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扶貧成就這麽大,為什麽諾獎看不見?】
中國植樹成就之大聯合國都稱贊,諾貝爾獎視而不見;一個只會販賣憤怒沒有實際行動的瑞典16歲環保少女卻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當中國人早已習慣了與諾貝爾獎絕緣的體質之後,2019年的經濟學獎不禁讓很多國人感到疑惑。
今天是世界消除貧困日,中國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減貧8.5億多人,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了70%,反貧困成就也獲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可。
作為減貧成就最突出的國家,竟然也無緣這次因減貧研究而獲榮譽的經濟學獎,豈不謬乎?此種疑慮使得今年的諾貝經濟學獎獲得了極大的話題性和關註度。
盡管諾貝爾獎在各種獲獎榮譽中備受推崇,但是其含金量卻存在較大差異。關於諾貝爾獎,一直存在著這種看法,如果將其分為兩類:作為獎勵給對人類自然科學進步作出突出貢獻的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獎引起的爭議很小,被認為含金量最高。相比之下,和平獎、文學獎以及後來設置的經濟學獎卻富有話題性和爭議性,尤其是意識形態等因素總是縈繞其中,以至於和平獎獲得者時不時能夠讓人大跌眼鏡,文學獎讓人尷尬,經濟學獎被調侃為諾貝爾政治經濟學獎。
這也難怪,就像自然科學研究和社會科學研究之間的鴻溝一樣,前者因為具有一定的客觀標準性或可被驗證性,很容易超越國界而獲得同行認可。而社會科學研究則總是飽受代表性、價值傾向性的質疑,盡管社會科學的開創者倡導價值無涉,但是受研究對象、研究者經驗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做到真正的價值中立、用一把客觀的標尺丈量復雜社會,無異於天方夜譚。
回歸到本次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他們為減貧事業的努力還是值得我們尊重的。但是客觀地講,如果以中國的減貧研究和經驗為參照的話,幾位獲獎者的觀點或者方法有何新穎或者獨到之處,確實乏善可陳。中國的反貧困研究遠比其中兩位獲獎者《貧窮的本質》一書呈現的更為豐富和有啟發意義。
當然,我們並不是否定幾位獲獎者的貢獻和努力,我們承認並認可他們的研究,但是也不能因為沒有拿獎就妄自菲薄,抑或失去自信。受制於評獎規則,比如有資格進行提名的1500人中大部分來自歐美國家,以及語言、意識形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中國的研究並未得到充分的認識和認可,因此在評獎中往往面臨各種傲慢和偏見,處於劣勢地位,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研究就不值一提,尤其是社會科學領域。
從研究的視角來看,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並且作為減貧成就最突出的國家,本身就是一座超級理論富礦。而幾位獲獎者所從事的是中國以外的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減貧研究,研究對象、國情等和我們差異很大,彼此之間具有一定的互補意義。所以,面對這些,我們還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服務於民族和國家發展的,很難找到所謂的普世標準。而社會科學研究本身就存在著話語霸權的問題,而話語霸權本身又是世界霸權的一種映射。由於過去的一百多年中,我們處於落後的地位,在世界體系中的話語權相對較弱,社會科學研究的自信有些不足。
事實上,所有的發展中國家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也正是因此,二戰後發展經濟學才有了如此廣闊的應用空間。比如最早嘗試對發展中國家貧困問題進行解釋的是訥克斯,他提出了經典命題——一個國家因為窮所以窮,無論是需求還是供給,資本都形成了惡性循環,兩個方面的惡性循環又相互作用,形成了發展中國家難以突破的貧困陷阱,即“貧困的惡性循環”。納爾遜揭示了貧困自我維系的另一種循環機制,根據發展中國家經濟表現為人均收入處於維持生命或者接近於維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狀態,提出了“低水平均衡陷阱”。萊賓斯坦認為資本稀缺是阻礙欠發達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臨界最小值”,認為欠發達國家落後的原因在於形成了低收入的穩定均衡,要打破這種均衡、實現經濟增長的關鍵在於由刺激帶來的提高收入的動力要比降低人均收入的阻力要大,因此發展中國家在初始階段大規模投資是必要的,是沖破“低水平均衡陷阱”的重要前提。
這些理論在研究上似乎成為了後來者不可逾越的大山,獲得了非常高的引用和認可。這些理論更多聚焦欠發達國家發展困境中的資本要素。資本當然非常重要,發達國家在早期的發展過程中通過殖民掠奪、對外擴張以及對內壓榨剝削實現了工業發展的資本積累,完成了現代化轉型。但是對於欠發達國家來講,這條道路不僅走不通,而且在發達國家塑造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處於劣勢地位,只能被迫采用資源換資本,抑或是主權依附換投資等發展路徑,最終還是受制於人。
從實際效用來看的話,盡管發展經濟學一些研究者獲得了極高的認可和榮譽,其中也不乏一些人摘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桂冠,但是他們為發展中國家開出的諸多藥方卻鮮有成功。也正是因此,國內一些經濟研究者時常感慨,西方主流經濟學雖然看起來邏輯完美,但是在指導發展中國家時屢屢失敗。社會科學更應該堅持紮根於本土經驗,而這才是最有生命力和價值的研究。
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不同,中國依靠獨立自主和自力更生,走出了一條成功的反貧困道路。國家土地制度的憲法秩序保障了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解決了溫飽問題;在稅收制度上廢除了農業稅費,強化了對“三農”的反哺力度;不斷完善農村合作醫療、養老保障制度以及義務教育體系,為農民的生存和發展構築了一道又一道保障線和安全閥。在外部市場機會方面,國家獨立完整、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為勞動力也提供了更多樣化就業崗位供給,農民可以自由地在全國勞動力市場擇業,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收入增加提供了機會和空間。在獨特的城鄉二元結構背景下,農民在城鄉之間雙向流動和通過代際接力方式進城的方式也形成了中國特色的漸進城鎮化道路,避免了發展中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普遍出現的“貧民窟”和政治社會動蕩等問題。
隨著我們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以及中國在世界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社會科學發展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期。社會科學研究者更應該關註本土經驗發展、推動理論創新,建立中國特色的社會科學話語體系,服務於國家發展。而非盲目的膜拜西方,被諾貝爾經濟學獎之類的榮譽牽著鼻子走。
中國的社會科學研究擁有國際視野的比較與借鑒當然是好事,但是不假思索的奉行拿來主義則未免輕率,治大國如烹小鮮。中國問題的解決需要多元的聲音,需要堅持中國特色的道路,豈能跪倒在拿來主義面前?!中國的產業轉型升級能否成功,能否順利走出中等收入陷阱,仍然充滿挑戰。中國十三億人口、擁有七億農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很難直接借鑒發達國家的減貧和福利理念來建設國家。
中國的反貧困研究還是要警惕拿來主義,實事求是,紮根於本土經驗,服務於民族和國家的發展大計!回歸到諾貝爾獎的話題,面對物理學、化學、生理學等自然科學獎項,還是要正視差距,不斷努力。而至於諾貝爾經濟學獎之類的榮譽,即便拿到了也並不代表著什麽,即便沒有拿也應以一顆平常心對待,踏踏實實做好研究,佛系心態以對即可。
城鄉二元結構 通 識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葉偉民:我的非虛構寫作公式】
這次分享的文章,是中國著名導演、編劇葉偉民,談到非虛構寫作的方法論。
他從如何尋找寫作的選題談起,也提到了好故事應該有的三個層次。
一起來看看他的「非虛構寫作公式」吧。
-
我的非虛構寫作公式 / 葉偉民
01
如何去尋找一個好的選題?
一、從《再見螢火蟲》談「海量閱讀」
海量閱讀不只是代表讀微博、微信文章或者是大眾媒體,還包括一些隱藏在沒有公開發行的刊物裡面。
我寫過一篇文章《再見螢火蟲》,就來源於我在一個很小的行業報刊上看到的一個300字會議報導。大意是在天津舉辦的一次環境會議裡面,有一個老師,也是中國唯一的研究螢火蟲的博士付新華,他認為隨著中國城市的發展,螢火蟲的面積將大量減少,甚至可能有滅絕的危險。當時我看到這個消息,非常興奮。
一來螢火蟲是通往內心一個很重要的意象和象徵,我相信寫出來之會勾起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勾起很深的鄉愁。
二來在中國這樣一個很現實的社會裡,付新華的同事都選擇研究害蟲,因為關乎大農業,經費多,研究螢火蟲則沒有任何經費,他堅持這麼多年去研究一個沒什麼用的小昆蟲,他的故事是怎麼樣的,他到底是怎麼想的,這兩點吸引了我去做這個選題。
後來我跟蹤採訪了他兩年,汶川地震之後,他去災區研究地質災害對螢火蟲滅絕的影響,我也跟著去了。在汶川地震之後,去螢火蟲原來的棲息地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我們兩個去了臥龍的熊貓基地,在野地裡面去蹲守螢火蟲。這是一段難忘的經歷,也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選題。所以,好的選題常常藏在一些很小的地方等著你發現。
二、從我的記者職業經驗談「社交」。
社交不是聊天,也不是採訪,而是請教,這個姿態非常重要。
很多記者在社交時容易陷入一個職業病的誤區:見人就採訪。這是不好的習慣,包括我自己也是這樣。
如何建立你自己的關係網和消息管道?我有一個記者前輩,他有一個很厚的筆記本(當時還沒有微信),有段時間我們就在辦公室裡打電話。我總問他,你最近在做什麼選題,我們聊一聊。記住,一定要表現出對對方很感興趣,讓對方感覺到,他能為你打開一扇窗的那種感覺。這樣對方才會喜歡跟你交流,因為他覺得被重視了,被需要了。
他說自己一般是保持一個很合理的時間間隔,每隔一個月給被採訪的人發個簡訊,打個電話等等,我當時非常佩服他這個習慣,直到後來我才形成這樣一個習慣,現在想起來還是應該更早去做。
再比如,《恩里克的旅程》的作者就是跟廚房裡一個來自洪都拉斯的女工聊天,才知道中美洲有這麼一個野獸之旅,所以他當時就很敏感地抓住了這一個選題。所以不要小看社交的威力,我認為你要拿到一個好的線索,社交是比做網上搜索更有效的一個辦法,這個是真切的體驗。
三、從我的買房經歷談「養成隨時記錄的習慣」。
隨時記錄的習慣可能大家都有,拿個小本子,或者在手機上用一個APP去記。但是這一點我最佩服是一個房產仲介。2010年買房的時候,我從他身上學習到這個東西。這個仲介讓我佩服的地方在於,每一次我說過的小資訊,或者無意中透露的一些小想法小心思,他都記在心裡。
有一天晚上,我跟他見面聊天,看到他拿著一個本子,翻到我的那一頁:
「葉先生:我7月3日給葉先生打電話,他當時心情不太好,沒說兩句就掛了電話,最近一個禮拜我都沒有打擾他。7月10日我再打給葉先生,他當時心情不錯,他說上次看的房子太靠近馬路了,那我下一次給他推薦一個更往裡面的房子。」
他把我們每一次交流都像記日記一樣寫下來,實際上他並不是對我瞭解多深,而只是記錄好我的資訊,所以他下次打電話的時候,翻到葉先生這頁記錄就一目了然。他實際上就是給用戶畫畫像,就像互聯網給用戶畫像的過程一樣,這一點我非常佩服。
我認為養成隨時記錄的習慣非常有必要。好的選題需要養,如果這個選題六個月前不是時候,但你不記的話,保證你六個月之後就忘掉了,你把它做一個檔案記錄,把每一步的進展都記錄下來,就是養的過程。
02
如何判斷一個好故事?
一、好故事應該有一條合理的邏輯線
傑里·克利弗在《小說寫作教程》一書中談到:
「衝突+行動+結局=故事」
「渴望+障礙=衝突」
李海鵬把非虛構寫作總結為:好的非虛構寫作等於「故事+意義」,也就是寫一個人,他有一個願望或執念,然後遇到一些障礙,最後克服障礙有了一個結果,寫出來這個故事對別人又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和觸動。
首先這個爸爸得有一個要成為世界摔跤冠軍的執念(渴望),所以他就很努力的先成為了全印度的冠軍(行動),結果在一天晚上他爸爸告訴他家裡沒錢,必須放棄這個夢想。他流著淚放棄了,成了一個很平庸的男人,漸漸胖起來(障礙)。
後來他很期待自己的夢想在兒子身上能夠實現(欲望),但他沒有兒子,生了三個女兒(障礙)。如果這個時候他放棄了,這故事就結束了,電影也拍不下去了,但因為他有執念,於是轉向培養女兒成為摔跤冠軍,中間遇到很多困難,被嘲笑被打壓等等(障礙——行動),但最終成功了(結局)。
其實你能看到這條線:渴望—障礙—行動—結果。所以好的故事一定是這樣的,如果在中間任何一環放棄了,這個故事就塌掉了。
二、一個好故事需要具備這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故事,或者叫本體。
比如說《摔跤吧爸爸》,就是一個摔跤運動員,夢想得到世界冠軍,然後通過兩代人實現這個夢想的故事。這個就是他的故事,沒有什麼判斷,就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第二個層次:問題,這個故事指向的具體問題。
這個問題分兩個方面,一方面需要有大的時代背景,指的是社會轉型,或者某個歷史階段的問題、道德問題等。另一方面是很具體的問題,比如說公共治理問題,還是治安問題,食品問題、城鄉二元結構問題,還是三農問題,這個問題一定要是很具體的。
第三個層次:意義,也可以叫外延。
這一層是最高的要求,通過故事和問題要指向一個相對永恆的東西,或者說具有一定哲學、或者終極意義的東西。
如中國問題的根目錄,這個問題意義就是人類發展的一些根問題,例如人性、善惡、自由、平等、制度、極權、文明衝突、人類的命運、倫理等等,這些是具有哲學意義的層次的問題。
這裡面還有兩個關鍵字就是問題意識和人性閃光。問題意識是什麼,中國在社會轉型期間,問題是不斷變化的,問題意識就是當下我們正在經歷的熱點問題,要緊緊跟住時代。
無論多麼黑暗,多麼殘忍的故事,背後一定要有人性的閃光。
我寫《伊力亞的歸途》,從前面的內容看來,真的是一個很殘忍很黑暗的故事,充滿了背叛,充滿了黑社會的種種的血腥、叢林,充滿了各種人類種族間的不信任等等。但是這個故事裡有人性的閃光,這個閃光就是我看到了伊力亞內心的救贖和回家的善念,這就是他無論在多麼悲慘,多麼黑暗的環境裡面,在十多年裡始終保持著的一個小火苗,這個就是很難得的人性的閃光。
故事、問題、意義,這三層共同組成了一個優秀的非虛構寫作的三層要求。所以我們判斷的時候,就要把一個故事放到這個模型裡面對照一下,你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邊界,這個故事就是能判斷出來是否是一個好故事。
城鄉二元結構 通 識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葉偉民:我的非虛構寫作公式】
這次分享的文章,是中國著名導演、編劇葉偉民,談到非虛構寫作的方法論。
他從如何尋找寫作的選題談起,也提到了好故事應該有的三個層次。
一起來看看他的「非虛構寫作公式」吧。
-
我的非虛構寫作公式 / 葉偉民
01
如何去尋找一個好的選題?
一、從《再見螢火蟲》談「海量閱讀」
海量閱讀不只是代表讀微博、微信文章或者是大眾媒體,還包括一些隱藏在沒有公開發行的刊物裡面。
我寫過一篇文章《再見螢火蟲》,就來源於我在一個很小的行業報刊上看到的一個300字會議報導。大意是在天津舉辦的一次環境會議裡面,有一個老師,也是中國唯一的研究螢火蟲的博士付新華,他認為隨著中國城市的發展,螢火蟲的面積將大量減少,甚至可能有滅絕的危險。當時我看到這個消息,非常興奮。
一來螢火蟲是通往內心一個很重要的意象和象徵,我相信寫出來之會勾起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勾起很深的鄉愁。
二來在中國這樣一個很現實的社會裡,付新華的同事都選擇研究害蟲,因為關乎大農業,經費多,研究螢火蟲則沒有任何經費,他堅持這麼多年去研究一個沒什麼用的小昆蟲,他的故事是怎麼樣的,他到底是怎麼想的,這兩點吸引了我去做這個選題。
後來我跟蹤採訪了他兩年,汶川地震之後,他去災區研究地質災害對螢火蟲滅絕的影響,我也跟著去了。在汶川地震之後,去螢火蟲原來的棲息地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我們兩個去了臥龍的熊貓基地,在野地裡面去蹲守螢火蟲。這是一段難忘的經歷,也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選題。所以,好的選題常常藏在一些很小的地方等著你發現。
二、從我的記者職業經驗談「社交」。
社交不是聊天,也不是採訪,而是請教,這個姿態非常重要。
很多記者在社交時容易陷入一個職業病的誤區:見人就採訪。這是不好的習慣,包括我自己也是這樣。
如何建立你自己的關係網和消息管道?我有一個記者前輩,他有一個很厚的筆記本(當時還沒有微信),有段時間我們就在辦公室裡打電話。我總問他,你最近在做什麼選題,我們聊一聊。記住,一定要表現出對對方很感興趣,讓對方感覺到,他能為你打開一扇窗的那種感覺。這樣對方才會喜歡跟你交流,因為他覺得被重視了,被需要了。
他說自己一般是保持一個很合理的時間間隔,每隔一個月給被採訪的人發個簡訊,打個電話等等,我當時非常佩服他這個習慣,直到後來我才形成這樣一個習慣,現在想起來還是應該更早去做。
再比如,《恩里克的旅程》的作者就是跟廚房裡一個來自洪都拉斯的女工聊天,才知道中美洲有這麼一個野獸之旅,所以他當時就很敏感地抓住了這一個選題。所以不要小看社交的威力,我認為你要拿到一個好的線索,社交是比做網上搜索更有效的一個辦法,這個是真切的體驗。
三、從我的買房經歷談「養成隨時記錄的習慣」。
隨時記錄的習慣可能大家都有,拿個小本子,或者在手機上用一個APP去記。但是這一點我最佩服是一個房產仲介。2010年買房的時候,我從他身上學習到這個東西。這個仲介讓我佩服的地方在於,每一次我說過的小資訊,或者無意中透露的一些小想法小心思,他都記在心裡。
有一天晚上,我跟他見面聊天,看到他拿著一個本子,翻到我的那一頁:
「葉先生:我7月3日給葉先生打電話,他當時心情不太好,沒說兩句就掛了電話,最近一個禮拜我都沒有打擾他。7月10日我再打給葉先生,他當時心情不錯,他說上次看的房子太靠近馬路了,那我下一次給他推薦一個更往裡面的房子。」
他把我們每一次交流都像記日記一樣寫下來,實際上他並不是對我瞭解多深,而只是記錄好我的資訊,所以他下次打電話的時候,翻到葉先生這頁記錄就一目了然。他實際上就是給用戶畫畫像,就像互聯網給用戶畫像的過程一樣,這一點我非常佩服。
我認為養成隨時記錄的習慣非常有必要。好的選題需要養,如果這個選題六個月前不是時候,但你不記的話,保證你六個月之後就忘掉了,你把它做一個檔案記錄,把每一步的進展都記錄下來,就是養的過程。
02
如何判斷一個好故事?
一、好故事應該有一條合理的邏輯線
傑里·克利弗在《小說寫作教程》一書中談到:
「衝突+行動+結局=故事」
「渴望+障礙=衝突」
李海鵬把非虛構寫作總結為:好的非虛構寫作等於「故事+意義」,也就是寫一個人,他有一個願望或執念,然後遇到一些障礙,最後克服障礙有了一個結果,寫出來這個故事對別人又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和觸動。
首先這個爸爸得有一個要成為世界摔跤冠軍的執念(渴望),所以他就很努力的先成為了全印度的冠軍(行動),結果在一天晚上他爸爸告訴他家裡沒錢,必須放棄這個夢想。他流著淚放棄了,成了一個很平庸的男人,漸漸胖起來(障礙)。
後來他很期待自己的夢想在兒子身上能夠實現(欲望),但他沒有兒子,生了三個女兒(障礙)。如果這個時候他放棄了,這故事就結束了,電影也拍不下去了,但因為他有執念,於是轉向培養女兒成為摔跤冠軍,中間遇到很多困難,被嘲笑被打壓等等(障礙——行動),但最終成功了(結局)。
其實你能看到這條線:渴望—障礙—行動—結果。所以好的故事一定是這樣的,如果在中間任何一環放棄了,這個故事就塌掉了。
二、一個好故事需要具備這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故事,或者叫本體。
比如說《摔跤吧爸爸》,就是一個摔跤運動員,夢想得到世界冠軍,然後通過兩代人實現這個夢想的故事。這個就是他的故事,沒有什麼判斷,就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第二個層次:問題,這個故事指向的具體問題。
這個問題分兩個方面,一方面需要有大的時代背景,指的是社會轉型,或者某個歷史階段的問題、道德問題等。另一方面是很具體的問題,比如說公共治理問題,還是治安問題,食品問題、城鄉二元結構問題,還是三農問題,這個問題一定要是很具體的。
第三個層次:意義,也可以叫外延。
這一層是最高的要求,通過故事和問題要指向一個相對永恆的東西,或者說具有一定哲學、或者終極意義的東西。
如中國問題的根目錄,這個問題意義就是人類發展的一些根問題,例如人性、善惡、自由、平等、制度、極權、文明衝突、人類的命運、倫理等等,這些是具有哲學意義的層次的問題。
這裡面還有兩個關鍵字就是問題意識和人性閃光。問題意識是什麼,中國在社會轉型期間,問題是不斷變化的,問題意識就是當下我們正在經歷的熱點問題,要緊緊跟住時代。
無論多麼黑暗,多麼殘忍的故事,背後一定要有人性的閃光。
我寫《伊力亞的歸途》,從前面的內容看來,真的是一個很殘忍很黑暗的故事,充滿了背叛,充滿了黑社會的種種的血腥、叢林,充滿了各種人類種族間的不信任等等。但是這個故事裡有人性的閃光,這個閃光就是我看到了伊力亞內心的救贖和回家的善念,這就是他無論在多麼悲慘,多麼黑暗的環境裡面,在十多年裡始終保持著的一個小火苗,這個就是很難得的人性的閃光。
故事、問題、意義,這三層共同組成了一個優秀的非虛構寫作的三層要求。所以我們判斷的時候,就要把一個故事放到這個模型裡面對照一下,你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邊界,這個故事就是能判斷出來是否是一個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