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漢也提當年勇】
紀錄片《葡萄酒世界》Mondovino發行七週年回顧
專書《葡萄酒的風味》Le Goût du vin出版七週年回顧
2004年發行的《Mondovino》紀錄片,在我四處奔走努力下,2010在台灣發行中文版《葡萄酒世界》,不但在戲院上映,隨後發行DVD還附贈了同系列短片〈我們該往何處去?〉。這套葡萄酒紀錄片富有時代意義,但在今天看來依然歷久彌新--關於「葡萄酒品味」與「葡萄酒靈魂」的爭議,是葡萄酒品味的永恆主題。
這部2010年在台灣上映的紀錄片,跟同年出版的專書《葡萄酒的風味》Le Goût du vin雷同的地方是,對葡萄酒同好/同行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葡萄酒的風味》啟迪品飲的知識,《葡萄酒世界》則開啟品味的視野。
這兩部翻譯作品,都是我當時傾注心力完成的,而且過程都一波多折。2007年,幾乎已經完成《葡萄酒世界》字幕翻譯之後,我到台北光點的影片展示櫃前,把所有(我認為冷門的)紀錄片出品商逐一記錄下來。我拿著這份自製名單,逐一拜訪。我曾約了素未謀面的春暉電影總經理,捧著稿子、DVD與電腦跟他見面看片,然而,這只是幾番波折之後,最終被迫放棄出品計畫的其中一個片商而已。洽談片商不計其數。最後,我懇求已經婉拒我的雷公電影總經理至少見我一面,讓我當面介紹這部作品。他們拗不過我的執抝,掛了電話,我騎上機車,就到了他們公司。當時與我洽談的是陳總經理。
雷公電影就是今天的安可電影,是由李崗夫婦經營的。當年我見面的陳總經理,就是李崗導演的夫人。多年之後,我們談起這段往事,陳總回憶說:「當年真的是被你鍥而不捨的心意感動。雖然這部片子不會賺錢,但努力一下,不至於虧錢,所以我們還是決定發行。」
2008年,首次見面洽談後,陳總確實立即答應發行,甚至還預先設想電影節上映檔期。哇,棒呆了!但是後來接到法國版權金報價,比想像貴很多(導演Jonathan Nossiter理應多拿一些錢,完全可以理解),加上當年經濟不景氣,整個計劃陷入僵局。
我當時相信,這部作品必定能為台灣葡萄酒界帶來一些改變。這顆種子必須立即種下,而且必須由我親手種下,才能及時發芽,才能真正茁壯。我提議捐岀翻譯費用補貼版權金作為交換條件,不料,翻譯酬勞微薄,全額捐出也無濟於事。而且,片商還必須考慮機會成本……萬般不得已,只得放棄。直到又過了一年多⋯⋯
一直到了2010年初,我再度跟雷公電影公司連絡,問他們當時景氣如何,是否能夠再次考慮發行《葡萄酒世界》。我跟他們說,台灣葡萄酒界當時已經往前邁進一些--由林裕森等人發起的「台灣侍酒師協會」即將成立,業界力量可望藉此凝聚,葡萄酒社群交流也日趨頻繁。我試圖說服片商,發片時機已經更加成熟……況且,我們已經落後好幾年了!雷公電影的陳總很有眼光,在慎重考慮後,願意重新洽談購買版權事宜,在台灣發行上映《葡萄酒世界》,條件是我必須無償替他們的行銷賣命。還記得那天接到陳總的電話,她說:「我也真的被你感動。過了那麼久,你還沒放棄。」掛了電話,我像個孩子,興奮地又叫又跳。
早在2008年,我還在大同亞瑟頓葡萄酒進口商擔任葡萄酒講師,偶爾也會跟大家談論當時正在浪頭上的「品味之爭」熱門議題。我心裡一直覺得,譯介這部影片是我該做的事,甚至是一種使命,就跟翻譯《葡萄酒的風味》一樣。不過,比起《葡萄酒世界》,《葡萄酒的風味》對我來說更是艱苦的試煉。這部作品的譯稿總共37萬字,其中有27萬字是在服役期間,靠意志力苦撐,一個字一個字,用紙筆寫下來的五百頁手稿。
我期望讓華語葡萄酒界的人能夠與全球酒界關注的某些議題搭上線,或者能夠一親經典芳澤,激發思想火花。不過我知道,首先必須有好的譯文才行,而這就是我的使命。這是為什麼當時的我,在心裡默默地認為「這顆種子,必須立即種下,而且必須由我親手種下,才能及時發芽,才能真正茁壯。」
這股對華語界的「使命感」,至今依然沒有消失,而且也依然是我工作的動力。這份捨我其誰的自我期許,是我不變的初衷。我從一個好的葡萄酒譯者,逐漸變成全方位的酒類專家,並站上國際舞台。縱使沒有了我,世界依舊運轉,華人圈裡,非常有機會培育出更多像我這樣的國際級專家,但是有多少人能夠樂在其中,接棒這份文化與教育使命?
我們都知道,能力愈強,責任愈大。《葡萄酒世界》教會了我,縱使一身傲骨硬骨,卻不應睥睨時人;《葡萄酒的風味》,則讓我體悟,為人應該謙虛,但不該推諉應在自己肩上的使命。在泥濘中爬行,歷經坎坷站了起來,赫然發現自己站在冷涼孤獨的峰巔,但是我非常感恩與知足。
如何婉拒報價 在 早安財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個創業的人,遲早都會離開自己一手打造的事業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柏林罕是備受肯定的財經作家及《企業》(Inc.)雜誌特約總編輯,他的著作《小,是我故意的》(Small Giants)一上市,即成為企業因應成長壓力的經典指南,成長壓力可說是企業面臨的常見問題。
現在,柏林罕又回頭探索另一個更常見的企業問題──創業者該如何好好退場? 每個創業的人,遲早都會離開自己一手打造的事業,面臨交棒、出售或清算事業的情境。無論你希望的結果是哪一個,都需要趁著還有時間和選擇時,開始規畫退場策略。這樣做的好處是,趁早開始,可以幫你打造出更好、更強、更穩的公司,而且市值更高。可惜多數業主著手規畫退場的時間都不夠早,而為他們的拖延付出慘痛代價。
柏林罕訪問了數十位各行各業的創業人,找出決定業主退場後是否滿意的八個關鍵要素。他的書揭露了多位創業家的見解、退場計畫,以及值得大家借鑑的故事,例如:
◆ 雷‧帕加諾(Ray Pagano):監視器外殼製造廠的創辦人,他婉拒企業收購後,改變管理型態,後來以之前報價的四倍出售公司。
◆ 比爾‧尼曼(Bill Niman):知名肉品公司尼曼牧場(Niman Ranch)的創辦人,帶動了肉品產業的革新,卻被迫把公司賣給私募投資者,悻然退場。打拚三十五年的事業,最後只能任人宰割,拱手讓人。
◆ 蓋瑞‧賀許堡(Gary Hirshberg):有機優格先驅石原農場(Stonyfield Farm)的創辦人。他完成了近乎不可能的任務,不僅找到大企業以高價買下二七五位小股東的股權,同時完全保留他對公司的控制權。
柏林罕以引人入勝的故事,指引業主走過這段壓力最大、但也可能收穫最豐的事業階段。他探索這些業主在過程中面臨的種種情感挑戰。
說到底,經營事業絕對不止是買賣商品和服務而已,而是在做影響你整個人生的專業與私人抉擇。本書將幫你找出自信面對未來的方法,讓你將來有一天,可以光榮地回顧一路走來的歷程。
《大退場:創業家如何急流勇退》 https://goo.gl/W3EGcu
2017年11月1日 迎接「大退場」時代!
如何婉拒報價 在 Dr Wh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一次係女皇醫院上堂,放飯梗係好開心咁落佐敦食好野。同一班朋友一路行一路望住成條街嘅餐廳,興奮討論食邊間好。
就係呢個時候,一個阿婆推住紙皮行過。有時見到執紙皮婆婆,無耐D講句真係習以為常,但係呢個婆婆卻令我印象深刻。佢條腰已經彎成90度,差些少就好似對摺左咁,推住一架車仔,用一步三秒鐘嘅速度行,有人想伸上援手,佢都會婉拒。於是,我地一班人就望住呢個對摺左嘅婆婆,就跌就跌咁樣繼續向前行,而我地可以做嘅就係繼續排隊等食好西。
一路都知道香港社會上仲有一堆老人家係要執紙皮,但係我唔知嘅係,原來「執紙皮嘅錢係用黎買飯盒,政府嘅錢用黎睇醫生」。
==========
急症室二百幾蚊,普通科門診幾十蚊,大部份人食次飯唱次K嘅價錢,係呢班婆婆執幾日紙皮嘅汗水。剛剛見到一個回收站嘅報價單,一公斤紙皮係六毫子,仲話已經係冠絕同行嘅價錢。簡單黎講,一次普通科門診診金五十大元,六毫一公斤即係83公斤紙皮,係十幾包米嘅重量。
呢排好興話人講野涼薄,我心裏面已經粗口四起。學生言論我未必同意,但係一班官員議員話人涼薄,我只可以覆句「咪因為你囉」,另加一句張學友式嘅「食x啦你」。
學生跳樓,乃係「缺乏生涯規劃」,涼唔涼薄?
想住處變好,但係比人話「唔滿意咪走囉」,涼唔涼薄?
見人執紙皮,「好多執紙皮嘅婆婆其實好有錢」,涼唔涼薄?
其實大眾唔知鉛水係乜,只係知有害,「唔好受辱飲水」,涼唔涼薄?
得閒落去深水埗油尖旺微服出巡,唔係洗完太平地叫你去扼手。
得閒睇醫生唔好去養和去伊利沙伯,感受下一開門就廿張病床等緊上病房嘅感覺。
每一次見到婆婆們為住一個幾毫係烈日當空推車仔,而政府嘅幾百億「惠民政策」係起三跑高鐵、再加多個唔知幾多億嘅音樂噴泉,心裏面再次粗口四起。
我唔否認起基建嘅重要性、亦唔否認一帶一路會帶比香港甚麼機遇,但係請問紙皮婆婆、劏房戶,如何因為你條一帶一路可以睇到醫生食到飯?你同我推車仔推住十七包米,從鬧市推到回收站,你先好同我講佢地「為興趣而推」。
話支持回收?話以民為本?話人涼薄?唔好意思,你未夠資格。
喺香港,有一班公公婆婆每日身水身汗執紙皮,只係為咗半餐嘅溫飽。每日執紙皮換嚟嗰廿幾蚊,就係公公婆婆賴以維生嘅生活費。
一句「唔收!」,公公婆婆所有努力,瞬間白費。難道公公婆婆嘅努力,就連幾十蚊嘅尊嚴都唔值?
無人問津嘅紙皮被掉棄喺旺角街頭一角無著落,而一班公公婆婆嘅生計,都無著落。
多謝演出紙皮婆婆最深入民心嘅許碧姬婆婆接受訪問。
===============================
純港產法式旋轉型生活潮流雜誌《100毛》
每周100條最注目話題 | 看得完 剛剛好
逢星期四出版 | 全港便利店及報攤有售
【停收廢紙?!紙皮婆婆去哪兒?】 許碧姬婆婆
經已出版
===============================
#100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