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紐約時報
*【全球疫苗分配計畫Covax為何“走向失敗” 】
這個由世衛組織等國際機構主導的規模數十億美元的專案,本應確保窮國和富國一樣迅速獲得疫苗,但Covax在獲取疫苗供應方面已經出師不利,現在又因為無法及時展開接種而造成浪費。6月收到了10億劑疫苗,五周後仍有約9.4億劑未使用。貝南每天只注射267針疫苗,導致該國收到的11萬劑阿斯特捷利康過期。 隨著Delta變種毒株在全球肆虐,疫苗的低接種率將使貧困國家處於更危險的境地。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world/europe/covax-covid-vaccine-problems-africa.html
*【美國領導人在與不斷變化的病毒作鬥爭時遭受打擊】
不斷演變的病毒和18個月以來,不斷變化的大流行指南,讓美國人憤怒、精疲力竭,並對公共衛生建議持懷疑態度。CDC 主任Rochelle P. Walensky博士對記者說:雖然我們迫切希望結束這場大流行,但Covid-19 顯然還沒有結束,所以我們的戰鬥必須持續更長時間。這很難也很沉重。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us/politics/covid-pandemic-guidelines.html
*【許多城市正在恢復戴口罩,紐約市還在考慮】
紐約市官員一直在考慮,需要採取哪些措施,來阻止紐約嚴重的病毒死灰復燃。洛杉磯縣和華盛頓特區,最近重新規定室內戴口罩的要求;路易斯安那州和舊金山和北加州周邊的幾個縣也跟進。但白思豪則有其他計畫,他想專注於提高疫苗接種率,並擔心要求每個人都戴口罩,會消除那些現在正在考慮接種疫苗的人的動力。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nyregion/covid-mask-mandate-ny.html
*【德國將從9月開始提供疫苗加強劑】
由於對Delta變種病毒的擔憂日益加劇,德國成為宣佈,向易受感染的人群提供疫苗強化注射的西方最大國,迄今,一些富國為完全接種疫苗的人,提供額外劑量的趨勢正在增強,儘管許多專家表示,重點應該放在為全世界的人提供第一劑疫苗上。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world/europe/coronavirus-booster-shots-germany.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雖然晚了一個月,美國終於實現了 70% 的疫苗接種目標。但最近幾週,隨著 Delta 變種的迅速傳播,給疫苗接種率低的地區帶來壓力,包括南部許多政治保守的地區,密蘇里州南部和阿肯色州北部受到重創,醫院人滿為患。
#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Lindsey Graham宣布Covid-19 檢測呈陽性,但症狀較輕,他認為這是因為接種了疫苗。
#紐約州長古莫表示,紐約市的交通工人必須接種疫苗或接受定期檢測。
#白宮呼籲各州解決在聯邦驅逐禁令到期後可能出現的問題。白宮週一試圖限制影響,要求各州加快支付數十億美元的租金援助,同時懇求地方政府再的延期。
#官員們說,隨著穿越南部邊境的移民人數激增,而事實證明大流行還遠未結束,拜登政府決定暫時保留允許其拒絕數十萬移民的公共衛生規定。 .
#海軍正在權衡對關塔那摩灣接種疫苗的訪客進行隔離。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罕見公開批評,歐盟根本沒有兌現向非洲和拉丁美洲捐贈 Covid-19 疫苗的承諾,現在這兩地都是靠中國填補空缺。他說,歐洲的失敗具有“地緣政治後果”,並補充說:“中國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擴張將對我們造成很大影響。”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02/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
*【1兆美元的基礎設施法案為長期拖延的需求注入資金】
這項長達2702頁的龐大法案,包括對傳統項目的歷史性投資、寬頻擴展以及一些氣候項目的資金。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us/politics/infrastructure-bill.html
*【紐約州長古莫在性騷擾調查中被訊問11個小時】
此前多名前任及現任女性助手指控其存在性騷擾等不當行為。據信,調查已接近尾聲,一份公開報告預計將在夏末公佈。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的調查可能會決定科莫的政治前途。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nyregion/cuomo-sexual-harassment-investigation.html
*【調查總統遇刺案的海地官員稱收到死亡威脅】
一名調查法官和兩名書記員向當局正式投訴,稱有不明來電者和訪客向他們施壓,要求修改證人證詞,並向他們發出死亡威脅。這幾個人表示,他們向當局求助的請求被無視。為保障人身安全,他們背著裝滿法律文件的背包躲藏起來,每隔幾個小時就換一個地方。這些文件可能決定海地幾十年來最重要的審判的命運。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world/americas/haiti-jovenel-moise-killing.html
*【英國重新評估中資參與的核電站專案】
六年前,中英曾有過一段蜜月期,習近平在訪英行程中與時任首相卡麥取隆簽訂了中廣核參與投資英國一核電站專案的協定。但如今,資金來源和安全問題給這個位於北海沿岸的發電站專案蒙上了陰影。習的專制野心和人權紀錄已使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遇冷,並迫使後者重新審視與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達成的交易。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business/great-britain-china-nuclear-power.html
*【白俄羅斯短跑運動員因公開批評教練被強制遣送回國,在東京機場脫身並最終得到波蘭庇護】
此前,克利斯汀娜•蒂馬諾夫斯卡婭曾在社群媒體公開發貼表達自己的不滿,因其隊友的興奮劑測試次數不滿足參賽要求,她被迫參加一個她沒有接受過訓練的4x400米接力賽。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world/asia/belarus-olympics-kristina-timanovskaya.html
*【跨性別運動員首次亮相奧運賽場引發爭議】
舉重選手勞雷爾•哈伯德是首位參加奧運會的跨性別女運動員。有人認為她仍具有男性身體優勢,對其他選手不公平。也有人指出奧運會的二元分類未能考慮到多樣性。
https://cn.nytimes.com/culture/20210802/laurel-hubbard-trans-weight-lifting/
*【河南死亡人數升至302人,引發洪災真實規模質疑】
當局週一公佈的數字與此前相較激增了三倍,目前尚不清楚具體原因。當地官員表示,至少還有50人下落不明。鄭州是受打擊最嚴重的城市,包括鞏義、滎陽等周邊縣市的災情以及14名地鐵乘客在內,共有292人死亡。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world/asia/china-flooding-deaths.html
*【在#MeToo 案例中,中國對名人的癡迷進行了猛烈抨擊】
中國高調處理吳亦凡案意味著什麼?名人癡迷問題已被中共視為社會弊病,以調查吳亦凡為名,當局正在對飯圈文化發出嚴厲警告。與此同時,中國女權活動人士認為這是一次罕見勝利。分析指出,此舉令中共以代表民意的新角色出現,而調查吳亦凡名義上是在打擊有錢有勢者,實際上“避開了黨內精英階層財富和權力的真正灰色地帶”。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2/world/asia/china-metoo-kris-wu.html
*【香港歌手黃耀明遭廉政公署逮捕,被指違反選舉條例】
黃耀明2018年在民主派候選人區諾軒的補選集會上演唱了兩首歌曲。廉政公署指控他此舉違反選舉條例,該罪名最高可判七年。區諾軒本人因參與抗議活動正在服刑。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10802/hong-kong-singer-election/
基 洛 夫 遇刺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716紐約時報
*【拜登和梅克爾會面:承認分歧,傳遞雙邊關係回暖信號】
週四於白宮舉行的會面上,兩人強調了他們的共同價值觀,表明在川普時代的緊張局勢之後,美歐聯盟依然強大。但兩位領導人也承認,在俄羅斯修建通往德國的一條天然氣管道以及如何與中國打交道方面,雙方仍然存在分歧。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5/us/politics/biden-merkel-meeting.html
*【海地拘留總統官邸安全主管,傳喚保安衛隊進行調查】
當局正在試圖尋找內部安保工作與Jovenel Moïse遇刺案之間的聯繫,官員們仍不確定二十多名武裝雇傭兵是如何進入戒備森嚴的總統私宅,在爆發導致Jovenel Moïse死亡的槍戰時,安全衛隊甚至沒有開槍。 此外,海地官員指責暗殺事件的嫌疑人去年在佛羅里達州和多明尼加共和國舉行的一系列會議上策劃了這起事件。這些會議似乎將調查中看似不相關的嫌疑人聯繫到一起,但與會者表示,他們只是在討論總統下臺後重建這個陷入困境的國家。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5/world/americas/haiti-president-security-chief-custody.html
*【阿富汗局勢走向混亂,中國對美國撤軍表示警惕與擔憂】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本周公開呼籲美國負起責任,不能一走了之,“因撤生亂,因撤生戰”。雖然阿富汗領土內的衝突不會對中國構成直接威脅,但其秩序崩潰將勢必影響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鄰國,中國在這些地方擁有經濟利益。此外,專家指出,如果阿富汗變得混亂,尋求獨立的維吾爾人可能會再次在那裡找到立足點。王毅本周開啟中亞訪問行程,阿富汗局勢已成為他當下議程的重中之重。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5/world/middleeast/china-pakistan-afghanistan.html
*【緬甸變異病毒肆虐,軍政府被控囤積氧氣】
醫務人員表示,軍方已經下令私人診所和慈善機構停止供應、分發氧氣,並禁止人們直接向生產商進行購買。目擊者稱,仰光士兵甚至向排隊購買氧氣罐的人群開槍。醫生們指責軍方為了確保軍隊需求而無視平民。隨著Delta病毒的入侵,緬甸近期的檢測陽性率高達34%。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5/world/asia/myanmar-covid-oxygen.html
*【非洲疫情急劇惡化,一月內新增100萬新病例】
世衛組織指出,新冠病毒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非洲,Delta變異病毒傳播在該大陸引發的第三波疫情極其嚴峻。與此同時,由於疫苗供應有限,非洲大陸的許多國家無力控制感染的蔓延。過去一周,非洲大陸的死亡人數激增43%。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5/world/africa-million-cases.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洛杉磯宣佈,由於高度傳染性的Delta變種在整個加州蔓延,因此無論疫苗接種狀態如何,都將要求在室內佩戴口罩。根據紐約時報的數據庫,洛杉磯平均每天有超過 1,000 例新病例,比兩週前的平均水準增加了 279% 。
#拜登總統的外科醫生Vivek Murthy抨擊科技和社群媒體公司,指責這些單位在阻止健康錯誤資訊傳播方面做得不夠,尤其是關於Covid-19 的錯誤資訊。
#大約68%的美國軍方成員至少接種過一劑Covid疫苗,但考慮到只有完全接種才能對美國部分地區,爆發傳染性更強的Delta變異提供較強的保護,美國指揮官正在尋求新的施壓方式,引導人員去接種。阿拉巴馬州的拉克堡,成為美國第一個要求穿制服的軍人提供疫苗接種證明的軍事基地。
#在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後,洋基隊與紅襪隊的棒球比賽被推遲。
#加拿大此前在應對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時,對遊輪和北極遊輪的禁令延長至 2022 年 2 月。但現在聯邦交通部長奧馬爾·阿爾加布拉宣佈,提早至11月1 日取消禁令。
#安大略省溫莎市市長表示,加拿大政府阻止了他使用密西根州剩餘的、即將到期的 Covid-19 疫苗劑量,為連接該城市和底特律的居民,接種疫苗計劃。
#海地收到第一批疫苗:來自美國的 500,000 劑疫苗。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下屬泛美衛生組織的一份聲明,這筆捐款是拜登政府為支持世界較貧窮國家落後的疫苗接種運動所做努力的一部分,將由全球疫苗共用組織 Covax 分發。
#在大流行期間,數百萬兒童錯過了基本的疫苗接種。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警告說,由於缺乏針對脊髓灰質炎、麻疹和腦膜炎等疾病的常規免疫接種,世界上無數其他兒童處於危險之中。
#一項大型新研究表明,與其他感染冠狀病毒的人相比,愛滋病毒感染者更有可能患上 Covid-19,並且在住院後更有可能死亡。研究發現,因新冠病毒住院的 65 歲以上感染愛滋病毒的男性中,近一半可能會死亡。
#根據《紐約時報》的數據,澳洲2600 萬人口中,只有約 9.5% 的人接種了疫苗,其中 27% 的人至少接種了一次疫苗,這一數字落後於許多其他富裕國家。阿斯特捷利康疫苗是唯一一種澳洲國內生產的疫苗,當局目前只建議60歲以上的人使用。總理莫里森指責疫苗諮詢機構動作緩慢,稱其“謹慎”的指導“讓我們落後”。
#白宮助理新聞秘書Kevin Munoz表示,美國向菲律賓運送350 萬劑嬌生疫苗。前一天,美國也向斯里蘭卡運送150萬劑Moderna疫苗。
#據路透社報導,週四的官方數據顯示,當冠狀病毒大流行來襲時,英格蘭因過度飲酒導致的肝病死亡人數增加了史無前例的 21%,因為飲酒量最大的人在家中飲酒量增加。
#新加坡報告稱,卡拉 OK 酒吧出現新的感染群,推動該城邦出現 10 個月以來最大的每日病例激增。衛生官員關閉了當地稱為 KTV 的幾家卡拉 OK 休息室,並要求最近幾週去過這些或類似場所的任何人出面進行檢測或隔離 14 天
#9 月,華盛頓國家廣場將插上數十萬面白旗,以紀念在美國死於 Covid-19超過 60 萬人。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15/world/covid-variant-vaccine-updates
*【中國一男子感染H5N6禽流感入院治療】
據官媒報導,這名居住在四川巴州的55歲男子於6月30日出現發燒症狀,幾天後入院治療,7月6日確診。當地官員表示,已啟動應急回應,對患者及附近農戶飼養的家禽進行了“捕殺和無害化處理”,並已對環境消毒。報導援引專家的話稱,此為偶發事件,大規模人際傳播的風險很低。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5/world/china-bird-flu.html
*【洪災衝擊德國等多個西歐國家,造成至少69人死亡】
強降雨導致河流決堤,建築物被沖走,街道淹沒在洪水中。德國當局表示,在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已有58人死亡,另有至少1300人下落不明。比利時稱,該國至少有11人死亡。這場洪災還襲擊了瑞士、荷蘭和盧森堡,緩慢移動的天氣系統可能會使情況進一步惡化。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5/world/europe/flooding-germany-belgium-switzerland-netherlands.html
*【歐盟最高法院裁定,雇主可將拒絕摘下頭巾的員工停職】
該法院表示,公司禁止員工在工作場所穿著任何可見的表達政治、哲學或宗教信仰的服裝的政策,不構成直接歧視。人權組織指出,這一裁定可能導致穆斯林婦女在工作場所面臨壓力與排斥。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5/business/Europe-court-head-scarves.html
*【阿茲海默症新藥爭議持續,美國兩大醫療中心拒絕使用】
自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上月批准將Aduhelm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以來,關於該藥品的療效和審批流程一直爭議不斷。美國兩家權威醫療機構克利夫蘭診所和西奈山醫院對這一藥物的拒絕,更加凸顯了人們的擔憂。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health/cleveland-clinic-aduhelm.html
*【黎巴嫩候任總理Saad al-Hariri放棄組閣】
自去年10月該國前總理Hassan Diab因貝魯特大爆炸而辭職後,Saad al-Hariri一直在努力組建新一屆政府。但經過九個月的政治角力,他於週四宣佈放棄這一努力。正陷入嚴重的政治和經濟危機的黎巴嫩將進入新一輪權力真空。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5/world/middleeast/lebanon-prime-minister-saad-hariri.html
*【民主黨推動預算以實現拜登激進的經濟野心】
民主黨本周在參議院公佈的3.5兆美元的預算藍圖有望重塑政府在經濟中的角色,拜登總統和他的政黨稱這對重建美國中產階級、使人民擺脫貧困和應對氣候變化威脅至關重要。該法案在國會的通過仍遠未得到保證,未來幾個月將面臨一系列障礙,包括填寫有關稅收和支出的關鍵細節,以及組建一個脆弱的民主聯盟。但是,如果該計畫的核心部分成為法律,這將是民主黨人在1月份贏得兩次參議院選舉時承諾的最高成就,以獲得對國會的狹隘控制權,而且達到的範圍可能超過其成本。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5/business/democrats-budget-biden-economic-agenda.html
基 洛 夫 遇刺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去年,昆汀塔倫提諾證實將第 9 號導演作品《從前,有個好萊塢》改編成書籍;今年年中,此書籍已經出版,昆汀目前正積極宣傳新書,在各節目中揭秘《從前,有個好萊塢》的相關幕後,其中包含原先屬意珍妮佛勞倫斯飾演達柯塔芬妮的角色;克里夫布茲的殺妻之謎等等,但最引人關注的,還是重新點燃的「李小龍」爭議。
2019 年 7 月,《從前,有個好萊塢》盛大上映之時,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就曾表態昆汀醜化李小龍,李香凝不滿昆汀塔將李小龍描繪成「脾氣暴躁」、「傲慢惹是非」的混蛋,對此大嘆「令人沮喪」。 李香凝進一步說,身為 60 年代的亞裔美國人,李小龍需要非常勤奮的工作,付出比李奧納多、布萊德彼特飾演的白人角色更多努力,才有機會被看見。李小龍經常遇到挑戰和挑釁,但總是試著避免打架。在電影看到別人嘲笑我的父親,非常不舒服。
近日,昆汀則提及能理解李香凝的不滿(畢竟是她爸),但要其餘質疑此橋段的人「Suck a Dick」,聲稱是根據史實創造角色,同時說明當時許多特技演員都不喜歡李小龍,並解釋這場戲的意義。
昆汀的言論引起各界譁然,李香凝則於《好萊塢報導者》撰文回應,文章先是質疑昆汀根本不熟李小龍,而後強調受夠由好萊塢白人定義李小龍,因為他們總是將李小龍的自信、熱情曲解為傲慢自大,最後大聲疾呼希望昆汀別再評論評論李小龍。
從影像到文字,「李小龍」的幽魂似乎註定要在口水戰中跟著《從前,有個好萊塢》。然而,撇開李小龍的相關爭議,我個人非常喜歡《從前,有個好萊塢》,也藉此機會貼出舊評,提供讀者參考。此作目前也能在各大串流平台觀賞,會是防疫居家看片的好選擇。
🎬以下為《從前,有個好萊塢》評論:
《從前,有個好萊塢》充滿昆汀塔倫提諾的作者印記,熟稔昆汀的影迷,能在此作中發現許多昆汀的風格元素,並找到極大樂趣,武術、戀足癖、義大利西部片、美國老式 B 級片、非線性敘事手法、《惡棍特工》中火焰槍的惡趣味(將曼森視作納粹)等等。 片名《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1]更揭示了全片在寫實中充滿想像空間(與時間)的童話故事性(呼應充滿逆轉性的結尾),令人感受到昆汀對於曼森家族血案的浪漫憧憬,並帶著觀眾想像世界的未來能有一點不一樣。
要理解《從前,有個好萊塢》,得先從「時代」切入:此作背景設定於 1969 年。回望 1960 年代,美國社會經歷著諸多動盪導致人心惶惶:越南戰爭越演越烈;總統甘迺迪遇刺後,政治謀殺案一起接一起;「女權」主義興起;「黑人」運動高漲,對抗傳統價值與反社會主流的「嬉皮」文化於焉而成。
而在 1969 年 8 月 9 日,在不安的社會氛圍下,爆發了曼森家族對當紅女星莎朗蒂的謀殺案。當時莎朗蒂懷著 8 個月身孕,名導老公羅曼波蘭斯基則因拍片外出逃過死劫,此案震驚全美,當時的昆汀年僅 6 歲。
另一方面,在動盪的時代下,影視產業也存著極大矛盾,「電視」與「電影」間的競爭與對抗,讓許多片廠遭遇危機,電視機的普及也間接造成戲院的觀影人次下滑、營銷虧損,而且上游到下游「垂直整合式」的片廠制度早在此前瓦解;1960 年代末,一批新的創作者轉向更為私密的體制外創作,《我倆沒有明天》(1967)、《逍遙騎士》(1969)等挑戰美國正面形象的悲劇性電影逐漸出現,充滿疑惑、叛逆、徬徨、存在主義式的無政府主義者,取代美帝傳統英雄。
美國神話和傳統價值不復以往,勾勒出 1969 年好萊塢舊時代的疲軟,和反文化運動的興起,昆汀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書寫《從前,有個好萊塢》。
而昆汀與工作團隊極盡可能地還原這時代的好萊塢,街景採用霓虹、老式招牌;服裝則有嬉皮、西部牛仔、短裙長靴;音樂則能聽見 The Mamas & The Papas 的〈Straight Shooter〉、Los Bravos 的〈Bring A Little Lovin〉、Roy Head & The Traits 的〈Treat Her Right〉、Deep Purple 的〈Hush〉、〈Kentucky Woman〉等金曲。
此外,開場便能看見昆汀對於舊時代「膠卷底片」的著迷,可以發現「柯達 35mm」的影像質地,也能見到以「Super 8」和「16mm」拍攝的黑白影像,還有將李奧納多迪卡皮歐飾演的瑞克道爾頓塞進當時的各式知名影集;當然,更能看見特地重製 CBS 的知名西部電視劇《Lancer》(1968-1970)。透過這幾場戲傳遞出復古與現代的衝突與和諧,更讓昆汀的角色能活在這些影像中,別具意義。
角色的描繪上,昆汀創造出立體鮮明的雙人組合:李奧納多和布萊德彼特這對搭擋,有著與《虎豹小霸王》(1969)的保羅紐曼和勞勃瑞福相似的魅力與默契(片中也提及了日舞,勞勃瑞福的角色名稱)。此外,片中瑞克道爾頓演藝生涯的發展軌跡,似乎也與克林伊斯威特一樣。克林伊斯威特 1950 年代演出電視劇、1960 年代演出義大利導演沙吉奧李昂執導的「鑣客三部曲」,在大銀幕走紅;而沙吉奧李昂正是《狂沙十萬里》的導演。
照著這些歷史軌跡走,或許也可稍微洞見昆汀筆下的瑞克,未來會有何種發展。昆汀在瑞克與小女孩等待上戲的空擋一段中,呈現出瑞克在好萊塢新舊時代交替下,被迫從舊時代走進新電影的心理狀態,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細節。
昆汀也巧妙地利用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布萊德彼特和瑪格羅比的居住地,製造出社會階層的上下關係,同時點出好萊塢產業鍊的上與下,甚至設計了布萊德彼特開車回下層的橋段,也靠著這場戲帶出鍾愛的洛杉磯往日風情。《從前,有個好萊塢》中的地域性對比,有著和《寄生上流》異曲同工的出色之處,這 3 個角色更有著昆汀對好萊塢「未來」、「現在」、「過去」的投射意涵。
當紅的莎朗蒂象徵好萊塢日後的光景;處在新舊時代夾縫中的瑞克代表了 1969 年影視產業的轉型;逐漸沒工作的替身克里夫布茲則是已經沒落遠去的好萊塢(所以倒閉的片場讓克里夫探視)。從這些側寫能望見昆汀在角色編寫的用心,電影前兩小時僅在 2 天的時間軸上進行,但這 2 天的資訊量已經豐富多變,在日常細節中說故事的電影,更顯見創作者的編導功力。
昆汀在舊好萊塢的致敬中找到新意,貼近老靈魂並賦予想像力,《從前,有個好萊塢》是一幅以懷舊為水墨潑灑而成的新畫作,昆汀大膽、奔放且柔情地獻給每位觀眾。如果說,艾方索柯朗敦厚、內斂地在 1970 年有《羅馬》和墨西哥城,那昆汀塔倫提諾則是絢爛、奔放地在 1969 年有《從前,有個好萊塢》和洛杉磯。
全片最令人感動的戲,私以為是由瑪格羅比飾演的莎朗泰在戲院與《勇破迷魂陣》(1968)合照。眾所皆知,這是莎朗泰被曼森家族謀殺前上映的最後一部電影(遺作《12+1》於死後上映)。昆汀大費周章地將莎朗泰進戲院觀影的戲完整拍出,讓片尾屠殺曼森家族逆轉歷史的結局格外動人,流露出昆汀對於莎朗蒂的不捨之情,也能看見類似《決殺令》、《惡棍特工》中濃厚的復仇主義。
如果從 2019 年坎城主競賽來看,西班牙名導阿莫多瓦藉由《痛苦與榮耀》,與過去的自己和解,用電影找到救贖之藥;昆汀塔倫提諾則藉由《從前,有個好萊塢》,與過往記憶共存,用電影讓私自的美好想像延續。
最後,在昆汀精雕細鑿的世界中,或許,瑞克道爾頓能與莎朗泰成為好友;或許,瑞克就能如願演出羅曼波蘭斯基的電影重振演藝事業(開頭即描述瑞克渴望與波蘭斯基合作);或許,歷史就能重新書寫。
至於一切的甜美,都活在昆汀塔倫提諾的電影夢中,永存在昆汀這封親筆寫給好萊塢的老派情書。《從前,有個好萊塢》是年近 60 的昆汀最溫柔、最成熟、最熱情同時最私密的作品,這是昆汀塔倫提諾的童年往事。
備註
[1]片名甚至也可看做對名導沙吉奧李昂的經典義大利西部片《狂沙十萬里》(1968)的致敬,此作英文片名為《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基 洛 夫 遇刺 在 三十年代蘇聯的大清洗是斯大林模式之下的體制性必然;肅反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基洛夫遇刺 ,迄今难有令人信服的真相,但却是大清洗的直接导火索。 ... 斯大林乘着成功破获基洛夫遇刺案的东风,及时为运动指明了继续斗争的方向:在 ... ... <看更多>
基 洛 夫 遇刺 在 [討論] 全世界流行的有关苏联的四个谎言:真相- 看板Marxism 的推薦與評價
全世界流行的有关苏联的四个谎言:真相揭秘
https://tinyurl.com/urh85u2s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接受《消息报》采访时说,过去那种不顾人民死活的现代化、“
给国家争面子的现代化”、“领导人对军事威力的崇拜的现代化”以及为了“炫耀帝国光
荣的现代化”,所有要让民众成为所谓的“国家成功”受害者的发展模式,都被实践证明
背离了人类文明。(来源:老赵学历史/江淳编辑)
谎言一:苏联解体是美国和平演变的结果
二战后,为遏制社会主义的燎原之势,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在朝鲜、越南、
中东、非洲等地与以苏联为代表的东方社会主义发生激烈的代理人战争,在欧洲、古巴等
地进行着严重的军事对抗。核武器的出现导致现代战争很难使获胜方全身而退,为了全面
战胜对手,美国除了与苏联热战、冷战外,还实施了长期的和平演变战略。和平演变又称
超越遏制,由美国国会议员杜勒斯1950年代初提出。
按照尼克松的解释,和平演变是一种和平竞赛,以各种非暴力方式向苏联民众输出西方思
想与文化,在苏联民众接受之后,苏联的制度就会经由苏联人民自己的手发生和平变化,
从而内部瓦解。应该说,苏联的最终解体,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肯定起了作用,但绝非人
们想象的那样大,因为:
1、苏联一直实行严格的新闻封锁政策,能够通过人员交流、报纸、电台、电视台接受到
“美国文化教育”的人非常有限。而苏联媒体对民众的思想灌输,却是全面的、每时每刻
的。
2、在美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同时,苏联人也没闲着,不仅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宣
传共产主义理论,而且在许多国家直接或间接组织武装斗争以图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在这些
国家的胜利。既然双方同时进行意识形态的输出与斗争,为什么最终解体的是苏联,最终
灭亡的是苏联共产党而不是美国的民主党或共和党?
根据以上事实可以确信,苏联在与美国的竞争失败,根本原因或者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其
自身制度,而不是什么美国的和平演变。美国希望苏联结束集权制度向美国的民主制度靠
拢是事实,但不希望苏联解体也是事实。1991年苏联出现解体征兆的前夜,美国总统布什
亲自到苏联给予戈尔巴乔夫以政治支持,同时,他于1991年8月1日赶到乌克兰并在乌克兰
议会发表演讲反对乌克兰独立:“美国支持自由,但自由不等于独立。美国人民不会支持
那些将远方暴政换为当地专制的人,美国人民也不会帮助那些鼓吹基于民族仇恨的自杀性
民族主义的人”。
现任俄共总书记久加诺夫曾经说过:苏联解体与苏共灭亡的原因有三个。即苏共对真理的
垄断,对权力的垄断,对利益的垄断。俄罗斯第一副总理舒瓦诺夫在接受凤凰台记者采访
时则认为,人治与半计划半统治经济体制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当然,在苏联解体进程中,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及其公开化运动无疑起了催化剂的
作用,如何评价这一作用,也许只有苏联人民才更有发言权。俄罗斯前总统、现任总理梅
德韦杰夫于2011年3月2日在戈尔巴乔夫80岁生日时曾向戈尔巴乔夫授予俄罗斯最高荣誉勋
章圣·安德鲁勋章。梅德韦杰夫说:“我认为这是对您作为国家元首所做大量工作的
恰当评价,您在特别复杂、特别艰难的时刻领导了我们国家。我们大家都清楚这一点。”
“这也是对您领导的那个国家,我们大家的共同祖国苏维埃联盟表示尊重的标志。”
现任总统普京2006年3月2日在戈尔巴乔夫75岁生日时曾致电称:“您是影响当代世界历史
进程的国务活动家之一,国际关系领域开始向开放政策过渡是与您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我指的是那些转折性变化,使我国在民主改革方面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谎言二:苏联人民曾经生活在无比的幸福之中
1、经济上1917年3月,沙俄发生二月革命,导致俄罗斯帝国解体,俄罗斯成立了临时政府
。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夺取政权,史称十月革命。列宁在十月
革命胜利后改国号为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
苏联成立后发生了三次大饥荒,第一次是1921年。由于内战期间实行强制征粮,破坏了农
村的生产力,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苏俄成立不到三年,俄罗斯粮食产量下降50%。大
饥荒波及苏俄17省,在少数地方持续5年以上,死亡520万人,占当时人口总数1.6亿的
3.25%。多地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大饥荒出现后,苏俄政府由世界知名作家高尔基出面向世界发出救助。美国国会专门拨款
2000万美元购买粮食送往苏俄,苏俄政府并和美国救济总署签订援助协定,由救济总署通
过其它非官方途径从全世界筹集粮食送往苏俄。美国救济总署在苏俄聘请1.6万人开展救
济工作。大饥荒在1923年2月基本缓解。事后,高尔基曾这样评价美国的救援:“在过去
一年中,你们从死亡中拯救了350万儿童,550万成人……在我所知道的全部人类受难史上
,没有任何援助的规模和慷慨程度能和这次援助相提并论”。
从1929年开始,斯大林在苏联实行强制措施迫使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并将农产品价格定得
极低,其中粮食收购价格仅相当于成本的13.2%,而国家出售给农民的粮食价格却高得惊
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重创,粮食产量再次大幅下降。1932年到1933年,乌克兰、伏
尔加河流域、黑土区、西伯利亚西部、哈萨克斯坦等产粮区发生严重饥荒,导致800万人
死亡,乌克兰人占多数。整个乌克兰有四分之一的人被饥饿夺去生命,人吃人的现象再次
发生。
1946年到1947年发生第三次大饥荒,只是这次民众不顾当局镇压用盗窃粮食的方式应对,
同时,此时的苏联已经允许农民在住宅周围耕作少量自留地,这使苏联历史上第三次大饥
荒的死亡人数大大降低。由于长期偏重对重工业、军工业的发展,苏联的轻工业一直很落
后,日用商品处于长期的匮乏之中。人们常常为了购买一点日用品而每早五点钟起来排队
。苏联时期,长长的购买队伍是独特的风景,反映了苏联食品与居民日用品供应能力的极
度缺乏。
2、政治上1897年2月,最后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对试图以暴力推翻其统治的列宁判处三年
流放西伯利亚的刑罚,给予列宁的待遇是每月8卢布的津贴,这使列宁可以每天吃到牛奶
、羊肉。沙皇并且允许列宁的夫人到流放地陪伴他,还允许列宁聘请一个女仆为他做家务
。三年之后,列宁养得结结实实地离开西伯利亚,随后又去了西欧。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列宁在革命后成为俄国的领导人,根据列宁的命令
,1918年7月16日,已经退位的尼古拉二世一家包括沙皇本人、妻子、仆人、四个女儿总
计11人被处决。而尼古拉二世生前没有处决过一名布尔什维克者。70年后的1998年,沙皇
一家的遗体被隆重安葬在圣彼保的彼得。保罗赛教堂中。自布尔什维克发动十月革命后,
苏共内部的政治斗争就没有停止过。
不同阶层、不同观点的人群之间的政治斗争在哪个国家都有,但象苏共内部那样残酷、血
腥在人类史上找不到第二例,这些斗争包括:1923年1926年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斗争
。1925年1927年斯大林与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的斗争。1928年1929
年斯大林与布哈林、李可夫的斗争。1934年1938年斯大林的大清洗运动还有苏共在不
同时期对农民、知识分子及一切持不同政见者的斗争。
根据前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雅科夫列夫披露,整个20世纪的俄罗斯,由于战争、饥饿、镇
压造成超过6000万人死亡,其中被政治镇压的人数达到1000万人。那些幸存下来的也长期
生活于贫穷、饥饿、惊恐之中。在前苏联,无处不在的克格勃(早期称契卡)与严密的告
密制度,使每个人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交往的每一个人都要谨小慎微,
稍不小心就可能死于非命,儿女、父母、兄弟姐妹、同事、同学、战友、亲戚、朋友都可
能向当局告密出卖你。莫罗佐夫因为出卖父亲而被树立为英雄典型,鼓励着人们的背叛与
出卖行为。在前苏联,人们最怕深夜被叫出门,因为有可能永远回不来了。1930年代大饥
荒时期,一名饥饿难耐的儿童从地里挖出一粒土豆,还没有塞进就被枪毙了。
1928年苏联农村集体化期间,一切敢于抵抗集体化的农民不是被枪毙就是被关进监狱,尤
其是在不同时期的征粮工作中,哪怕是隐匿了一点点粮食都会被判刑甚至枪毙。1934年12
月1日,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遇刺身亡。斯大林利用此事件对党内各级干部进行极其
残酷、血腥的清洗。清洗持续到1938年11月,仅斯大林个人就签署了681296人的枪毙命令
。十月革命时期的六位政治局委员4人被处死,托洛茨基被开除党籍后流亡墨西哥并最终
被苏联间谍暗杀,六位政治局委员中只有斯大林一人幸存下来。
从十月革命到1924年期间被选入政治局的七人中有4人被处死,1人自杀,只有莫洛托夫、
米高扬幸存。1936年到1939年,斯大林共逮捕120万名党员,占当时党员总数的一半。
1934年参加十七大的1966名代表中有1108人被逮捕并死于监狱中。1934年十七大选出的中
央委员139个中央委员有89人被枪决。苏联红军5位元帅中的3位、9位海军上将中的8位、
57位将军中的50位、186名师长中的154位、全部16位陆军政委、28位军政委被处决。16.5
万名东正教神父因传教被逮捕,其中10.6万人被处死。苏联远东地区的30万华人也在这次
大清洗中被以各种方式全部折磨致死,一个不剩,悲惨程度远甚南京大屠杀。
在前苏联,人民没有言论自由,更遑论什么人格尊严,即使将对当局丝毫的不满显露出来
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在一个连食品都长期缺乏的国家,老百姓还能有什么幸福?除了斯大
林,不管普通百姓还是大小官员,基本人权都无法保障,长期生活于惊恐之中,随时可能
因为政治迫害死于非命。
即使斯大林本人也没有享受到什么幸福与快乐,为了维护自己的终身权力而作恶多端、杀
人如麻,他害怕别人的报复,与普通民众一样整日生活于惊恐与不安之中,甚至用餐时必
须当面有人先品尝他才敢吃。有病不敢看医生,觉得每个医生都是暗藏的敌人或恐怖分子
。1953年3月1日,斯大林突发脑溢血倒在地上、失去知觉、尿湿裤子4个小时无人救助,
这样的人有什么幸福可言?
3、文化上没有流行音乐,没有电影大片,没有言情小说。任何稍带娱乐、抒情的作品都
会被当作资产阶级的腐朽东西而被禁止。这就是苏联时期的文化生活。言论自由也受到严
格控制,没有出版自由,没有新闻自由,任何对政府的不满言论都有可能身陷囹圄。
1956年之前刑法甚至规定,任何提及1930年代大饥荒的言论都会被视为犯罪行为并会被以
反革命罪追究刑事责任。生活在文化沙漠里的民众会有幸福与快乐吗?这一点相信中国人
有切身体会。当年只被允许看那几部样板戏,除此以外哪怕听一首流行音乐,读一本言情
小说都被追究责任,轻则批判教育,重则关进大牢。
谎言三:苏联曾经是个繁荣、富裕、强盛的国家
苏联曾经在军事上十分强大,这一点毋庸置疑。1980年代中期,武装军事力量尤其是核武
器规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但如果因此认为苏联是个繁荣、富裕、强盛的
国家,大错特错。苏联1980年代中期军事上超过美国是因为将工业投资的85%用于重工业
,而苏联时期的工业又有80%的生产能力与军事工业有关,其中莫斯科有50%的企业属于军
事工业,圣彼得堡则高达85%。如果今天的中国也采用相同比例,整体军事实力也将很快
接近美国。
同样,如果当年的美国也采用相同比例,苏联的军事实力要达到美国的20%都不可能。不
错,苏联建立后工业化速度确实相当快,但这是建立在剥夺普通居民基本生活条件的基础
上实现的,尤其是建立在对各共和国农民的无情剥夺上实现的。人们基本的日常生活所需
用品、食品长期匮乏,居住条件得不到改善,文化生活、旅游等基本上与普通民众无缘。
就如两户人家,每年的收入都差不多,但其中一家人不吃肉、不旅游、不买电器、不买时
装,除了维持最基本的温饱外(有时甚至饭都吃不饱)其余的钱都用来建房子、修路,这
户人家的建设肯定比另一户既要吃肉又要旅游还要买电器、买时装的人家的建设快许多。
但这样一种建立在畸形经济结构与人民的饥饿、苦难基础上的发展对普通老百姓有什么意
义呢?
这与真正的繁荣、富裕、强盛相差十万八千里,这种畸形的经济结构与发展就如沙滩上的
高层建筑,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倒塌。苏联的这种所谓强大,带给普通民众更多的是饥寒交
迫与疾病、死亡。秦始皇、斯大林、希特勒、萨达姆这样的独裁者穷兵黩武,其目的根本
就不是为了什么国家,更不是为了什么信仰,而是为了满足其个人无节制的权力欲望,或
者是为了他们称霸世界、统治世界的需要。
斯大林与希特勒忘记了一个朴素的真理,即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结构的均衡之
上才能持久,国家的统一必须建立在民众的自由与尊严之上才能稳固,国家的强盛必须以
民众的富足为基础。他们根本就不懂这些真理或者为了个人权力而无视,所以尽管建立的
帝国曾经强盛一时,但最终都很快灰飞烟灭,就如秦始皇的百万虎狼之师在秦始皇死后仅
仅3年时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苏联前总理雷日科夫曾说:我们监守自盗,行贿受贿,无论在报纸、新闻还是讲台上,都
谎话连篇,一面沉溺于自己的谎言,一面为彼此佩戴奖章。所有人都这么干,从上到下,
从下到上。梅德韦杰夫在接受《消息报》采访时说,过去那种不顾人民死活的现代化、“
给国家争面子的现代化”“领导人对军事威力的崇拜的现代化”以及为了“炫耀帝国光荣
的现代化”,所有要让民众成为所谓的“国家成功”受害者的发展模式,都被实践证明背
离了人类文明。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的《阿房宫》是这样评论秦亡的
。苏联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其制度与人性相悖,与人类的良知相悖。
谎言四:苏联是个没有剥削、压迫、腐败、等级与特权的社会
苏联初期对农民个人持有的粮食强制性征收,武装征粮队常常将拒绝的农民关押甚至枪决
。为保证粮食供应,征粮队甚至将农民的口粮、种子都强行拿走。1925年12月第14次党代
会上,斯大林提出国家工业化并优先发展重工业,但由于极度缺乏资本,斯大林提出贡税
论,即通过国家控制产品价格,人为扩大工农产品的价格差对农民进行剥夺以便为工业建
设积累资金。
不仅如此,斯大林还提出消灭富农的政策,对在列宁新经济政策中富裕起来的农民全面剥
夺,没收其所有财产,1929年到1933年的4年时间,仅国家政治保卫局就逮捕519000名富
农,送进在荒无人烟的边远地区建立的富农村(准集中营),绝大多数人要么死在遥远而
寒冷的路途,要么死于饥饿的集中营。
由于国家将几乎全部投资用于工业,农村获得的国家建设资金极少,加之政府收购粮食的
价格极低,常常不到粮食成本的50%,而返销给农民的价格又很贵,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遭
到严重挫伤,导致苏联成立后粮食产量一直达不到成立前水平,以全世界最大的领土却养
活不了其区区2亿左右的人口。粮食产量上不去更增加了征粮难度,并使政府与农民的对
抗日益加剧。
苏联初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最后,政府动用毒气弹才将起义镇压下去。1921年8月22
日仅驻坦波夫省的一个旅就向农民起义军发射了82枚毒气弹。坦波夫省由于这次镇压减少
了三分之二的居民。即使到了1928年上半年仍发生150多起农民暴动,1930年发生7576起
农民骚乱,1945年有5757名集体农庄主席因为不配合政府征粮而被判刑,1946年有5.3万
农民因盗窃政府粮食而被追究刑事责任。斯大林为了减轻征粮难度,最后决定建立由农村
官僚控制的农庄,因为从农庄征收比从每个农户征收的工作量要小得多,也容易得多。
但是农庄从一开始就受到农民的抵制,农民不愿意加入农庄。斯大林对拒绝加入的农民轻
的剥夺选举权,重的逮捕、判刑甚至枪决。整个农村集体化期间,有400到500万农民被枪
杀或接受各种残酷的奴役。苏联政府对农民的剥削与压迫远甚于沙皇。官僚阶层的特权与
腐败更是触目惊心。法国作家罗曼。罗兰1935年6月23日到7月21日对苏联进行访问,惊讶
地发现连“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也置身于深深的特权腐败之中。在金碧辉煌的别
墅里,为高尔基服务者多达四五十人。
他在《莫斯科日记》中是这样写的:“共产党的活跃成员利用特权代替金钱,这些特权确
保他们能过上舒适的生活并拥有特殊地位,更不用说影响,他们利用影响为自己和自己亲
属谋利益”。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见证并描述了苏联高层领导们的奢华生活:“伏罗
希洛夫、米高扬、莫洛托夫的住房和别墅摆满了地毯、高加索的金银器皿和贵重金属瓷器
。他们的别墅变成富丽堂皇的大庄园,有花园、暖房、马厩,当然,这一切都是用国家的
钱来维持和经营的。”
叶利钦在自传中说:“坐落在莫斯科河畔的那幢别墅,绿树环绕,面积很大,里面有花园
,有运动和游乐场地。每间屋子都有卫兵守护,还有报警装置。就连我这个政治局候补委
员,这样的级别都配有3个厨师、3个服务员、1个清洁女工,还有1个花匠。”“关于我的
别墅情况,我想另外再说几句……单从外面看这座别墅,你就会被它巨大的面积所惊呆。
走进屋内,只见一个50多平方米的前厅,厅里有壁炉、大理石雕塑、橡木地板、地毯、枝
形吊灯、豪华家具。再向里走,一个房间、二个房间、三个房间、四个房间。每个房间都
配有彩色电视机。这是一层楼的情况,这儿有一个相当大的带顶棚的玻璃凉台,还有一间
放有台球桌的电影厅。我都弄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个洗脸间和浴室……我的一家人基本上是
被惊呆了。”官员的特权与腐败自斯大林时代就已公开建立,斯大林公然将干部的特权腐
败制度化、合法化,建立起一整套保证领导干部层特权的制度。这个官僚特权阶层主要享
有如下特权:
(1)宅第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均有一处或几处别墅。凡是名胜地、风景区、海滨
、避暑胜地,几乎全部被大小官员的别墅所占据。
(2)特供权。各级党政机关均有特设的内部商店、餐厅、冷库等供应网络,按照官职大
小、地位高低享受特殊供应。
(3)特教权。高级官员的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均有培养他们的专门机构或保送入学制
度。高级军官的儿子直接送军事院校培养。
(4)特继权。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可以免费为子女留下豪华住房和别墅,供他们终身享
用。
(5)特卫权。花在高级领导人身上的费用,达到无法核算的程度。
(6)特支权。位居金字塔顶端的官员在国家银行有敞开户头,即户主可以不受限制随意
提取款项的户头。”1930年代的大饥荒中饿死1000万人,即使如此,特供物质依然源源不
断供应着各级官员奢华的生活。
赫鲁晓夫1953年9月3日就任总书记之后,曾经向特权与腐败宣战。在他的命令下,很多特
权被取消,如信封制度、免费早午餐、免费别墅、专用汽车等。官员在斯大林时代的高薪
也被大幅砍削。但是,在没有制度保障与权贵觉悟的配合下,赫鲁晓夫孤军作战,最终被
特权与腐败分子赶下了台。
看看吧!這就是你們的無產階級祖國兼任你們口中的人間天堂,俄國人都不要你們倒是
很愛
--
Das Kapital=左派版的Mein Kampf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40.210.10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xism/M.1629286144.A.2F5.html
※ 編輯: RichardIII (123.240.210.102 臺灣), 08/19/2021 06:06:0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