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法國社會學家Bourdieu在1984年出版《秀異: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法文版書名為 La Distinction)這一經典之作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費品味與其社會位置之間的關連成為討論與研究的對象。在Bourdieu之後,已有多份研究挑戰了Bourdieu的文化再製觀點,指出「文化雜食」現象與社會流動對文化品味的影響。台灣從農業、工業生產轉向後工業社會,整體社會的文化品味輪廓 (cultural taste profiles) 會呈現何種樣貌?社會流動對文化品味的影響效果在台灣又是如何?
莊致嘉老師運用「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資料,依照台灣人的音樂品味區分出五種文化品味群體,並檢驗教育流動、年齡及主觀地位分數與音樂品味之間的相關性,初步發現相當有趣,提供了我們再次思考/反省Bourdieu階級品味論點在不同社會的適用性。
#大家可以比對一下自己落在哪一個音樂品味群體之中
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8/08/14/chuangchihchia-2/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