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讀推薦】~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看得到的中國史》
朝代交替,權力更迭,縱使王權再誘人,最悲苦者莫過於歷朝歷代的末代君主。
曾經廣納異族繁榮昌盛的大唐榮光,因藩鎮、宦官之亂,在唐哀宗天祐四年(907)走到最後一步。諡號為哀,可見哀宗李柷(892- 908,柷音住)這位皇帝當得有多悲哀,他短暫淒涼的一生,所有的人生歷程也都如曇花開謝般乍現即逝。
-------------
李柷12歲即位,身若權臣朱溫(852-912)魁儡,驚懼終日,難以安生,果真15歲就被逼著禪位,廢為濟陰王,算一算即位還不滿3年。只是廢帝再安分守己依舊會引來舊臣追隨,於是狡詐狠戾如朱溫又派人鴆殺李柷。當這位李唐王朝最後皇帝毒發身死含淚離世時,年僅16歲。
滅絕唐嗣之後,朱溫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梁,史稱後梁(907-923)。朱溫原是游手好閒地痞一流,拜亂世所賜,如今倒成了梁太祖。自此爾後,正式開啟唐宋之間,戰亂紛擾政權短促的五代十國時期。
各自割據於中原地區五代政權之外的十國裡,又以南唐(937- 975)曾經擁有最大版圖。南唐國都江寧(今南京),地跨今江西、安徽、江蘇、福建、湖北和湖南等江南富庶區域,因開國君主興修水利,農商皆盛,看起來若是繼續實在經營,似乎可以偏安江水之南,長居久安了?
但現實偏偏不會如此。南唐僅傳三世,經歷一帝二主,也就是說,一代不如一代。
-------------
南唐除了開國君主李昪(889- 943,昪音便)得以稱帝,接續繼位的李璟(916- 961)因受後周威脅,削去帝號,改稱國主,為〝南唐中主〞。而李璟之子則為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詞人,後主李煜(937- 978)。
既是亡國之君,李煜的窩囊事更多,他甚至去了國號,不再冠〝唐〞,改稱〝江南國主〞,卻無法挽救他空有文藝修養和悲憫情懷,卻缺乏經世治國之才,導致金陵城破家毀國亡的悲劇。
《韓熙載夜宴圖》雖是五代十國工筆人物畫的輝煌成就,亦可視為李煜無能政權下的產物。
-------------
韓熙載(902-970)來自山東,為五代後唐子民,為避戰禍,轉而投效南唐。善史博學的韓熙載曾受到李昪和李璟重用,身居高位,卻在後主即位後因北方背景飽受猜忌。於是只好縱樂笙歌放蕩享樂,讓後主派來臥底的畫師-顧閎中如實描繪其中場景,表現他不戀棧權力以明志保身。
若非韓熙載百般無奈中得求生存,安排這一場豪華宴會強顏歡笑,顧閎中哪有發揮的空間?
顧閎中不僅畫技高超,記憶力也著實驚人,堪稱〝人肉照相機〞,僅憑印象便可將韓府夜宴過程悉數流瀉筆下。他精心描繪人物型態特色,宴席上的器物更是一一陳列,例如酒壺、溫碗柱子和杯盞,極有可能就是產自景德鎮的青白瓷,讓我們在千年之後得以一窺當時南唐權貴的奢靡生活和講究情調。
-------------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3-12(p.140)與《看得到的中國史》第72章(p.447)剛好可以兩相對照,透過畫本和器物,作為了解《韓熙載夜宴圖》的起點。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是大英博物館繼叫好叫座《看得到的世界史》後,另一力作,姊妹品尚有《大英博物館裡的伊斯蘭史》。由大英博物館中國館館長Jessica Harrison-Hall所著,《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以歷史時序為經,加上豐富館藏包含繪畫、書法、器物、家具等各式文物為緯,交織出華美燦爛的中國文化史。
尤其圖片品質精美數量繁多,文字介紹簡潔易讀,讓我們見到大英博物館館藏之豐沛多元,也為老百姓親近浩瀚歷史往前大大推了一把。
-------------
《看得到的中國史》雖則書名與排版方式皆類似《看得到的世界史》,卻跟大英博物館沒啥關係,或許更像是試圖沾親帶故魚目混珠蹭熱度的行銷手法?
再者《看得到的中國史》跟《看得到的世界史》相同,都是以100件文物講述歷史,《看得到的世界史》文物來自大英博物館,而《看得到的中國史》書中100位主角則選自台灣與大陸各地博物館。你看看,是否仿效得很徹底?
若是以文章詞藻論,或許得利於母語之故,《看得到的中國史》確實比《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來得華麗動人,也更加富有故事性。
但要說缺憾的話,依個人不負責任意見,大概就是《看得到的中國史》那過於澎湃又一廂情願的愛國情操讓人難以消化,尤其作者自序內容對照今時景況更是荒謬又諷刺,嘖嘖…
還有,《看得到的中國史》說故事的方式也不及《看得到的世界史》那般逸趣橫生,有那能耐讓人打開書頁就欲罷不能,等不及一口氣看完。
-------------
例如,說到《韓熙載夜宴圖》,依據北京故宮官網說明:
「歷代著錄的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有數本,此卷據各方面考證,當屬南宋孝宗至寧宗朝(1163—1224年)摹本,其風格基本反映出原作面貌,且達到相當高水平,堪稱流傳有緒的古代繪畫珍品。」
#北京故宮《韓熙載夜宴圖》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paint/228200.html1001%E6%97%A0%E6%A0%87%E9%A2%98
然而《看得到的中國史》中,卻對北京故宮珍藏《韓熙載夜宴圖》為宋人摹本之事隻字不提,只一再稱為〝國寶〞,嗯,似乎有誤導讀者此為正本之企圖?
-------------
話雖如此,《看得到的中國史》還是有可看之處。畢竟〝盡信書不如無書〞,大量閱讀原本就是為了開拓心智,增長知識,培養觀察力和判斷力,擷取所需資訊便足矣。
說到這裡,真的要再度佩服《看得到的世界史》作者,大英博物館館長Neil MacGregor博學恢弘的視野,以及幽默詼諧,信手拈來滿滿趣味的文采。
如果你還沒見識過人家大英博物館裡的館藏多厲害,也非常推薦入手《看得到的世界史》上下兩冊,作為了解世界史的基礎,更可成為將來拜訪大英博物館的預備功課。真的,太好玩、太好看、太精彩了~(吶喊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圖美很悅目,正宗大英博物館
#看得到的中國史,取名很有心機
#看得到的世界史,必收強推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blog/89bd019c419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王炳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者問,我覺得是誰一直在「爆料」,為什麼要頻頻「放話」?因為如果真是「料」,去年1219都問過也查過了,1月2日不已宣布偵結嗎?如果又另案調查,那不是「偵查不公開」嗎? 我想了想,大概知道了答案。1219綠色恐怖濫權搜索,卻被我的直播曝了光,引來輿論一片撻伐,有些人自然顏面無光,怎能不報復回來扳...
大陸臥底劇 在 電影狂人-影評情報交流平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懸崖之上》非常之非常之好睇,我鍾意,女版主鍾意,連我老豆老母都鍾意。又係嗰句,唔好見大陸片就抗拒,抗日唔一定得神劇,見到張藝謀大名都請俾返幾分薄面。套戲入題快,節奏快,時刻身份隨時敗露,keep住緊張。就當係臥底片咁睇,但危險N倍,困難N倍。
敵人就在身邊,要扮唔知,要保住自己又要保住分隊隊友,出事就會被虐待,把最後一粒子彈留給自己似乎是唯一辦法。玩解密,玩暗號,玩易服,玩嫁禍,多個困境又多次用神乎奇技逃出生天,次次都令人驚到咬牙切齒。
仲有係啲景十分之靚,不論野外還是城鎮搭景,鏡頭捕足到最完美。唯美但淒涼的東北大雪更顯主角們孤立無助,導演對美術既拿手技藝。
大陸臥底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盧斯達:肉隨砧板上的中港博奕 — 杜琪峯《毒戰》談了甚麼?】
之前蕭若元談香港電影不復光輝,不只引出游學修和高先電影的曾麗芬開腔回應,網民還發現杜琪峯在《無涯》這部講述自己電影生涯的紀錄片,也預先神回應了這個話題。蕭生說香港電影的製作規模,完全比不上中國;中國人拍一套戲,動輒就出動二百架車,很多人,很多部門。然而杜導在紀錄片卻坦言:「大陸現在有很多東西不正常,整個拍攝隊有幾百部車,我都不明白是幹甚麼的。」
杜導當然不是不明白中國的局外人,他自己都拍過合拍片,而且效果出色。例如 2013 年的《毒戰》,可能是整個合拍片年代香港人最厲害的一部。
通常別人說合拍片就要過審,就要修改劇本,很多事情拍不了講不了,就會失去港味,但杜導卻成功拍到自己的東西。《毒戰》表面上是歌頌中國禁毒公安,裡面的毒販其實都來自香港,所以整部套的主線,就是中國對抗「港毒」的故事。主線夠紅,又夠主旋律,但很多細節卻表現出其匠心獨運。
電影開始不久,飾演毒販的古天樂已經被飾演公安的孫紅雷拿下了,肉隨砧板上,還有甚麼戲唱?戲在這裡才開始。古天樂是中港販毒集團的頭領之一,他主動向公安投誠,揭示幾日後有大量冰毒交易,並且帶公安與兩面接頭人見面,望戴罪立功,換一個「死緩」。孫紅雷在提防之中開始與古天樂合作,過程中古天樂把某些高級情報隱藏起來,導致攻堅制毒工場的人員大量傷亡;公安開始發火,想怒打古天樂一頓直接扔監獄,古天樂又拋出更多情報:禁毒界人人知道的大名字「黎樹昌」其實是一個香港七人團隊,香港各大社團都暗暗參與其中,然後公安只能跟他繼續合作。古天樂設定了一個又一個議程,而公安破案心切,反而被他隔空擺弄。
雖然肉隨砧板上,但古天樂最後為自己成功找到逃生機會。在一間小學面前,古天樂拼個魚死網破,利用放學小學生的掩護、再出賣「港毒七人幫」,令其成為跟公安互耗火力的棋子。古天樂養的兩個啞巴「徒弟」,也在最終決戰的瞬間被其打死。所有人性都在決斷一刻釋放出來。如果不是孫紅雷臨死前鎖住自己和古天樂作為妨礙,古天樂是逃得了的。
故事結局以古天樂被捕判死刑打毒針為道德教訓,然而結局等於雙方全員戰死,沒人得到救贖,似乎喻示港中雙方最終必然兩敗俱傷。雖然互相欺騙而水融交乳,但最終還是會大動干戈,過程中沒有廢話,沒有煽情;槍林彈雨,各為其主,像武士片兩個決鬥的武士,生死各安天命,不呼天不搶地,甘願承受自身的業報。不管是毒販還是禁毒公安,各遵從自己的「道」。
片首杜導介紹孫紅雷的方式,是孫紅雷作為臥底抓住了另一個毒販,對方破口大罵,說孫出賣了自己,孫紅雷冷冷的回,我是警察,你是毒販,是抓你,不是出賣你,點出角色對自己職業倫理的捨身服從,但另一方面,香港毒販也是如此,不是「盜亦有道」,而是出賣多少人、過程死多少人,都要成全自己逃走的䲷雄之心。等於逃離所多瑪的時候,頭也不回,只能一直向前跑,稍有人性(回頭)都會變成鹽柱。雙方上下都在拼盡全力做好自己「本份」。
當中有一段,古天樂臥自己的底,帶著公安的偷錄偷聽裝置進入自己旗下制毒工場。古天樂對啞巴家族說,自己的妻子在另一個製毒工場炸死了,然後大家真情流露一片悲憤,打算燒紙錢拜祭「師母」,但半夜三更找不到,只好燒真錢;另一邊廂公安在監視他們,其中幾個突然要離場趕往監視另一路的草鞋,一班公安怕同事身上不夠現金,就每人湊了一百幾十給要趕路的幾個。杜導將這兩段作蒙太奇剪接在一起,是一種超越道德界線的人間觀察。不管是兵還是賊,香港人還是中國人,都緊守著自己一套內部倫理:自己人有需要,幫得就幫。在兵賊生死對立之外,人性有相通一面。雙方非常不同,但也有差不多的一面。
本來差不多的人類,被捲進兩個對立的陣營,就只能順流而下,相鬥至死。人性因立場而煙滅、因立場而化繁為簡,世間本來如此。
「港毒七人幫」的設定,似乎有不少弦外之音。杜導自己好像有一個「黑社會宇宙」,《以和為貴》(2006)的 Jimmy 仔最後發現國家不想黑社會再內部選舉,要直接控制,只能跪在公安部長面前,喻示香港黑幫 / 民間社會被收編進國家體系。然而《毒戰》七人幫之中還是有各大幫會的代表成員。這一解讀下來,就是 Jimmy 仔那一跪,不代表融合就會成功。黑幫接受國家管治,但內部還是有很多陽奉陰違。黑社會得以進入中國發展,但也包括在中國各地製毒,用中國司機和國道散貨,跟中國的「大哥」們建立聯繫。港中雙方貌似融為一體,互相利用,但還是同床異夢,甚至造成危害。
公安的手伸向了和聯勝,但香港黑幫的手也伸進了中國。古天樂最後落網判死刑,戲中的中港販毒集團卻沒被完全消滅。七人幫在中國行事,都用一個中國人做代理人和假身,這裡就有一個俄羅斯娃娃的悖論。究竟七人幫後面還有沒有人?後面的後面有沒有人?
於是在執法者面前,展開了一個恐懼的羅網,香港也成為了一個逆反但具主體性的符號。執法機關永遠沒法知道自己是否已經找到了集團的源頭。
多年後香港爆發了反送中,為解釋香港提供了新的難題,事情鬧得如此火,是外國勢力煽動顏色革命?是本地富商資助?是外資銀行動員物資?是建制派自己也反對逃犯條例於是陽奉陰違?甚至連旁邊埠的富豪也要出聲明,說自己被指控資助反送中是子虛烏有。電影中古天樂最後一襲黑布蓋臉,被注視毒藥,但鏡頭之外的禁毒組卻可能不會展現歡容。七人幫和古天樂都是從香港跑到中國的人,他們的集團還隱藏在後面,那個江湖卻是一樣蒙著黑色的面紗。對於政權而言,Jimmy 仔抓不完,死了一次又一次還是再生,像幽靈一樣。
秦二世而亡,天下大亂,後來的知識份子陸賈總結教訓,寫成《新語》,裡面談到前朝政府「非不欲為治」,但就是太大力,太過依法治國。「事愈煩天下愈亂,法愈滋而奸愈熾,兵馬愈設而敵人愈多」。法律越嚴密,走法律罅的人就越聰明越暴烈。死亡循環,越多孫紅雷,就越多古天樂。警察有了蝙蝠俠,罪犯也請出小丑。香港人不懂得中國,中國也不懂得香港人,杜導卻懂得香港也懂得中國。
大陸臥底劇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記者問,我覺得是誰一直在「爆料」,為什麼要頻頻「放話」?因為如果真是「料」,去年1219都問過也查過了,1月2日不已宣布偵結嗎?如果又另案調查,那不是「偵查不公開」嗎?
我想了想,大概知道了答案。1219綠色恐怖濫權搜索,卻被我的直播曝了光,引來輿論一片撻伐,有些人自然顏面無光,怎能不報復回來扳回一城?但司法不是報復私怨的工具,我身為一介平民維護權益,豈有公權力傾巢而出報復之理?高層可以掌控媒體為之咬人,但我無力驅使媒體,只有在自己的網路平台捍衛清白,更捍衛一般小市民免於被濫權迫害的公義。
資深情報官陳虎門將軍發言,說這樣亂辦「共諜案」真的會笑死人。其實我相信檢調心裡也有數,一份連周泓旭本人都未公開承認的所謂「報告」,就算是周泓旭自己打的,也不能證明他就在發展諜報組織。一個人自言自語,幻想自己在革命浪潮裡扮演「潛伏」,不禁讓我想到昔日周泓旭就愛和我們聊「潛伏」電視劇,難不成是自編劇本後再又刪除?沒人知道。九個月的「還原」過程,經過了多少手腳?沒人知道。這「報告」真有送給哪個「上線」?同樣沒人知道。
我們只知道的是,這劇情實在太光怪陸離,就算編故事也邏輯不通。和「客戶」私約談心,就可拿到50000台幣;但訓練一支「戰時管用」的「紅隊」,半年也才50000台幣?我的燎原「新聞網」,就這麼硬生生成了「援交網」?更令人不解的是,中共真要動武,還需要「青年打槍隊」?台灣折騰了這些年,獵雷艦還是造不出來,要是中共真要來硬的,就在周遭海域佈水雷,天然氣船不敢靠近,台灣電就沒了,一切不就結束了?
我們這些統派,很多大陸鷹派還常批判,說我們主張和統緩統,其實根本就是假統。我們在台灣發展組織,壯大力量,為的還不是化干戈為玉帛,兩岸共贏?宣傳統一,哪還需要什麼共諜,什麼「紅隊」?中共真要下手,我們這些和統宣傳隊還是障礙,反倒急獨派摧毀軍公教,沒人再願意浴血犧牲,台獨的盡頭,就是被統。
蔡英文自己毀棄九二共識,又頻頻嗆聲要迎戰大陸壓力,激起了兩岸的對立,更使正常的兩岸交流都成了「通敵」。央視廣告也能驚動「國安」,出書稿費成了「情報」交易,負責兩岸交流、文化推廣、青創扶助、台商服務的國台辦,一夕間成了諜報特勤!一切一切的光怪陸離,就有如網上不斷流傳的說,蔡英文根本是中共臥底?!閣下覺得稀奇嗎?
王炳忠認證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微博:http://weibo.com/16118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