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人工智能系列報導記者:李祈臻、陸念勤舊金山採訪報導
【介紹台灣出生的人工智慧尖兵:文宗麟 他學的是“電腦視覺”教電腦如何“看”東西 舉凡判讀場景.重建3D模型.辨識物件.閃避障礙物都要利用到機器學習.幾何和應用數學演算 電腦視覺已實際進入生活應用範疇 從iPhone X臉部辨識到亞馬遜無人店技術 《文茜的世界周報》在舊金山訪問台灣前往MIT Media Lab深造 目前在Google上班的文宗麟 】
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電腦科學領域中的一門研究,顧名思義就是教電腦如何"看"東西,舉凡判讀場景、重建3D模型、辨識物件、閃避障礙物等等,絕大部分都要利用到機器學習、幾何和應用數學來演算。例如掃描條碼、或是iPhoneX的臉部辨識、還是很多手機都使用的指紋辨識,就是電腦視覺的一種。
在秋意濃厚的舊金山,文茜世界周報拜訪了Google的軟體工程師文宗麟,他在Google的工作,就是電腦視覺,更細一點來說,是幫電腦建構神經網路系統,"教"機器深度學習,辨識並回答圖像上的資訊。
「電腦他其實並不太會.......就是我剛剛講到的說,其實他不是真的有智慧,雖然大家都說人工智慧,可是我覺得他其實比較像是說,他利用了大量的data和大量的運算資源去分析出一些pattern,就是狗好像長這樣,貓好像長這樣,拉布拉多好像長這樣子,但是你要他(電腦)去做比方說推理,這件事情就比較難。」
「假設我想問的是,這裡有一張圖,這裡有一張橘色的桌子,請問在橘色的桌子旁邊有幾個人,類似這種問題電腦就比較難回答,因為他牽扯到推理。」
「現在有很多人講所謂的,AI末世論,就說在不久的將來,機器就會統治人類,因為他有比人類更強的智慧,我覺得短期內,長期來講也許這一天真的會到來也說不定,但是短期內的話我覺得,目前的機器學習他跟人腦的運作還有本質上的不同,他比較像是說有一堆大量的data,然後去分析他的pattern,就連,我覺得就連兩三歲的小孩都可以很輕易的在比方說推理部分,打敗電腦。」
文宗麟的求學過程,乍看之下就像人生勝利組。台大資管系畢業,直接進入台大資工所,碩士班期間到日本東京大學當交換學生,還在那裡認識了人生的另一半。拿到資工所碩士之後,又申請到多倫多大學的電腦科學博士班,讀了一年後,一場MIT Media Lab的面談,文宗麟找到了一直想要的自由和多元研究環境,讓他毅然決定降轉到Media Lab就讀。「(Media Lab)它一開始設立的想法就是說,他不是一個傳統的學術學程,它其實做了很多跟電腦科學有關係的事情,可是那你會想說,為什麼不在電腦科學系所做就好了,我覺得這個原因就是,他們一開始的想法就是說,我想要建立一個跨領域,甚至是一個anti-disciplined的一個環境,就是說,這個世界上不應該有各種領域,有電腦科學,有建築,有醫藥,有生物什麼東西,這些東西,就是說人類的知識就是知識,研究就是研究,就是應該要有一個綜合性的觀點,就是說以project為導向來做各式各樣的事情。」
從此,文宗麟從電腦圖學(Computer graphics)、影像處理,走入了電腦視覺的領域。面對不懂專有名詞的記者,他很耐心的試圖用"人類語言"解釋他的專業。
「我們(當時)有想說來搞一個computer vision版本的Scratch(教小朋友編碼的軟體),基本的想法就是說,一樣把computer vision的各種Module(模組),然後做成一個一個的block(區塊),拼在一起就可以得到一個program(程式),這樣講可能比較抽象。」
「舉個可以用的例子好了,比方說在Media Lab我們有個foodcam的東西,比如說大家可以把食物放在某一個角落,然後有個網路鏡頭照下去,然後,大家就會知道有食物可以吃,然後我就要過去吃,可是你知道人不可能一直盯著那個camera嘛,不管你有多餓,都不可能浪費時間一直在盯著那個camera嘛,所以換句話說你可以,想辦法設計一個program,用我們的架構去設計一個program,就是說foodcam把它拉進來,然後你做一個event detection,比如說有人走過去,那更好的是,有人走過去,手上又剛好拿了一個pizza,然後你就send一個email給我,或是發一個message給我,跟我說,有人把pizza放到foodcam,趕快去拿,類似這樣的程式。」
雖然這個有趣的Foodcam不是他做的,但拿食物打比方解釋電腦視覺的應用,果然讓人一下就懂。文宗麟說,他是因為熱愛視覺藝術,也喜歡電影、繪畫,大學時才會選擇電腦圖學這樣的學門,但不管是後來研究影像處理,還是現在的機械視覺,真正深究之後才發現,這些研究方向都是技術遠大於美學。所以現在的他,在大家都習慣用手機拍照的時代,出門還帶個大相機,用攝影的嗜好來彌補對美學的熱情。宗麟說,他喜歡攝影,正如同他的學長們有熱愛音樂而投入音樂科技的一樣,擁有廣泛興趣似乎是 MIT Media Lab 成員的共同點。
「在我Media Lab畢業的時候,我的advisor,他送給我一本書,這本書是一本關於魔術的書,我想說,咦奇怪,為什麼要送我一本魔術的書,然後他後來跟我解釋說,我希望我們的,從我們媒體實驗室出來的人,那你以後做的作品,不管是研究,不管是產品,希望他可以像魔術一樣,可以讓你的user不知道你到底怎麼做的,但是就是magically awesome。」
不過從Media Lab 畢業後,他沒有自己去創造魔法,而是選擇加入成熟的公司,是因為對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特別有興趣,而從事這兩個領域,海量的數據和強大的基礎架構,在大公司充足的資源下比較容易實現。選擇落腳矽谷是因為,在這個充滿天才的聚落,人才磁吸所形成的網絡效應可以磨練自己的競爭力。
「我覺得矽谷的大公司有一個很好的地方是,工程師都有還蠻強的發言權,就是說它並不是一個非常top down的環境,就是說,engineer可以propose說,我覺得這個東西好像很有趣,只要你能夠說服別人說,這的確是一個很有趣也蠻impactful的事情的話,其實你就可以去做,我覺得這種bottom up的文化是蠻好的。」
文宗麟說,其實很多在矽谷工作的台灣人,都想回自己國家擺脫當"外勞"的現狀。而且以人口比例來說,台灣產出的人才不在少數,但是卻未能創造一個讓人才想"回台灣"或"來台灣"的環境和條件。而且台灣科技產業一些不成文的要求,例如進入研發部門一定要碩士以上,讓進入研究所只為拿文憑而非專為特定研究,這是台灣和美國在"學習"背後的熱情上最大的不同。
待過很多地方的文宗麟,從台灣、日本、美國東西兩岸,甚至在法國巴黎工作過一陣子,這些城市的學術和工作環境都已經高度全球化,感受不到任何難以適應之處,唯獨生活和情感上,台灣還是唯一的選擇。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多倫多大學研究所申請條件 在 應曉薇祝您幸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讀者10問應曉薇
.-字+字.作者: 應曉薇提供 | 講義雜誌 – 2011年10月29日 下午1:38.
....相關內容.
..
放大照片.讀者10問應曉薇
....應曉薇,臺灣資深女演員、現任臺北市議員,多倫多喬治布朗大學管理系畢業、溫哥華生命科學研究所碩士。在演藝事業如日中天之時,應曉薇宣布退出演藝圈,投身公益領域,曾經擔任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祕書長,並創立華夏希望關懷協會,致力於兩岸慈善活動。應曉薇亦長年擔任監獄志工,17年來回覆受刑人的親筆信超過12萬封,有「監獄天使」的稱號,於2010年起轉戰政壇。
你從小的夢想是什麼?成為演員在你的人生規畫之中嗎?
小時候我的身體不好,媽媽帶著我四處就醫,也常領著我到廟裏拜拜,被建議多「做功德」。所以,從小母親就時常帶著我進出孤兒院。當年的孤兒院設備簡陋、環境髒亂,讓我深感震撼。記得第一次到孤兒院時,母親帶了幾件衛生衣要送給院童,但數量卻不夠,有幾個孩子沒有拿到。直到現在,我仍忘不了那些孩子失望的表情。當時我年紀雖小,卻立志長大後要成為慈善家,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成為演員其實是陰錯陽差。我就讀國立藝專舞蹈科時,有一天老師說某齣戲在找女主角,沒想到我竟雀屏中選,從此開始了演藝之路。
是什麼原因讓你在演藝事業如日中天時急流勇退,投身公益?
坦白說,我的演藝之路雖然還算順遂,但我卻不覺得快樂。因為我對演戲其實沒有那麼大的熱誠和興趣,這份工作一度讓我感到痛苦,不知道自己不停地演戲究竟是為了什麼。
後來我暫停演藝事業,到國外讀書,除了希望繼續學習,也想趁機沈澱自己。在加拿大,我取得生命科學研究所碩士,對生命產生了更深刻的體悟,決定回臺灣發揮所學,回饋社會。返臺後,在因緣際會下,我受到「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創辦人的感召,進入基金會服務,便立刻宣布退出演藝圈,專心投入公益領域,爾後也成立「華夏希望關懷協會」。
事隔多年後,當我回顧自己的演藝經歷,心中不再埋怨,反而充滿了感激。擔任演員,讓我充沛了人脈,同時也在社會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對於推動公益有莫大的助益。
你為什麼格外關懷受刑人與更生人?
我長年在世界展望會資助兒童,十七年前我資助了一個孩子,得知他的父親在澎湖監獄服刑,因此興起去探望他的念頭。後來,我開始到監獄演講,同時也與受刑人通信。
就我的觀察,監獄中十惡不赦的壞蛋其實為數甚少,多數人犯罪是因為一時失去了判斷力,或是因為家境貧窮。或許可以這麼說:多年的社會歷練,讓我深刻感受到「關在監獄裏的,未必都是壞人;沒被關進監獄的,也並非全都是好人。」因此我從不用有色眼鏡看待受刑人。
在監獄裏,我看到很多受刑人身無分文,也從來沒有家人來探望。這種「什麼都沒有」的人,怎麼可能覺得人間有愛,出獄後又該怎麼站起來?我不敢說自己替受刑人做了多少,但我至少希望能讓他們感受到自己並不孤單,還是有人願意關心他們,陪著他們一起找到人生的方向。這就是為什麼輔導受刑人以來,我寫了超過十二萬封親筆信,即使寫到骨膜發炎,被醫師警告不能再拿筆,我卻還是不願意停筆。因為我認為,只要信中的一句話可以帶給受刑人鼓勵和溫暖,再辛苦也值得。
除了關懷受刑人,我也關心受刑人的家屬,尤其是孩子。社會上有很多「犯罪家庭」,父親犯罪,孩子長大後也容易犯罪。如果能及時給與這些孩子關懷和幫助,使他們回到正途,就可以打破惡性循環,讓孩子了解自己的人生其實也能有不同的選項。
投身公益多年,你認為臺灣弱勢族群面臨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成為議員後,常遇到有民眾「攔路陳情」,他們之中,有些人辛苦工作了一輩子,卻中年失業;有些人家境貧困,卻因為名下有一棟根本賣不掉的破房子,而無法申請補助……有一件事,只要想到我總是會很難過:雖然我可以幫助這些我「看得到」的人,但那我「看不到」的人又該怎麼辦?
我認為臺灣弱勢族群最辛苦的地方在於,他們必須面對的是積習難改的官僚體系,高高在上的官員好像從來不知道弱勢家庭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例如弱勢家庭要尋求政府幫助,必須先提出一大堆證明、填寫一大堆表單,光是這些過程,就足以使他們卻步。就算順利領到補助,弱勢家庭與他們的孩子,卻又被貼上了標籤……
我認為照顧弱勢,不該是由上而下的施捨,政府應該覺得自己「有愧於弱勢」,因為照顧這些人,本來就是政府的義務。這也是為什麼成為議員後,我一直努力從制度面著手,制度改變了,弱勢族群才可能重拾尊重和自信。
是什麼原因讓你決定參選市議員?
有一次到監獄演講,有受刑人舉手對我說:「你不是明星嗎?你為什麼不唱歌,卻要上臺演講呢?」一開始,這番話讓我覺得有點受傷,但後來仔細想一想,卻覺得他說的話頗有道理。若我真的想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公益,身為藝人是絕對不夠的。
後來有人建議我何不出來選議員,如此一來能更直接地監督政府,並從制度面來進行改革。我雖然報名選舉,心裏難免疑惑「我真的選得上嗎」?我很感謝選民給我這個機會,我每天都提醒自己「莫忘初衷」,要求自己每天至少要幫助一個人。而擔任議員至今,很高興我沒有辜負選民的期待,也沒有違背自己的內心,時常一天幫助好幾個家庭。
身處政治圈,什麼事最讓你受不了?
最無法忍受的是政治上的抹黑和口水。曾有人質疑我單親媽媽的身分,污衊我是別人的「二奶」。我站出來澄清,並且提出法律訴訟,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捍衛所有單親媽媽的尊嚴。我想讓其他類似境遇的人知道,單親值得尊重,一點也不可恥。
身處政治圈雖然難免無奈、生氣,可是我卻從不會陷入低潮。幫助別人,讓我感到生命充滿意義,那些願意站出來,為自己、為所有弱勢族群發聲的朋友,更讓我敬佩。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無比的勇氣,總是帶給我無限感動與深刻啟發。
你的座右銘是什麼?
我最喜歡《莊子》中的一段話:「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意思是說,泉水乾涸後,兩條魚被困在陸地,牠們互相以口沫滋潤對方,用最後一口氣彼此幫助彼此繼續存活。這時,兩條魚不禁憶起昔日在江河湖水中的自由與快樂。
我認為這段話對我極有激勵作用。身而為人,不也該像這兩條魚一樣,互相照顧、彼此扶持嗎?尤其是幸運擁有優越生活條件的人,更不該冷漠地對待這個社會。
孩子在你的人生中扮演什麼角色?
兩個女兒是我生命中的天使。她們從小跟著我一起做公益,或許是因為這樣,培養出體貼、樂於分享的性格。我時常邀請醫院的病童到家裏玩,兩個女兒總是跑東跑西,忙著招待,讓我非常感動。她們兩個雖然成績不好,卻都有一顆開朗的心。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老二笑嘻嘻地告訴我她考了十分,下次考試,她很興奮地說:「媽媽我進步了。」結果她考了三十分。我真的認為成績並不重要,很多課本上的知識,她們現在不懂,長大了就會理解。但品德的養成,現在不建立好,以後就來不及了。
我認為,唯有快樂的家長,才可能教育出快樂的孩子。兩姐妹從小到大都跟我睡同一張床,她們總是「做夢也會笑」,她們的笑臉,總讓我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你還有什麼夢想尚未實現?
我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成立一間「彩虹之屋」,裏面居住著老人和小孩,他們還可以一起照顧流浪貓狗。無論是人還是動物,都會覺得「彩虹之屋」是一個大家庭,而不是孤兒院、老人院,或是收容所。大家在這裏可以享有無限的愛,不覺得自己是被遺棄的人,甚至過得比一般人更快樂、更幸福。
創立「彩虹之屋」不是容易的事,不僅需要龐大的資金,更需要周詳的規畫。現在我或許還沒有能力完成「彩虹之屋」,但我會一直把這個夢想放在心裏,期盼它有一天能夠開花結果。
你心中最幸福的片刻是什麼?
幫助別人,而且看到別人因為我的幫助,變得跟我一樣快樂,這就是我心中最為幸福的片刻了。(黃瀚瑩採訪)
讀者10問來賓預告:
劉若瑀
(優人神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