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一直都是流變的,各地從北京官話所發展出來的語言體系,勢必都會在地的特色,也從各面向與在地方言交融與相互影響著!
---------------------------------
「誰安排這個窗口給我的?」她雙手捧臉,雙頰緋紅:「台灣男生,普通話說起來那麼溫柔,噓寒問暖的,吃飽了沒有啊?會累嗎?要幫忙嗎?成天軟綿綿,我快受不了了!」
北京東單的咖啡店,午後陽光灑落,對桌的女伴顯然習慣了她的戲劇化人格和愛心化的雙眼。「照片你見過嗎?」女伴若無其事:「說不定是個彪形大漢呢?不覺得不搭嘎嗎?」
我不會承認我先想到的是駱以軍的。我想到的是另一件神奇的事,關於我們台灣人的「台灣腔」──在中國,各種場合遇到福建人,我會忍不住分心辨別他們的口音;儘管仍有不小的個體差異,但若屬於閩南地區,確實口音與我們是類似的。這其實很奇怪,因為我自小從祖母處習得的「台語」,在我聽來根本一點軟綿綿的成分都沒有。如同許多方言,台語有入聲字,有頗多滯重的腔口轉折,語速快時聽來並不溫柔,反而相當急切。這點和許多人說「廣東話講快了像在吵架」並無二致。為何當我們的國語(中國的普通話)混入了以閩南方言為基底的台灣腔後,會讓國語變得軟綿綿起來?
嚴格說來我是擁有兩套母語的人──台語和國語都算是我的母語;而我對中文的語感其實更像是這對雙親的孩子。關於台語,我早期所有的記憶都帶着懷舊的昏黃光暈:阿嬤的懷抱,阿公的斗笠,電視上晚間六點半的台語連續劇(女主角是狄鶯,可惡的日本軍官強暴了她,正直的日本警察愛上了她),黑色塑膠方盒子上的旋鈕,拉吉歐裏塵灰飛揚的歌仔戲樂聲。至於國語,那必然正式得多。這重合了國民黨在昔時台灣所戮力進行的文化政治工程。也因此在上小學後,因為環境變化我較少使用台語,是以變得對台語較為生疏;但在台灣的日常生活中,庶民台語的印痕始終是處處皆在的。這使我不會遺忘我的第一種母語。在我意外地從事寫作這項與語言高度相關的工作之後,兩種有親戚關係的母語都成為我的資產,而我也把這些關於母語的特性化入我的寫作當中:
火已經燒起來了。我的阿妗跟着四界信眾們跪了落去。她看着彼些信眾的額面。她看見火香在漆烏無光的暗暝天空下似是大水般漫淹。她看見那火焰愈來愈大,吞噬了彼些雕畫水麗的器物羅幛。(註生娘娘我妻後與我結婚幾落年冬了我阿母想欲抱孫望你賜阮一個健康伶俐的幼嬰仔……)吞噬了彼些紙糊木架的人偶神像。(觀世音菩薩我厝內開豆奶店拜託你保庇我生意順利全家皆平安……)吞噬了彼些鏤刻了八仙渡海桃花女鬥法故事的,一間連着一間的艙房。(池王爺我姓陳名罔市今年五十八歲住後壁鄉山仔腳,你着保庇阮媳婦生一個水後生我子在台北做土水順適無誌事……)吞噬了彼些蒼白漂流若是戲服水車藏一般的,雲水淹漫內底的三桅船帆布。(釋迦佛祖我阿嬤中風整日倒在着眠床頂上希望你保庇伊寬心輕鬆莫憂愁……)彼些,彼些在火光中飄飛的,若是許願一般細小卑微的煙塵……
這是收錄於個人首本著作《甕中人》中的短篇小說〈祭〉。有的批評家樂於以「古雅台語」稱之(尤其是在縱觀《甕中人》中的其他短篇之後)。我不反對這種說法,因為除了隨處可見的台語詞彙之外,許多時候它確實顯得古雅,情調溫柔。但我真正的意見是,我更傾向於認定那是「另一種語言」:我不是在寫國語,但我也不是在寫準確的台語;那確實就是另一種,為了題材,為了小說主題,為了更適切地逼近那樣幽微感傷的心緒而擬造的另一種語言。女媧造人。這屬於文學裏異種的自由,而如同愛情,小說原本就是一種化學變化。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女媧造人原文 在 《女娲造人》| 神话故事| 学中文| 熊猫博士和托托| Learn Chinese 的推薦與評價
女娲 某一天经过黄河的河畔,她低头沉思,想起开天辟地以来,创造了山川湖海、飞禽走兽,但总觉得这世界还是缺了点什么。 当她看到黄河河水里自己的 ... ... <看更多>
女媧造人原文 在 女媧造人原文 :: 全台寺廟百科 的推薦與評價
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人也。,2021年12月15日—女娲造人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创世女神女娲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 ... ... <看更多>
女媧造人原文 在 Re: [閒聊] 關於女媧造人的一事... - 看板gallant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mushroom13 (mushroom)》之銘言:
: 各位好,第一次留言多指教
: 不自主地想留關於女媧造人的秘辛(!?)
: 因為第一次看到原文時,大為震驚與害羞
: 故來分享
: 「傳言女媧人頭蛇身,一日七十化。」
: 還有另一篇寫到,女媧與神共同「化」育人類
: 化有生育的意思。
: 也就是指在最原始的母系社會中,
: 生產成為最重大的功勞與事情。
: 但若單從字面上去解釋和聯想,
: 女媧一日七十化...化不停
: 覺得她好累又忙碌..=_=
: 何況還要跟神一起化呢...=_="
去圖書館用中國神話等當關鍵字搜尋
會找到一堆考據女媧伏羲神話脈絡的文章
在理解女媧神話之前,要先理解一個大前提
中國的領土是很大的,而且歷史悠久
不同的地域流傳的女媧神話當然有其差異
而且隨著歷史的傳承,中國文人也喜歡對古代神話加以潤飾
或者是為了特定的理由將古老神話改寫成理想的模樣
所以女媧造人的傳說也有各式說法
目前咸認
女媧,伏羲,以及盤古本是苗瑤一帶的民間傳說
中原地區將西南夷納入統治之後,也將它們的神話吸納過來
並將之內化為漢族的創世神話,同時在歷代不同文人的潤飾之下
女媧神話開始了雜異紛成的風貌
根據考據,苗瑤一帶最早的女媧傳說是:
女媧與伏羲本為兄妹,因為父親得罪了雷神
雷神降下大洪水毀滅了世界.兩兄妹因為躲在一個大葫蘆中逃過一劫
從此結為夫婦,成為人類的始祖.
聞一多先生甚至認為,伏羲這個字指的就是葫蘆,女媧指的是較小的母葫蘆
另外他也認為伏羲就是盤古,因為盤古在古代又寫作槃瓢
槃瓢是啥??別懷疑,也是葫蘆
xxxxxxxxx閒話分隔線xxxxxxxxxxxx
所以創造我們的不是什麼高貴的男神女神
全都是葫蘆葫蘆葫蘆葫蘆
所以東方人身材長的像葫蘆也別難過,這是遺傳XDDDDDDDDD
xxxxxxxxx閒話分隔線xxxxxxxxxxxx
接下來就是解釋女媧神話傳到中原以後,如何發生流變
中原最早的女媧文字記載
應該是<楚辭.天問>:[女媧有體,孰制匠之?]
王逸注<楚辭章句>時解釋成:
[傳言女媧人頭蛇身,一日七十化,其體如此,誰所致匠而圖之乎]
(化解釋成化育沒錯.意思就是女媧這個可以七十化的身體,到底是誰做出來的啊)
但是,王逸的女媧七十化的說法從何而來??
是成書更早的<淮南子>
<淮南子.說林篇>:[黃帝生陰陽,上駢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媧所以七十化也.]
請注意喔,淮南子雖然裡面講很多陰陽五行怪力亂神的東西
但他的根本是藉由道家的無為思想,諷刺當權者縱慾無度的政治書
所以它所記錄的女媧神話,是很有可能被改造過以符合著書者理念的
而且儘管<淮南子>振振有辭地說女媧七十化
漢代石刻畫像中,卻常常有人頭蛇身的女媧與伏羲交尾的畫像
可見女媧伏羲是夫婦的傳說在當時是相當通行的
所以淮南子的說法更讓人質疑了
關於女媧故事的上古典籍,尚有<山海經>一本
其文曰:[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
這下更有趣了,女媧生出後代的地方是腸子
而且只有生十個,這又要怎麼說呢??
以上是上古資料有關女媧的記載
至於我們目前常聽到的女媧摶土造人的版本
其實出自宋代<太平御覽>裡引述自<風俗通>的記載
風俗通是已經散逸的書了,真要考據也找不到資料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
這是已經被加工過的故事,不能和神話相提並論了
另外
女媧補天的故事記載在<淮南子.覽冥篇>中
水神共工撞不周山則記錄在<論衡談天篇>
大陸學者袁珂認為補天神話較早
但後來的記載卻把女媧的補天神話與共工的撞柱故事混在一起
已經失去古代神話的原意
另外也有說法,就是女媧伏羲本不是夫婦
是中原地區把兩種神話混合在一起的結果
不過以目前收集到的民俗學神話資料顯示
女媧和伏羲為夫婦的說法應該是最早
是到了中土之後才被漢族文人拆散
變成女媧和伏羲/以及女媧和盤古的個別神話
不過夫婦的傳說還是有片段流傳著
所以唐詩才有<女媧本是伏羲婦>的詩句
xxxxxxxxxxx閒話分隔線xxxxxxxxxxxxxxxxx
也就是說,這對夫婦從苗疆移民到中原以後
老是運氣不好地被人家拆散拆散拆散
然後又被閒雜人等兜攏起來
已經一堆勸人家床頭吵床尾和的鄉民嘛~~~~
然後又冒出誤解女媧和別人"一口氣生七十個"的害羞鄉民
它們還是早點搬回苗疆吧
中原太危險了XDDDDDDDDDDDDDDDDD
xxxxxxxxxxx閒話分隔線xxxxxxxxxxxxxxxxx
參考資料:
袁柯<山海經校注>
袁柯<中國神話傳說>
聞一多<伏羲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52.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