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女 #抓住好天的尾巴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一人一袋和你執 #下城門水塘
今個星期打工仔最期待的應該就是今天了,難得在一個星期中間有日假期兼遇上好天氣,當然不能錯過上山好機會!
今日驟晴驟雨,雨後有陽光。天氣算是比剛過去週末涼快,偶有涼風,遊人卻甚少,是不錯的行山時機,感受盛夏那高清的碧藍翠綠。但沿路垃圾卻挺多,尤其幾個地盤位置旁邊,明明有垃圾桶在旁邊仍是整個路邊至後方斜坡均是垃圾 🤯 已用trailwatch舉報。地盤工可以給點公德心嗎 😩
今日「收獲」:
膠袋 1
紙巾 14
濕紙巾 1
膠樽 11
食品包裝 8
便溺廁紙 2
紙巾 / 濕紙巾包裝袋 1
口罩 2
煙頭 4
玻璃樽 1
(不計地盤旁的大量垃圾)
現在為了讓這些數據變得有價值,我會「執山」後把資料輸入給Trailwatch http://bit.ly/trailwatchform 和 我的山海日誌 http://bit.ly/mynaturediaryform ,他們會把數據整合後用作教育工作之用,大家如果也有行山順手執垃圾的習慣的話,也可以把數據集中給他們統計啊!
#下城門水塘
走上路景物豐富得多 💚
路線記錄: https://bit.ly/3hEHyfQ
~~~
#走正路,減慢山徑退化: https://bit.ly/3eSVAsT
#果皮謬誤: https://bit.ly/3c7SsaK
#勿留火種: https://bit.ly/314cnBe
郊野行樂,也請謹記郊野公園已移除所有垃圾桶,記得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包括充滿細菌的口罩垃圾;#勿留火種;最好 #源頭減廢,#自己垃圾自己負責!每次行山多帶一個鉗個袋就可以一起 #一人一袋和你執 啦~ 切記勿破壞環境及生態,支持 #山野無痕!做個負責任嘅山友!
#當你享受大自然
#保育就成了責任
#源頭減廢
#自己垃圾自己負責
#無痕山野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香港山女
#mountaingirlhk
FB/IG/MeWe: mountaingirlhk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下文自http://www.lcsd.gov.hk/parks/kwcp/b5/index.php) 九龍寨城公園座落於本港最具歷史性的地點之一,原址為九龍寨城。它位於當年九龍半島東北角,毗鄰今日的九龍灣,位置曾具戰略性價值。早在十五世紀,它已被當時中國的...
城門郊野公園位置 在 陳靜 Dada Ch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多人都問我位置,同大家分享返,呢度係荃灣城門水塘、我係城門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出發,大約下午兩點出發,係起段行十分鐘左右風景已經好靚!好適合初級行山人士,不過要小心馬騮仔們🐒 佢哋好可愛㗎不過都好百厭如果你手上有疑似食物可能會好熱情奔向你😬我朋友就係咁俾佢地搶咗個裝垃圾既膠袋😆
其實香港真係有好多好靚嘅地方,欣賞風景之餘記得帶走大家嘅垃圾😉
https://hk.on.cc/hk/bkn/cnt/entertainment/20210128/bkn-20210128095115461-0128_00862_001.html
城門郊野公園位置 在 Will Ch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由城門水塘主壩起步,沿住麥理浩徑往針山方向行上山大概十分鐘,就會到達一個開揚嘅位置,可以一覽城門水塘同荃灣嘅景色。(不過,首先要經過重重嘅馬騮群。)
我嚟過呢度好多次等日落,可惜每一次都遇唔到靚嘅天色,等到日落方位都轉移咗去水塘嘅另一邊,仍然都係想嚟呢度碰吓運氣。
最近又再嚟呢度等待,好明顯淡淡嘅日落唔係我心目中嘅景緻,但係多得呢啲平凡不過嘅天色,先會令我繼續去追求。
得來不易嘅結果往往零舍開心,可能最終有一日可以喺度睇到火燒雲,我諗我會興奮到大叫起來,但係旁邊路過嘅人未必會明白,甚至以為係傻人發現。
你又有無做過傻人嘅經歷呢?
針山 · 香港城門
Needle Hill, Shing Mun, Hong Kong
#香港 #城門 #針山 #城門郊野公園 #麥理浩徑 #城門水塘 #ウィルチョー #HongKong #ShingMun #NeedleHill #ChamShan #ShingMunCountryPark #MacLehoseTrail #ShingMunReservoir #willchoHONGKONG #willcho
🆕 設定「搶先看」(See First):
seefirst.willcho.com
🌅 追蹤我的 Instagram:
instagram.com/willcho
城門郊野公園位置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下文自http://www.lcsd.gov.hk/parks/kwcp/b5/index.php)
九龍寨城公園座落於本港最具歷史性的地點之一,原址為九龍寨城。它位於當年九龍半島東北角,毗鄰今日的九龍灣,位置曾具戰略性價值。早在十五世紀,它已被當時中國的官員使用,至一六六八年更在那兒建築了一座塾台。及至約於一八一零年在接鄰的沙灘盡頭興建了一座炮台。在一八四一年,英國佔領香港島後,該處在中國海岸防衛方面的重要性更大大提高。一座由堅固石牆、六座瞭望台和四道城門圍著,面積達六點五英畝的寨城於一八四六年十一月廿五日至一八四七年五月三十一日期間建成。
城內的主要建築物為大鵬協副將及九龍巡檢司的官署各一所,俗稱衙門。另有士兵營房、火葯倉、軍械庫等建築物十多座,以及一些民居。而寨城的駐兵數量亦不斷增長,由最初寨城建成時的二百五十人,增至一八九八至九九年的五百多人。
一八九八年,英國租借新界,為期九十九年,惟城內仍有清廷官員駐守。不過到了一八九九年,英國派兵佔領寨城,並將清廷官兵趕走。自此寨城便缺乏法治和管理,埋下後來漸漸變得殘破不堪及半無政府狀態的種子。
在一九四一至四五年日治期間,城牆被拆毀,石塊被用作擴建啟德機場的材料。當時所得的花崗岩的數量之巨可從城牆的體積計算出,該城牆闊十五呎、高十三呎,長約二千二百呎。而另一道宛如萬里長城由寨城北面沿山丘向上延伸本用作監察駐軍的副城牆,亦不能幸免。
二次大戰後,大量多層樓宇在沒有政府監管和欠缺穩妥地基的情況下如雨後春筍般在寨城內興建。樓宇密集、通道濕窄的寨城逐漸成為了罪惡的溫床,內有黃、賭、毒窟、罪犯匿藏的巢穴以及廉價的無牌牙醫等。
一九八七年,香港政府與中國政府達成清拆寨城的協議,並於原址興建公園。而公園將盡量保留寨城一些原有的建築物及特色。
清拆工程於一九九四年四月完成。在清拆期間,一些寨城的遺跡被古物古蹟辦事處發掘出來,並揉合在公園的設計中或予以保存成為展品,以供遊人欣賞。
整個發掘工作的最大收穫是兩塊於寨城南門(此乃寨城的正門)出土的花崗岩石額,它們分別刻有「南門」及「九龍寨城」字樣。
其他的遺跡還包括原來寨城城牆殘存的牆基、東南兩門的牆基、一條沿寨城內牆走的排水溝及旁邊的石板街。其餘的文物如三座炮、石樑、對聯及柱礎等亦被一一保留下來。
公園的發展
公園是以清初江南園林為設計模式,興建工程於一九九四年五月動工,由一群來自中國的資深技工負責,以確保傳統的設計和構思能再次在公園中展現。
興建工程於一九九五年八月竣工,並在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由香港總督彭定康先生主持開幕儀式。
整個公園佔地三萬一千平方米,共分為八個不同景區,各有特色,但融為一體。
公園耗資七千六百萬元興建,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負責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