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當自己了? 」
https://jetinchao.poedu.org/12212/
有了孩子之後,我們的身份最大的改變,就是「成為孩子的爸媽」。
有個笑話是這麼說的:「如果孩子是男生,就取名『英俊』;如果是女生,就取名『美麗』。為什麼呢?因為外人在稱呼我們的時候,就會叫『英俊的爸爸、美麗的媽媽』呀!」
日積月累下來,我們也就習慣了這樣的「抬頭」,表面看來沒什麼狀況,但卻很容易讓自己和孩子過度聯結,將孩子的表現與成就,視為自己價值高低的評判標準了。
影響更大的,是我們會「忘了當自己」!
在阿德勒父母學實務工作坊的第一課開場,我們邀請學員設計自己的名片,名片上唯一的文字是自己的中文姓名。
接著帶著名片與他人進行自我介紹,介紹後雙方交換名片,然後學員要將「他人」的身份變成自己,此時的我「不再是我」,而是手上這張名片的身份。進行數輪之後,每位學員都經歷了不同身份的轉變。最後我們要「找回自己」,透過身份的交換找回自己的名片。
暖場熱身的活動,呼應著我們後續要進行的早年回憶:「我的姓名」。
「姓名」是我們自出生之後的「第一張標籤」,也是我們認為每個人僅需要的「唯一一張標籤」,至於其他的標籤,無論是職稱、綽號、甚至是病症等,都不需要貼在自己身上。
我們也認為,「悅納自己」要從接納喜歡自己的姓名開始。因此我們帶領學員回溯自己姓名的由來:是誰取名的呢?有什麼含義嗎?
而更重要的,則是自己對於姓名的期待是什麼?面對自己的姓名,在10歲前以及現在的情緒是什麼?有沒有什麼不同?
有人很喜歡自己的姓名、有人不喜歡,有人覺得姓名很平凡、有人覺得很特別,有人因為不同的因素換過姓名,有人聽到自己「連名帶姓」會感到緊張和壓力,有人努力地朝向姓名含義的方向,有人則選擇和自己的姓名背道而馳…,每個姓名都帶著不同的生命故事。
透過工作坊的活動,學員得以重新的檢視自己看待姓名的歷程和角度。有學員說:「我好久沒有當自己了!」好深刻的回饋呀!
我們和學員分享,除了當孩子的爸媽,我們還是別人的老公老婆、兒子女兒、媳婦女婿、朋友、員工、老闆…,我們總是希望盡心盡力地扮演好每一個角色,卻很容易忽略照顧好真正的「主角」—自己!
我們鼓勵學員,要有「和自己單獨約會」的時間,做自己的興趣和嗜好,讓自己感到愉快幸福,因為唯有當自己充滿能量,也才能有餘力經營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呀!
—
阿德勒父母學-實務工作坊兩日班
板橋・台南|同步開放報名中!
笑聲與淚水交織、感動與熱情滿溢的【阿德勒父母學-實務工作坊】,首場於昨天開課,我們立即接到許多來不及報名的夥伴訊息詢問要如何參加?
不用等到秋天了!我們規劃了「阿德勒父母學-實務工作坊兩日班」,運用週六、週日兩天進行,地點除了板橋之外,台南也會開課,提供給南部的朋友就近參加。
名額有限,請儘快完成報名喔!
(有中部的夥伴想要合作開課的嗎?歡迎與我們連絡)
.台南:2019年5月4日(六)~5月5日(日)
台南報名:https://poedu.org/adler/14121/
.板橋:2019年5月25日(六)~5月26日(日)
板橋報名:https://poedu.org/adler/14128/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