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的粉絲反而比較比較喜歡我這種正經的文章,這代表我轉型成功嗎? 可是我還是比較喜歡邪門歪道的行銷方式啊
今天看到這篇文章,讓我深有同感,同樣的東西,賣到不同的國家或地點就會有不同的價格,台灣都是被老一輩只想要省成本cost down的思維困住,難怪我們的薪水一直停留在22K.
很多工廠都會在阿里巴巴網站登錄讓客戶能有管道直接找到代工廠,像我們自己去年也在阿里巴巴打廣告想試看看它是否能幫我們接更多訂單。 結果卻發現自己都是在跟大陸工廠或其他台灣廠商低價競爭,會去阿里巴巴的客戶只在乎是否最低價,根本不在乎你是否有額外價值(像是GMP廠認證,有效性實驗數據報告或安全性檢驗報告)
所以我試了半年後就放棄在阿里巴巴上打廣告了,依然繼續選擇最燒錢的方式去世界各國參展建立品牌的存在感,跟歐美品牌/供應商直接正面對決搶頂級市場的生意(我們目前正透過德國代理商的人脈在跟Sofitel hotel談面膜合作,這是場硬戰,因為對手是世界最大的L'Oreal, 但至少我們有機會站上跟巨人正面對決的舞台)
跟大家分享另一個我在商場學到的震憾教育,二個月前我推銷我們那六隻保養品給法國代理商,說批發價賣他一隻4塊美金就好,沒想到他不只沒殺價,竟然還跟我說別賣他那麼便宜,他竟然希望我賣他5塊美金,但要確保精華液成份品質加到夠有效。這樣他在藥妝店賣30歐元零售價才能使客人回購,因為只有製造商的利潤夠好,才能確保好品質,自有品牌的路才能走得更長遠。 那一次的對話真的給我狠狠上了一課, 那一刻,我才知道,為什麼歐美人的生活品質就是能過得比我們好。 因為他們腦袋裡想的是如何創造更高的價值跟利潤,而我們亞洲人卻始終脫離不了節省成本做苦工的奴性思維。
以下這篇文章還真的寫得蠻不錯的,我也希望TT可以朝這篇文章寫的方向前進,幫助台灣超越韓國,變成一個比較接近歐洲模式的國家
http://mhperng.blogspot.tw/2014/05/blog-post_29.html
============
以下轉錄於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台灣最需要的外貿人才
台灣走不出去,與其說是 FTA 簽太少,不如說是欠缺在國際上行銷台灣的人才。
這樣的人才要有能力回答三個密切相關的問題:(1)以台灣人的研發、設計和製造能力,她可以生產什麼?(2)以這樣的能力,生產什麼樣的產品,附加價值最高?(3)這些產品要賣到哪裡,價格最高?能回答這三個問題的人,有機會徹底發揮台灣人的研發、設計和製造能力,為他們創造最高的附加價值,並且擺脫大陸和新興國家的糾纏。
舉水龍頭為例,賣到大陸是一個價錢,賣到六星級的帆船酒店是另一個價錢,裝在波音公司的飛機上是另一個價錢,而裝在瑞士牙醫醫療器材上又是另外一個價錢。同樣大小的水龍頭,材料費差別不大,但是賣到不一樣的地方去,所創造的毛利有時高達數倍或十數倍。這叫做市場區隔(market segmentation)。如果把製造水龍頭的技術用到很少人能生產出來的零組件,毛利甚至可能高上數十倍。
台灣各行業都有許多人一輩子在認真地提升自己的技術,累積過去三十年的經驗,他們的技術已經可以生產更高級的產品,或者技術難度更高的產品(譬如從普通零組件到技術難度較高的關鍵零組件)。但是,因為外銷通道掌握在不懂技術而只懂 cost down 的外貿商或老闆手裡,因此他們生產的產品價格不漲反跌,被拖下水去跟大陸貨爭市場。
其實,許多台灣的製造商早已有能力跟歐美日供應商爭市場,就欠缺外貿界的伯樂來發現他們的潛力,和等待被開發的利潤空間。
一、外貿人才與台灣經濟
要跳脫「台灣訂單,大陸生產,香港交貨」這個拖垮台灣的模式,台灣最需要的是兩種人才:(1)初級人才是充分了解台灣業界的製造和設計能力,知道以這些技術和能力,可以製造出哪一種產品,賣給誰,利潤最高。(2)更高級的人才是可以回答進一步的問題:以台灣現有的設計和製造技術,跟哪個大學教授的研究結合後,可以在三至五年內製造出更高等級的產品,以便賣給最佳買主,創造出更高的利潤。後者跟前者的差別是:有能力看見大學的研發能力跟業界能力潛在的最佳組合。
台灣經濟的起飛,跟外貿人才有密切的關係。在我這個世代,許多腦筋很活而不愛讀書的同學,高中畢業後就去外貿公司上班當小弟,直到當兵;退伍後拿著 007 手提箱和漢英字典,憑著一口破英語和部隊學到的戰鬥技巧,到烽火綿延的中南美或非洲去,不但沒在炮火下喪生,還每年帶回數千萬的訂單,就這樣地把台灣給行銷到全世界,而創造了台灣第一波的經濟奇蹟。那個時候,機械系畢業生的薪水,跑業務的待遇最高,次為製造部門,最後是設計部門。
後來,經濟發達了,有點聰明的人都去念大學、碩士班。大家書念太多後,工程的知識很強,行銷與變通的能力很差,不知道這個世界要的是什麼,只知道 Apple 和 Intel 要什麼,因此只有能力當代工,沒有能力行銷自己,為自己爭取最有利的產品、訂單與市場,淨跟大陸爭一些不長進的訂單,還為此年年年壓低自己的價格。
年輕人普遍地書讀太多,對一個國家實在不是好事;大家都擠在研究所裡,對一個國家的人才多元化發展反而是壞事。大學教授們一個個都是出身歐美名校,都是不曾出過校門的書呆子,根本不知道台灣社會長什麼樣子,有能力設計和製造什麼,遭遇到什麼困難,需要發展什麼技術。瞎子給瞎子引路,結果,留美學生居多的理工學院,剛好培養出一堆可以讀英文操作手冊的人才,頂尖名校的碩士畢業生,卻在代工產業做美國工專生做的低階工作。
大家都唸理工學院,當然就培養不出有能力「看見台灣,行銷台灣,開創台灣產業附加價值」的人才。
老一輩的台商多半只看得見價格而,看不見台灣在設計和製造上的能力和價值,由他們掌管通路,他們首先看見的是:訂單來源不變,只要把價格殺下去並且把供貨能量加倍,雖然製造商的毛利變低了,通路商的利潤卻變多了。這就是「台灣接單,大陸生產,香港交貨」的模式,它拖垮了台灣,要對 22K 負起很大的一部分責任。
二、有技術底子的外貿人才
有人跟我說過韓商的外貿模式,在大商團的支持下進行長期深耕的大軍團作戰模式,從一開始設立海外員工宿舍與僑校,到低價擠入市場,打開知名度與品牌形象,到最後建立品牌與後勤維修的全套服務,全面佔領海外市場。這種集團軍的正規作戰,聽起來很讓人羨慕。
但是,Samsung 和 LG 榨乾了韓國人的血液,既是韓國的驕傲,也是韓國的吸血蟲和癌症腫瘤。如果我們不想要這種發展模式,就必須要靠另類的創意。
外貿人才有沒有技術底子,差別很大。我大學剛畢業時,曾到一個很大的化工設備廠應徵。副總兼研發部經理看到我曾拿過高中組全省作文比賽第四名,而且口才好,反應靈活,就一直遊說我去當 sales。我跟他說,我要學技術。他只好告訴我:高段的 sales 也要技術底子。他舉了一個故事。有天從國外來了一位應邀來簽約的 sales engineer,要賣一部生產設備給這個化工設備廠。這個外籍 sales engineer 從一進廠就跟這副總邊走邊聊天,問他:「你們那個煙囪冬天是不是會冒白煙,味道很臭?」「我現在聽到的低頻噪音是不是左邊那個機器發出的?你們會不會感到困擾?」這位副總邊跟他聊邊覺得這個 sales engineer 超厲害,好像客戶的問題他都一眼就知道。
進了辦公室,這位 sales engineer 從皮包裡拿出一份正式的合約,照兩公司律師同意的條件和合約草稿打字,請這位副總代表公司簽署。簽完合約後,這位 sales engineer 從皮包裡拿出参份產品型錄,每一件剛好就能解決剛剛路上談過的一個問題。於是,這位副總又請這位 sales engineer 給這三件產品的報價。後來,三件產品都成交,這位 sales engineer 來一趟台灣卻賣了四件產品。
三、有專業想像力的外貿人才
台灣傳統的外貿人才是看產品,比價格,套人脈,這樣子地做生意。他看到一樣產品在法國每件賣100元,回台灣問到廠商說可以每件賣他50元,扣掉運費和各種打通關的成本,他估計自己每件可以賺 20元,於是就開始打通關節去爭取訂單。這樣的人才曾經對台灣有過很大的貢獻,近二十年來卻幫助不大,甚至有害。西進與南進的台商基本上就屬者這種「只會算成本、售價與利潤,而看不見技術的潛在價值。」所以,他們看到西進或南進的生產成本更低,就到處遊牧,到處剝削勞工和土地,到處被人驅趕與痛恨。他們很普遍地懷著一種心態:做到不能做就收,反正也不缺錢。
我們需要一種新的外貿人才,他們有技術的底子,能大略判斷台灣廠商的設計能力和製造能力,他們在全世界遊走,思索著「以台灣的設計與製造能力,做什麼產品,賣給誰,利潤最高。」我甚至覺得,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新的外貿公司,整合資金、技術人才與外貿人才,他們在全世界搜尋商業資訊,研判「以台灣學界的研發能量,和業界的設計與製造能力,如何整合,做什麼產品,賣給誰,利潤最高。」然後,他們發展自己公司的 road map,在台灣找出適合長期培養╱結盟的公司,機動地尋找適合合作的學術界人才,以較穩定的資金和中長程的發展計畫,找出最適合這個聯盟的短、中、長程的產品與市場計畫。
這樣的團隊,將會超越過去外貿人才膚淺的眼光,不再只是看表面上的成本與售價,而是真正看見台灣人的潛力與價值,看見她在這世界上最適合扮演的角色。
假如我們有十個這樣的公司,我相信我們有機會超越南韓,變成另一個接近北歐模式的國家。
在這種公司誕生之前,你可以先想辦法把自己培養成這樣的人才。只要你有這種本事,不怕沒有愛死你的老闆。當這種人才,應該遠比當書呆子更有益社會,甚至也更有益於個人的身心。
「如何 找 出 低頻噪音來源」的推薦目錄:
- 關於如何 找 出 低頻噪音來源 在 李昆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如何 找 出 低頻噪音來源 在 [請益] 一直聽到低頻率震動噪音怎麼辦- 看板home-sale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找 出 低頻噪音來源 在 低頻噪音來源怎麼找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找 出 低頻噪音來源 在 如何找出低頻噪音來源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找 出 低頻噪音來源 在 如何找出低頻噪音來源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找 出 低頻噪音來源 在 居家噪音申訴分享- 居家生活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找 出 低頻噪音來源 在 蘋果花愛家居| 想請問一下關於低頻噪音的問題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找 出 低頻噪音來源 在 3種低頻噪音原因【水電爸爸】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找 出 低頻噪音來源 在 隔壁低頻噪音2022-精選房地產資訊在Instagram/Mobile01/PTT ...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找 出 低頻噪音來源 在 隔壁低頻噪音2022-精選房地產資訊在Instagram/Mobile01/PTT ...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找 出 低頻噪音來源 在 [請益] 台中有低頻噪音偵測公司嗎? - 看板TaichungBun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找 出 低頻噪音來源 在 [經驗] 關於請法師處理低頻經驗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找 出 低頻噪音來源 在 [請益] 一直聽到低頻率震動噪音怎麼辦 - PTT 問答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找 出 低頻噪音來源 在 樓上低頻噪音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速食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找 出 低頻噪音來源 在 樓上低頻噪音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速食 的評價
如何 找 出 低頻噪音來源 在 低頻噪音來源怎麼找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住宅中有很多的低頻聲是來自於冷氣機、冷卻水塔以及抽水機,他可以冷氣機、冷卻水塔以及抽水機,可以經由建築物的結構體往四面八方傳遞,既深且遠,非常 ... ... <看更多>
如何 找 出 低頻噪音來源 在 居家噪音申訴分享- 居家生活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 房間在二樓,案件分享:約一個月前,偶爾會聽到低頻且規律的噪音, ... 發生時最好能錄影(保留聲音較明顯的片段即可) 試著找出噪音來源,若有疑似 ... ... <看更多>
如何 找 出 低頻噪音來源 在 [請益] 一直聽到低頻率震動噪音怎麼辦- 看板home-sale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前輩大家好:
搬入新家約2週,原本只有覺得樓上腳步聲非常大聲(屬於大聲踏步的那種,感覺走過來
走過去的聲音),偶爾有類似玩健身環的連續單點踏步聲。
最近在凌晨3-4點左右(今天在早上7點也聽到了)會開始有一個神秘節奏的低頻震動,因
為聲音本身很小,錄音錄不到,但是一直震動又在寧靜的夜晚,很惱人,根本睡不著,剛
開始還想說是不是被樓上吵到幻聽,今天凌晨老公也聽到了,震動大概會持續一個小時。
請問各位前輩,我該怎麼做,才能讓這種聲音消失,因為不確定是哪一樓發出來的噪音(
覺得是樓上,但無法確定),也無法錄音證明,才剛搬進來就遇到這樣的問題,覺得很崩
潰啊,先謝謝各位前輩的建議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7.72.9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26044535.A.319.html
那間房間離洗衣機跟冰箱會放的位子都有一段距離,應該不會是他們
看來只能用白噪音或耳塞來試試看了!!
謝謝各位大大各位前輩的開示~~~
※ 編輯: shiang0115 (27.242.134.1 臺灣), 07/12/2021 12:05:18
天啊...感覺好難找QQ
我會來試試這些方法的
※ 編輯: shiang0115 (114.47.72.91 臺灣), 07/12/2021 19:00:5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