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炸開,煮飯婆模式又啟動。你啟動了嗎?】
除了一個幾乎不常在家的高中生,另外兩隻大的都已經進入大學並且住校,我幾乎已進入「亞空巢期」,
常常我只需要為我那因疫情而改在家上班的老爺做飯,甚至一週有好多餐都因為(只有大眼瞪小眼的兩個人)乾脆上街尋尋鮮味。
再加上過去近一年我嚴重的自律神經失調,我已經頓悟,千萬別太勞煩、別太勉強我已不斷發出抗議的臭皮囊。
通常我會問問它:
今天是不是不想進廚房啊?
臭皮囊會很爽快給我清楚直接的答案:這位大嬸,您忙了大半輩子了,不想做就不要做,瀟灑自在過日子可是要學習並習慣的!
請尊夫人牽著另一雙老手,倆人依偎著、浪漫著、提前習慣著這倆老相伴的好日子吧!
過去那十幾年忙進忙出、成天送孩子接孩子、買菜洗菜切菜窩在廚房汗流浹背、為四座壯漢甘願蹲點做飯的、一個個難以想像如何熬過來的小日子,早已淡出我的記憶。
疫情炸開,壯漢全都回到家。
除了震驚與害怕,第一個念頭,又是煮飯婆永遠不可能甩鍋的夢靨:
是不是,又要,啟動---煮飯婆模式啊啊啊啊啊啊啊?!
想起去年二三四月當時疫情吃緊,我每天張開眼睛就只為一件事而腦、而忙、而活:就是怎麼把這幾張大嘴的三餐餵飽。
這任務可比來回奔波滿足張開小嘴嗷嗷待哺的小雛鳥之難度難多了,因為,我眼前的,都不是小雛鳥,都已是比我高了個把頭的青少年。
端出每道菜的單位不是一「盤」一「盤」,而是一「鍋」又一「鍋」:一大鍋滷肉,一大鍋咖哩,一大鍋炒飯,一大鍋什錦粥,一大鍋炒青菜。
所以每天二十四小時扣除睡覺時間,幾乎都在當廚娘~~為「部隊」服務的「廚房老娘」。(我高度懷疑去年五六月之後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與此脫不了干係)
疫情無預警的倏地炸開,廚娘我的警鈴作響、神經又緊繃,立即隨著在疫情前線的辛苦人員調整心態:切換成作戰模式。
經過一長段時間的休養,過去近十一個月,我每天全副精神都拿來運動、調養、做氣功、做瑜珈、健走、研究健康食品(如我書裡自序所寫的大病一場),
我的臭皮囊好不容易在我高度的誠意與努力中,稍稍願意回應給我好臉色。
如今,我似乎沒膽量再求我的「臭皮囊大神」重振舊山河、力拚光復大陸,以解救「飢餓同胞」,真怕它乾脆棄械投降直接倒下去給武統。
但是,目前疫情這般嚇人,真是少出去為妙啊。
保護自己、就是保護家人,吃自己,就是愛自己;愛自己,就是愛家人,就是為「避免疫情之不可預測蔓延」盡最大的心力。
於是,昨天開始,只能百般懷柔我的臭皮囊,拜託它顧念我為家為國的一片赤心,配合啟動「煮飯婆模式」,
不過,這次,我想通了,我更升等了,我要煮更大「鍋」,甚至更大「桶」。
一大鍋咖哩料,一大鍋義大利醬料、一大鍋滷肉、一鍋南瓜海鮮粥、一大鍋、一大鍋……
每次下廚「首要作戰目標」是:以兩三天不再下廚勞煩我的臭皮囊為最高原則。
才不管部隊同袍們是不是吃膩吃煩?每種料理的份量extra到足夠各級兵種吃撐兩三天,老娘我,能填飽你們的大胃,已是仁心仁德、大慈大悲,管它每餐是不是變化多端、花俏俱全。
不過,話說回來,我這個老廚娘十多年的資歷也不是白混的,不論端出哪種鍋,我都有自信部隊會回報:
媽,吃幾頓都不會膩诶,不論義大利麵、海鮮粥、鮭魚蛋炒飯、咖哩飯,料都超好超實在!
不過,這疫情也讓這一年空蕩蕩的老巢又突然又擠滿人氣(青少年的臭汗氣)。
空巢老媽哀怨著小孩離巢的辛酸孤獨無人知,這回,又何苦抱怨煮飯婆的辛苦沒人疼?這種父子騎驢的心態是自我折磨,更是惹人厭的。
能被這樣需要的日子也不會太久,也不希望太久(因為,新冠病毒,你,給我趕快滾吧)!
想起我已失智不會做飯的老媽,以及去年已從人生畢業的我的婆婆,
過去,逢年過節我們攜家帶眷回去吃她們的親手料理時,她們那發光慈祥的臉龐、那忙不迭地、不言而喻的歡欣起勁,
我想,現在這段重操舊業煮大鍋部隊飯的日子,應該、絕對是我老後陪伴我的幸福懷念。不是嗎?
說說吧,除了我上述的大鍋部隊菜,你們還有什麼妙招絕活可以撐個兩天不煩不憂不下廚呢?
《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7768?sloc=main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簡單哥,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經典傳統【香菇肉燥】濃郁鹹香的白飯殺手,樸實又美味! 「還在煩腦今晚煮什麼料理嗎?」 「亦或是家裡都有什麼常備的料理咧?」 香菇肉燥不只能拿來 淋在飯上、麵上、燙青菜上都非常適合 煮一大鍋起來冰在冰箱 要吃的時候拿出來加熱真的非常棒 (今日份量:5人份) 🥣需要準備的材料🥣 👉絞肉 450克 👉...
大陸大鍋菜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寫了一堆不婚不生的文,其實,一切都為時已晚。
我已婚已生。
還有人以為我一定婚姻不幸福,有人以為我是自私自利不顧家庭的渣女。
呵呵呵~
正因為已婚已生,才能強烈感受其中之滋味。
正因為很努力在母親、妻子、媳婦、大嫂、女兒、我自己,這些角色之中活出自己滿意的樣貌,才深刻體會,女人應該都是「千手觀音」化身來的。
別跟我說:「如果女人都像妳一樣的想法,台灣就完了!」
奇怪耶!想法是因現況處境而來,現況不能改變嗎?觀念不能翻轉嗎?行為不能調整嗎?制度不能制定嗎?人是活的,除非你是化石人?兵馬俑?木乃伊?
當現況改變、觀念翻轉、行為調整、制度完善,想法自然就不同了!
我天天在粉絲頁說東道西,也依然幾乎天天為家人備餐。
當沒有時間時,
我煮麵或煮麵線。
但是因為家人糖尿病,麵或麵線要少。
湯頭香菇燉雞。我又加了大陸妹和豆腐。各種料多一點,就能吃飽了~
又一餐是蒸魚(用筍醬來蒸)、炒高麗菜、玉米很多排骨兩塊的玉米排骨湯、免費贈送的滷豬腳(老公看到,眉開眼笑的~)、還有炸菜絲黑木耳金針菇和一點碎肉一起炒的不知名菜。
再來一餐,這盤綠綠的東西是毛豆打爛加蛋一起蒸。兒子很喜歡說好吃,老公說:味道很怪,浪費好好的蒸蛋。
那一大鍋是我的好朋友教我的料理。洋蔥、洋芹菜、胡蘿蔔和一點排骨下去燉煮,再加入紅扁豆,最後撒上義大利香料和黑胡椒粉,鹽巴調味。
昨晚吃的是麻油炒香老薑片,炒杏鮑菇和九層塔,淋上米酒。
還有烤鱈魚,撒上法國香料,紅酒,白胡椒粉,鹽巴,蔥,放進烤箱烤個十分鐘,絕對好吃到秒殺。
不過,沒肉可吃,老公竟然默默搬出豆腐乳……
大陸大鍋菜 在 跟著左豪吃不胖&親子樂活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比臉大鍋盔餅吃過沒
從大陸學來的鍋盔餅烤餅🥙比臉大的份量也太嚇人😍😍源自100%湖北秘方,現揉現烤的鍋盔餅,鹹甜口味都夠味好吃👍
我家最愛 #梅干菜豬肉加辣 👍 #可可奶酥🍫 #紅糖豆沙 ,直接買回家當點心、晚餐超快就秒殺啊😍老婆吵著還要再買~ 看到快停車!
✅可電話預定
✅鹹的要加辣無敵爽
陳記荊州鍋盔
大陸大鍋菜 在 簡單哥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經典傳統【香菇肉燥】濃郁鹹香的白飯殺手,樸實又美味!
「還在煩腦今晚煮什麼料理嗎?」
「亦或是家裡都有什麼常備的料理咧?」
香菇肉燥不只能拿來
淋在飯上、麵上、燙青菜上都非常適合
煮一大鍋起來冰在冰箱
要吃的時候拿出來加熱真的非常棒
(今日份量:5人份)
🥣需要準備的材料🥣
👉絞肉 450克
👉乾香菇 15克
👉蒜頭 20克
👉紅蔥頭 35克
👉蔥花 20克
👉醬油 3大匙
👉冰糖 30克
👉醬油膏 1.5大匙
👉胡椒 適量
👉貢丸 180克
👉油豆腐 200克
👉水 400-500毫升
👉香菇水 100毫升
⚠️簡單哥小提醒⚠️
1大匙 = 1湯匙 = 15ml
1小匙 = 1茶匙 = 5ml
🥣開始簡單製作🥣
①將香菇、貢丸、油豆腐下鍋翻炒
②下油煉紅蔥頭
③將絞肉炒成金黃,加入爆香料蒜、蔥
④加入冰糖、醬油、醬油膏、白胡椒,做上色及調味
⑤加入配料翻炒,並倒入香菇水
⑥水量不夠再補一些水,並蓋鍋蓋小火煨煮30分鐘
⑦加入些許紅蔥酥,並關火上鍋蓋燜5分鐘
簡單哥感謝大家的觀看❤️
你實際「按讚」「分享」「追蹤」👍
是我拍片的動力哦!🎬
喜歡我的朋友歡迎加入我✌️
➤簡單閒聊Podcast https://pse.is/3azapd
➤史上最實用貼圖上線拉 https://pse.is/U3DC6
➤IG帳號 Easybrofood
➤YouTube頻道 https://pse.is/wenyc
➤FB粉絲頁 https://pse.is/xd3y9
➤簡單哥大家庭 https://pse.is/tvlet
➤ Line社群小家庭 https://pse.is/wgrn4
#香菇肉燥
#肉燥飯
#傳統料理
#台式
#簡單料理
#居家料理
大陸大鍋菜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霓虹昏光熄滅;紅妝女郎沉睡;酒熏醉漢浮去;髒言穢語消散;最後的煙草氣味也殆盡。最幽暗沉寂的盡頭,迎來了曦光,點點鶯燕之語,還有鐵閘升起的聲音。猛地擰頭一看,只見一個身影瞬間竄入了一家小店。門外一個棕紅金邊的大招牌置頂,「深仔記」三個字用金墨刻着;旁邊又有數個白底紅字的圓牌,寫着「小菜」﹑「粥」﹑「麵」等字眼。裏頭飄來一陣大地魚香,是雲吞麵的味道。隨味而步進店內,經過前方兩張圓桌,右手邊便是麵檔,隔着被蒸氣騰得發白模糊的玻璃,一個闊厚的背影擺動着。驀地,他從出餐的小窗口探出頭來,是一名相貌平凡的老年男人,清爽短髮略略見灰,架着一副銀絲眼鏡,但最搶眼的,就是他那憨厚的笑容。
他是「深哥」,聞其名就知道他是這家老字號的掌門人。鐵閘轟地響了兩下,嚇得人心離,深哥卻施然走到門外查看,原來是貨送到。他說,做食肆跟做人一樣,不昧良心,夜寂敲門何須畏?
堅持不變
收音機的女聲正在報時,現在是早上七時正,大湯鍋內的開水已經沸騰着。雲吞麵鋪的開門第一件事,就是要煲湯,但如此一大鍋的湯,晚上關店離開前,就已經要開火燒水,待早上回來開店時再放材料。深哥忙於準備食材之時,嘴裏喃喃唸着,老店一九八二年開辦,直到今日,麵湯都是沿用當年師傅教落的秘方,半點不改,因為不想違背傳統。他跑到店外,把剛才的幾箱貨物搬到後倉,又打開其中一箱,取出一包食材來,細心一看,是一包大地魚乾。他把魚乾從包裝裏抽出來:「雲吞麵湯落大地魚係必然嘅,唔用大地魚嘅話,湯不成湯。」把魚乾放進鍋中,他嘆說坊間很多人都省了大地魚這個錢,煲湯後就只用醬油調色,味道差得遠了。接着,他把大堆豬骨倒進鍋內。不說不知,湯骨用甚麼骨也有講究,老店堅持要用豬筒骨,而且有一個宗旨,如果要做良心生意的話,千萬不要落豬頭骨。深哥當日年輕時也不懂,是一位老雲吞麵師傅告訴他,婦女生小孩後,誤吃豬頭骨會上風,女人因為喝了自己的湯而上風,那麼就間接做了壞事。他銘記在心,並下令凡違規者一概革職。放入剩餘的材料後,就要靜候數小時,打開蓋子讓湯熬煮出味,要清澈見底,才稱得上一碗靚的雲吞麵湯。
做飲食行業的,哪有坐下來等待的時候?走出廚房,他又拿出了一些大地魚,做雲吞的話,要先把肉剝出來,再放到熱油裏炸至微焦及香味散發,然後用攪拌機攪碎,用來撈雲吞餡,落大地魚講求比例,不能太多或太少,太少無味;太多會苦。準備好大地魚粉,他就把脫水後的蝦及豬肉混合起來。這又令他想起以前跟師傅做的時候,不會用完整的一隻蝦,如今年代不同,生活富足起來,他就選用完整的蝦。每隻雲吞都要有少許豬肉,但不能放太多,要做到香而不膩。加入調味料後,就灑上大地魚粉,然後撈勻,撈餡要順時針,不然蝦及肉會散開,散了就起不了膠。餡料做得好,還需要外皮及包功配合,他打哈哈:「皮一定要薄,面皮咁厚邊度好食架?」耍着嘴皮時,他的雙手沒有停過下來,一邊純熟地包起了一顆又一顆雲吞。對雲吞的大小眾說紛紜,他卻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兩口雲吞。他解釋,以前流行一口雲吞,但他認為太小的話只吃到麵皮,不夠過癮;現時很多人喜歡吃大雲吞,但根本不好吃,雲吞大顆如鯪魚球般,外面煮熟了,裏面未熟;到裏面熟了,外面就因過熟而變得粗糙了。看他包得輕鬆,卻不知道內裏功夫技巧如此講究,他笑謂:「表面上雲吞麵好好做,但都係功夫錢,樣樣都要功夫!」
的確,就連淥麵也講功架。深哥甚至覺得,做一碗好的雲吞麵,最難就是淥靚麵。麵的生熟程度要剛剛好,準確度要很高,差了半分鐘,一個麵就可以由活生生變成死沉沉。他記起以前做街邊檔,客人坐在遠處的話,麵淥九成熟,待樓面送到客人面前時,麵就最好吃;如果客人就坐在面前吃的話,麵淥九成九熟,立即吃。說時遲,他抓起幾顆新鮮包好的雲吞,跑入麵檔,將雲吞丟到筲箕裏,放到滾湯內,隔一陣子再放入一個生麵,淥了淥再撈起反手放到湯碗內,加入一勺湯,灑上葱花,一碗雲吞麵就成了。他捧着熱騰騰的麵放到桌上,二話不說就吃起麵來,沒花幾口就吃光了碗中物,剛剛好的雲吞麵,會令人不停地吃下去,一口氣就吃光。他說雲吞麵真正的吃法,先吃麵,再吃雲吞,最後飲一口湯,不得了。做了三十年的麵,他還是每日都要吃一碗,吃的是味道,也是一種緬懷。
大恩不忘
聽深哥的口音,就知道他並不是香港出生。他記得那時候剛來香港,有人帶他到新填地街吃了一碗麵。雖然當時沒有錢吃雲吞麵,只叫了一碗淨麵,但在大陸沒有吃過雲吞麵的他,驚嘆這碗麵的美味,因為太喜歡那味道,令他冒起了學煮雲吞麵的念頭,於是便入行了。猶記起學師時,生活十分辛苦,又要被師傅罵,又要挨打,但磨練總算有價值,一年後,他就自立門戶,於街邊自個擺起檔來。在油麻地這一區打滖久了,被人收保護費﹑有人醉酒鬧事,甚麼事情都有發生過,這些刀光劍影都沒有令他退縮,反倒是「走鬼」這回事令他最苦惱:「開一檔佢就拉一檔,俾人捉到怕啦,嬲嬲地就搬入地鋪。」這倒好,穩定下來,一直到如今。當然了,有了地鋪後,賣的東西自然要增多,鵝腸﹑黑牛柏葉﹑炆羊腩等小菜,又有了生滾粥等,以配合不同客人的口味。雖然產品多了,但深哥沒有因此而變得馬虎,因為嘗過美味的感動後,對食物有了執着。他還是十分謙遜的,認為自己做的食物,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只是,他們的食物對得起這個價格,在這個行頭內,老店的麵算便宜了,一碗雲吞麵才二十多元而已,在砵蘭街不會找到這麼便宜的雲吞麵了:「做麵好低利潤,我但求做良心生意就算。」這一份心意,又有一個故事。
想當年最苦的日子,就是他偷渡來香港時。當時游水到了大嶼山,就在虛脫的時候,遇到了他的恩人。對方好心讓他休息,又給了他一碗白飯及十元車馬費,他才得以活到今日,日子如此安樂。雖然直到現在,深哥都找不到恩人,還不了恩,但他從那時開始,立志不會做違背良心的事,並要回饋社會。這些話可不是說說而已,除了免費請一些幾十年的熟客吃麵之外,他更揚言,如果有人來到油麻地肚子餓了,只要進店內說聲不方便,吃完就可隨便離開,更吩咐員工不能阻止人家離開。他忽而記起,有一次有記者來「放蛇」,有一名醫生來吃麵時,表示自己錢包不見了,深哥不但沒有發怒,更給了他五十元,記者當場愣住了,說香港竟然還有這種人,深哥卻失笑:「點會冇啊?香港人好有人情味㗎。」又有一次,店外對面的唐樓有個女生跳樓,數十人在看,就在女生跳的一刻,他跟另一個途人竟衝上前,兩個人把女生接住了。救了人令他傷到現在,但也令他不忘做了好事的喜悅:「我做人就係咁簡單,幫到人就開心,唔違背良心,做人唯利是圖係唔得架。」他指一指近門口處的男人,表示這是他的兒子,個性跟他很相似,也許是遺傳。說起兒子,他臉上也是喜悅。兒子中三開始跟着他做麵,到現在十多年了,已經可以獨立打理老店。深哥對他十分放心,更着他有機會就會把生意擴大,為了賺大錢倒不是,他坦言只是很單純地喜歡雲吞麵,認為有好東西為何不分享:「我六十幾歲啦,賺乜大錢?賺大錢就唔止賣二十幾蚊啦,大家認識我深仔記就夠啦。」所以他叮囑兒子做好本分,不能為賺錢只做遊客生意,要看重舊客,因為老店全靠熟客光顧才有今日。
回過神來,深哥已經站在企檔位置,應付着午市。其實他大可不做這些功夫,只是,他喜歡。跟街坊聊天好﹑做樓面好﹑包雲吞好,淥麵也好,反正沒有一件事,是違心而行。放下一碗麵,又是那一抹憨直的笑臉。
深仔記
地址:油麻地砵蘭街65號地下
電話:2780 3768
營業時間:9am-4:30am
詳情: http://bit.ly/2EcU3v8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大陸大鍋菜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金粉灑落碧水之上,漁艇早已飄蕩至海中心,與點點燦光相融。岸邊是一條長廊,看了看錶,十時正,難怪晨運客已不見。這裏是鴨脷洲,從前不曉她,以為她是個如長洲般的偏遠小島,然而,她其實是港島南區的一個彈丸之地。步離海旁只有一條路徑,就是往中心的大街走。這大街啊,其實小巧筆直,坦率親切,兩三步一小店,五六步遇左鄰,如今有了利東站,多了外來人,更為熱情。
眼前正迎面走來一名略肥的婦人,臉上一抹燦笑,沿路跟不少途人寒暄着,大家都一句二句「貞姐」地喊。來到一道頗舊的鐵閘前,貞姐拉閘至半開,竄進店內。舉目一睹 ,淡青的招牌,左右各有六張食物的照片,中央夾着「金龍」兩個紅字,半點不別緻。然而,她的俗氣卻養活了足足四代人,雖庸猶貴。
穿閘而過,率先入目的是右方的粥檔,一個大鍋配一個小鍋,旁邊數個放配料的小膠盒空蕩蕩的;左方則是腸粉檔,冷冰冰的腸粉櫃旁邊,是一個沒有油的炸鍋。再往內走,玻璃面的方桌、圓桌數張,旁邊是天藍色膠櫈;密麻的菜單及照片掩去鏡面牆身;腳下踏着翡翠襯白的磁磚地,來到食廳盡頭的水吧,探頭一望,裏面還有一個明檔,看來是裝放糖水的。暗忖一切甚是老舊之時,貞姐早已身在廚房。
庸菜細煮
她是小店的第二代,自五年前接父母手後,就主力撐起小店。小店雖說下午四時才開鋪,但她每天十時就要回來做準備工夫。先是煲粥,小店賣的是生滾粥,所以特別注重粥底,洗好米後,下腐竹及柴魚到粥鍋內熬煮,貞姐接着邊把粥料洗切好備用,邊沾沾自喜地低喃着,自家的碎牛艇仔粥、及第粥、雞粥多麼好吃,但一切歸功於母親,「我媽媽識煮好多嘢,教我要用心煲粥,用心煮嘅就最好食。」她自言自己的廚藝,全都是媽媽教,在她心中,媽媽總是萬能的。備妥粥料,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煮糖水。主要先煲好中式糖水,如西米露、木瓜糖水、番薯糖水等,這些都是由媽媽作主的年代維持至今。說起往事,她倒滔滔。
小店雖只立廿七個年頭,但那個昔日則要從三十八年前說起。那時候的貞姐,年約十二,當時媽媽於工廠區推車仔檔,專賣中式糖水予附近的工人,她每天放學後來幫忙,自幼就有一手好廚藝。只是,車仔檔始終不穩妥,日日膽顫心驚。母女堅持十年,終於得一小店於利東邨街市,雖然只是外賣小店,但總比走鬼日子來得好。當時父親也協力顧店,果真是自家生意。貞姐畢業後,外出工作兩三年,就應母親的要求回店裏幫忙,她爽朗一笑:「佢希望我學她嘅手藝,唔係就冇人傳承啦。」一家人性子隨意,偶爾煮到好吃的,就想把菜式加入餐單,但做外賣畢竟有限制,結果於一九九一年,決定搬到地鋪。這家人是土生土長的鴨脷洲人,很多相熟街坊,對這地方感情最深,順理成章遷到此地,才有了現時的金龍。
明火正紅,幾個大鍋各自煮着糖水﹑白粥及例湯。說是茶餐廳,小店賣的食物卻雜得很。大汗淋璃的貞姐,轉身又埋頭開腸粉漿。只見,她小心翼翼地秤好材料:「一定要用磅,唔可以靠估,爭少少個味就唔同咗。」她口裏說着話,目光卻專注磅前數字。一切妥當,她接着開水,再把粉漿耐心搓至均勻,這樣才不會起粒,口感滑溜。將完成的腸粉漿拿到門口腸粉檔時,已經有客人在外等候,瞄了瞄牆鐘,噢,原來已經將近四時。她見狀立即把鐵閘打開,着這位兩手提重物的大嬸先進來坐坐,又匆匆跑進廚房,捧出一盤剛釀好的煎釀三寶到炸鍋旁邊,二話不說就丟到鍋裏去,看來是熟客。三寶於炸鍋內奔跳,乍看之下,明顯較坊間的大件,且塞滿自家手打魚肉,炸好排放於碟子上,淋上自製醬油,就端到客人面前,「今日食唔食腸粉?照舊翠瓜叉燒腸?」她熟稔地對大嬸說,見對方點頭,就準備跑到腸粉檔。怎料一轉身,一名頭戴鴨嘴帽的婦人已立於此,雖然把一頭短髮染了啡紅色,臉龐上的仍見歲月的痕迹,她正是貞媽。性格似乎比貞姐更爽朗,貞媽見人就開口道:「呢個腸粉櫃用咗廿幾年啦,係我大佬構思畫圖,再請人整,出面買唔到㗎!」這台機器是座地式,的確比平常的較大,厲害之處是由開檔到收檔都不用加水,以致速度及蒸氣更佳,火候好,做出來的腸粉方滑。試過有遊客每晚遊樂完畢,都來吃煎釀三寶及腸粉,吃足一星期,貞媽聞言搭訕:「梗係覺得滑啦,唔係都做唔到咁多年。」與其說她自信,倒不如說是自豪,雖自知這些食物只是粗菜,卻用心細做。貞姐自小就受到薰陶,對食物同樣充滿熱誠:「阿媽教落,自己擺得入口先好賣畀人。」五年前,父母因為腳疾而退休,由她接手小店,只偶爾到店裏幫忙,令她緊張不已。如今可保持着媽媽的水準,她已經滿足。傳承是孝德,一顆赤子之心,卻是難得。
情若瑰寶
天色漸見朦朧,一盞又一盞錯落的街燈陸續亮起。下午時間的客人多是吃些小點,或買外賣,加上父親也回來幫忙看鋪,貞姐就步進廚房去準備晚餐。為鍋子內的湯加鹽調味後,她徐徐步到廚房的後門,看着馬路的遠方,盼着甚麼似的。驀地,眸子被強光刺中,舉手一擋,回神之際,一輛貨車已經停泊於門前。引擎聲一下子消失,一名身穿間條衫的男人利落地跳下車子,往店裏走來。貞姐見狀,率先步回廚房,又着對方快點幫忙準備晚上的蒸餸。細看,二人樣子還真有幾分相似,她解畫:「呢個係我個仔昊賢,佢日頭做司機,黃昏返嚟幫我手做晚市。」說起兒子,她倒有些少愁色。一如當年她接手小店般,現時她同樣希望兒子可以接手,畢竟她已經五十歲,總有退下來的一天。只是,昊賢喜歡開車,自小已告訴貞姐,長大後要做司機,當時,她可是晴天霹靂,果然一直到長大後,仍然不變。對於這個事實,她也是理解的,年輕人喜歡自由,還沒定性,所以她也沒有強人所難。
終於到數年前,她的氣餒才令兒子決定回小店工作。當時父母退休,移居於大陸,不常到店內幫忙。有員工辭職,可是這飲食業啊,要招聘也不是容易事,員工不足,備菜﹑煮菜﹑樓面﹑洗碗,她只得硬撐。她皺着眉心,直言無助:「真係好辛苦,你睇我咁嘅身形,一日企咁多個鐘,對腳好痛。」腳痛得躲起來哭,又不敢讓人知道。終於有一天,她坦白跟兒子表示,打算把小店關了,不再做下去。昊賢這下子可緊張起來,一來得知媽媽的辛酸;二來不願看到兩代人的心血就此去,於是提出回來幫忙。他不諱言:「我梗係希望做全職司機啦,但唔想睇到媽媽咁辛苦,我見到金龍需要我多啲。」一旁的貞姐拍拍兒子肩膀,調侃他還有很多東西要學,而且還欠缺了一點熱心,強調這一行真的要用心去做。昊賢口裏唯唯諾諾,手則用力地炒着鑊,她看在眼內,心裏還是有點點欣慰。還盼,守得雲開月正明。
月兒亮,依舊擋不住漆黑。幸而,萬家燈火,照亮了一切。小店的星火很是溫馨,貞姐的弟弟及弟婦下班後也會到店裏幫忙。小店早已坐滿了熟客,甫坐下,人人送上例湯一大碗。貞姐一家人就坐於旁邊圓桌吃晚飯,期間不住與客人逗着趣。
大半輩子都守着金龍,並沒有賺過甚麼大錢,她說這是一個情意結,只希望有一個安穩的家,一家人想吃甚麼就能吃。對待客人亦然,因為自己有家庭,會關心是否有靚湯喝,這正正是這條街的人情味。「可以咁講,金龍係我哋一家人﹑所有街坊嘅聚腳點,呢個就係我辛苦咁耐嘅得着。」她眸子內反映了店子的一牆一磚,庸舊卻宛如瑰寶。
採訪:黃寶琳 拍攝:胡浩賢、謝本華
金龍茶餐廳
地址:鴨脷洲鴨脷洲大街124-126號
電話:2553 7363
營業時間:4pm-12am
詳情: http://bit.ly/2zBmf8o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