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排放新經濟系列】歐洲倚靠綠色氫氣走向零碳目標! (09/11/2020 STANDNEWS立場新聞)
倚靠綠色氫氣走向 2050 零碳排於目標,最近兩三年間迅速成為世界主流。
今年 7 月 8 日歐盟在以「氣候中和」為目標的框架下,通過了標誌性文件《氫氣策略》(註 1),在歐盟內大力推動「乾淨氫氣」的生產及應用,一則取代化石燃料,二則用作運輸和儲存能量的媒介,是歐盟 2050 年達到零碳排放的重要支柱。值得注意的是歐盟今年 5 月發表了回應新冠肺炎影響的復元計劃(註 2),新增投資將注入綠色復元 “green recovery” 概念,包含發展可再生能源和乾淨氫氣,過程中將創造新產業和就業機會,因此《氫氣策略》不是經濟負擔而是經濟動力。
基本概念
「氣候中和」指人類不再為大氣層增添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乾淨氫氣」指由可再生能源生產的氫氣,生產過程不牽涉溫室氣體排放,也稱為「綠色氫氣」,此外氫氣燃燒後變成水,不製造二氧化碳,所以是「零碳燃料」。
達到「氣候中和」要求停止燃燒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關鍵一環是以可再生能源如風力和陽光發電,用在日常生活、工業生產和運輸之中,不過風力或太陽能發電不是天天穩定,產電太多時需要想辦法儲存,產電不足時把儲存的能量釋放變回電,《氫氣策略》視綠色氫氣為儲存和釋放能量的媒介,即是風力或太陽能發電多時製造氫氣,不足時燃燒發電,解決可再生能源不穩定的基本問題。
由於歐洲內部以至世界各地,都有地方(如日本、香港)無法以本地可再生能源發電满足社會需求,必須從有能力出口可再生能源的地方輸入,最放便是用電纜傳電,如果實在太遠怎麼辦?以前講過澳洲和日本的例子(註 3),在風力和陽光多的地方製造氫氣,運去能源缺乏的地方燃燒發電,綠色氫氣成為「儲存和運輸能量的媒介」就是這個意思。
某些工業程序或長途運輸難以電氣化,始終需要實物燃料,歐盟《氫氣策略》確認了綠色氫氣為停燒化石燃料後的替代燃料。
策略路線圖
《氫氣策略》明確宣示:「歐盟的優先選擇是發展主要由風力和太陽能製造的可再生氫氣」 “The priority for the EU is to develop renewable hydrogen, produced using mainly wind and solar energy.”
第一階段 2020-2024:策略目標是安裝最少 6 GW 可再生能源水解製氫裝備,每年生產一百萬噸綠色氫氣,把產生二氧化碳的氫氣生產機器退役,促進使用氫氣的新產業,包括工業和重型運輸。
第二階段 2025-2030:策略目標是達到最少 40 GW 可再生能源水解製氫裝備,每年生產一千萬噸綠色氫氣,預期綠色氫氣價格逐漸有競爭力,氫氣將成為整體能源系統的組成部份,支援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電力系統,政府政策將促進更廣泛使用,如製鋼、貨車、鐵路及海運等,個別地區可建成以綠色氫氣為主流能源的示範區,以及開始規劃境內長途運輸。
第三階段 2030-2050:預計綠色氫氣技術成熟並大規模應用,包括難以用其他方法減碳的行業。
為了讓策略得到執行,歐盟同時規劃了配套的投資計劃,項目包括大型水解製氫廠及相連的風力及太陽能發電場、運輸、分配和儲存設施、氫氣加氣站等,又採取措施促成各國合作建立氫氣供應鏈,這方面跟日本和澳洲合作預計 2030 年建成商業化國際液態氫供應鏈(註 3)異曲同工,5 月宣布的歐洲復元計劃增加了額外撥款推進乾淨氫氣發展。
在擴充綠色氫氣應用方面,歐盟預見首先把現時使用氫氣的工業轉用綠色氫氣,立即產生減碳作用,其次是公共交通、鐵路、重型汽車、內陸水道交通,後三者預料將採用氫氣燃料電池技術,有關交通運輸的具體策略歐盟將於今年年底公布。
展望
過去不少人認為綠色氫氣價錢太貴,沒有前途,其實由 2005 至今,綠色氫氣成本已經跌了一半,如今歐盟公布了《氫氣策略》,產生規模效應,預料到 2025 將再跌三成,行內人士更指出,歐盟與中國之間的技術競爭,將令綠色氫氣價格更快速下降(註 4),最新評估報告指:2040 綠色氫氣價格將比現在下降64%,在德國同樣跌幅甚至可提早到 2030 出現,達到有競爭力的價格水平(註 5)。
2050 達到零碳排放是把人類從氣候危機解救出來的希望,經過多年醞釀和深思熟慮,世界各國一致選擇綠色氫氣為停燒化石燃料後的替代品,歐盟《氫氣策略》一出,確定了大規模量產和連帶價格下降的趨勢,有了這個新的世界大局,加上鄰近地區的中、日、韓、新加坡都起動了走向氫氣經濟,香港政府必須立即下定決心,訂定綠色氫氣經濟策略,走向 2050 零碳排放目摽,否則我們將被時代邊緣化,失去國際大都會的地位。
註 1:European Commission, 8 July 2020: A hydrogen strategy for a climate-neutral Europe.
https://ec.europa.eu/energy/sites/ener/files/hydrogen_strategy.pdf
註 2:European Commission, 27 May 2020: Europe’s moment: Repair and Prepar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HTML/?uri=CELEX:52020DC0456&from=EN
註 3:《草雲居》,2020 年 7 月 20 日:零碳排放新經濟系列:氫氣燃料時代來臨
https://tiandiyouqing.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_20.html
註 4:energypost.eu, 31 August 2020: Who will be the Hydrogen superpower? The EU or China.
https://energypost.eu/who-will-be-the-hydrogen-superpower-the-eu-or-china/
註 5:Wood Mackenzie, 25 August 2020: Green hydrogen costs to fall by up to 64% by 2040.
https://www.woodmac.com/press-releases/green-hydrogen-costs-to-fall-by-up-to-64-by-2040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thestandnews.com/nature/零碳排放新經濟系列-歐洲倚靠綠色氫氣走向零碳目標
♡
「大氣層注入器沒電」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氣層注入器沒電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氣層注入器沒電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氣層注入器沒電 在 連我爸爸都沒有打過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氣層注入器沒電 在 Switch注入器開機程序 的評價
- 關於大氣層注入器沒電 在 switch大氣層注入器的推薦,YOUTUBE、PTT和網路上有這些 ... 的評價
- 關於大氣層注入器沒電 在 switch大氣層注入器的推薦,YOUTUBE、PTT和網路上有這些 ... 的評價
- 關於大氣層注入器沒電 在 Rcm loader教學- 婚姻板ptt - & 創世小玩家1 switch 的評價
大氣層注入器沒電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
【美國公共電視長期關注全球暖化所製作「氣候變遷挑戰」系列專題,在「來自南極的警訊」這個篇章,製作團隊走訪了南極多地,觀測到暖化的整體趨勢十分明顯,專家說,70年後全年平均溫度將會增加攝氏3.5度,海平面急速上升 沿海人口稠密國家恐釀成災難】
{內文}
大面積融化的冰層,不斷從南極大陸邊緣向內陸延伸,這個號稱世上最冷的地方,近來正隨全球暖化而加速消失,根據最新研究報告稱,南極當下每年融掉的冰,已是40年前的6倍以上,少說252億噸,科學家並透過雷達和雷射鐳射,測量冰層厚度,觀察冰的移動消長,動畫模擬出冰在南極大陸上的流動狀態,推測出南極每天融掉的冰,遠超越美國紐約一日用水的量。
(William Brangham/ PBS記者VS. Joseph Macgregor/美國太空總署冰川學家)
幫我解釋一下這是什麼意思,252億噸,每億噸就是十億公噸冰,當你做數學計算時,得到的結果就是,南極冰層正以每秒超過三個半游泳池的速度消失,你是說每秒鐘三個奧運規格游泳池的冰,正在從南極洲消失,是的,如果你用一年來平均考慮
這是美國公共電視長期關注全球暖化所製作「氣候變遷挑戰」系列專題之一,在「來自南極的警訊」這個篇章,製作團隊走訪了南極多地,尤其是南極大陸西北角裂開的半島,一個由烏克蘭政府主導的氣象站,擁有南極大陸最長期的溫度記錄,裡頭清楚載明,南極大陸雖然在不同時間點,迅速暖化又快速冷卻,但暖化的整體趨勢仍十分明顯。
(Oleksandr Poluden/氣象科學家)
您會注意到氣溫不會一直增加,因為每年都會出現一定的波動,然而無庸置疑的是,大約70年後,全年平均溫度將會增加攝氏3.5度
(Michael Oppenheimer/氣象科學家)
很清楚的,南極部分地區似乎越來越不穩定,並且融冰比我們預期的速度要快多了
奧本海默是普林斯頓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同時也是全球著名的氣象專家,他說 使海平面上升的極地融冰,只會基於兩個理由,其一是溫暖的大氣使海洋變暖,溫暖的海水自然會膨脹升高,再來就是暖化的大氣,融化了世界各地的冰和冰川,向海洋注入了新的水源。
(Michael Oppenheimer/氣象科學家)
所以最終,如果我們失去了所有容易受到幾度升溫影響的冰,海平面的上升將會非常非常大
一份聯合國最新報告預測,如果我們持續以目前速度,繼續燃燒石油 天然氣和煤炭,到本世紀末海平面將上升一英尺(約30公分),且越來越多研究人員認為,由於我們已經在大氣層中, 累積過多的二氧化碳排放,目前暖化的威脅其實是被嚴重低估,像是長期駐紮南極大陸進行觀測工作的美國家科學基金會研究員艾斯倫就明白指出,南極大陸西部的兩大冰川,已達瀕臨崩壞的臨界點。
(Alexandra Isern/美國家科學基金會研究員)
研究這兩大冰川的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它已經變得足夠不穩定,我們已經無法恢復
奧本海默估計,只要當前南極任何一片冰山融化入海,海平面上升的高度,就將是聯合國預測的五倍以上。
(Michael Oppenheimer/氣象科學家)
目前的估計是,如果Thwaites冰川完全融化入海,最終海平面會上升約五英尺,在我們身邊的一些最大都市,諸如紐約 波士頓 邁阿密,那裏都有很多開發項目, 房屋 建築 基礎建設,像是道路都非常接近海平面,你要如何保護那些,孟加拉該如何自保,它有數百英里的海岸線,在海平面上的當然沒問題,但你無法建造一堵牆來保護整個海岸,實際上我們真的是束手無策,數百萬人將被迫搬家,對 孟加拉有1億5千萬人,其中可能有幾百萬人不得不搬回來,在這樣一個人口稠密的國家裡,他們又能去哪裡,當人們試圖進入印度的時候,就已經存在衝突,人們試圖這樣做的時候就被殺了,試想當你有幾百萬人突然試圖移動時,又會發生什麼事,這絕不會是一幅宜人的景象
威脅已近在咫尺,專家分析稱,南極冰川加速融冰的部分原因,是它們失去了一些重要保護,許多冰川來自所謂冰架 巨大的冰台,有些像美國德州一樣寬 數百層樓高,它們在海洋上形成,幫助更大的冰川固定在陸地上,不讓它滑入大海。
(Robin Bell/美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冰架非常重要,他們基本上就像酒吧裡的保鑣,門上的鎖一樣,防止冰流入海洋
但隨著全球暖化情形逐漸惡化,南極大陸的主要冰架也開始崩解,2002年,相當於羅德島大小的拉森B冰架就完全解體成數百個碎片,且一如專家預測,拉森B原本鎖在陸地上的冰川,已開始向海洋加速分離,就在兩年前,更大的拉森C冰架,也出現了數英里長的裂縫,預計布倫特冰架很快就會和陸地斷開,屆時將釋放出相當於曼哈頓兩倍大的冰山。
(PBS記者)
你可以看到在我身後那片巨大的冰川一直連接著這些山峰,直到巨大的西南極冰蓋,所有這些冰與雪都包含了地球過去氣候的非凡歷史
(Alexandra Isern/美國家科學基金會研究員)
它就像一台錄音機,一台10000英尺的錄音機,科學家們已經盡可能地將冰芯鑽入冰層中,分析這些冰層
為了還原南極冰原歷史,以英國為首的考察團隊近期展開了鑽探工作,他們用最先進的儀器,鑽入2千英尺以下的冰蓋,拉出這些冰芯。
(Robert Mulvaney/英國南極考察團冰川學者)
我們一直在努力做的,是回復上一個冰川週期的氣候記錄,也就是120000到140000年前,藉以瞭解我們的氣候在未來一百年左右的變化,就像我們,就像氣候不斷回應大氣中增加的二氧化碳
結果發現,即便是1萬2千年前,只要大氣升溫攝氏兩度,海平面可能就會升高六到九公尺,如今南極冰層若全數融化,全球海平面恐將升高近60公尺。暖化,一個人類始終不願面對的真相,卻也是最難逃避的命運,解方已變得刻不容緩,沒有一個國家能置身事外。
大氣層注入器沒電 在 連我爸爸都沒有打過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篇會有點嚴肅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 THE ORIGIN】
知道嗎?
當吉翁茲姆戴肯被暗殺的時候,很多人民上街抗議,認為是聯邦的陰謀,但這一切都在薩比家的計畫之中。
然後,當聯邦軍的軍艦無視民間載客艦要出港而發生擦撞,造成雙雙毀滅,聯邦軍的艦艇甚至撞上殖民衛星的農用設施時,然後獨立派政客趁機發表演說,鼓吹殖民地的完全獨立時,很多人民也上街抗議了,手無寸鐵,只舉著告示牌,就想要聯邦滾出殖民地。結果聯邦軍可不是拿警棍打人就了事的,他們出動了戰車,並允許治安部隊隨意開砲,造成抗議民眾多數死亡,連帶周邊建築一齊炸毀。這時吉翁還是共和國,當時基連薩比就坐在議會裏頭,嘴角揚起一絲冷笑。
然後夏亞說動看不下去的卡爾瑪與軍校學生兵發動對聯邦治安部隊武裝解除成功,被稱為拂曉起義,也點燃了一年戰爭的導火線。
然後吉翁共和國變成吉翁公國,基連對聯邦發動了3秒鐘宣戰,與史稱一周戰爭的慘劇,大量的吉翁軍MS以閃電戰襲擊,並以毒氣,生化武器和核兵器屠殺了傾向跟聯邦維持和平的其他殖民地,死亡者大多是平民。
然後SIDE 2的第8號殖民地「伊菲修島Island Efficial」就被扔向地球了。殖民衛星中的人民牲畜,所有的一切,全部一起被當成對抗聯邦的超大型質量彈,不是在穿越大氣層之前就被殺害,就是在穿越大氣層的過程中被活活燒盡 (*註1)。
問題來了:當初參與「激進」抗爭遊行的那些平民,舉的那些標語,那些告示牌,除了炒熱氣氛,給獨裁者的野心提供正當理由以外,有任何正面價值嗎?除了「我有在關心時事」的自我安慰以外,又有任何正面影響嗎?在拂曉起義中打倒聯邦治安部隊的也是持有武器的軍校子弟,不是任何平民,更不是任何遊行示威的功勞。就算退一百步,遊行示威影響了卡爾瑪發動拂曉起義的決心好了,你終究是把你的命運交付在別人手上。就算沒有拂曉起義,基連終究也可能以其他形式尋找和聯邦開戰的契機,而你和你手無寸鐵的示威同志們只是最低階的棄棋,和你甚麼也不做,差別有大到哪裡去嗎?
然後你可能會說「不然我們該怎麼辦?我們還要生活耶?」
該怎麼辦?當你還指望著別人或任何一股勢力來救你脫離苦海,就意味著你相對於大環境,弱小到連當螻蟻的價值都沒有。新手村的勇者能憑著一股志氣就直接去打魔王城嗎?要馬你躲起來偷偷練功,充實自己,增加自己的影響力,然後再思考要怎麼做,要馬你憑藉現有的資源,設法安置你的家人親友,讓他們能好好活下去。這些都是你可以選擇的。
但這些你都沒想過,你既不是飛天御劍流的弟子也不是傳說的NEW TYPE,你只是個打字很快,只看懶人包,選擇性接收訊息,選擇性相信或懷疑,還對國際充滿種種美好幻想的魯宅。即使你心裡深處自知是如此無能,你還是想跟一群人一起參加意義薄弱的盛大派對,然後把決定權拱手讓給不認識你而且你其實也不認識的政客來幫你決定,結果你只是在鼓吹賦予新政府或舊政府更多權力來壓制或消滅你看不順眼,但其實甚至可能與你無關的事情 (即使他們可能連你也順便消滅掉)。
然後你還能以為自己「至少做了些甚麼」,或者更好聽點,是「民主鬥士」,「憂國志士」...
現在志士,鬥士甚麼的,門檻還真低(笑)。
套用我友人一句話: 「別說甚麼遊行,遊行不是抗爭,是派對。」也別說甚麼知識的霸凌,有知識的人之所以能霸凌你,就是因為你無知又不充實自己,還能躲在跟你一樣無知的群體裏頭囂張跋扈。「冷漠共犯」,「冷漠共犯」的...你有沒有想過別人或許只是盡力做自己當下能做最好的選擇,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衝動或許一點價值都沒有,甚至是有害的?
只要你一天不接受自己無能為力的現實,你就不會有任何選擇。去洗把臉照照鏡子吧,你不是夏亞也不是阿姆羅,你現在搞不好連跑龍套的資格也沒有。
你.一.點.影.響.力.也.沒.有。
註1: 感謝網友補充,在安彥良和THE ORIGIN第13集第39頁有提到,為了鎮壓伊菲修島,吉翁注入了GG毒氣使反抗無力化,這是一種只要接觸皮膚就足以致死的強效神經毒氣。但在飯田馬之介的宇宙的死亡女神這部漫畫中,天田士郎因為換穿Normal Suit而倖免於難,只是眼睜睜看著自己家人朋友一個一個倒下,因此而非常痛恨吉翁。一般相信伊菲修島在落向地球之前,島上已經沒有生還者。
大氣層注入器沒電 在 Rcm loader教學- 婚姻板ptt - & 創世小玩家1 switch 的推薦與評價
喺Hong Kong,Hong Kong 買switch注入器NS RCM Loader 大氣層U盤注入存檔短路帽. ... 使用者只要在開機時按住電源、音量+、Home等3個按鍵 Brita 電池沒電. ... <看更多>
大氣層注入器沒電 在 Switch注入器開機程序 的推薦與評價
Switch 注入器 開機程序. ... Switch 破解教學11.0.1 / 11.0.0 大氣層 atmosphere/hekate(使用sxos誤升級的朋友歡迎來看看). Console Cracker.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