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那兩顆東西,每個人喜歡的感覺都不同,有人喜歡又大又軟的,但又有人覺得不用大沒關係,只要舒服就好;也有人追求有人天然的,但其實有填充物的話也是有人可以接受的。
然後在床上的話,有人會希望躺著的時候不要太高,因為太高會有不舒服的感覺,但不管是軟硬、高低、是不是天然的,每個人的喜好都有不同,因為大家都會有著自己的堅持。
我知道你在想這兩個東西是什麼,沒錯,就跟你想的一樣,就是枕頭。
不然你以為會是什麼呢?你覺得除了枕頭之外你還有這樣選擇那兩顆東西的條件與權利嗎?
畢竟選就枕頭跟選另一半一樣,要找到完全滿足你條件的好難,你只能不斷從錯誤中學習,最終才能找到適合你的那一個。
所以如果你還沒找到合適的、或是你想要換別人試試看的話,我可以當你的老鴇,為你推薦個條件還不錯的,希望可以成為每天在床上陪伴著你的伴侶。
他叫「放空枕」,是一個台灣在地生產的枕頭。
網址:https://backme.tw/ref/gOrMU/
會叫放空枕的原因是,他在枕頭的枕芯中間會有個微微的凹空區,滿足仰睡、側睡不同的需求,又相較一般常見人體工學造型,讓我感受到更加貼合頭頸減輕壓力,而兩側還有凹空設計,可以減輕側睡耳朵的壓力。因為我平常是仰睡居多,我目前的感覺是,我每次躺下去時都會因為那種被微微包覆住的感覺而感到安心,然後覺得自己更像喬治克隆尼。
另外放空枕還有一個特色是,他是唯一可以拆開組合的雙面枕,你甚至可以把它拆成兩個枕頭,例如有你突然帶妹回家,發現忘了準備她的枕頭時,你就可以把放空枕拆成兩個讓她睡,瞬間她可能會覺得你根本就像是會變魔術的木村拓哉一樣帥氣。
但會這樣設計的原因是,因為每個人身型不同、對枕頭的高低喜好也都不同,些微的差距就會讓你的夜晚從天堂變成地獄。所以拆分成兩個枕頭除了可以調整喜愛的枕頭高度外,裡面還有0.5cm、1cm,、1.5cm 的三種增高墊,加上原本的兩個枕面,讓你從4.5cm到15cm的高度支撐感受自由調整,可以滿足到你最合身的感受。
另外兩個枕面還各有特色,一個是夏季專用的枕面,一個是冬季專用枕面。夏季專用枕面有獨家的涼感材質可以快速導熱散熱,另外還有特別做貫穿式透氣孔洞,讓濕氣與熱氣更有效排出。
冬季枕面有「石墨烯蓄熱恆溫內層」,他具有釋放遠紅外線舒緩放鬆肌肉、輔助調節體溫等功能,反正就是一個兩面各有不同功用的枕頭。至於實際的效果我無法跟你說,畢竟現在熱得要命我根本不想用冬季專用的那一面,如果我跟你說我最近都不開冷氣還用冬季的那面睡好溫暖好舒服喔,那真的不是枕頭的問題,而是我頭腦的問題了。
整體來說,放空枕的特別枕芯設計,讓我側睡、仰睡頭頸都有更好的包覆支撐感,還可以調整到自己合身喜歡的高度,加上夏季枕面的涼感與透氣是真的有感的,我本來只是想試用看看,然後到現在就每天都睡著這個枕頭了.....
總之,講那麼多你們可以試試看這個台灣在地研發的放空枕,反正他有30天試睡的服務,你可以帶回家好好睡,不滿意也100%退費,看來他們真的對自己很有信心啊!
網址:https://backme.tw/ref/gOrMU/
就請試試看吧!讓你的夜晚就算是一個人也可以更好過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父母必須知道的要點 最安全的擺放位置在哪裡? 最安全的位置是:後座中間的位置,因為他離撞擊點最遠,緩衝空間最大,所以最安全。 很多人以為是駕駛座後方最安全,但事實上駕駛座後方受到側面撞擊的機會最大 但是,後排中央的位置,很多汽車沒辦法安裝ISOFIX或者安全帶沒辦法固定提籃或座...
增高墊 中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各位觀眾!名副其實的「高!枕!無!憂!」🤩
「放空枕」最用心的製造過程,大哥說,良心賣給客人的,都是一個一個模子用心製造出來的!
🥇枕頭裡有「放空」設計
不管仰躺、側躺都貼合
完全減輕側睡耳朵壓力 👂🏻
🥇重點是高度還可以調整
0.5cm, 1cm, 1.5cm 三種增高墊
從 4.5 到 15 cm 隨心所欲來調整 🛌
然後厲害的冬暖夏涼「科技枕面」來了
🏖夏季枕面「真涼感冷凝配方」與「貫穿式透氣孔洞」真正長效涼感與透氣呼吸感
❄️冬季枕面「 Graphage 石墨烯連續印染層」在睡眠中輔助調節體溫、舒緩肌肉緊張,徹徹底底深層放鬆
🛏「放空枕」請看,看完影片你會感動:
https://backme.tw/ref/N9Dky/
#放空枕 吾居吾宿 HOME SWEET HOME
#枕頭可以從中間拆開 #自由調整高度
增高墊 中間 在 年獸兩隻-家有三千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獸跟金寶沒有喝什麼配方奶
我從來不知道配方奶那麼好賺(誤)
因為豬豬進食固體食物一直很看心情
目前仍是70%仰賴奶來填飽肚子
求診好多醫生,大概她體格驚人
每個醫生都說「長得好就好啊」🤣
跳回買奶粉這回事
原來買奶粉是一個贈品大賽
因為豬豬喝配方奶
我們得到了一組溜滑梯、一台三輪車
甚至這期大樹還送chicco汽座☺️☺️☺️
金寶坐的那座,就是3月買奶粉送的
(這期大樹送很好,還有那台海神滑板車)
後座必須塞三座汽座的我們
因為豬豬體格很健壯,其實向前有段時間了
知道越晚向前越好,但真的是她太崩潰,一哭就吐
向後撐到一歲一個月我已經極限了🤣🤣🤣
豬豬出生後,苦命委屈的大姊小獸一直使用增高墊坐在中間
其實長途來看,應該不是太舒適
趁這回買奶粉送了一張成長型汽座
就來個汽座大風吹~~~~~
買奶粉送的chicco給金寶
金寶原本的aprica 1-12成長型給豬豬☺️
因為小獸說金寶那張chicco很舒服,也順便買一張給她
小獸也終於坐回比較安全有包覆的整張汽座,而非單單增高墊
今天S忙得汗水直流
終於幫三個女兒調整好汽座☺️
接下來要出門旅遊,可以更安心開上路了🤎
https://dorzainua.mystrikingly.com/
增高墊 中間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父母必須知道的要點
最安全的擺放位置在哪裡?
最安全的位置是:後座中間的位置,因為他離撞擊點最遠,緩衝空間最大,所以最安全。
很多人以為是駕駛座後方最安全,但事實上駕駛座後方受到側面撞擊的機會最大
但是,後排中央的位置,很多汽車沒辦法安裝ISOFIX或者安全帶沒辦法固定提籃或座椅。只好退而求其次:副駕駛後方的後排位置。最後才是駕駛座後方的後排位置,而且上下車也比較危險。
另外還有一個安全議題,也是很重要的:幾歲才能轉向前?
面向後:2歲以下 或 仍在坐椅上限內都要面向後,換句話說就是要盡量面向後。(現在市場上已經開始推出四歲以下,都可以面向後的款式)為什麼?因為統計顯示面向後可以減少75%的傷忙率
現在市場上有些汽座的設計,就是為了這個安全考量,而增加底座的長度,讓孩子的腿部空間更舒適。
面向前:2歲以上 或 已超過坐椅上限才轉向前。在瑞典,從六零年代已經開始推行向後乘坐到4歳,發現可以大幅減少傷亡率。
增高椅墊:身高143cm以下的兒童皆需坐汽車座椅。不是6歲!為什麼是143公分以下? 是安全帶勒到頸部的高度
在瑞典,兒童車禍的傷亡率非常低,原因是他們從六零年代開始,就推行兒童安全座椅向後乘坐直到四歲
當然台灣所販售的汽車座椅,不一定都能夠乘坐到4歲,但是市面上奶爸Dr.已經陸續發現了有些成長型款式,可以支援到年紀比較大
另外有一個觀察,歐系的汽車座椅底座,蠻多款式會多了一根柱子,頂住車子的地板,這樣的設計,可以加長底座的長度,而增加後乘坐的腿部空間(當然也有例外,這只是大原則)
結論:能夠向後乘坐多久就坐多久,不要急著轉向前
13歲以下的兒童,不要坐在副駕駛座,不要圖方便。
而且在副駕駛座有氣囊的話,家長應該也要把副駕駛座的安全氣囊啟動機制關閉。(很多車子有獨立關閉副駕駛座氣囊的功能)。
歷年來傳出非常多起副駕駛座氣囊爆開,結果造成兒童死亡/嚴重受傷的案例。這不是鬧著玩的,安全氣囊並不只是一個氣球而已,它瞬間爆出來的力道,足以扯斷一個孩子的頸椎。
最後要記得把汽座固定好,並且要扣好安全帶,汽座不是裝飾品,也不是歸避被開罰的工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D6XiPw7Fg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