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回合經濟談
〔#別人的大麥克比較便宜?#完美假設下的鈔票厚度〕
壯士們一定吃過大麥克,但大家聽過大麥克指數嗎?
這禮拜政經八百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和匯率息息相關的「大麥克指數」!
▌ What is 大麥克指數
大麥克指數是由《經濟學人》的編輯 Pam Woodall 於 1986 年 9 月推出,背後隱含的理論就是我們在經濟學課堂中學過的「購買力平價理論」(Purchasing Power Parity)。
這個理論假設兩個國家的匯率會自然調整至某一水準,使經過匯率換算後的兩國一籃子商品價格一致。
而在這裡我們的一籃子商品指的就是「大麥克」!
之所以選擇大麥克的原因,是因為大麥克幾乎在所有國家都有販賣,而且各地的製作規格相同,具有全球化與普及的特性。
因此在衡量匯率上具有一定的能力,這些因素使該指數能有意義地比較各國貨幣。
▌ 要怎麼計算大麥克指數?
兩國大麥克匯率評價的計算方式,是以一個國家的大麥克在當地貨幣的價格,除以另一個國家的大麥克以當地貨幣的價格。
比較計算出來的指數與實際匯率,要是指數低於實際匯率,表示第一國(前值)的匯率被低估了;相反則代表高估,以此類推。
舉例而言,假設一個大麥克在美國的售價為 $2.50,在英國的售價為 $2.00;購買力平價匯率就是 2.50÷2.00=1.25$/£。
要是 $1 能買入 £0.55(或£1=$1.82),則表示購買力平價匯率 < 名目匯率,美元相對英鎊被低估,而英鎊兌美元則被高估了。
以兩國大麥克的售價而言,英鎊兌美元的匯率被高估了31.31%(1.25/1.82 -1)。
▌ 大麥克指數能吃嗎?好用嗎?
大麥克指數只是一個理論上的數值,它只存在於當市場為完全競爭、貿易障礙不存在、且交易成本為零等各項完美架設下所計算而得的值。
但在現實世界中,商品在各國的價格可能因為當地的稅收、商業策略、原物料價格波動等各項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實際匯率最終不一定會向購買力平價計算出的匯率靠近。
關於此一指數,《經濟學人》也早在 2003 年便表示,大麥克漢堡價格易受各國稅負、關稅、不同的利潤率,以及租金等非貿易投入財的成本影響。
因此,此一指數不可作為匯價走勢的精確預測,僅為使匯率理論更易理解的工具而已。
▌ 結語
大家可能會想說,既然這麼理論的東西而且與實際情況有所偏差,為什麼還需要去了解它呢?
但也因為有這個理論,他提供給了大家一個關於匯率評價的中心骨幹,讓我們可以根據核心理念去往外拓展延伸,算是一個很好理解的思考起點!
#臺灣 #生活 #政經八百 #知識 #大學生 #經濟 #經濟學 #台灣 #科普 #科普經濟 #懶人包 #麥當勞 #大麥克 #匯率 #貨幣 #台幣 #美元
大麥克指數怎麼算 在 王大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值得一看的幾個財經新聞:
(新聞)漠視6500億美元SDR 陳冲嘆台灣悲劇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Georgieva日前在執董會後宣布將在6月正式提案發行相當6500億美元的特別提款權(SDR),緊接著在G20財長會議公報中證實此事,美國財長葉倫也力挺,等於宣告增加SDR發行確定。行政院前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表示,6500億美元SDR對世界是何等大事,更可說造成另一種量化寬鬆(QE),台灣卻漠視與無感,是一個悲劇。
(新聞)金融時報:美國可能將台灣列為匯率操縱國
(新聞)〈紐約匯市〉通膨升溫Fed不改立場 美元翻黑 比特幣突破63000美元
濕評:葉倫嘴巴喊強勢美元,這貨幣卻一直貶。然後新台幣又恐列為匯率操縱國,怎麼看都不像會走弱,讓美元走強。
至於SDR一文,或許也部份解釋了,為何虛擬貨幣都在井噴了,美元還是疲軟。因為有個更大的QE在背後。
那要如何解釋黃金也那副死德性呢?因為我的判斷是,金價被操控,光澤被導入bitcoin,盛況要等到全球各國都坐下來後,人為調整才會有起色。
這個SDR於6月的大QE,看起來有點像。喔,對,台灣原暫定的電子ID發行日期,似乎就是6月,美國7月!
延伸:
1:22:00 「大貶值」對未來資產(黃金、股市)價格如何說?
-陸去年持續減持美債中,美元確定能續強?
-我從大麥克指數看到的新台幣匯率應該是多少?蝦米?那麼高?
https://youtu.be/p0XhEAwwW0k
事實上,這趨勢已趁「中美貿易戰」,偷偷摸摸一直進行,礙於全球莒光信徒太虔誠,無法看到。將來法定貨幣崩盤後,仍需一個可定錨的貨幣;實體應為黃金,法定應為有人民幣的SDR,只是各國貨幣將重算。
https://accrcw75.pixnet.net/blog/post/68738519
大麥克指數怎麼算 在 陳介文的財富234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NUM-1Y4M4D
財富管理顧問 - 大麥克指數
------------------------------------
英國的《經濟學人》每年會發布大麥克指數
這個指數在1986年持續發布至今
以非貨幣的食物,來比較各國匯率的基準
------------------------------------
大麥克指數是以美國大麥克為基準
評價各國的大麥克價格差異
因為麥當勞的大麥克食材與生產方式全球統一
照道理來說,全球的價格也應該統一才對
可是就像圖表,反應1718年的不同
更可以看出各國匯率的變動情形
當然,大麥克指數未考量其他因素差異
例如:關稅、工資、房租、競爭利潤、接受度...等
不過依照昨天聊過的 MacCoin 來當作話題
620萬枚免費兌換券如果依照價值計算
瑞士,4191萬美金,約12億870萬台幣
美國,3274萬美金,約10億500萬台幣
俄羅斯,1420萬美金,約4億3600萬台幣
也就是說,假設全部的麥克幣都在俄羅斯發放
然後某人把620萬枚麥克幣帶到瑞士去
身價直接翻漲快三倍...
不過上述兩個國家,都不是麥克幣參與國家
但不管如何,怎麼看這指數都不正常
也因此大麥克指數在2003年時
《經濟學人》也坦承其參考指標,有缺陷存在
人不會因為要吃大麥克,就從瑞士到俄羅斯去
大麥克指數,只是博君一笑的有趣數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