟不同領域的對談人一起讀愛,聊癒陪伴每一個在感情裡努力的靈魂。 #新書特別企劃
📖《【限量親簽版】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附贈溫柔讀愛‧手寫藏愛書票)》已經上市囉,希望可以陪伴你一起找到療癒愛情的解方🌼
三采 https://tinyurl.com/yjjpm4f4
誠品 https://bit.ly/3tkmQ8c (實體書店也有喔~)
誠品蝦皮 https://sho.pe/3esr39
讀冊 https://tinyurl.com/ye7emd42
momo https://tinyurl.com/ygo7qvdn
墊腳石 https://bit.ly/3wQlbJx
📖《【長銷版】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yh6nko2g
金石堂 https://tinyurl.com/yfushdw5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 三采文化Suncolor SoundOn 聲浪
在不完美的生活裡找到完整的自己金石堂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多數導致孩子內心痛苦的父母,他們自己的童年往往也是極度缺愛和充滿痛苦的。自己的痛苦從未得到釋放,於是又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把這種痛苦傳遞給下一代。這就是所謂的 #代際創傷。
如果我們自己有兄弟姐妹,這就意味著我們的父母要在精力、金錢、時間和體能非常有限的情況下,拉拔多個孩子長大,這更是難上加難。如果我們的父母不得不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家庭,甚至不得不離家去外地打工,那麼可以很好地平衡工作與家庭幾乎是不可能的。
世界上本無完美,因此也就不存在完美的人或完美的父母。在這個世界上,連機器人都有出故障的時候,更何況是人。如果我們期盼父母是完美的,或期盼自己可以成為完美的父母,我們一定會對他人或自己充滿怨恨和失望。因此,我們無須奢求父母完美,做父母的也無須強求自己完美。
早在一九五三年,英國著名兒科醫師兼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溫尼考特就提出了「#夠好的媽媽」這一概念。溫尼考特明確指出,世界上不存在,也不應該存在完美的媽媽,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媽媽能在孩子每一次哭泣時都瞬間出現在他/她的身邊,對其進行無微不至的呵護,也沒有任何一個媽媽有精力可以進行全天候高品質的陪伴。
如果一個媽媽事事追求完美,她必將以同樣的高要求去期待自己的孩子,這反而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因為那些對自己要求完美的人,通常都會在潛意識裡以同樣的標準要求他人。
所謂「夠好的媽媽」,就是說媽媽們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在自己能力範圍所及之內,在大多數時候較為一致地滿足了這個孩子的身體和情感需求即可。這樣一來,孩子不但可以在需求被滿足的情況下健康成長,同時還會漸漸明白這個世界並不以他/她為中心。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會慢慢學會,大多數時候他們的需求會得到滿足,而少數時候他們會因為一些事而感到失望、受挫或傷心。這些情緒都是可以被接受的,生活也依然會繼續。
如果父母把一切都打點得盡善盡美,讓孩子感覺自己彷彿生活在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夢幻國度,那麼這樣的孩子在長大成人後就很難有能力知道如何自給自足。當他們一旦遭遇挫折和失敗,就會變得不堪一擊。
因此,根據溫尼考特的「夠好的媽媽」理論,父母夠好就行了,不能太糟糕,但也無須完美。做得過頭了會導致孩子過於依賴父母,甚至驕橫跋扈;而照顧不足、情感忽視甚至虐待,則會在心理或情感上傷害到孩子。如何把握中間這個度,是為人父母最大的難點之一。
我的大多數來訪者在童年時都成長在情感關懷極度匱乏的家庭中。
是的,父母無須完美,大部分父母也的確在他們能力範圍所及之內對孩子給予了足夠的物質關懷。或許,他們一直都在用自己以為正確的方式去表達對孩子的愛和關懷。他們的付出和心意都是值得被肯定和認可的。
但同時,很多成年人也的確因為童年時在情感上長期缺乏來自父母的愛和關懷,導致現在經歷著各種情緒和人際關係方面的困惑。當我們允許自己直面經歷過的傷害後,我們才能允許自己感受那些被壓抑已久的情緒,並去找尋方法幫助自己痊癒。
.
摘錄自《#其實你很好》
作者:考拉小巫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我很喜歡這本書,作者幾乎涵蓋了大部分心理療癒的重點。她談原生家庭的部分,我也相當欣賞。
「夠好」的概念,我特別推薦。事實上我的書也用了「夠好」這個概念來談媽媽,因為媽媽尤其需要。
(我的這本書目前在博客來9折,但其他我的書,甚至打到6折,真是嚇人!)
祝願您,能掌握平衡與完整,相對於完美,能帶來更明顯的寧靜與喜悅!
.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https://fb.watch/4y_tYtWKQq/
.
以上文字摘錄自
《#其實你很好》0331新書上市
停止自我苛責,擁抱內在小孩,和死纏爛打的焦慮Say Goodbye!
👍博客來 https://reurl.cc/5oXvv6
👍誠品 https://reurl.cc/OXQMrg
👍金石堂 https://reurl.cc/YWmEYO
👍momo https://reurl.cc/Gdgjn3
方舟IG🌠歡迎追蹤:https://reurl.cc/bRy5av
作者: 考拉小巫
方舟文化
.
#博客來六折書展
《謝謝你知道我愛你:在關係中,面對愛,接受愛,學習愛,放下愛》優惠價180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7218
《我想傾聽你:懂得傾聽,學會不過度涉入,讓我們用更自在的陪伴豐富彼此》優惠價180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7041
《靜下心去愛:在靜定中找到自己,也圓滿身邊的關係》優惠價192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5991
《找一條回家的路: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優惠價168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3204
《療癒誌:洪仲清與你書寫談心》優惠價:156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0127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在不完美的生活裡找到完整的自己金石堂 在 周慕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過度努力 #推薦序
.
這次《過度努力》的推薦序,很榮幸邀請到三位重量級人物撰寫,三篇都非常感人,這幾天我會一一跟大家分享~~
.
先與大家分享賴芳玉律師的推薦序~~~ 賴芳玉(生活與法律)
.
.
【過度努力的鏡面,照出不放過自己的你】
.
.
努力,還要再努力,是為了自我挑戰,超越別人,也是自我期許;完成夢想,達到人生成功的巔峰,這已是許多勝利組的菁英案桌上的座右銘,也是我們追求的模範。
.
.
但這本書竟是探討「過度努力」是為了逃避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幾乎翻轉努力的定義,前者是堅毅,後者則是脆弱的語意表達。
.
.
這就是心理師觀察到人性最幽微的地方。慕姿既溫柔又直接地點出堅毅背後的脆弱。
.
.
「不夠好」,這句話很傷人,也很毒,可惜的是我們很少有防疫措施。
.
.
「不夠好」是自我要求完美的焦慮,還是外在造成的壓力?很難說清楚,畢竟整個追求成功的文化裡,哪個不是從小就被父母、師長們以各種形式來告訴你「不夠好」,我們更常被這三個字體罰、辱罵、嘲諷或貶抑。長大後,被職場主管、老闆、客戶,甚至情人或伴侶嫌棄不夠好。男人被唾棄錢賺得不夠多、成就太低,女人被嘲諷不夠溫柔體貼、賢妻良母。好吧,這個社會沒放過任何人,就是指著你的鼻子直言:「你不夠好」。
.
.
整個社會,不是虎爸或虎媽當道而已,而是已經建構出隱形的「虎社會」。所以當你有童年逆境,就如雪上加霜,所有的逆境都指向一個原因:「因為我不夠好,所以父母才不愛我」。當這個觀點內化成自我價值時,再優秀的菁英都還是與自卑情結相伴,形塑出各式各樣的創傷因應措施,就像這本書提到的購物欲、冷漠疏離、自戀、暴食症及恐慌症等。
.
.
記得,某次在律師訓練所講授家事課程時,我提到許多菁英都帶著童年逆境的創傷,不斷追求學業成就,只為了證明自己是值得珍愛的人。這段話,讓台下不少年輕律師都紅了眼眶。
.
.
童年逆境創傷經驗是多樣性的,例如面對高衝突或離異的父母,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才會讓父母不幸福,或覺得再努力一點,父母就會變好了;又如假性孤兒的家庭,明明父母都說愛你,但你就是感受不到,父母明明都在,卻無法和父母的愛發生連結,感到難以言喻的孤寂和自卑,只有不斷努力尋求肯定和愛。
.
.
我周遭很多優秀的年輕朋友都有過度努力的情形,我總是感到不捨,雖常常告訴他們:「你已經夠好了,可以了。」但這句話的撫慰,往往只能讓他們停留在:「謝謝你看到我的努力」,卻還不到:「是的,我已經夠好了」的感受。
.
.
所以,真的很感謝慕姿再度為這群「過度努力」而受累的朋友寫下這本書,提供「不夠好」的治療與防疫方法。她不同以往的書寫,改編真實案例,呈現諮商室的對話,透過個案描述過度努力的情境,讓讀者更貼近自己的經驗,進入自我探索的可能。
.
.
大家或許不太明白這本書的切入觀點和書寫方式有多重要,但對於我這個長期從事性別、兒少及家事工作的律師及社會工作者而言,真心感謝她以這方式幫助更多的社會大眾。因為創傷的第一步,就是要覺察它的存在,但我們往往在過度強調「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或其他許多成功勵志語言中,忽略過度努力背後的創傷;也因成長中許多「不夠好」的印記深深烙在骨血中,而難以分辨創傷的存在和影響,以致必須反覆嚴厲鞭策自己努力的因應模式,才認為自己值得被珍惜、被愛,直到疲憊不堪,也很難找到生命的出口。
.
.
這本書透過個案與諮商師深入淺出的對話,幾乎提供完整的創傷復原地圖,從探索、抗拒、覺察到行動,讓每位讀者透過故事中個案的諮商經歷,找到自己復原力的可能。
.
.
這本書還有個很特別的書寫,就是諮商師和當事人的關係,「她希望,我假裝不知道;而我,沒有戳破。只是和她一起,浸在屬於她的悲傷裡。」「雅文哭得唏哩嘩啦,幾乎岔氣。在旁邊的我,跟著不停掉淚。」「美惠笑了,但是淚如雨下。」「『所以,我本來就是她不要的孩子』……這個痛被挖開了。我們一起待在這個痛楚的洞裡,很深,很深。」
.
.
我很喜歡這些描述裡的「一起」。
.
.
總有個說法,為避免替代性創傷,或專業者形象,專業助人者要把自己的情緒離個案很遠。但有次半年內發現罹有兩種癌症的平路老師在一場醫療座談會,分享醫病關係時,她說即便只有三分鐘的就診期間,也希望醫生的眼神能望著病人,讓病人感受到醫生的溫暖。有次某醫生看著檢驗報告說:「這樣我就放心了。」她對醫生那句喃喃印象深刻,那意味著醫生和病人是「一起」。她認為如果能夠「一起」,就連疾病都不可怕了。所以我猜想諮商心理師能和個案「一起」,個案應該也會很安心,算是專業者願意付出工作以外的溫柔。
.
.
人生總有很多的困境和挑戰,沒人可以無傷無痕地全身而退,俗稱「人在江湖走,哪個不挨刀」,正是這個道理吧。只是,我們如何和自己的創傷安然相處,帶著自己獨特的復原力活著過每一天。不必是成功,只是簡單也活著而已。
.
.
賴芳玉(律師) @fangyulai1018
.
.
《過度努力》預購:
博客來 一般預購版:https://tinyurl.com/y9nf26zb
金石堂 限量療心卡:https://reurl.cc/MZyzjm
在不完美的生活裡找到完整的自己金石堂 在 金石堂KingStone - #網書活動#金句#新書推薦生活從來都不 ... 的推薦與評價
IG百萬粉絲追蹤─艾爾文最新勵志作品登場《在不完美的生活裡,找到完整的自己》▶️ https://supr.link/XrNu1 ✨獨家小巧思彩蛋✨ 取下書腰變身暖心書籤... ... <看更多>
在不完美的生活裡找到完整的自己金石堂 在 本週排行榜書:在不完美的生活裡, 找到完整的自己(十一月第二週) 的推薦與評價
誠品書店2020/10/26 ~ 2020/11/08雙週榜心理勵志類第二名博客來七日暢銷榜第七名 在不完美的生活裡, 找到完整的自己 (限量典藏版/附用心過生活跨年月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