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 跟著 #丁小羽 來知名的 #淡蘭古道 走走!
大家知道近來特別熱門的路線是哪一條嗎?
那就是位在新北雙溪區的 #坪溪古道►►https://tinyurl.com/chur56rc
這條共有兩種路線可以選擇,一是平穩好走的陸路,二是消暑沁涼的水路路線🤠
這篇文章小羽會告訴你坪溪古道怎麼去,以及坪溪古道交通資訊及所需路程,趕快一起看下去吧🙂
#導遊 #導遊丁小羽
#跟著丁小羽去旅行 #旅遊部落客
坪溪古道 怎麼 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淡蘭百年山徑|淡蘭中路全程縱走 DAY ❸ ]
第三天前半段堪稱淡蘭中路的精華,灣潭、烏山越嶺和坪溪三條路線的路況好、風景好,是最能愜意享受健行樂趣的路段,但最令人期待的事情,是接近終點時可以看見太平洋和龜山島的那一刻。所以事前做功課時,我刻意避免從網路上看到那一幅風景,就怕削弱了從山走到海,仿效先人翻山越嶺直到看見海的感動。
這樣的經驗和西班牙朝聖之路有點類似,如果不把大海當作終點,恐怕很難讓雙腳停下,或是讓意識接受這項任務業已完成的解脫。但我不會將淡蘭形容為「台版朝聖之路」,因為淡蘭就是淡蘭,歷史背景和文化基礎與聖雅各之路完全不同,很難相提並論。
畢竟每條步道都有自己的氣味、風俗和可以彰顯的價值,它就像個有機體,會吸收養分並成長茁壯,而所謂養分就是一個一個疊上去的步伐,以及一滴一滴落在土地裡的汗水,只要持續有人上路、維護,這條步道就會長成眾人期待的模樣。
但如果沒有人走呢?其實也什麼大不了,反正就是再次消失於荒煙蔓草,讓大自然收回後漸漸凋零,就和人類的生老病死一樣,是再自然不過的循環了。但我總覺得這些老路和夾縫中生存的綠葉很像,只要澆一點水、提供一些照料,很快地,它又會重新回到這個世界,為有需求的人繼續堅守崗位。
「路」就是這麼一回事,無論冠上什麼名號,步道、古道、綠道,它所乘載的記憶總是貫穿古今,讓人萌發懷古思幽之情,也能啟發心智去探索未知。
///
走過親水的灣潭、烏山越嶺古道,我們在烏山62號小歇,老闆有賣冷飲和泡麵,所以我們當然又花「一點時間」窩下來了。而這一個多小時的時光,可能是我們一行六人都感到最舒適,也最難以忘懷的片刻。
那天依然很熱,藍天白雲,豔陽高照,但躲在屋簷下吹風竟然還有些涼意,我們人手一碗熱燙燙的泡麵,一口一口送進嘴裡,最後將殘存的熱湯殘渣一飲而盡,再用清涼的汽水或啤酒作結。簡單,卻很幸福。不曉得古人行腳淡蘭時是不是也會在這附近歇腳?他們都吃什麼糧食呢?走到外澳是要買辦什麼貨物呢?
最後在坪溪古道的觀海平台,毫無預警地看見龜山島時,我以為我不會有太大反應,畢竟三天很短,50公里也不算長,但我依然默默感到激動,依然有過去長程徒步時身體獲得更新的爽快淋漓。
之前看《走路的科學》這本書,作者謝恩・歐馬洛認為走路跟做夢很像,會失去時間感並沉入一場白日夢,因此能激發創意,讓大腦掙脫枷鎖,所以多數問題只要外出散個步就能迎刃而解。
這個論點我百分之百支持,因為這正是許多哲學家熱愛走路、持續走路的原因。謝恩還寫了一段話描述走路帶來的昇華:「你選擇自己的方向,以自己的步調,用自己的方式。而一個唾手可得的世界等著你來體驗。」簡單來說,走路釋放心靈的自由,而自由是最珍貴的寶物,讓人可以短暫跳脫世俗的糾纏,而打開寶箱的鑰匙,就是雙腳。
上路吧,不要再拖了 🙂
#D3路線
第三天以緩坡和下坡居多,爬升很少,但並沒有比前兩天輕鬆,因為最後一段石空古道得從坪溪陡下,而偏偏這邊又是路況相對較差的路段,讓人有一種怎麼快到終點了還被惡整的感覺⋯⋯
不過所有辛苦都很值得,看見海的那一刻,心裡還是滿盈著感動。這種撥雲見日、柳暗花明的深刻體驗,是全程縱走淡蘭中路最大的收穫,請務必有機會時要安排一趟!
・灣潭古道 4.5K
・烏山越嶺古道 4.9K
・坪溪古道 1.5K
・石空古道 5.3K
距離約16公里,行走時間約6.5小時(不含休息)
總爬升685m,總下降1,009m
——
淡蘭道 Tamsui-Kavalan Trails
#淡蘭古道 #淡蘭中路 #國家綠道 #長距離步道
坪溪古道 怎麼 去 在 工頭堅。旅行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不該錯過的蘇式露營 ▎
.
Mountain Bike, #登山車,或者直接簡稱 #MTB。
我第一次騎登山車,是十年前(2011)在北海道的阿寒湖附近山區試騎。雖然之前完全沒有經驗,但在自然中心的教練帶領下,還是有非常愉快的記憶。
.
北海道天高地闊,空氣清新,山勢平緩,非常適合 MTB 的發展。當時心想,唉,如果回到台灣,不知道還有多久,才能再有體驗的機會。
.
這一年因為致力於發掘在台灣的各種戶外活動,我們家(米飯旅行社)的客服經理 謝亞南 YANA,又正好是 MTB 的愛好者,因此不久之前,我就隨著她和 MTB101 的頻道主人 Ian,一同去坪溪古道踩點,並經過試乘,獲得客戶認可,正式將 MTB 排入行程。
.
「什麼?原來 #蘇式露營,還有 #包括騎登山車 嗎?」
.
是的,沒有錯!
我猜很多人並沒有點進去仔細看行程,以為只有吃飯喝酒住露營車,不知道在第一天上午,我們特別安排了 MTB 的體驗。
.
「我沒騎過怎麼辦?我連騎平地都會喘怎麼辦?衣服弄髒了有地方嗎?騎完肚子餓怎麼辦?.....」
.
你放心,所有可能想到的問題與情境,我們都設想過了。所以除了非常細心的專業教練,還有完善的後勤補給,讓你在最安心的狀態下,進行人生第一次的 MTB 騎乘。而且由於是人力車,不會有破壞步道與山區自然環境的顧慮,甚至有可能開啟另一波風潮。
.
➠ #梯次報名
時間:3/23(二)、 4/15(四) 各有一個梯次
※目前 3/23 名額較多,起心動念,立刻報名 #限量組數※
.
☛[ 露營前的導讀 ] 飲盡一杯微醺,山野秘境中體驗「蘇式露營」
https://pantravel.life/archives/20695
➠看行程:https://lihi1.cc/GQuF4
➠問客服:https://line.me/R/ti/p/%40zpe1281t
#禁止酒駕未滿18歲禁止飲酒
#走吧蘇式露營 #沉醉探索豐富由我 #蘇格登 #威士忌 #工頭堅
#蘇格登單一麥芽威士忌 #蘇式品酩奢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