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新加坡聯合早報
*【維權組織:緬甸反政變示威死亡人數破500】
緬甸維權組織說,被緬甸安全部隊殺害的平民人數已上升到510人。路透社報導,緬甸政治犯援助協會(AAPP)說,週一(29日)又有14個平民被殺,其中八人是在仰光郊區南達貢(South Dagon)遇害。緬甸國營電視臺則表示,安全部隊是以“鎮暴武器”驅散“暴力恐怖分子”,指他們破壞一條人行道並導致一名男子受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30-1135202
*【美國暫停緬甸貿易協定直到其回歸民主】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佈暫停執行美國與緬甸的一項貿易協定,直到緬甸民主選舉的政府回歸為止。法新社報導,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發表聲明說:“美國強烈譴責緬甸安全部隊對平民的野蠻暴力行為。”戴琪說,美國將暫停2013年與緬甸簽署的《貿易和投資框架協議》(TIFA),這項措施將立即生效。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30-1135193
*【長賜號終脫淺 蘇伊士運河恢復通航】
經過連日努力,在蘇伊士運河擱淺的巨型集裝箱貨船長賜號週一終於完全脫淺,中斷了一周的運河航道隨即恢復通航。長賜號在當地時間下午3時左右脫淺。原本橫堵在航道上的長賜號船體移正後,緩慢地順著航道移動,在場牽拉長賜號的拖船紛紛鳴笛,慶祝解救成功。參與工作的一名官員興奮地說:“它自由了。”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30-1135108
*【蘇伊士運河復航 船運成本將減低】
本地船運諮詢服務公司ShipsFocus創辦人蔡財寶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表示,長賜號傳出脫淺消息,對受航道堵塞影響的船運業者,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對船運公司的運輸成本影響將進一步減低。在蘇伊士運河擱淺近一周的大型集裝箱船長賜號已經脫困,運河下來恢復通航。隨著運河堵塞情況緩解,石油價格隨之下跌,跌幅一度多達2.5%。本地船運業公司昨早受訪時表示,儘管運河恢復通航未定,交貨延誤可能長達兩三周,但之前大堵塞局面有轉機,對運輸成本影響預料可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這消除船運公司面對的不確定因素。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30-1135109
*【美日峰會在即 日本面臨加入制裁中國行動的壓力】
在準備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首次面對面會晤之際,日本首相菅義偉正面臨加入其他主要民主國家行列對中國實施制裁的壓力。菅義偉勢將成為拜登上臺以來首次訪問白宮的外國領導人,媒體報導稱會晤最快或於4月9日舉行。中國議題有可能在雙方討論的議程之上,也可能是G-7會談的話題之一。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29-1135051
*【23國支持制定新國際條約應對未來大流行病】
23個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支持創建一項新的國際條約,以協助全球應對未來的公共衛生緊急情況。路透社報導,這個構想是由歐洲理事會主席蜜雪兒在去年11月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提出,旨為確保全球公平共用應對大流行病所需的疫苗、醫藥和診斷方法。蜜雪兒的倡議週二(30日)正式獲得了23國領導人的支持,其中就包括斐濟、葡萄牙、英國、盧旺達、肯亞、法國、德國、韓國、智利、挪威、印尼等。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30-1135208
*【據報世衛報告稱實驗室外泄病毒“非常不可能”】
一份檔摘要顯示,由世界衛生組織(WHO)與中國就冠病病毒溯源的聯合研究表明,病毒可能從蝙蝠經由另一種動物而傳染給人類。而實驗室外泄病毒是“非常不可能”的一項因素。根據路透社報導,WHO對上述檔內容並未立即回復尋求置評的要求,但表示在會員國聽取報告後,將於今天下午公佈獨立專家的完整報告。這份報告並不需要會員國的批准。這項調查結果與先前WHO專家1至2月訪問武漢後所說的結論相符。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330-1135210
*【英國放寬防疫措施 法德疫情仍嚴峻】
歐洲大陸多國遭受第三波疫情侵襲之際,英格蘭週一開始放寬防疫措施,但英國首相強森警告人民仍須保持警惕,以免其他歐洲國家面臨的疫情席捲英國。從週一(29日)開始,英國將局部放寬封鎖限制,准許六人一組在公園或私人花園等戶外場所見面,同時允許民眾進行業餘團隊運動。英國官方資料顯示,截至3月28日,英國已有超過3000萬成人接種第一劑疫苗,達到重要的里程碑;政府計畫從4月12日開始,允許酒吧和非必要零售商店如理髮店重開。而英國的鄰國法國,冠病累計確診病例目前已超過454萬起,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確診病例第四多的國家,僅次於美國、巴西和印度。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30-1135110
*【布林肯:防範未來疫情是重點 拜登政府不會因疫情懲罰中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拜登政府不會因為中國處理冠病疫情的方式而對其採取懲罰行動,而會以防範與應對未來疫情為重點。布林肯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星期天播出的節目中說:“我認為我們面對的問題是要竭盡所能防止另一場大流行,即便我們還在抗擊當前這場疫情。或者,我們至少要確保未來再發生疫情時,能夠以更有效的方式來減輕損害。”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30-1135111
*【專家推測:櫻花季節後 日本第四波疫情將來襲】
日本上週一剛剛解除東京首都圈的緊急事態宣言,這一周來就見到各地冠病疫情出現反彈。日本專家推測,在櫻花季節過後,日本會再度進入疫情高峰。有鑒於疫情反彈的速度快,專家們認為新一波疫情會來勢洶洶。日本冠病疫情按季暴發,去年春天是第一波,之後在夏天和秋天也出現高峰,共歷經了三個大波。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30-1135112
*【莫里森改組內閣 撤涉性醜聞部長增女部長 凱什成首位女性總檢察長】
澳洲總理莫里森宣佈內閣改組,把兩名捲入性侵醜聞的部長降職,並增加和讓女部長擔任重要職務,希望借此平息近期連串性醜聞對內閣造成的破壞。莫里森週一宣佈讓女部長擔任總檢察長及掌管內政部。經過改組後,新內閣有七位女部長。莫里森指這是澳洲內閣最強的女性陣容。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330-1135113
*【印尼天主教堂炸彈手是新婚夫婦 警方逮捕13疑似回教激進分子】
印尼警方說,襲擊望加錫天主教堂的炸彈手是一對新婚夫婦,兩人都是極端組織神權遊擊隊的成員。警方在爆炸案發生後對包括這對夫婦住處在內的多個地點展開突擊搜查,起獲了威力強大的爆炸物與炸彈製作原料,並逮捕了10多名疑似回教激進分子。印尼南蘇拉威西省首府Makassar一座天主教堂外星期天發生自殺式炸彈襲擊,兩名男女炸彈手騎著電單車試圖闖入教堂,被保安阻止時引爆了身上的炸彈。此次襲擊造成19人受傷,兩名襲擊者也當場被炸死。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330-1135090
*【已接種疫苗者入境免隔離 普吉島重開料吸引200萬次旅客】
泰國當局估計,一旦普吉島於今年7月重新開放,讓已接種冠病疫苗的遊客免隔離登島,將吸引多達200萬次的旅客,而中國和歐洲的旅客將占大多數。泰國旅遊協會副會長黃漢忠預估,這些遊客將在今年下半年為泰國創造1050億泰銖的旅遊收入。
https://beltandroad.zaobao.com/beltandroad/cultural-travel/story20210330-1135095
*【美國:輝瑞莫德納疫苗效力達90% 無症狀也能防】
根據美國發佈的真實世界研究資料,接種第一劑輝瑞-BioNTech冠病疫苗或莫德納冠病疫苗兩周或更長時間,其對降低感染冠病的風險高達80%。路透社報導,該報告對近4000名美國醫護人員和先遣急救人員進行的研究發現,接種第二劑輝瑞-BioNTech疫苗或莫德納疫苗的兩周之後,感染冠病的風險降低了90%。這項結果驗證了先前的多項研究,即這兩款採用mRNA(信使核糖核酸)的冠病疫苗在接種第一劑之後就開始發揮作用,而且證實它們可以預防無症狀感染。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30-1135178
*【拜登加速接種進程但強調“還沒打贏這場仗”】
美國總統拜登說,他的團隊正在加速推進接種冠病疫苗的進程,但他同時警告,美國疫情已再次上升,他敦促各州暫停重新開放,並呼籲州長和市長維持或恢復戴口罩令。拜登29日宣佈,全美90%的成年人將可在4月19日之前獲得接種冠病疫苗的資格,並可在離家不遠的疫苗接種中心接種。但拜登同時提醒說:“人們已放鬆了警戒心,這是非常糟糕的事。”他說,人們輕忽防疫措施的“魯莽行為”已導致疫情再次迅速傳播,威脅了美國在抗擊冠病大流行方面所取得的進展,“我們正在放棄辛辛苦苦取得的成績。”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30-1135177
*【新疆棉風波擴大 華為小米疑下架Nike及愛迪達手機應用】
新疆棉風波蔓延不止,中國社會各層面的針對海外服裝品牌的抵制行動持續加碼,手機平臺也加入戰團。中國手機品牌華為和小米的手機的應用商店,將已下架Nike、愛迪達的官方應用下架。不過國行版iPhone則仍能下載兩個程式。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330-1135194
*【聯合國促中國允許人權高專不受限訪疆 中國外交部稱已發出邀請】
受訪學者認為,讓聯合國人員到新疆進行實地考察,有助於駁斥西方對新疆人權問題的指控,但中國不太可能允許“不受限”的訪問。新疆人權問題爭議再升級,聯合國正與中國展開“嚴肅協商”,爭取讓聯合國官員不受限進入新疆。中國外交部稱,早已向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發出訪疆邀請。受訪學者認為,讓聯合國人員到新疆進行實地考察,有助於駁斥西方對新疆人權問題的指控,但中國不太可能允許“不受限”的訪問。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330-1135098
*【蒙古國強沙塵暴致近40萬頭牲畜死亡或走失】
蒙古國中戈壁省政府官員29日說,該省3月中旬以來遭遇的強沙塵暴天氣造成重大損失,截至29日該省有約16萬頭(只)牲畜死亡,另有約23萬頭(只)牲畜仍無下落。據新華社報導,中戈壁省政府辦公廳主任道爾吉巴特通過蒙古國國家公眾電視臺通報說,該省3月14日遭遇強沙塵暴天氣,一些地區的最大風速達到每秒40米。當時大部分地區能見度低,給緊急情況部門開展尋找失蹤人員等工作造成很大困難。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330-1135180
*【金與正譴責文在寅涉及朝鮮射彈發言】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胞妹金與正以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鼓動部副部長的名義,通過朝中社發表談話譴責韓國總統文在寅26日涉及朝方射彈的發言,稱這與美國的“強盜邏輯”如出一轍。韓聯社報導,金與正列舉了文在寅去年7月23日視察國防科學研究所和本月26日在第6屆“西海守護日”紀念儀式上的發言稱,朝韓的國防科學研究所同樣進行了彈道導彈試驗,但韓方卻主張其試驗目的是為了實現半島和平和重啟韓朝對話,朝方試驗則給營造對話氛圍帶來不利影響,其厚顏無恥的程度令人驚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30-1135196
*【白宮:拜登無意與金正恩會面】
美國白宮表示,美國總統拜登無意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會面。路透社報導,白宮新聞秘書薩琪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拜登的對朝外交政策是否包括類似前總統川普的做法,與金正恩“坐下來談”,薩琪說:“我想他(拜登)的做法將會非常不同,他沒有這個打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30-1135181
*【日本印尼“2+2”會談30日舉行】
日本外務相茂木敏充、防衛相岸信夫以及印尼外交部長瑪律蘇迪、國防部長蘇比安托,3月30日將在東京舉行“2+2”會談。這將是兩國自2015年12月以來第二次舉辦此類會談,引發外界關注。據《日經亞洲》報導,日方官員介紹稱,30日會議的焦點將是兩國能否就一項授權日本向印尼出售國產防衛裝備的協定達成一致。日媒指出,會談重點將是敲定《防衛裝備及技術轉讓協定》,為日本國產武器出口掃清道路。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29-1135062
*【埃及開羅公寓倒塌已致25人死亡】
埃及一名官員28日表示,埃及首都開羅一棟九層公寓27日發生倒塌,目前已造成25人死亡、26人受傷。28日,現場搜尋倖存者的工作仍在進行,一名僅六個月大的男嬰被搜救人員從倒塌的建築物廢墟中救出,情況穩定。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埃及官員稱,獲救嬰兒的母親、父親和姐姐已經死亡,工作人員仍在繼續尋找其失蹤的哥哥。開羅省省長艾爾27日表示,已成立工程委員會,以檢查鄰近建築物的結構完整性。目前尚不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建築物倒塌。但報導稱,建築倒塌在埃及幷不罕見。在埃及的棚戶區、貧困社區和農村地區,非法建築普遍存在。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29-1135061
*【韓國將要求所有公職人員進行財產登記】
為打擊房地產投機行為,韓國總統文在寅29日宣佈,要求將財產登記範圍擴大至全體公職人員。近來,韓國規劃部門職員被曝涉嫌違規炒房,引發巨大爭議。韓國已成立特別聯合調查本部,對青瓦台職員和家屬,以及國土交通部、規劃部門等眾多公務員進行調查。韓國總統文在寅3月16日就此事向國民致歉。文在寅29日主持舉行反腐政策協議會會議時稱,將徹查非法炒地行為,沒收全部非法所得。他表示,嚴打房地產腐敗是反腐的重要任務,要求將財產登記範圍擴大至全體公職人員,定期檢查財產變更情況等;並要求制定防止公職人員利害衝突相關法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29-1135058
*【近七成美國人指美國亞裔人口受到歧視】
根據《經濟學人》週刊和輿觀調查公司(YouGov Poll)聯合進行的民調資料顯示,每十個美國居民中有將近七個人說,亞裔在美國受到歧視,其比例略高於非裔美國人。研究過程中,美國居民被要求評估該國對各種族群體的歧視程度。調查資料顯示,有33%受訪者指亞裔受到非常嚴重歧視,另有36%的人認為歧視程度為高,四分之一(24%)受訪者認為亞裔沒有受到嚴重歧視,其餘的人說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作為比較,認為非裔美國人受到非常嚴重或嚴重歧視的美國居民比例為68%。該調查於3月20日至23日進行。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329-1135057
大陸 下載 國際 服 光遇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近幾個月,在AI賦能未來醫療的思考特別多,受美國「WIRED連線」雜誌邀請撰寫了一篇專欄文章。我相信十幾年後,不少國家和地區的醫療體驗在AI賦能的作用下將發生根本性改變。
原文刊於「WIRED連線」雜誌英文官網:
Covid-19 Will Accelerate the AI Health Care Revolution
https://www.wired.com/story/covid-19-will-accelerate-ai-health-care-revolution/
中文翻譯來自創新工場微信公眾號 2020-5-22
新冠大流行將加速醫療AI革新
—————————————
2020年元旦前夜,一家位於加拿大多倫多市的人工智能(AI)企業BlueDot捕捉到一些異常:中國武漢市海鮮市場周邊出現多起罕見肺炎病例,BlueDot迅即反應,運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技術,結合大數據和定位追踪,迅速向合作的政府部門和公共衛生機構客戶傳送警報並報告擴散狀況。BlueDot所監測到的異狀,正是數月後撼動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這比世界衛生組織首度公開警示新冠病毒的時間還要早上9天。
BlueDot的AI平台示範了人工智能技術對重大疫情能起到早期預警的功用,過去幾個月裡,AI在這場全球抗疫戰的許多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從疫情預測到篩檢,從接觸警示到快速診斷,從前線無人配送到實驗室藥物研發,人工智能助力防疫派上了不少用場,為特定場景應用賦能。
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AI技術的創新應用也在各地相繼落地。在韓國,基於地理位置的信息傳遞已經成為控制病毒傳播的重要工具,當人們靠近確診病例時,就會收到基於位置的緊急信息提醒。在中國大陸,阿里巴巴推出的AI算法能夠在20秒內診斷出疑似病例(比人類檢測快了近60倍),準確率高達96%。無人配送車輛很快被投入到人類難以承受的場景,代替人類執行高傳染風險的運輸任務。湖北、廣東等省份的多家醫院相繼使用機器人為病人或被隔離家庭運送食物、藥品和物資。而在美國加州,電腦科學家正在研發能遠程檢測獨居老人健康情況的系統,一旦老人出現身體異常症狀,系統就會發出即時警報。
不過,目前人工智能在公共衛生體系的應用仍顯零散也未成體系。坦率說,過去四個月內,AI在抗疫之戰中的表現並不十分突出,我最多只能給它打分“B-”。新冠大流行暴露了我們的醫療系統的脆弱性:預警響應不充份、通報信息不精確、醫療物資分配不均、醫務人員超負疲憊、醫院病床緊繃、疫苗研發週期長等諸多痛點。當然,AI的零散表現也有客觀原因:醫療體系可說是現代社會各類運轉體系中最為複雜、陳舊不堪且難以變通的一種;且在新冠疫情襲來之前,我們並沒有真正意識到醫療體系問題的緊迫性,沒有提前採取相應的技術預防措施;最為關鍵的是,我們缺少建構AI解決方案所需的大數據。
把目光看向未來,我看到以下兩個AI賦能醫療的樂觀因素。
首先,作為AI燃料的醫療大數據已被激活。舉例來說,機器學習數據科學平台Kaggle組建了新冠病毒開放研究數據庫,名為CORD-19。它將相關數據進行彙編,並把最新研究集中收錄,匯總的格式可被機器讀取和解析,以便於AI進行機器學習。至今這個數據庫收錄了12.8萬篇包含Covid-19、冠狀病毒、SARS(非典型肺炎)、MERS(中東呼吸綜合症)等關聯術語的醫學專業學術文章。
其次,眼下全世界的醫學專家和電腦科學家都將精力集中在解決疫情問題。 X大獎基金會創始人彼得·戴曼迪斯(Peter Diamandis)估計,全球現在有多達兩億名的醫師、科學家、護士、技術專家和工程師投入防治冠狀病毒的相關研發中,他們正在進行數以萬計的實驗,並以「前所未有的透明度和速度」共享信息。
3月16日Kaggle發起「新冠病毒研究挑戰」,匯集與疫情相關的大量信息,包括病毒的自然歷史、傳播和診斷方法、以及從過往流行病學研究中汲取的經驗教訓,幫助全球各地衛生機構及時掌握最新情況,以做出基於數據的分析決策。該項目發布後的五天內被瀏覽超過50萬次,下載量逾1.8萬次。在大陸疫情爆發後不到一個月,阿里巴巴便推出了一種AI算法,該算法基於5000多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訓練,並關聯到治療後續諸如肺部白色陰影縮小等的成效追踪。隨後,阿里巴巴將其云端AI平台向全球醫療專業人員開源,與合作夥伴聯手部署更大批量的匿名數據,推出包括疫情預測、CT影像分析、冠狀病毒基因組測序等模組。
據估計,現今全球醫療數據的規模每隔幾個月就翻一倍。 2019年一份覆蓋19個國家AI醫療市場的研究估計,AI醫療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41.7%,從2018年的13億美元將增長至2025年的130億美元,主要分佈在六大領域:醫院工作流程、可穿戴設備、醫學影像和診斷、診療計劃、虛擬助手、以及最重要的藥物研發,新冠疫情期間浮現的種種需求,將加速AI賦能醫療的場景落地。
在後疫情時代,我期待AI將加速融入醫療體系,賦能並推動醫療改革。其中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即以一種高效方法運算海量、多維數據的能力,是AI結合醫療最為可期的機遇之一。深度神經網絡(Deep Neural Networks)作為AI的一個子領域,已經被用於醫學掃描、病理切片、眼科檢查甚至結腸鏡檢查,以得出準確而快速的算法判讀。十幾年後,不少國家和地區的醫療體驗在AI賦能的作用下將發生根本性改變。
AI賦能醫療,首先能簡化及優化現有的醫療流程,例如醫院的作業流程,保險履約的繁複流程。將AI與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結合,可對某項工作流程進行智能拆解及優化,進而大大提高醫療系統的運營效率,預約看診、保險理賠及其他流程性工作都會得到效率提升。AI還能加快早期診斷信息的收錄並實現自動化,AI技術所能處理的文本、語言、數字的體量,無論在數量上還是精度上都是機器級別,遠非人類所及。
有了充份的醫療大數據作為基礎,AI還能為每個人或者每個群體建立健康數據基準量表。當我們掌握個體健康數據,就可以根據跟踪動態數據的波動變化,進行數據驅動的診斷,並對潛在大流行疾病的徵兆進行早期追踪研判。然而,再先進的技術系統要做到真正有效,勢必需要與既存的公共衛生警示和匯報機制形成高效鏈接,此類信息斷層即是新冠疫情在早期爆發期間存在的具體缺失。
再上一個層次的AI賦能體現在助力新藥研發、基因組測序、幹細胞、CRISPR(基因編輯)等醫學突破方面,AI模型和算法應用都有其用武之地。在製藥行業,研發一種新藥往往需要付出高昂的投入,某次成功前必有多次付諸流水的失敗試驗,也連帶消耗巨大的時間和金錢成本。現在,科學家們可使用AI機器學習來模擬上千個變量,測試它們的複合效應會對人類細胞反應產生何種影響,這類AI新藥研發的技術已被用於新冠病毒疫苗和其他療法。創新工場所投資總部位於香港的AI藥物研發公司Insilico Medicine是首批對新冠病毒快速響應的企業之一,這家公司利用生成式化學AI平台設計出新藥物小分子,以複製主要病毒蛋白為靶標,早在2月5日便公佈了這些小分子結構。 AI為新藥發明開闢了一個新時代,用人工智能技術來換取藥品研發週期的時間和成本,整個製藥行業勢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革。
不久的將來,隨著醫療科學和電腦科學進一步融合,我們將進入一個全面自動化的AI時代,到時人們可以通過可穿戴設備、生物傳感器、智能家居檢測設備等來確保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可穿戴設備和其他物聯網設備的數據質量和多樣性大幅提高,將能產生一個有效的良性循環。穿越到未來,下一場疫情在大範圍蔓延之前就應該能夠被跟踪、追溯、攔截並消滅無踪。
或許再過15年,許多人的家裡都會有AI個人助理照料我們,幫著解決全家人的日常健康所需。機器人或者無人機負責把我們的藥品送上門,如果需要進行手術或者外科治療,通常會由機器人操作,或由機器人輔助人類外科醫師完成。在未來,醫生和護士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機器無法勝任的任務上,醫療專業人員及富有同情心的護理人員,將同時具備護士、醫療技師、社會工作者、甚至心理諮詢師的技能。他們會使用經AI強化的診斷工具和系統,但更多的時間會與患者溝通,安撫他們的傷痛,為他們提供情感扶持。在我的想像裡,15年後的醫療健康場景可能是這個樣子的:
***
2035年一個冬季早晨,我醒來後就覺得有點喉嚨痛。我起身去洗手間,刷牙的時候,洗手間的鏡子通過紅外傳感器測量了我的體溫。刷完牙後一分鐘,我的私人AI醫師助理發出了警報,顯示我的唾液樣本部分指數異常,並在輕微低燒。 AI醫師助理建議我在家進行指尖探針採血。我在泡咖啡時,醫師助理返回了分析結果,判斷我可能是得了這個季節正在流行的兩型流感其中一種。之後,我的AI醫師助理建議,如果我覺得有必要聯繫家庭醫生的話,有兩個時間空檔可以跟她視頻通話。通話之前,家庭醫生已經收到我所有症狀的詳細信息,她給我開了一種減充血劑和撲熱息痛,一會兒無人機就把藥品送到我家門口。
***
當然,凡涉及到患者的醫療記錄,就得談談隱私和數據保護的關鍵問題。我認為,任憑有用的數據各自孤島式的存在、不善加利用、不從中提煉有價值的信息、不用以推動社會進步,是相當不負責任的做法。技術產生的問題應該由技術解決。隨著AI技術浪潮而出現的諸如數據保護等問題,應該有更為創新的技術方法來應對。
好消息是,近年聯邦學習(也被稱為分佈式學習)已經在數據保護上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基於聯邦學習技術,患者的數據將永遠不會離開所在的醫療機構、醫院或個人設備伺服器等原始存儲設備,機器學習模型將在獨立的數據庫基礎上進行訓練處理,再進行後續整合。聯邦學習、同態加密,結合可信硬體執行環境等技術,將進一步確保數據的計算、傳輸、存儲過程能夠適配不同的隱私偏好,以因應不同國家與文化對於隱私保護的需求差異。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還驗證了一個事實:整體人類命運是共同體,人們對未來運用AI等先進技術共度難關寄予一致的期盼。歷史上,國際合作曾消滅了全球延燒的天花,也幾乎根除了小兒麻痺症。公共衛生無國界,控制及消除流行病是個毋庸置疑的共同目標。在醫學領域,每個國家都能從他國的研究基礎上學習受益並攜手並進,全球化的數據科學,將進一步幫助人類獲取對健康和疾病最為深刻、最為全面的洞悉。
AI有潛力協助我們為下一次疾病大流行做更充份的準備。這需要醫學專家、AI科學家、投資者和決策者傾力協作,也需要關注醫療保健領域的投資人為聰明的創業者和科學家注入新一波動能。
經歷這次疫情,我們應清醒地意識到,要將人類醫療體系推往新的高度,著實需要傾盡全球之力。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李開復博士
大陸 下載 國際 服 光遇 在 股金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3/6 財經焦點新聞
👉國內頭條:
1.大立光營收提前走出谷底。(工商時報)
2.楊金龍:全球面臨三大風險。(工商時報)
3.投信季底作帳,認養股出列。(工商時報)
4.押寶大立光,外資眼光準。(工商時報)
5.商研院:商業服務業L型復甦。(工商時報)
6.陸美歐轉寬鬆,台灣降息有望。(中國時報)
7.DRAM價看跌三成,業者受創。(經濟日報)
8.蘋果推小手機,有利供應鏈。(經濟日報)
9.台PCB業者2018年非兩岸產值僅佔2.8%,南向發展難度高。(電子時報)
10.繪圖卡殺價清庫存,估年中後才回安全水位。(電子時報)
👉大陸頭條:
1.李克強:更大規模減稅,製造業等行業稅率降3個百分點。(新浪財經)
2.2月地方樓市調控逾20次,基調以穩為主。(中國新聞網)
3.科創板交易系統預計5月底準備就緒。(中國經濟網)
4.阿里影業正式成為阿里巴巴集團附屬子公司。(中證網)
5.陸今年GDP增速預期目標為6%-6.5%。(新浪財經)
👉國際頭條:
1.英外交大臣:歐盟對調整英脫歐協議釋出合理正面訊號。﹙路透社﹚
2.陸基建補短板效應料上半年漸顯,但基建投資增速仍溫和。﹙路透社﹚
3.川普將取消對印度的優惠貿易待遇,印當局淡化此舉影響。﹙路透社﹚
4.美歐貿易談判在即,美國在食品貿易上施壓歐盟。(華爾街日報)
5.華為在布魯塞爾的新網路安全中心未能打動歐盟官員。(華爾街日報)
6.Cheniere供氣協議接近達成,中國將成美國液化天然氣主要市場。(華爾街日報)
【股金寶APP】讓您隨時掌握投資先機⇛⇛⇛
立即下載體驗:http://ppt.cc/w9Y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