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Muhammed Muheisen鏡頭下的阿富汗》
Muhammed約旦攝影師,他出生耶路撒冷,在中東這片混亂的土地上,他目睹了太多宗教殺戮,強國和聖戰士各自的振振有詞,但他們為孩子、平民帶來的是慘痛的生活:戰爭,離別,和死亡。
他接觸過非常非常多的難民,分別來自約旦、伊拉克、阿富汗、敍利亞、巴基斯坦··
經歷讓Muhammed決定創辦一個專門幫助難民的非營利組織。
Muhammed不想拍攝一些慘痛的戰爭畫面,相反的他希望拍攝一些即使成為難民,日常生活的場景。
例如,一個用塑料袋簡單製作的風箏:一隻偶遇的流浪小狗,能讓失去家人的孩子們感覺找到依靠:一個已經有點掉皮的足球:在荒野中找到一棵樹,吊上床罩,孩子一個躺平的地方,那就是床,那一刻的寧靜,感覺是永遠。
彩色的氣球,是沒有炮火時最常出現的城市影像:在貧窮動蕩的阿富汗,一個小小的氣球就是孩子們最喜歡,也是唯一買的起的玩具。於是五顏六色的彩色氣球,與遠方升起的炮火黑煙,共存於阿富汗。
適應了沒有家長,同時還要照顧弟弟妹妹的生活:孩子們也學會了躲避炸彈,天天搬「家」。
難民營中,對著鏡子在廢棄鐵路旁刮鬍子的男人:逃離戰亂的家園,抱著孩子露出笑容的父親:靠著尿素袋當枕頭睡覺的男孩。
鏡頭下,他不使用濾鏡渲染,戰爭中,些許沒有炮火的剎那間的快樂,母子仍相依,一個寧靜的夜晚,父子重逢,沒有了父母親的孩子,遇見流浪狗當親人的孤兒⋯⋯照片中的情感,才是最神聖的宗教與人性。
沒有任何教旨、歷史、復仇戰爭、復國運動⋯⋯可以超越這些照片中的人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鄧博仁,1969年生,世新大學圖文傳播研究所畢業,從事攝影記者近20年,攝影教學經驗10餘年,2012年第二屆「徐肖冰杯」全國攝影大賽典藏作品首獎得主(2012),作品屢見於台灣、中國兩地各大展覽。其創作以紀實攝影及時尚攝影二者之跨界思維,運用當代複合媒材。童年的記憶與情感在時間中的延續與變異是驅使...
城市影像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博物館的市內展廳往往只是展覽展示的空間選擇之一,特別是在COVID-19的影響下,為了避免室內的群聚感染,戶外展示成為重要重要的選項。
這篇來自【博物之島】上的文章,帶我們看到在紐約的一場關於COVID-19的展覽,從中可以看到各家機關如何共同合作,在戶外公共空間展示各項檔案文件。這也讓我們進一步思考,如何有效運用戶外空間來達成展示的目的?
------------------------------
紐約檔案館蒐集政府單位因應疫情的資料,如會議記錄、法律文件、新聞稿、行政政策、疾病記錄、勞資關係文件等,反映政府面對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措施與立場。
紐約公共歷史學家協會則提供內部員工和志工如何進行蒐集的建議與說明,而其關注的是社區中的個人故事。該協會在人力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製作了Google表單供歷史學家填寫,並透過PixStori網站邀請民眾上傳照片和口述故事。
紐約歷史協會在無法對外開放期間,舉辦了一場戶外展覽「徵尋希望—隔離下的紐約市」(Hope Wanted: New York City Under Quarantine),呈現疫情下的紐約城市影像,包含空蕩蕩的街道、不幸染疫的患者、遭受隔離的人們等,並附上多段市民的口述故事。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museums.moc.gov.tw/Notice/NewsDetail?id=f3799b6c-fede-4a95-96e5-6d4179ba77ea&fbclid=IwAR1Fi8RwoBYgsqgOInpA2iAPUSCbX_p8qfCJBmOCK2jhm4oCqLODCk_230Q
城市影像 在 期貨薩爾瓦 - 旅行、金融、文學、藝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年,一月,400頁全新力作
從旅行學交易 / 系列,第 ❼ 號作品 - 《不貪與無懼》/ 三萬字
全書收錄,單一城市影像系列 -「紐約 NEW YORK」/ 全彩圖文新集
-------
老樣子:
✅期間限定限量預購
✅通路預購,僅本粉絲專頁
✅不透過任何出版商以任何形式行銷與出版
✅全書皆獨立進口攝影紙張 (油光相片歐洲藝術紙)
✅超精裝版、最高階品質印刷 (六色機台 & 特殊色)
✅非一般出版社印刷機台 (只有二色或四色機台的低階製程) (包括爛紙、再生紙)
一月開放預購
敬請期待
🔮
SALVATOREISNIPERS
城市影像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鄧博仁,1969年生,世新大學圖文傳播研究所畢業,從事攝影記者近20年,攝影教學經驗10餘年,2012年第二屆「徐肖冰杯」全國攝影大賽典藏作品首獎得主(2012),作品屢見於台灣、中國兩地各大展覽。其創作以紀實攝影及時尚攝影二者之跨界思維,運用當代複合媒材。童年的記憶與情感在時間中的延續與變異是驅使其創作的核心議題,目前已出版《時間‧酵母 a Twist of Time》(2016)及《遺失‧時間 Le Temps Perdu》(2011)等書。(影創中心/綜合報導)
小檔案
熱衷於時尚、紀實攝影、編導觀念攝影,主題圍繞著土地、人與城市……。影像創作是他與世界溝通的方式,視攝影為第二生命。
從事新聞攝影近20年,對於事件現場、人物捕捉,皆有豐富經驗,他相信新聞攝影讓人得以安靜的觀察,除了能傳達社會現實,亦能透過觀者角度傳達生命的多元面貌。近10年以拍攝消費、時尚、美食為主要題材,更曾遠赴巴黎拍攝巴黎時尚週活動。自2007年開始,受法鼓山之邀拍攝桌曆,其他作品廣見於報紙、雜誌及電子媒體。曾獲得2012年第二屆「徐肖冰杯」全國攝影大賽典藏作品獎(首獎),著有《時間‧酵母 a Twist of Time》(2016)及《遺失‧時間 Le Temps Perdu》(2011)等書。作品獲台北市立美術館及藝術銀行典藏。
愛做夢的他,將平凡的人、事、物,化為一幅幅感性如詩的畫面,作品呈現一種特殊的質地與溫度。一片葉子、一位撐傘的女孩、一個靜止的鐘,都像一個個的生活線索,抑或創作者留下的幾道路徑,走近一看將發現,日常本身就是個夢境,物換星移。
相關新聞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1204/1251462/
城市影像 在 城市影像多寶閣-肆... - 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 的推薦與評價
涂維政|城市影像多寶閣-肆 在的西洋鏡裝置裡,涂維政彙整各個城市的地標物,他自己的人物剪影和一架小飛機就像時針與分針,不停地繞著圓圈跑,像是被壓力追著跑的 ... ... <看更多>
城市影像 在 城市影像CITY IMAGES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城市 人文影像紀錄#歷史事件#生活場景#人生瞬間.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