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 談談編曲實務經驗 }}_07
在上一週的文章後記2. 所轉貼的『旋律/時間』高等示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5tUM5aLHPA ,其實在開口的第一句話:『We love patterns!』,就已經揭露了古典賦格音樂寫作技法的奧義:將動機或是樂句視為一個一個的『模式』,真的像是在玩樂高積木一般,將這些模式在不同的時間點、音域範圍做巧妙的組合;然後用精緻的動畫,來將這些原本只能『聆賞』的音樂,轉化為視覺可以協助理解的時間軸橫向移動,來讓我們看得到這些『模式』的結構,是如何交織成音樂的『織地』(Texture,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9%94%E9%AB%94_(%E9%9F%B3%E6%A8%82) )。
我真希望我在高二、高三看著『基礎樂理』那些刁鑽的火星文字時,就已經能夠有像前列的Youtube連結,來讓我更快瞭解音樂運作的基本法則!
我的青春歲月已然錯失了…但年輕的你,可千萬要好好珍惜網路上所為你展示的學習路徑啊!因為這種知識與經驗太寶貴了,所以,我們還要再舉一個例子:且先讓我們看一下Cameron Carpenter這位年輕的管風琴(Organ)演奏家(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meron_Carpenter )所彈奏的巴哈G小調賦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VKsTQpjKEM 。
是不是很驚人!除了正面四層的琴鍵之外,在他腳下的低音Pedal同樣也能擔負旋律演奏的功能,當樂曲的『織地』最密集的時候,他的四肢可以同時處理到四條的旋律線的流動(特別請注意看他單掌手指跨上下層鍵盤的彈奏技巧)!但是……即便我們已經親眼看到了演奏家的示範,其實我們對於音樂的感知,還是大約只能模糊地感覺到一些『Pattern』似乎有重複地出現、然後有一堆複雜的音階連接著、然後……就沒有了。
你如果對於這一類的曲目無法建立記憶的資訊,其實很正常!畢竟,我們並不是受過嚴格古典音樂訓練的科班學生;但,就是會有熱心公益的Youtuber,將這些難以實際掌握的音樂訊息,用清晰的視覺訊號呈現出來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WhPUqpaRp4 。我非常喜歡這個版本的視覺呈現,它除了用不同顏色來標定四條旋律線的樂句行止與相互關係,它還有一個小小的動畫效果來幫助理解每一條旋律線在做音程大跳轉換時的『連接印象』,這對於幫助我們來理解這麼複雜的音樂內容,實在有很大的幫助。整個曲子從一條主題旋律線開始,大約10秒之後,第二個聲部下轉五度摹仿了主題旋律、而原本的聲部開始去做主題旋律的對位和聲,在接下來的兩聲部寫作,具體而微地呈現了『時間』上的對比:當第二聲部做十六分音符的旋律訴說時,第一聲部用了二分音符的長度來『對比』,而當第一聲部開始轉成十六分音符時,第二聲部用了四分音符來摹仿第一聲部在前面的對位動機,而後兩個聲部漸次移動到較高的音域,來讓第三個聲部可以用低八度音的域區再次重複主題旋律線。
其實到這邊,我們這些試圖要從古典音樂去學習通俗音樂的尋寶者,應該已經挖到了我們的第一個寶藏!
[二. 關於編曲可以想想的幾件事_04] ~時間_04//和絃_01
我們粗淺的音樂知識知道:單一的聲線可以稱之為『旋律』,兩條的聲線可以建構起『和聲』,而當有三個聲線同時存在時,我們可以開始去定義『和絃』。幾乎所有的吉他教材在討論到和絃的組成時,一定都是從『基本三和絃是由三個音所組成,它包括了主音(或根音)、往上的三度音以及五度音』開始,我在剛開始學習吉他時,也是照著這個公式、口訣,去努力背誦一個調裡的七個基本三和絃的所有組成音;但當我看著那種有載明旋律簡譜與和絃提示的曲例時,我就有一事不明:『這個小節…它告訴我要彈C和絃,可是旋律卻有唱到2或是6……,它就不是1、3、5啊!為什麼可以彈C和絃?』你可能很難想像在民國七十五年前後,一個高中生熱愛著吉他、卻完全無法理解這其中矛盾的那種痛苦!一直到我快要把基礎樂理翻爛掉的某個時刻,我忽然意識到:『可是,旋律是流動的啊!如果旋律在唱2的時候,我不要去彈3、而變成彈1、2、5,或者等旋律的2唱過去之後我再彈1、3、5…這應該行得通吧?只是……那個譜記,好像不能只單純叫做可以彈C和絃吧?它好像會多出來一些什麼……』。
當時的我並不知道,隨著譜記所『框定』的一個小節裡,隨著旋律線音高的變化,其實那些『基本和絃』一直都在變動它的組成音而形成『許多的和絃在一個小節裡,只是它整體而言呈現了那個基本和絃的大塊色彩』的現象。所以,在一個標定為C和絃的小節,在那個『固定時間』內它可能隨時轉化成Cadd9、Csus2、Cmaj9、C79,甚至Cm79,甚至G/C!
因為,三個組成音的『和絃』,它只是三條旋律聲線在某個特定時間點的『瞬間快照』而已,隨著三條(或更多)的聲線流動,其實和絃的意涵與色彩,會隨著時間而有著多樣且自由的呈現、組合方式。
那代表什麼?或者說,那對於『編曲』來說有什麼意義?
讓我們冷靜想一件事:編曲是為什麼而存在?在現今的音樂分工下,應該是為了『那個已經存在的旋律線』而開始的吧?所以,我如果要為『已經存在的旋律線』來設計和絃,我其實是在編寫另外兩條(或以上)的旋律線條吧?
是的!你需要去『編寫』其他的旋律線條,讓那些旋律線條去交織成和絃的聲響---請千萬、一定要注意這個順序!是針對那條已經存在的旋律線去寫作其他的聲線而形成和絃。
不是『拿既定的和絃去套在那條旋律上面』!不是!
在這裡必須要先岔開一條路去討論一種真實存在的音樂現象:有許多很棒的西洋音樂,它聽起來就像是一個重複的和絃進行,然後把旋律寫在上面,譬如Coldplay的『Yellow』A段(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KNxeF4KMsY ),或Radiohead的Creep全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kzRNyygfk ),根本就是四個和絃反覆到底!那又怎麼說?這其實關係到西洋音樂的根底之於古典音樂,他們的思維是從『Pattern』的概念開始,而他們的音樂寫作也的確常常從和絃的Pattern進行開始,在這個時候,和絃進行成了『第一聲部的旋律』,而人聲旋律反而成為『另外寫出來』的聲線。這是一種『作曲』的手法,效能好或不好…很見仁見智,以我自己的觀察,西方人從Pattern式的和絃進行去寫旋律的效果明顯比東方人要好,因為那本來就是他們的文化血液、基因。
回到主題,那麼,另外編寫的兩條(或以上)聲線應該如何去執行呢?這得要回到人類的聽覺能力:以一個沒有受過嚴格音樂訓練的聽眾來說,不論給他什麼樣的音樂型態,我是說從簡單的民謠一直到結構嚴謹複雜的古典交響樂曲,他最容易聽得到、分辨得出來的音樂內容,只有兩條線:最高的那一條與最低的那一條;而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習慣將主旋律當成是『最高的那一個線條』(時至今日,也許應該修改成『最突出的那一條』),所以,顯而易見的,編曲者在確認了主旋律線條之後,下一步要編寫的,絕對是低音部的線條。
上面曾經提到的『它整體而言呈現了那個基本和絃的大塊色彩』,這個整體的大塊色彩,其實就來自你所決定的低音---或者通俗地說:你決定的根音。請再回頭看看挖到第一個寶藏前的兩聲部的編寫基本運作法則,沒有人告訴你根音只能彈長音或八分音符或什麼的,它其實是可以做為主旋律的對位,它可以很綿長、也可以很流動,關鍵是它與主旋律之間形成的『對比』,而且,它沒有被規定一個小節換一次!
我喜歡今天所轉貼音樂視覺化影片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根本沒有小節線!
小節線(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8F%E8%8A%82 )最起初的功能,只是方便音樂家在溝通或演奏過程中容易標定位置的一種記號,但,我的觀察,現在許多的年輕音樂工作者…也許因為電腦編曲軟體的普及化,對於音樂的理解與認知,幾乎是建立在一種僵化的小節概念之上,它產生的問題是:旋律寫作的本身不是來自於旋律自己該有的呼吸長度,而受限於『如果不是乖乖的四拍或三拍或6/8拍的小節長度,好像會怪怪的……』的那種不安全感,所以,也許某一句旋律它只需要五拍或七拍就可以講完重點,可是因為那樣的不安全感,就覺得一定要補完足夠的制式拍分,而讓音樂變得拖泥帶水、缺乏自然的生氣與律動感。而這種現象往往會被搭配著『拿既定和絃去套旋律』成為一種編曲套餐來食用,這樣的思維所生產出來的編曲,往往只會給人一種千篇一律而缺乏驚喜的感受,以『用音樂說故事』來感動聽眾的角度來說,恐怕不是太高明的方式。
而如果你寫就了一個很好的低音線條,讓音樂中的主旋律得到一個很好的、有呼吸感的低音支持,我覺得這個編曲已經成功了一半!但,真正考驗編曲優劣與否的關鍵,現在才要開始。
當我們有了最高的、最低的兩條聲線後,接下來所編寫的、用來充填、定義和絃真正結構的,統稱為內聲部(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3%B0%E9%83%A8%E5%86%99%E4%BD%9C ),在此,請容我引述臺灣流行音樂的錄音開路先鋒、前麗風錄音室老闆徐崇憲先生的部落格文章:『我曾經說過,在一首歌曲中, 高音像皮膚,低音像骨架, 中音則像肌肉, 三者均衡當然最好, 如果不均衡, 則中音不足是最難聽的; 弦樂四重奏裡的中提琴和第二小提琴, 也就是在一般歌曲裡的"內聲部",我感覺常受到忽視, 包括編曲和錄音都是如此, 尤其是初入行者』(http://qkhsu.pixnet.net/blog/post/97205466-%E5%85%A7%E8%81%B2%E9%83%A8%E5%B8%B8%E5%8F%97%E5%88%B0%E5%BF%BD%E8%A6%96 )。有道是『聽不見的最重要』!這句話是在說:普通人耳的聽覺雖然只能分辨兩個線條,但對於那些『不易分辨』、『聽不太出來』的音樂內部織地,還是可以感受得到飽實與否;設計得不好的內聲部,即便用了再多的線條、再昂貴的樂音,聽起來還是會覺得雜亂、混濁或空洞、無趣。反之,設計得宜的內聲部,往往與主旋律會取得非常好的度數距離,即便只寫了很簡單的用音,也能讓音樂的張力非常扎實。也就是說,我們在思考編曲的概念,其實就是在指定完低音之後,如何有效地寫出位於中間地帶的其他旋律聲線,來使整個音樂的聲響達到飽和的流動感。
但是,還記得我們在『時間_01』文章中說過:『音樂在能量的呈現上,還有一種觀測的表述:【開展】與【收斂】』?所謂的『聲響達到飽和的流動感』並不是指讓音樂一直停留在飽和的狀態,它永遠是一種對比,有的時候你要讓和絃的感受很『窄』,有時候你要讓它很『寬』,來構成能量的收斂、開展;它之所以可以被這樣操作,其實就是來自於低音線條可以寫到多低、內聲部線條會與主旋律拉得多開來決定的。
而因為這些都是流動的線條,它們所『快照』出來的和絃結構是可以很自由的,甚至,這些『被構成』的和絃出現時間點,也可以被設計在特定的位置;而在『什麼時間點』變換了和絃,其實,它也就影響了『重音』出現的位置,而這個動作,同一個時間也代表了律動感的好壞,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Groove好不好』的關鍵!
因為,這一切的元素,都與時間感息息相關!
這一篇文字主要是希望對於『使用和絃感到苦惱』的編曲者,能提供從不同的角度切入理解音樂建構的想法。就如同我很反對『盒框式和絃』的記憶、用法一樣,我期待我們能從旋律的面向來重新思考和絃的意義,也因此而找到定義和絃的新看法;而關於『Groove』的問題,我們就留在下一次再討論。
在此之前,祝新思路順利愉快!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我是星合HE's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既然決定愛上一次就一輩子。」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美好的遺憾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也許現在回想起來難免心酸 但即使再深刻 也會有那麼一天 你離開我的時間會超過我愛上你的時間 那時候, 我會笑著拾起和你之間的美好回憶。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盧廣仲 ------------...
好不 容易 簡譜 在 我是星合HE's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既然決定愛上一次就一輩子。」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美好的遺憾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也許現在回想起來難免心酸
但即使再深刻
也會有那麼一天
你離開我的時間會超過我愛上你的時間
那時候,
我會笑著拾起和你之間的美好回憶。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盧廣仲
--------------------------------------------------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主題曲)
詞/曲:許媛婷、佳旺、陳文華
編曲:黃雨勳
Oublie-le 好幾次我告訴我自己
越想努力趕上光的影
越無法抽離 而已
Je t'aimais 刻骨銘心只有我自己
好不容易交出真心的勇氣
你沉默的回應 是善意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忘記了時間這回事
於是謊言說了一次就一輩子
曾頑固跟世界對峙
覺得連呼吸都是奢侈
如果有下次 我會再愛一次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你藏在塵封的位置
要不是這樣我怎麼過一輩子
我住在霓虹的城市
握著飛向天堂的地址
你可以翱翔 可是我只能停滯
尋找你 茫茫人海卻又想起你
好不容易離開思念的軌跡
回憶將我連繫 到過去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忘記了時間這回事
既然決定愛上一次就一輩子
希望讓這世界靜止
想念才不會變得奢侈
如果有下次 我會再愛一次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你藏在塵封的位置
要不是這樣我怎麼過一輩子
我住在想你的城市
握著飛向天空的鑰匙
你繼續翱翔 還有我為你堅持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忘記了時間這回事
既然決定愛上一次就一輩子
希望讓這世界靜止
想念才不會變得奢侈
如果有下次 我會再愛一次
--------------------------------------------------
每週三晚上9:30都會有新的作品發佈!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
(若因故暫停,會在粉絲專頁/IG公告)
--------------------------------------------------
*本Cover有採譜
主要紀錄前奏、間奏/和弦簡譜和部分重點編曲tab譜
編曲上我特別改成G調去採譜
就不需要按到封閉和弦,前奏和間奏也相對好彈許多
也會有比較多的降key空間
另外會附上文字跟大家說明如何替換當中幾個有可能新手還是會覺得困難一些的和弦
這樣會更好上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照以下方法領取唷:)
*第一次領取吉他譜辦法:
Step1. 訂閱頻道並留言想說的話
Step2. 追蹤IG @shinghe0807
Step3. IG私訊憑step1.2截圖領取吉他譜
*曾領過吉他譜領取辦法:
Step. IG 限時動態 Po 此影片 (動態/靜態皆可) 並 Tag @shinghe0807 後私訊即可
*9/12 更新教學說明影片,因影片拍攝較簡易就不公開在頻道上了(請見諒QQ
會一一回覆給曾私訊我的,如有遺漏請再跟我領取連結~
* 10/12 更新魏如萱版本 (女key降D大調),私信可告知需要版本
--------------------------------------------------
謝謝你們收看我的頻道
喜歡我的影片請幫我like、訂閱並分享給你們的好朋友們 :)
那我們就下支影片再見啦~
►陳星合Instagram - shinghe0807
►Facebook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shinghe0807
好不 容易 簡譜 在 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FinalFantasyX #ToZanarkand #二胡
Final Fantasy X - To Zanarkand 二胡版 by 永安
Final Fantasy X - To Zanarkand (Erhu Cover by YungAn)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395739104
『FINAL FANTASY X』(日文: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X、中譯:最終幻想X)是SQUARE製作的PS2用RPG遊戲,也是FINAL FANTASY系列本作的第十部作品。2001年7月19日在日本發售,但當我真正玩到這個遊戲時,已經是2007年了。那時候告別了每晚打卡上班的『魔獸世界』,買了一台二手的PS2,就是特地為了要玩這款經典遊戲。
FF系列的音樂一直以來,都是由配樂大師植松伸夫所擔綱。他擅長的配樂類型,從歡快、黑暗憤怒到猶豫,變化多樣,賦予了FF系列獨特的個性與靈魂。FFX中我最喜歡的音樂有兩首,除了之前演奏過的主題曲『素敵だね』,這次向大家介紹的是插曲『To Zanarkand』。Zanarkand是遊戲中的地名,即最終的廢墟目的地。眾人來到Zanarkand遺跡,鋼琴孤寂地奏起了這首背景配樂。
夕陽給天空鍍上了一層燦爛的金色,風很輕。地面上,一團篝火微微的跳動著,七個形色各異的人圍坐在火堆旁。他們看起來有一些疲倦,似乎經歷了長途的旅行,好不容易找到個地方休息一下,而前面的路,似乎依然很長。沒有人說話,一切都顯得那麼平靜。這時,一個男孩站了起來,輕輕的拍了一下身旁一個女孩的肩膀。女孩默默的抬起頭,看了男孩一眼,眉宇間分明帶著一絲憂慮。她究竟在擔心什麼呢?男孩獨自走上了旁邊一處較高的緩坡,舉目向遠方望去。那裡,是一座被淡彩的雲霧和遊蕩的光點包圍著的Zanarkand廢墟。
Listen to my story, this, may be our last chance...
讓我們先來欣賞網路上的交響樂演奏版本:
https://youtu.be/H1JgIg38QBU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wODU0NjMy.html
沉靜的悲傷回蕩在『To Zanarkand』響起的每一刻,我真的非常喜歡,所以我們就來用二胡玩玩吧!這首轉調比較複雜,主題旋律一共用了GCDE四個調,如果二胡轉調有困難的話,可以試著重新記譜全用C調演奏。第一段因為是低八度,我把內外弦定在B#F,這樣就可以用bB調指法來演奏G調旋律。但是因為內外弦低了三個半音,弦變得非常柔軟而難以控制,音準與揉弦都需要特別小心。第二段是高八度的相同旋律,可以把定弦調回DA,直到演奏完這首曲子。本曲最困難的地方是要用右手的運弓與左手的揉弦變化,表達出情緒的轉換:深情流動、激昂高歌、到最後的寂然而收。演奏上諸多不足的地方,還請各位朋友繼續給予指點囉!
讓我們拿起二胡,在夕陽照射下的Zanarkand廢墟旁,一起訴說屬於自己的故事吧。
========================
Final Fantasy X - To Zanarkand 二胡版
中文:最終幻想X-去札那爾坎特
英文:Final Fantasy X - To Zanarkand
日文: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X-ザナルカンドにて
作曲:植松伸夫
原曲發行:2001年7月18日
二胡錄製:2016年3月31日
簡譜:永安
二胡:永安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395739104
1=G (低八度)
6367 176 5653
6367 171 2123
6367 176 5653
12 333 325
1 1756
(高八度)
6367 176 5653
6367 171 2123
6367 176 5653
12 333 325
1 1756
1=C
63321 755
7#4#4 633#2
1=D
63321 755
#42763 5356
636717 632171
757172 176765
6367 176 5653
6367 171 2123
6367 176 5653
12 333 325
1 1756
63321 755
7#4#4 633#2
1=E
63321 755
#42763 5356
63321 755
#42763 535 6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