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書】【好書分享:《哆啦A夢知識大探索3:天然災害防護罩》】
「颱風、地震、土石流等天災來臨時,你知道如何自救救人嗎?
跟著可愛的哆啦A夢一起為『未來』做好準備吧!」
側耳傾聽,六、七年級生熟悉的旋律響起:
肚子圓圓~鼻子紅紅~噹!噹!噹!大家都叫我…抱著酒瓶唱「我無醉我無醉無醉~請你不用同情我」之中年醉漢…呃不對啦!!是人見人愛的小叮噹(哆啦A夢)來了~
《哆啦A夢知識大探索》是一系列很棒的知識性漫畫,內容圖文並茂、豐富充實,深入淺出且寓教於樂,藉由輕鬆學習獲得實用知識,對成年人與小孩皆大有助益。
最大的益處在於,我們終於能實現學生時代的心願!不再躲躲藏藏在課本裡夾漫畫,聽聞母親輕巧如甲賀忍者的腳步聲,便快速使出金蟬脫殼術,而是大大方方在父母師長前看漫畫,被質疑時,可義正詞嚴推眼鏡道:「請不要打擾我!!我正在進行知識的淬鍊與昇華!!」
《哆啦A夢知識大探索》完成大家的兒時夢想,多少人曾信誓旦旦:「如果教科書改成漫畫,我就能考一百分啦!」現在機會來了!假如看完本書,防災知識沒有獲得一百分,來自未來的貓型機器人就會用任意門把你丟進活火山口,體驗沸騰如岩漿般的學習熱情與動力!!(不要栽贓哆啦A夢)
咳咳咳好的抱歉,今日咖啡因過量有點太high。如前言所述,《哆啦A夢知識大探索3:天然災害防護罩》是本介紹天然災害與防災知識的科普漫畫,書中以多篇幽默風趣的哆啦A夢故事帶出天災形成之原因與對應策略,結合知識性與娛樂性,且針對臺灣當地狀況,聘請專家重新審定內容,提供因應本土災害的準確資訊。
例如講到「颱風」,便以大雄和寵物颱風「風子」為主,敘述颱風喜食熱空氣,以及兩個颱風撞在一起可能會形成雙颱效應,或勢均力敵、相互消弭。隨後於說明單元帶出颱風結構、形成緣由、從氣象預報的數字辨別颱風強度、台灣的防颱措施、可運用的APP,以及颱風後暫時不要買高麗菜(並沒有最後一項)等學問。
書中提到地震、海嘯、洪水、颱風以至於防治傳染病等切合當今時事議題…咦你問有沒有關於「仙人跳」的單元嗎?不好意思這位爸爸,仙人跳是人禍,人必自救而後人救之,這塊主機板送你拿去跪,更大的人禍馬上就在後頭了good luck!!
除了熟悉可親,陪伴我們長大的哆啦A夢漫畫,本書亦輔以多幅照片、浮世繪、圖表、年表等,以多元方式輔佐說明災害的歷史來源、軼聞與現代科技防災應用,融古貫今,於科學知識中穿插人文關懷,大幅提高本書的運用層面與可讀性。
雖然書籍原旨是作為孩子防災教育之啟蒙,但老實講,沒知識又不常看電視的阿姨我發現,許多知識以往都未接觸過,譬如日本戰國時代開始發展土木工程技術之淵源、海嘯與暴潮的差異,以及特別容易在災害出現的病症和應急處理方法,可謂獲益良多。
當然,提到天災,不免聯想到彗星撞地球、明天過後等世界末日情節,身為隨隨便便就能從四次元口袋掏出地球毀滅炸彈的哆啦A夢,書中亦有講述末日來臨的章節,並貼心提供緊急避難必備之災害儲備清單供讀者參考(日本人果然專注完美近乎苛求講究細節)。
不過與其去大賣場搶購,私以為世界末日時大家還是放棄吧!先去賞老闆兩巴掌或跑到街上裸奔一圈也不遲(結果末日還沒來就先被警察帶走)。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本』《哆啦A夢知識大探索3:天然災害防護罩》,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你最畏懼的天災?例如:
「《哆啦A夢知識大探索》:我媽生氣比地震打雷更恐怖(咦)~」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1/10/4(一)晚上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1/10/5(二)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哆啦A夢知識大探索3 #天然災害防護罩 #ドラえもん探究ワールド #自然の脅威と防災 #藤子F不二雄 #遠流 #防災教育 #災害應變 #知識漫畫 #自然教育 #科普 #青少年文學
📖博客來:https://bit.ly/3CYp0yG
📖誠品:https://bit.ly/3D28SMi
📖金石堂:https://bit.ly/3m5ZdxA
📖momo:https://bit.ly/3F2pxRP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61萬的網紅Kouk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我們要來玩一款2021年最爆笑的地球破壞遊戲遊戲 !! 副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KoukiLiveShow ❤ 每天都有新影片!! 從今天起開始訂閱吧 !! ❤ ➔ http://bit.ly/Kouki 🔥 來看看【阿神】在使用的【實況裝備】有哪些超酷...
地球毀滅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書推薦《#大減速》部落格文章末,抽書兩本
想像一下,你正坐在一輛高速前進的列車上面,當列車突然剎車的時候,你會感覺整個人被往前拋。只有在事後回顧過去,你才會察覺,自己已經不再像以前那麼快向前移動了。我們就像是被往前拋的乘客,誤以為世界仍然在加速,卻沒察覺到周遭的一切已經開始放緩。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slow-down/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大減速》的作者是牛津大學的社會地理學教授丹尼‧道靈(Danny Dorling),他的研究領域涵蓋住宅、健康、就業、教育和貧窮。在這本書裡,他揭露了一個人們很難察覺的事實:「世界並非加速前進,而是開始慢下來了」。這些成長趨緩的領域包含人口、經濟、債務、數據和科技進步的速度。
近代的人們覺得快速成長是常態,但是作者以實際的數據顯示,趨緩的成長和穩定的步調才是世界得以永續生存的條件。而綜觀各項領域的指標來看,各國的發展漸漸邁向更加緩慢、穩定和平等的狀態。只是在這些樂觀的背後,仍有一道不能忽視的難題:世界平均溫度的增溫速度持續加快。
作者希望透過這本書,告訴我們趨緩的成長是好事,不需要因此擔憂,而我們需要將注意力轉往真正重要的事。這本書多達480頁且偏內容「硬」,篇幅有大量的圖表和資訊,讀起來並不輕鬆。但是書中呈現的「事實」反而很有意思,因為它刷新了我的老舊認知。以下針對書中概念導讀並且列出我覺得有省思的部分。
.
#鐘擺效應
.
這本書多達67張圖表,作者在他的官方網站公開全部的圖片,並且都有「GIF 動畫」的呈現方式。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搭配這些動畫,讀起來更加生動。要讀懂這本書首先要懂一個叫做「鐘擺效應」的原理,如同下圖所示,當鐘擺擺盪從左邊的「高點 1」逐漸加速擺盪到「低點 2」的時,速度最快。當鐘擺從「低點 2」擺盪到右邊的「高點 3」時,速度緩慢下來直到靜止為零。
作者透過這本書要傳達的觀念就是,人類在近代工業化和數位化的年代,一直體驗到了「高點 1」到「低點 2」的「加速時代」。可是自從1970年代開始,世界的各項指標其實漸漸地減速,變化越來越慢,實際上是走入了「減速年代」。只是人們的心中仍然有一種錯覺,覺得時代會越來越加速,變化會越來越快。但實際的情形卻剛好相反,這本書就是在說這件事。
.
#獨特的時間線圖
.
這本書中使用了一種很特殊的「時間線圖」來詮釋所有的資料。比起常見的只看「時間vs.總量」的趨勢圖,這種時間線圖可以表示出數值的「變化的速度」,用這個方式更能清楚顯示各種趨勢的演進。在這個時間線圖中,Y軸仍然代表數量的絕對值;X軸則用來代表「變化的速度」,越往右邊的資料點代表「增加的速度越快」,越往X軸左邊的資料點代表「減少的速度越快」。接下來的各項討論會引用作者官網的動畫來說明。
.
#趨緩的人口數量
.
作者直言,從來就沒有「人口定時炸彈」這種東西,世界的人口成長必定會持續趨緩。作者的這項觀察,也同樣在讓我對世界的發展趨勢大為改觀的《真確》書中被詳細提及。
以下這張圖呈現了聯合國對世界人口的成長預估,從2017年以來人口的成長速度持續放緩,來到了2090年人口會達到110億人。作者針對世界各國的人口成長做了更細緻的統計,他認為聯合國高估了這個成長,真實的人口數字到了2090年應該只是會落在90億人左右。
作者分析了中國的人口狀態,不同於我之前以為中國還會有人口紅利,現在中國呈現了一種「穩定」的階段,就像鐘擺已經擺到頂端,人口增加的速度正準備降低了。另一個我們熟悉的國家日本,則已經正式走入了「減速」的階段,人口的增加速度持續降低。放眼望去,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人口成長都即將邁上這兩種階段。
同樣減速的還有「生育率」。整個世界的公共衛生的進步、嬰幼兒死亡率的降低,讓人可以少生好幾個小孩。當人們相信社會有辦法照顧你,會生得更少或只生一個,因為不再需要養兒防老。尤其當女性接受的教育和擁有的權利提高之時,她們有權提出與傳統父權社會不同的聲音,她們能夠自己決定要不要生、要生幾個。
根據數據統計,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試圖提升生育率,但是幾乎都以失敗告終。我回想到前陣子網路瘋傳的「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政府推優惠措施 前景仍不樂觀」這類新聞,這究竟是「經濟不景氣」貨「政府不爭氣」惹的禍?還是「全民教育程度高」和「女性擁有更平等的權利」?從書中的資訊給我的想法是,人口和生育率的趨緩,不是一件壞事,它本身就是世界必然的趨勢。
.
#趨緩的經濟成長
.
隨著人口增長的趨緩,許多人一定會認為經濟恐怕就此完蛋,會不會經濟的發展因此趨緩了?對,一定會。作者統計了世界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某一特定時期在某一特定地區內,所有完成的貨品和提供的勞務之總值),整理成以下這張圖。
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世界整體的GDP總值雖然持續上漲,但是成長的速度都已經慢了下來。其他的經濟指標例如學貸、車貸、房貸和國債,總額雖然持續增加,但是增長的速度都出現了趨緩。如同動畫的鐘擺一樣,經濟的成長也開始減速。在新冠疫情之後,經濟的成長更加趨緩,但是這對地球的生態永續反而是好事,更少的製造、更少的汙染、更少的浪費。這或許是一個經濟成長趨緩但即將變得更好的世界。
這個經濟趨緩的過程,在西方常被誤認為是經濟下滑,或者跟中國的崛起扯上關係。實際上,從書中的資料不難看出,中國正出現史上最大的生育率趨緩,中國的經濟成長率也同時在急劇減速。作者對這件事下的結論是,這其實只是資本主義轉型結束的新狀態。因為資本主義強調的成長和擴張本身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穩定狀態」。
我從書中的各類觀察發現,作者從英國學者的角度去分析美國、歐洲、亞洲、大洋洲各國的狀態,其視野更顯得宏觀。歐洲(尤其北歐)各國已經開始適應這種趨緩,打造許多對應的社會福利和機制,而且人民幸福指數高居世界之巔。只有美國老大哥認為自己的經濟砸鍋是中國的錯,這也不難看出美國想要奪回世界霸權地位的別有居心,但我認為即使美國最後「贏了」這場經濟對抗,資本主義的歡樂派對將無以為繼。
.
#趨緩的知識數量
.
作者認為,全世界的「數位數據總儲存量」雖然持續呈現指數級的成長,但是有意義和值得留存的「知識資訊量」並沒有以指數成長。數位訊號讓我們容易「複製」、「傳遞」和「儲存」,但光是儲存大量無用、過時、多餘的資訊,對於人類知識的增進其實沒有太大幫助。
維基百科從2001年開站以來,條目數量的增加速度急速攀升,到了2007年增加的速度達到最高峰,但是從這個時間點開始反轉。自此之後的每一年,條目數量的增加速度都持續減緩。雖然到了2019年的條目總數超過了600萬筆,但是者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察,全世界大多數的人感興趣的事情介於100萬到200萬件之間(百科全書紀載的數量都遠少於100萬則),因此之後增加的條目都比起以前的「更不有趣」。現在追加的新內容,充斥著一堆只有條目的標題和簡介、卻沒有詳細內容的「小作品」等著別人去補充資訊。垃圾資訊量的成長速度遠高於真正的知識資訊量。
還有另外一個跟知識資訊量有著類似趨緩跡象的東西:「書籍」。根據書中的數據,可以發現新書數量的增加速度也持續在減緩,看起來新數據和新想法的產出速度都在減緩下來,作者評論道:「這是越來越沒有新東西的洪流」。我自己反思的事情是,不要隨著資訊洪流起舞和追隨「更多」的資訊,反而要仔細篩選、挑揀高品質的內容。要去主動連結和創造出自己的洞見,或許,「少」即是多。
.
#加速中的地球暖化
.
作者談了人口、經濟、債務、數據和科技進步的速度都正在「減速」,這對地球永續是好事,對社會公義是好事,但是有一個無法忽視的危機:「地球的平均溫度上升的速度越來越快」。從下圖可以發現,溫度的變化一直往右上角發展,代表增溫越來越快。這個數據跟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呈現很強的關聯,遠在2010年左右還有許多反對地球暖化的學說,但如今科學家們面對實際的數據,幾乎沒人在辯駁暖化效應正在惡化的事實了。
作者引用了世界自然基金會執行長 潭雅.斯蒂爾(Tanya Steele)說過的一句話:「我們是第一個知道自己正在毀滅地球的世代,也是最後一個還能做些什麼的世代。」雖然人類對於衛生、貧窮、教育等方面作出重大努力,也克服了許多難關,但是對於溫室效應的挽救,卻顯得束手無策。
如同最近發生在全球各地的極端氣候和災難,其嚴重程度不斷打破歷史紀錄,這不是偶然,而是平均溫度上升的必然。最令人憂心的是全球溫度上升的速度,至今仍然沒有半點趨緩的現象。只能祈禱美國和中國的對抗戲碼盡快落幕,或是美國什麼時候才要覺醒帶領世界各國一起迎戰真正的敵人「地球暖化」?人類是否能團結起來打贏這場戰役,或者事後回顧去奚落當初的無所作為?
.
#後記:放慢不是壞事
.
《大減速》的作者透過這本書帶出一個觀念:「人類過去生活的環境一直都是停滯和緩慢成長的平衡狀態,就只是沒有像現在這麼『急遽變化』而已。」我們正走向逐漸的減速,只是當停滯到了極點,又會出現下一次的加速變化(不知道我們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
從書中的各類數據看來,以及世界各方面的趨勢顯示,這是一個成長趨緩的年代(除了溫度加速上升)。我們要警覺那些舉著大旗吶喊「加速經濟成長」和「重返成長榮耀」的人物和口號,事實是趨勢早已改變,而且舉世皆然。我們已經不是乘坐在加速的列車上,也不該繼續乘坐下去。
作者認為趨緩帶來的另一項好處,是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質問,那些「我們祖父母和父母輩沒有質問過的事情」,因為他們的年代變化得太快、出現太多新鮮事物了。未來我們遭遇的無論科技、經濟、生活模式的變化速度,都可能會來越慢(看看令人失望的 iPhone13),如何降低自己對加速的期待,過上理想和滿足的生活,成了我們這代人的新課題。
最後,我想引用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Bezos)談打造商業策略的一句話:「與其問未來什麼會改變,不如問未來什麼是『不會改變』的?以這個回答去打造你的事業。」套用到我們自己的人生,享受親人、朋友和家庭的快樂相處時光,或許就是那件不會改變的事情。讓我們放慢腳步,細細思考什麼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並以此打造自己心中的理想生活。
.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SLOW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jW9fkV
使用期限:9/26~10/2
.
感謝 聯經出版 提供抽獎贈書
地球毀滅者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綠色行業:氣候變化挑戰中三個年輕人的職場故事。 類似這樣的新趨勢,其實也正在台灣發生ing.....(09/17/2021 BBC News中文網)
在新冠病毒仍然沒有在世界範圍得到控制、國際間關注阿富汗局勢、中美戰略競爭、經濟前景不明等等問題的同時,一項新的全球民意調查顯示年輕人對氣候變化問題的焦慮程度。
由英國巴斯大學(Bath University)牽頭與另外五所大學所做的一項民意調查,據稱是此類調查中規模最大的,有超過一萬名年齡介於16到25歲的年輕人參加問卷調查。
其中近60%的受訪年輕人說他們對氣候問題感到非常擔心或極為擔心;超過45%的受訪者說對氣候的感受影響到了他們的日常生活。
其中四分之三的人說他們認為未來是可怕的;超過一半(56%)的人說他們認為人類在劫難逃。
受訪者中有三分之二的人說感到悲傷、害怕和焦慮。還有許多人感到恐懼、憤怒、絶望、悲痛、羞愧,和希望。
一個16歲的少年說:「這對年輕人來說當然是很不同的事情,對我們來說,地球毀滅是關係到我們個人的事情。」
在這樣的焦慮中,英國年輕人對「綠色工作」的興趣日益濃厚,他們有的工作在海上巨大風力發電場,還有的參與到製造家庭供暖新設備的綠色行業中。
綠色工作新潮流
什麼才算綠色工作?最簡單的答案是,一份直接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當然許多人認為它應該也包括間接支持這一目標的職位。
這一類的工作致力於減少碳排放、恢復自然環境和物種多樣化、改善環境等。一般來說綠色就業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建築、交通、工業、農業和林業等六類經濟部門。
英國政府希望創造更多這樣的工作,有計劃將綠色工作職位從現在的41萬個增加到2030年的200萬個。
這樣的計劃並不是沒有風險,但某些領域將為許多人提供職業機會。
BBC科技事務編輯大衛·舒克曼(David Shukman)走訪了三個選擇在快速成長的「綠色職場」工作的年輕人,從他們的親身體驗中可以了解從事這些工作的感受。
無排放供暖
家庭燃氣鍋爐排放的廢氣導致地球過熱,國際能源署的智庫表示,如果全球要實現零排放能源目標,必須盡快停止銷售家庭燃氣鍋爐。
在愛丁堡附近的利文斯頓,三菱電機的工廠正在生產一種替代產品:空氣源熱泵,它從空氣中汲取熱量供暖和提供熱水,在此過程中沒有任何碳排放。
27歲的保羅·麥庫根(Paul McGoogan)七年前開始在生產線上工作,塑造空氣源熱泵的外殼金屬板。他現在是這個團隊的負責人。
他說,在一個新興的行業中工作,好處不僅僅體現在工作有保障、有安全感。
「我和女朋友剛剛買了新房子,我們的下一步是希望有孩子,所以知道我們在做的工作是在為更可持續的未來盡一份力,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有了熱泵,就需要安裝,因此安裝熱泵的工作也是可持續的職業。據統計,2019年,全英國的熱泵安裝工作職位有900個,到2028年,預計將有15000個。
低碳農業
21歲的貝絲·坎貝爾(Beth Campbell) 在英格蘭北部林肯郡的斯肯索普(Scunthorpe)工作。去她就職的農場參觀,就像踏入了一個科幻小說的世界。
她在瓊斯食品公司(Jones Food Company)擔任研究助理,該公司是歐洲最大的垂直立體農場。在那裏,她檢查成千上萬的香料植物羅勒(basil)。這些香料種在巨大的托盤上,相互堆疊在,沐浴在柔和的紫色燈光下,吸收的是經過精心控制的營養和水分。
這裏, 水是循環使用的,電力來自屋頂上的太陽能電池板,不會釋放化學物質,沒有重型柴油機械,收獲後的作物在當地銷售。這一切都是為了盡可能降低環境成本。
貝絲見到海灘上的塑料垃圾和農作物歉收的景象後被深深打動,於是她報讀大學時選了化學專業。偶然的機會她從英國自然學家大衛·愛登堡的紀錄片中聽說了垂直立體農業,並意外地發現了這個離她家不遠的工作機會。
「我一時興起馬上申請並得到了這個工作機會,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第一次進來的時候就被嚇到了,農場的規模之大令人難以置信。」
室內農業作為一個概念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就一直存在,但從未有如此規模和全面的技術來使其成為可持續的農作方式。英國各地正在計劃建立幾十個。
貝絲說:「這可能會徹底改變農業,因為你在本地生產、本地銷售就不會因為把東西用飛機運送到世界各地而產生數以噸計的碳,這個過程中還有很多東西在運輸時就已經腐爛了,運到目的地時只能扔進垃圾箱。」
維修海上風力渦輪機
風力渦輪機正像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在英國周圍的水域,這導致了海上建築和維護工程業的蓬勃發展。
這個行業直接和間接創造的工作崗位達26,000個,到2026年,這一數字將上升到70,000個。
23歲的布雷迪·薩爾蒙(Bridie Salmon)是風能公司Orsted的學徒技術員,她正在學習如何維修這些巨大的機器,確保葉片保持轉動,發出沒有任何碳排放的電能。
她在看到了澳大利亞大堡礁的死珊瑚後,下決心要為環境所遭遇的破壞做一些事情。
她說,在她的職業規劃清單上,第一就是要加入一個幫助氣候變化的行業。於是她入讀了在林肯郡的格林斯比學院(Grimsby Institute),學習維修風力渦輪機。
獲得維修資格後,她將在一艘維修船上工作兩周,有機會去到離岸邊最遠的渦輪機。但這份工作充滿了挑戰。要檢查維修渦輪機,她必須首先經過波濤洶湧的海面,從船上去到渦輪機塔樓的底部,然後還要攀登很長的距離才能到最高處的機身。
最新型的一些渦輪機有近200米高。她怕不怕高呢?
她的回答是:「必須學會相信設備,相信保護繩索一定會給你保護,然後就不怕了。」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8557823
♡
地球毀滅者 在 Kouk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天我們要來玩一款2021年最爆笑的地球破壞遊戲遊戲 !!
副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KoukiLiveShow
❤ 每天都有新影片!! 從今天起開始訂閱吧 !! ❤ ➔ http://bit.ly/Kouki
🔥 來看看【阿神】在使用的【實況裝備】有哪些超酷的東西:https://e.lga.to/kouki 🔥
在Facebook上追蹤我 ➔ https://www.facebook.com/KamiKamiMatsu
在Twitter上追蹤我 ➔ https://twitter.com/Ashan_kouki
剪輯師 ➔ 阿神
遊戲下載 :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paradyme.solarsmash&hl=zh_TW
#地球毀滅者 #破壞系列 #第二集
【影片製作團隊】
剪輯師 ➔ 阿神
♪ Music by ♪
1) OMFG https://www.youtube.com/user/alexsavageomfg
Available at: http://bit.ly/meant4u
(aswell as Spotify: http://bit.ly/meantforyou)
2) D1ofAquavibe www.youtube.com/user/D1ofAquavibe
Available at: www.D1ofAquavibe.com/music
(aswell as iTunes, Google Play, etc.)
3) TheFatRat https://www.youtube.com/user/ThisIsTheFatRat
Available at: https://the-arcadium.net/
4) Epidemicsound https://player.epidemicsound.com/browse/
♪ Music by ♪
Outro ➔ https://soundcloud.com/shurkofficial/haunted
Microphone ➔ AT2020
Keyboard ➔ Ducky 青軸
Mouse ➔ D.Va Razer Abyssus Elite
直播頻道 ➔ http://bit.ly/FBKouki
*If any producer or label has an issue with any of the uploads please get in contact (charlie615118@gmail.com) with me and I will delete it immediately (this includes artists of the images used).
地球毀滅者 在 Kouk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天我們要來玩一款2020年最爆笑的地球破壞遊戲遊戲 !!
副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KoukiLiveShow
❤ 每天都有新影片!! 從今天起開始訂閱吧 !! ❤ ➔ http://bit.ly/Kouki
🔥 來看看【阿神】在使用的【實況裝備】有哪些超酷的東西:https://e.lga.to/kouki 🔥
在Facebook上追蹤我 ➔ https://www.facebook.com/KamiKamiMatsu
在Twitter上追蹤我 ➔ https://twitter.com/Ashan_kouki
剪輯師 ➔ 阿神
遊戲下載 :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paradyme.solarsmash&hl=zh_TW
#地球毀滅者 #破壞系列
【影片製作團隊】
剪輯師 ➔ 阿神
♪ Music by ♪
1) OMFG https://www.youtube.com/user/alexsavageomfg
Available at: http://bit.ly/meant4u
(aswell as Spotify: http://bit.ly/meantforyou)
2) D1ofAquavibe www.youtube.com/user/D1ofAquavibe
Available at: www.D1ofAquavibe.com/music
(aswell as iTunes, Google Play, etc.)
3) TheFatRat https://www.youtube.com/user/ThisIsTheFatRat
Available at: https://the-arcadium.net/
4) Epidemicsound https://player.epidemicsound.com/browse/
♪ Music by ♪
Outro ➔ https://soundcloud.com/shurkofficial/haunted
Microphone ➔ AT2020
Keyboard ➔ Ducky 青軸
Mouse ➔ D.Va Razer Abyssus Elite
直播頻道 ➔ http://bit.ly/FBKouki
*If any producer or label has an issue with any of the uploads please get in contact (charlie615118@gmail.com) with me and I will delete it immediately (this includes artists of the images used).
地球毀滅者 在 Billy Meier 中文翻譯報告,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與地球的465米/秒相比,它在赤道上亦以314.7米/秒的速度旋轉。(這是來至1981年的資料)。 接觸報告251進一步解釋關於「毀滅者」行星的興趣點。 長久以來,流浪行星過去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