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菡〈墾丁,我的外遇〉
墾丁,是夜夜夜夜
外遇的起點
折的小小的正月裡
化一群雁鴨去
飛翻於他左耳的五節芒群
與右耳的天國
喧鬧得他無處冬眠
也防著小水鴨尖尾鴨白眉鴨爭寵
含一口珊瑚色的笑
不是死物
不是無法摸觸的鐘乳
不是等著百年結晶的女子
我是軟床一般的貝殼沙灘
等他一次薄醉後的霞落
性愛是沙爆?
他是垂直滑瀉的夏季
而我,而我奮力成冬天
以怎樣的放浪
始迎向懸起的崖頂?
原來,歡快可以乘坐吉普
燎燒野火草原
在龍磐,我紅豔了土
我崩下了崖、我滲入了穴
且吻住他曲折陡峭的身線
不等於日出
不等於日落
我的舌與他的舌
在籠仔埔草原打著不斷的結
經年雷打後,他亢起了
於是,我蜷伏成貓
鼻頭錯落著他雄性的汗水
乾與濕後,一顆顆鹽粒
是愛情的見證
以攤開的一整件裙礁
莫伸入我的礁裙拾貝
在社頂,一整個星空
等待竊聽
竊聽我層層疊高的高潮
止不住的潮浪一波波
揚起浩浩淼淼的滿州
沙,更囚住雄壯的鷹放
逼得他在里德橋上槃停
風鈴,一整個半島擊響
瑪沙露,我是不得不落海
三萬年後的關山
等你,再一次
深情地,將我扶起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喜菡 創作、手寫,粉專 喜菡文學網
#李畇墨 攝於 #齊東詩舍(2019年6月22日,時為作家手稿展覽)
#林思彤 簡析
旗津和墾丁皆是喜菡筆下的愛人,除第二節提到的〈與旗津有約〉,更有〈想起墾丁〉及〈墾丁,我的外遇〉,皆是她大膽示愛的「情詩」,兩詩相較並讀,亦能了解不同於觀光客眼中的墾丁。
喜菡寫墾丁,以戀人的視角和口吻,深情繾綣,從她的筆下,吾人全面地知曉墾丁種種的美好,亦能明白物種生態如此豐富無盡藏的寶地,何以使得她沉溺,無法自拔地深愛。〈想起墾丁〉像是剛剛陷入戀愛的她,為墾丁寫的情詩。而到了〈墾丁,我的外遇〉,詩人激情且熱辣,將墾丁比擬為俊美英挺的男子,並與其翻雲覆雨,獲得極致的愉悅。將墾丁擬人便已不俗,大膽示愛更是不落窠臼的別出心裁。地誌地景的詩作一直是顯學,尤其全臺各縣市皆有地方性文學獎,所以每年皆有比賽後的佳作。但像喜菡這般的精品,卻如鳳毛麟角。
※本篇收錄於喜菡詩集《#深情》(高雄:#大憨蓮文化,2010年),頁60-61,版本項及賞析,為總召林思彤提供,引自其《#喜菡文學網之文學論壇的詩學與典律運作(1998-2020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出火位於台灣屏東縣恆春鎮,是墾丁國家公園旅遊景點之一。出火屬恆春半島著名的地質景觀,儲藏於泥岩層中的天然氣從裂隙竄出至地表,經點燃後而形成的天然景象,故名「出火」。位置在恆春東門外約100公尺處,經由縣道200線可達,距離該條公路甚近,常有旅客於此駐留觀賞。目前,出火已被規劃為特別景觀區,隸屬墾丁國...
墾丁裙礁 在 小咪ma.吃喝玩樂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墾丁景點
📍第一次那麼靠近船帆石,小小的潮間帶讓孩子們抓魚,媽媽頂著艷陽爬上礁石拍網美照😂😂
📍旁邊的網美都穿高衩泳裝,媽媽只能穿連身長裙+手撐傘,果然~年輕人就是某港啦😌
#船帆石 #墾丁 #墾丁旅遊 #travel #travelphotography #台灣旅遊 #環島 #life #likeforlikes @ 船帆石
墾丁裙礁 在 1817Box部落格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貓鼻頭是墾丁著名地標之一,這兒有個觀景高台,在這可以居高臨下,飽覽巴士海峽以及台灣海峽,更可以看看它美麗的裙礁海岸地形。(合法申請墾企字)
4K空拍影片>> https://youtu.be/F5YU89lCHcA 歡迎追蹤訂閱😍
墾丁裙礁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出火位於台灣屏東縣恆春鎮,是墾丁國家公園旅遊景點之一。出火屬恆春半島著名的地質景觀,儲藏於泥岩層中的天然氣從裂隙竄出至地表,經點燃後而形成的天然景象,故名「出火」。位置在恆春東門外約100公尺處,經由縣道200線可達,距離該條公路甚近,常有旅客於此駐留觀賞。目前,出火已被規劃為特別景觀區,隸屬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所管轄,但常傳出旅客或小販利用出火烹煮食物,往往觸犯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公告禁止事項所規範之行為。「出火」之名原指這一帶散居著排灣族的聚落地名,不單是景點名稱。最早當地人的先祖移居至此,觀察其特殊的地理景觀後,加以命名並口耳相傳,最後才由漢人記錄下來。其後衍生出火山、出火溪等來命名當地的山水,如清代屠繼善《恆春縣志》中描述:出火山,在縣城東五裏,三臺山之左。《爾雅》:『大山宮,小山霍』,此實霍也。為縣城入射麻裏、赴內山之路。路岸穴孔如碗,火即出,無煙而焰;焰高尺餘,陰靉天可見。投以草木,則烈而燼。火移徙無定處,然相去不遠耳;冬、春有,夏、秋無。沙土石,皆青黯色。山下有溪名出火溪;源細而流長,行六、七裏,會龍鑾潭西北流入海。但是形成出火的位置並非固定,過去出火聚落及山火橋的位置均與目前之景點不同。現在的出火聚落位於出火橋附近,日治初期則可能位在橋南側出火溪河畔(下游又稱為山腳溪)。
船帆石位於台灣屏東墾丁國家公園東南方,離墾丁大街約3.5公里,路過之人一定都會注意到這顆高18米,矗立於海面上的珊瑚礁石。船帆石的名稱由來是因為它像一艘揚帆之船,航行於海面上,另一個別稱是「尼克遜頭像」。從船帆石的側面看過去,突出來的石頭就像外國人尖尖的鼻子一樣,而岩石上的植物就像頭髮,整顆船帆石就如剛浮出水面的頭像。船帆石這一個區塊,也有許多住的宿地點,停車的話則有公有停車地,雖然不是直接在墾丁大街裡,不過擁有較幽靜的環境與一望無際的海景,沙灘也在約600公尺的距離,吸引了不少人選在此住宿。
鵝鑾鼻燈塔高21.4公尺,內設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度達180萬燭光,每30秒旋轉一周,見距20海浬,是台灣地區光力最強的燈塔,有『東亞之光』的美譽。目前劃為墾丁國家公園的史蹟保存區。日據時期,經票選為「台灣八景」並豎立『台灣八景鵝鑾鼻碑』。貓鼻頭距白砂約3.5公里,因本區有一從海崖上滾落的珊瑚礁岩,其外形狀若蹲仆之貓,因而得名。貓鼻頭為臺灣海峽與巴士海峽的分界點,並與鵝鑾鼻形成臺灣最南之兩端。貓鼻頭為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蝕地形,鳥瞰似女孩子的百褶裙,故有裙礁海岸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