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必需品:Himalaya 有聲書平台30天VIP領取活動】
哪兒也別想去的日子,聲音帶你到遠方。
過去薇薇的粉絲頁進行過許多贈書抽獎活動,這次,直接把書店搬到你家,而且還有人念書給你聽!不用抽獎,不用出門,人人都可以領取30天的免費VIP!
【請將這篇按讃、分享,造福朋友。】
【VIP領取時間 限時 5/23-6/12 ,抓緊時間來當VIP!】
Himalaya平台,我已經試用了一個多月,最近因為疫情宅在家裡,更是天天聽,當背景音樂那樣。
這個平台是有聲書、線上課程、Podcast三者的結合。要聽什麼有什麼。
(現在當紅的Podcast 上面都有:百靈果、淡如姊人生實用商學院、姊妹悄悄話、哇賽心理學….)
這幾天吼小孩,吼到喉嚨燒聲,睡前說故事時間都講不了話。
昨天晚上,想起Himalaya上有《小王子》有聲書。
趕緊找來聽,有故事,還有淡淡悠遠的配樂,哥哥妹妹可以聽上一小時,我的喉嚨非常感謝小王子。
然後,我驚訝的發現,《小王子》不但有中文版,還有英文朗讀版、日文版、法文版、韓文版…….這是逼死誰?
#媽媽真的沒有想學八國語言
#小孩肯聽故事睡覺就是好故事
#還有伊索寓言封神演義
炒菜時候,我在聽《曹操傳》,早產出生的他,阿母又早逝,成長過程曲折,怪辛苦的,我本來要罵小孩,心又軟了下來。
摺衣服的時候,聽了商業財經類的《小島經濟學》,這本書幾年前很紅,一直沒時間看,這次用聽的,原來經濟也可以這麼簡單去理解,一個島上三個人,從捕魚分工,就能慢慢發展出經濟。
還有很多親子書籍,好比 《這樣說話孩子最愛聽》、《媽媽天生了不起:從新手到家庭CEO》、《愛的教育:豐子愷藝術啟蒙教育……》、《如何用閱讀教育孩子》
#這麼多怎麼聽得完啊
#我需要一天72小時
張愛玲的多部經典:《傾城之戀》、《半生緣》、《紅玫瑰與白玫瑰》、《色戒》都找在上面。
馮小剛的電影《芳華》也在線上,意外的是,竟能聽見小說作者「嚴歌苓本人」的聲音推薦。
西方經典也一一囊括:《大亨小傳》、《戰爭與和平》、《月亮與六便士》、《簡愛》《傲慢與偏見》…..
#經典文學是基本的
#聽完一本忽然覺得自己好有氣質
最近大家都在討論要不要買疫苗險,裡面已經有保險達人跟大家分析目前市面上有的疫苗險《我該買疫苗險嗎?帶你一次看懂疫苗險》。太即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馬上領取VIP了解一下。
英文好的朋友,可以到英文專區,常春藤盟校教授和各領域精英都有著作在上面,原汁原味,很多附有英文的原稿,可以邊聽邊對照看。
聽久了,感覺英文有變好….(假象?)
念小孩都要勞英文…..get up now… wash your face…. brush your teeth
兩隻茫然以對……
我聽了一個多月都還沒聽膩,書中自有黃金屋,你也來把你家打造成金光閃閃的黃金屋吧!
VIP期間,你可以享有:
●尊享4000多本熱銷中文有聲書、廣播劇
從余秋雨引領的中華文化之美 到 世界美術名作講解。
從蔡康永的聊天哲學 到 劉慈欣的異想世界。
也可以聽聽林徽因和她的時代。
也可以聽易中天說禪。
也可以聽聽正念訓練,告別焦躁、失眠。
●暢聽1000多種中英文全球大師課
課程來自行業領袖、學者、常春藤盟校教授和各領域精英。
關於職場發展、自我提升、溝通技巧、商業知識分享、思想力培養、創造力提升、幸福哲學等內容。
(聽完已經脫胎換骨了吧?)
●很重要一點,沒有廣告!沒有廣告!沒有廣告!
因為你是VIP啊!怎麼可以有廣告來打擾你呢!
好了好了,這麼好的事,該怎麼領取VIP呢?
只要三個步驟,動動手指、暢聽書海:
1. 至Himalaya官方網站(https://www.himalaya.com/tw)點選「開啟免費體驗」,選擇註冊方式進行註冊。
2. 註冊完畢後,即有選擇訂閱方案「年訂閱」或是「月訂閱」的頁面,選擇方案後,頁面中間則會顯示「有優惠碼可以使用」的按鈕。(這裡會需要綁定一張信用卡,但免費VIP期限內不會扣款)
3. 按下「有優惠碼可以使用」,並輸入折扣碼「Reading2021」,即可兌換30天免費試用權益。
4. 若您在試用期間想取消訂閱,那在30天內取消訂閱,就不會被扣款喔!
(你也可以下載APP在手機使用,不過用手機無法使用VIP折扣碼,最快方式就是上官網,註冊完、輸入折扣碼領取30 天VIP,然後再去手機下載、登入,這樣就能電腦聽、手機也聽。)
【VIP領取時間 限時 5/23-6/12 ,抓緊時間來當VIP!】
折扣碼是「Reading2021」別忘了!
折扣碼是「Reading2021」別忘了!
-------------------------------------------------------------------------
Himalaya是喜馬拉雅的海外版,海外公司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
致力於打造全球化的音頻知識平台。
Himalaya目前主要運營英語區、華語區、日語區、西班牙語區。
在舊金山、東京、墨西哥有全球化辦公室。
目前已累積有五百萬註冊用戶。
大亨 小傳 英文 小說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壹週刊前幾年收了紙本,二月底連網路也要關閉,全員遣散,香港人來台灣因為要隔離,所以他是利用影像跟員工道別。(如果可以跟不可能的任務那樣,講完就爆炸就更完美了。)
其實在周刊中後期,每隔一段時間都說要賣要收,賣給蔡旺旺,還有賣給一個香港人,聽到耳朵長繭,但這次是真的了。
前年,黎智英出新書《人生不是名利場》,新書座談會我跑去聽,會後舉手發問:「你都停了壹週刊,不相信紙本,你幹嘛坐在這裡拋頭露面呢?」但他四兩撥千金,指著台下出版社發行人說:「我在這裡拋頭露面是因為我朋友叫我來,我就來了。」但隨即又補充,他停了壹週刊紙本,但留著網路,因為覺得手機媒體還有無限可能。
但連這個也沒有了。
那個新書座談會是他和詹宏志的座談,某種程度,這兩個人是我的鄰居。鄰居,當然不是自己住陽明山或大安林森林公園旁邊,門牌跟大老闆比鄰,而是在雜誌寫天地任我行,他們的專欄在隔壁。想想當時左鄰右舍有駱以軍,袁瓊瓊,江春男…..更早一些有劉大任、董橋、張惠菁,All Stars一字排開真豪華 當時雜誌的鋪排是這樣,封面故事屍體加裸體,往來皆白丁,封底專欄書香茶香,談笑有鴻儒,文字的光芒萬丈裡藏著一整座西夏旅館或綠光往事。然而市儈與風雅並不牴觸,雜誌風格的矛盾和衝突即經營者性格裡的矛盾和衝突。
差不多壹週刊第一次轉賣給蔡衍明的時候,紙本變得越來越輕薄,專欄一個一個被腰斬,彷彿克莉絲蒂阿嘉莎的推理小說,鄰居們一個一個掛了,也差不多也在這個時候,社方推出一波波優離方案,那個夏天,社長裴偉離開,大批大批的人馬離開,單薄的雜誌從後面翻來,老黎的事實與偏見,下來就是天地任我行。想想自己因為沒甚麼非走不可的理由,就留下來。
那個夏天,辦公室空蕩蕩得像暑休的教室。開檢討會的時候才三個人。一個人可以用三張桌子,一個放安全帽,一個放書包,一個寫稿。自己稿子寫完了,沒有人幫著看,就自己上傳按出版。那個夏天,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黃昏的時候,都會泡在頂樓游泳,游仰式,看內湖天際線一架架的飛機起落松山機場,看天色,由橘黃轉寶藍,轉墨黑。那個夏天,風雲飄搖之際,老黎在專欄寫一些人生要感恩,神愛世人的文章,想想主事者這樣消極,待著也沒什麼意思,夏天即將結束,自己逆著湄公河,從龍波邦到清孔當畢業旅行,回台北之後,也就掰掰了。
老黎的專欄我是拿來揣摩上意用的,再度集結成冊,本來以為還像前面幾本,都是茶水間公告的合訂本,無非馬雲一類勝者為王的經營幹話大全,可新書大抵是合著近年香港時局,和自己媒體帝國的烏雲罩頂,機關算計的生意人發現人生不若前半段的鴻運,多了更深刻的反思和沉澱。故而說人生不是名利場。
新書分兩個段落,往事追憶和針貶時事,文章從他文革時期偷渡九龍寫起,「幾十人蹲坐着擠在滲滿海水和嘔吐物的艙底十多小時,暈船的混亂中我連鞋都丟了。嚮往的這個地方我赤足踏在燙熱的沙地上,感覺多真實,真實多漂亮。我是從一個沒有真實的地方來的,那地方把仇恨當成是愛。在上岸的海灘我拾起一枚貝殼,彷彿拾起了自己的命運。」
他寫文革童年作黑市買賣,寫自己讀英文,紐約賣成衣,寫自己起高樓,宴賓客,清晰的時間軸線一路讀來,要當大亨小傳來看也不是不可以(或者周潤發大陸偷渡香港被梅艷芳改造成富豪的《公子多情》更為適切),後來發達了,寫一碗京都的鰻魚飯,寫自己買古董,講字畫的段落,恍惚的剎那我以為讀的是董橋的散文。
原來他文字這樣好,文字樸素有味道,擺在薄薄的雜誌還看不大出來,非得要變成了書冊,重新編輯了,賦予新的創意,才有了重量。但他都停了雜誌,出書幹嘛呢,故而會場上,我舉手問:「你都停了壹週刊,不相信紙本,你幹嘛坐在這裡拋頭露面呢?」
他四兩撥千金,指著台下出版社發行人說:「我在這裡拋頭露面是因為我朋友叫我來,我就來了。」但隨即又補充,他停了壹週刊紙本,但留著網路,因為覺得手機媒體還有無限可能。
但不管他心目中的的可能性為何,手機上用聲光娛樂演義新聞的大未來大概也沒有文字的發展空間了。他的文字很好,座談也很精彩,詹宏志與他對談,有點煮酒論英雄的味道,然而那書和活動在蘋果日報只是一則只有6571點閱率的網路新聞,注定淹沒在一堆有孔無榫的即時新聞裡。
但現在什麼都沒有了。
大亨 小傳 英文 小說 在 對我說髒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壹週刊前幾年收了紙本,二月底連網路也要關閉,全員遣散,香港人來台灣因為要隔離,所以他是利用影像跟員工道別。(如果可以跟不可能的任務那樣,講完就爆炸就更完美了。)
其實在周刊中後期,每隔一段時間都說要賣要收,賣給蔡旺旺,還有賣給一個香港人,聽到耳朵長繭,但這次是真的了。
前年,黎智英出新書《人生不是名利場》,新書座談會我跑去聽,會後舉手發問:「你都停了壹週刊,不相信紙本,你幹嘛坐在這裡拋頭露面呢?」但他四兩撥千金,指著台下出版社發行人說:「我在這裡拋頭露面是因為我朋友叫我來,我就來了。」但隨即又補充,他停了壹週刊紙本,但留著網路,因為覺得手機媒體還有無限可能。
但連這個也沒有了。
那個新書座談會是他和詹宏志的座談,某種程度,這兩個人是我的鄰居。鄰居,當然不是自己住陽明山或大安林森林公園旁邊,門牌跟大老闆比鄰,而是在雜誌寫天地任我行,他們的專欄在隔壁。想想當時左鄰右舍有駱以軍,袁瓊瓊,江春男…..更早一些有劉大任、董橋、張惠菁,All Stars一字排開真豪華 當時雜誌的鋪排是這樣,封面故事屍體加裸體,往來皆白丁,封底專欄書香茶香,談笑有鴻儒,文字的光芒萬丈裡藏著一整座西夏旅館或綠光往事。然而市儈與風雅並不牴觸,雜誌風格的矛盾和衝突即經營者性格裡的矛盾和衝突。
差不多壹週刊第一次轉賣給蔡衍明的時候,紙本變得越來越輕薄,專欄一個一個被腰斬,彷彿克莉絲蒂阿嘉莎的推理小說,鄰居們一個一個掛了,也差不多也在這個時候,社方推出一波波優離方案,那個夏天,社長裴偉離開,大批大批的人馬離開,單薄的雜誌從後面翻來,老黎的事實與偏見,下來就是天地任我行。想想自己因為沒甚麼非走不可的理由,就留下來。
那個夏天,辦公室空蕩蕩得像暑休的教室。開檢討會的時候才三個人。一個人可以用三張桌子,一個放安全帽,一個放書包,一個寫稿。自己稿子寫完了,沒有人幫著看,就自己上傳按出版。那個夏天,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黃昏的時候,都會泡在頂樓游泳,游仰式,看內湖天際線一架架的飛機起落松山機場,看天色,由橘黃轉寶藍,轉墨黑。那個夏天,風雲飄搖之際,老黎在專欄寫一些人生要感恩,神愛世人的文章,想想主事者這樣消極,待著也沒什麼意思,夏天即將結束,自己逆著湄公河,從龍波邦到清孔當畢業旅行,回台北之後,也就掰掰了。
老黎的專欄我是拿來揣摩上意用的,再度集結成冊,本來以為還像前面幾本,都是茶水間公告的合訂本,無非馬雲一類勝者為王的經營幹話大全,可新書大抵是合著近年香港時局,和自己媒體帝國的烏雲罩頂,機關算計的生意人發現人生不若前半段的鴻運,多了更深刻的反思和沉澱。故而說人生不是名利場。
新書分兩個段落,往事追憶和針貶時事,文章從他文革時期偷渡九龍寫起,「幾十人蹲坐着擠在滲滿海水和嘔吐物的艙底十多小時,暈船的混亂中我連鞋都丟了。嚮往的這個地方我赤足踏在燙熱的沙地上,感覺多真實,真實多漂亮。我是從一個沒有真實的地方來的,那地方把仇恨當成是愛。在上岸的海灘我拾起一枚貝殼,彷彿拾起了自己的命運。」
他寫文革童年作黑市買賣,寫自己讀英文,紐約賣成衣,寫自己起高樓,宴賓客,清晰的時間軸線一路讀來,要當大亨小傳來看也不是不可以(或者周潤發大陸偷渡香港被梅艷芳改造成富豪的《公子多情》更為適切),後來發達了,寫一碗京都的鰻魚飯,寫自己買古董,講字畫的段落,恍惚的剎那我以為讀的是董橋的散文。
原來他文字這樣好,文字樸素有味道,擺在薄薄的雜誌還看不大出來,非得要變成了書冊,重新編輯了,賦予新的創意,才有了重量。但他都停了雜誌,出書幹嘛呢,故而會場上,我舉手問:「你都停了壹週刊,不相信紙本,你幹嘛坐在這裡拋頭露面呢?」
他四兩撥千金,指著台下出版社發行人說:「我在這裡拋頭露面是因為我朋友叫我來,我就來了。」但隨即又補充,他停了壹週刊紙本,但留著網路,因為覺得手機媒體還有無限可能。
但不管他心目中的的可能性為何,手機上用聲光娛樂演義新聞的大未來大概也沒有文字的發展空間了。他的文字很好,座談也很精彩,詹宏志與他對談,有點煮酒論英雄的味道,然而那書和活動在蘋果日報只是一則只有6571點閱率的網路新聞,注定淹沒在一堆有孔無榫的即時新聞裡。
但現在什麼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