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之人】
明天(12/19週五)晚上7:30-9:00,在台北故事館,將是我和老朋友、年輕一輩的散文好手黃信恩的第一次對談,,歡迎大家來玩。幾年前應《文訊》之邀,寫過一篇關於信恩的短文,就藉這個機會放上來當作紀念吧:)
〈有信之人〉◎林達陽
比起信恩,我大概不能算是曾認真相信過什麼的人。
.
剛剛認識信恩時,我們都還只是高雄中學的學生而已。那是一九九八年的時候,我們剛要十七歲,高一的下學期,我才剛剛加入校刊社,島嶼的南方漸漸進入夏天。先是從學長那裡聽聞,接著透過校稿,乃至其後幾次與投稿同學的互動,我認識了那時的信恩。不同於我們這些浪漫得近乎囂張、卻也屢屢為囂張付出代價的「文藝青年」,信恩那時就是一派好學生──甚至更應該說就是一派好人的樣子,溫和,善良,拙而樸實,對於不相熟的人與事靦腆而好奇,對於不以為然的人與事(當然或許也包括在那些人與事之後的與之上的),也僅僅流露出困惑、友善的關心,與十分自制的幽默。
.
而且不僅僅是表面看來如此。信恩那時的筆下也另有一個溫暖的世界──我指的是溫暖,與年少時期你我曾經著迷的「熱情」、「勇敢」、「夢想」並不相同。但那時我還不能明白,還像是所有自詡為科學的信徒、美的學生的那些理直氣壯、英氣逼人的高中男孩一樣,雖然校稿時讀著信恩的作品,也明確感知到一些極其深沉的感動、明確獲得了一些反省甚至因而偷偷慚愧的理由,但多少還倔強的以為,那些文章受制於教義教條、受制於道德、受制於善,之所以動人,只是占了題例上先天的便宜(本來嘛,都寫到爸爸媽媽了都寫出真主了我們讀者不流下眼淚還是人嗎?不好好懺悔還有救嗎?罪過罪過。)我總妄想生活怎麼可能只是這樣呢?也許是因為我總不相信,別人對我解釋了一個不相信,世界對我顯示了一種不相信,但我總還有千千萬萬個不相信好說。然而信恩是早就知道了,甚且早就相信了。
.
一直到很久之後我才知道,最占便宜的題材其實就是青春、愛情、熱望這些等等。反對一件具體的事或是追求一件不存在的事畢竟還是比較容易一些。而最吃虧的題材,大概才是親情與信仰,而吃虧之中吃最多最大的,大概要算是對那樣的題材真正入神、真心相信的人。
.
現在想起來多少是有點不好意思的。就一個校刊社幹部的立場來說,我們太喜歡信恩這樣的朋友了。他提供我們來源與素質都極其穩定的稿件,提供我們的……呃,人見人愛的「多元性」,提供我們免挨外界責罵的擋箭牌──「還好還有黃信恩的這種文章,不然你們校刊上到底是在寫些什麼……」。但整體來說,那時我完全不了解信恩──我們當然也為了信恩的文章動容,然而那些雖感人至深卻並不怎麼迷人的部份,其實是令那時的我有些不耐的。
.
那時的我還沒有成熟到發覺彼此迥異的個性之中,到底潛藏著怎樣近乎命運的悲或喜,只知道這是一個文筆樸實但力量強大的人,而且更重要的是,每每去催稿他總不拒絕,然後最重要的是,不管再忙,他最後永遠都能如期交件,而稿件內對一切的看法永遠是那樣溫和且從容不迫。這是我永遠都做不到的。然那時也只知道自己做不到,有點羨慕他總是能做到,要到很久之後,我才明白那其中對人之常情的理解。最難的本來就是對人之常情的理解。
.
同樣受著島嶼南方豔豔夏日、暖暖南風的教養長大,我們都自認是陽光的人。但我想信恩是真的專心仰望著光的吧,相較之下,那時其他的我們實在都只是忙著在泥濘積水裡打著滾、與光搏鬥的野孩子。比起信恩屢屢被提及的醫學訓練,我總以為信恩受著他的信仰影響更深──當然這時我指的已經不只是宗教,我已經不再認為信恩是一個被宗教捆俘著的人了。他是真心相信的。
.
這是我所知道的一部分信恩。更後來的事,很多人也都知道了。二○○○年,我和信恩都從高雄中學畢業了,信恩考上了醫學系,前幾年的作品仍承續著高中時期的創作理念發展,一系列城市建物為題、以相似背景勞動者為主角的小說,寫粗糙的生活,也寫生活裡細微的愛,後來集結成了信恩的第一本書,小說集《高架橋》(松濤文社,2008)。此後信恩也陸續寫了關於本科的醫藥題材,但那主要是在二○○五年以後:描述膀胱癌的〈壺水之鏡〉、寫胃腸潰瘍的〈肚痛帖〉、紀錄左營眷村失智老人的〈單行道〉等等,作品陸續見報入書,更多人開始知道黃信恩這個名字。二○○六年信恩在聯副發表一系列小品專欄,捕捉醫院與醫療生活中的靈光,對新生代醫師的徬徨與困境也多所著墨,以更輕鬆自然的文字誠實面對自己的人生。這些作品經過增刪修改,信恩也出版了大家期待已久的散文集《游牧醫師》(寶瓶文化,2009)。
.
在這期間,信恩得了更多一個比一個大的文學獎,信恩為了他的信仰(或者落實一些說,為了他的理想)跑了很多地方、學了更多事情,信恩出了幾次國,信恩早我一年去當兵(而且竟然自願去了南沙!),信恩出書了,最近信恩則選擇了他一直想去的基督教醫院。其他更多後來的事也許仍有很多人不知道,但我也不能多說了,或者甚至我也是不知道的──但那也不打緊,都是餘事,信恩生命裡那種因相信而生的良善底蘊,畢竟從來沒有什麼不同。
.
如果還有什麼不同,那也是相較於其餘寫作的同輩如我吧。如今信恩和我都已各自長成大人了,所面對著的,已是各有不同且再不能回頭的人生風景。我們的聯繫方式是藉著彼此姓名久久一次見報,給彼此致電或去信的理由。知道還有故人仍在異地各自努力著,為了當年我們一起相信過的事情,以我們不敢置信的方式,除了溫暖與感動,對於這樣走在同一條路上的老朋友──包括這次信恩給了我機會寫寫關於他的這些與那些,我也只能承認一切真有安排吧?有人有信,或姑且不說信與不信,就只是能與信恩這樣的朋友一起上路,我已真心覺得感激。
===
【關於文學沙龍活動】
台北故事館、聯合報副刊、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繆思的星期五」文學沙龍,在每月第三個星期五的夜間,邀請作家到故事館朗誦作品,作家親自復活文字的韻律,召喚作品背後的生命。
-
活動時間:2014/12/19 (五)19:30~21:00
朗誦地點:台北故事館故事茶坊 (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181-1號)
主持人:郭強生
朗誦作家:林達陽、黃信恩
-
參加辦法:
1. 免費參加,持號碼牌排隊入場。(以80人為限,額滿為止)
2. 18:00發放號碼牌,18:50持號碼牌排隊入場。
3. 故事茶坊,僅為沙龍朗誦空間使用,不提供任何餐飲。
聯絡方式:電話:886-2-2587-5565 傳真:886-2-2587-5578
基督教教義概要 在 真耶穌教會靈修筆記24 淺談三一神觀與獨一神觀 撰文 的推薦與評價
謝順道著,《五大教義》,真耶穌教會台灣神學院發行。 4.麥葛福著,《基督教神學手冊》,校園出版社。 5.柏路易著,《基督教教義概要》,天道出版社。 6. ... <看更多>
基督教教義概要 在 [情報] 真耶穌教會駁斥三位一體- 看板Christianit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這是摘錄自真耶穌教會官網的文章。是真耶穌教會的教義靈魂人物謝順道長老的文章。
這篇文章對於基督教正統神學有著非常嚴重的誤解,而這個誤解來自一個非常『基本』的錯誤。這個錯誤產生的誤解,也影響了TF對於其他教會的看法。
不過嗎,是什麼錯誤?先不講。大家自己讀,然後討論看看。我覺得,這樣比較有意思。
============================================
https://joy.org.tw/goodnews_detail.php?id=303
蹵遠|的神觀與三位一體說有甚麼差別?
(摘自謝順道長老《順道信箱釋疑3》,2009年02月,腓利門書房出版社發行)|發佈日
期:2021/08/19
「本會的神觀與三位一體說有甚麼差別?」我們的基本觀念都是「獨一神觀」,但在詮釋
神觀的理論上,卻有很大的差別。在「三位一體」的詮釋中,我們提出兩點質疑:一、「
一體」能強調「獨一神」的觀念嗎?不能。二、「一體」既是強調神的「獨一」;那為何
不直接稱「父子聖靈的靈是同一位靈」,豈不更順暢,且可消除「多神」的疑慮?.
..... (Joy 摘要)
字型小 字型中 字型大
【發問人:美國喜瑞都教會】
獨一神觀與三位一體的關係是甚麼?
【謝長老答覆】
這個疑難問題應該改為「本會的神觀與三位一體說有甚麼差別?」比較恰當。因為「三位
一體說」的基本觀念也是獨一神觀,但在詮釋神觀的理論上卻與本會有很大的差別。請看
下列三位神學家為「三位一體說」所作的詮釋,再對照筆者對他們所提出的質疑。
阿他那修(Athanasius)特別強調神的合一性,並且堅持在三位一體教義的解釋上,不得
影響這合一性。因此,他說:「神性中雖然有三個不同的位格,卻不是分立的;若是分立
,將導致多神主義。聖父與聖子同質,聖靈與聖父也是同質,神的合一性即本質上的一體
。」
奧古斯丁(Augustine)所強調的基本觀念是,本質上的合一與位格上的三分。他說:「
三位中的每一位都擁有全本質,並與本質同一,且與位格中其他二位也是同一。聖靈是由
聖父而出,但也是由聖子而出。」
柏路易(Louis Berkhof)對於三位一體的教義,如此詮釋:「根據聖經,神只有一位,
卻有三個位格:父、子、聖靈。此並非通常所指的三個人,他們並非三個獨立的個體,卻
是神的本體的三個形像。三位一體的奧祕就是每一個位格都擁有完全的神的本質,這本質
只存在於三個位格之內,此三個位格在本體上並沒有等級之分。雖然可以說,在存在的次
序上,父是首先的,子是其次,聖靈居第三,此次序亦可見之於他們的工作上。」又說:
「父是萬物的創造者,三一神的第一位。三一神的第二位被稱為子。聖靈是有位格的,祂
的特徵是由父和子所差來的。」
由上列的神學家對「三位一體」所作的詮釋可知:①所謂「三位」,並不是三位神,而是
說父子聖靈各有位格。②「一體」是說,本質上的一體,或本質上的合一。③所謂的「本
質」,就是「神性的本質」;換句話說,父子聖靈都具有神性,本質相同。至此已經非常
清楚,「三位一體」的基本觀念是「獨一神觀」,而不是「多神論」。
然而,對於他們為神觀所作的詮釋,筆者卻要在此提出兩個質疑,希望能得著令人滿意的
答覆。
其一是,「一體」能強調「獨一神」的觀念嗎?不能吧?例如聖經說,「夫妻是一體」(
創二24;可十7-8)。但事實呢?夫妻究竟是兩個人,二人的生命是各自存在的。否則,
如果一個信主,一個沒有信主,難道將來半個人上天堂,半個人下地獄嗎?原來,所謂的
「夫妻一體」,乃是說他們的關係至為親密,必須終身相愛(弗五22-25、28-33),不可
分開(可十9)。與此同理,「三位一體」這種神觀,只能表示父子聖靈的關係至為親密
,而無法強調「獨一神」這個觀念。不是嗎?
其二是,「一體」的重點既然在於強調,神的存在是「獨一」這個觀念;那麼,為甚麼要
說,「聖父是第一位,聖子是第二位,聖靈是第三位」呢?如果將「父子聖靈的本質相同
」,或「本質上的一體」,改稱為「父子聖靈的靈是同一位靈」,則在詮釋神觀的事上豈
不是會覺得更順暢,並可以消除這種疑慮嗎?
除此之外,筆者還有一個質疑,就是「聖子是永遠生出」這個問題。
公元325年,舉開「尼西亞會議」(Council of Nicaea)時,與亞利烏派爭辯的代表人物
是阿他那修。亞利烏派拒絕「聖子是永遠生出」的概念,而主張「聖子是從無中被創造出
來的。」阿他那修卻堅持「聖子是永遠生出」,即「從聖父的本質中生出」這個看法。
亞利烏派之所以要主張「聖子是受造的」,乃為要否定耶穌具有神性的本質。但聖經卻說
,耶穌是神的「獨生子」(約三16);又說,「愛子……是首生的。」(西一15)。並且
耶穌是「道成了肉身」,而「道就是神」(約一14、1)。既然如此,耶穌怎麼沒有神性
呢?顯然,亞利烏派的神觀是錯誤的。
亞利烏派的神觀固然不對,但阿他那修所堅持「聖子是永遠生出」的觀念,也不見得高明
多少。新英格蘭的神學家艾蒙斯(Emmons)批評「永遠生出」的教義說:「永遠生出,乃
是永遠的無意義。」司徒多(Moses Stuart)則說:「永遠生出的說法,是語言上的矛盾
。」此外,新英格蘭大多數著名的神學家都反對,「聖子是永遠生出」這項教義。筆者的
看法是,「永遠生出」即「永遠矛盾」;因為所謂「永遠」,就是無始無終,但「生出」
卻有一個開始。對不對?
筆者按:本段有關「三位一體」的資料係依據Louis Berkhof著,趙中輝譯,基督教改革
宗翻譯社出版,《基督教教義史》一書(65-72頁),以及同作者著,陳惠榮譯,天道書
樓有限公司出版,《基督教教義概要》一書(48-51頁)所整理。再者,關於神觀問題,
在拙著《聖經釋疑》(87-159頁),有更詳細的詮釋,可供為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2.184.153.158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ristianity/M.1674004106.A.82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