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於《信報》副刊「涼言天賜」專欄。謝謝~
2021年8月21日
劉天賜 涼言天賜
有所不為
已過世的演員黃新先生,以飾演《香港八一》老闆懋叔一角為觀眾熟悉。他是隱世書法家,他曾為我寫一句話,好作留念,我說寫「有所不為」吧,我的座右銘。
這句名言,我欣賞久了。有些事情,萬萬不可做,有甚於生死及痛楚。儒家說:有些東西重於生死,乃是人禽之別呀。我們相信,今生為「人」,一定要與其他動物有區分,否則何以為人呢?這種分別,便是人類社會,有其規範,即是有所不為。猛獸如虎獅,餓則覓食,不論什麼食物,可吃便生吞,故此,猛獸沒有所謂「人性」;人類飼養了上萬年的狗隻,飢寒交迫,亦不知有主人,亂咬狂吠一番。此謂之有為了。人之謂「人」,便是能自我約束(自我約束的,便是人上人;要人加以約束的,是中等人;約束不到的,下等人也)。有些事,寧死也不幹的。
舊時,家教、社教,都把此意識潛移默化在電影、話劇故事中,以此為主題,所謂教仁教義。現在的故事,往往便是絕世英雄,相差太遠了。
世界上有大是大非,每人心中自然而然知道的,毋庸懷疑。這些大是大非,馬虎不得、看輕不得,是做人標準。這些行為,夜深人靜、內心清明時,便會出現,即受良心譴責了。可是回到現實,又會忘得一乾二淨,尤其在此工商業大都會,貪婪乃人之常情。一起貪念,哪會記得是非對錯呢?我說工商業大都會,不論姓資姓社,都倡向錢看。掙錢乃第一誘因,人人都注重金錢,便易失是非心了。有錢才對,有財真實,容易是非不分,這年代,要有所不為,不要為金錢而失去是非之心,大是大非之心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Lew Mon-hung劉夢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年12月18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北京舉行了隆重集會,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 在人民的角度來看,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實在離不開鄧小平1992年2月的南巡講話。 南巡講話的亮點至少有三個。 第一、鄧小平的南巡講話終止了無休止的關於姓社姓資的爭論。他提出衡量一...
姓社 姓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轉危為机,信報專欄
這句話如今是「金句」, 我只可以說:這句是多餘。何解?因為任何一個,都是机会, 不一定「危机」才是好机会。能夠有智力、實力掌握的, 都是人生重大机会。 這句話,只可作勉勵性,鼓舞士氣的話, 不可以為:「凡是有危机, 便有重大机会」也。
危机, 按現今人的解釋, 多是有經濟的上困難、損失, 面臨破產。就是危机, 在於生命受到威脅、生可能完結, 這些「大危机」, 誰会覺得是契机?可以「番生」的?如在經濟上講:則有可能是「番生」机会也!(生命只有一次, 死亡之後, 不可以復生, 而經濟可以復生, 尤以香港為焉。)
香港人所謂之「獅子山精神」, 精神在於「敢於搵銀」。如果任何事都不與金錢帶上關系, 則少了興趣知道了, 參加了。講到机会, 就是發達的機会, 港英政府, 特別強調,此地滿地黃金, 可令每人都有發達机会, 而對人的修養、品格培養等等, 都沒有勵志鼓吹, 這是香港近五十年的大趨勢。
董建華先生乃富商子弟, 見識乃在於「錢」字。金錢掛帥, 有錢才有權勢, 自然從錢字看。机会, 便是掙錢的机會, 掙到錢, 可以改變人生。有危即有机, 便是「將勢就勢, 利用形勢, 轉為掙錢, 轉不利己變成 利己形勢」。很多時, 不顧人生的規律, 掙錢第一, 此乃「有危便有機」不妥之處。
利之所在, 其實人人嚮往, 錢也是「萬能之物」。古代聖人早已提醒我們, 金錢要正道得之, 如行邪道,而金銀滿屋, 有錢又何用?這些警句, 應該是領導人教訓所言。提倡祟高的人格社會。如此,可助解決很多社會問题。不必靠武力及法律鎮壓也。
人人爭利之社會, 無論「姓資姓社」, 都是愈搞愈亂。永不安寧的。這是定律也。
姓社 姓資 在 PassionTimes 熱血時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靳民知:古典「進步派」與特朗普的美國悲劇】
大家慣常對左翼與右翼的理解,是前者代表社會/共產主義,後者等於資本主義。「姓社姓資」的爭論,不單止在中國共產黨,在美國也有,只不過「正邪」的定位剛剛相反。所以,美國長年對左翼思想及政治制度有一定免疫力,不會出現社會黨或共產黨打正旗號上台執政之局面。
美國政府施政吸納一點左傾政策,並非晚近之事。南北戰爭結束後,美國完全踏入工業革命時代;貧富懸殊問題也隨之而來。下層有此起彼落的工運,至於上層的共和民主兩黨內,都有力主改革的「進步派」人士,透過立法改善工人待遇及工作環境 - 前者的代表是第廿六任(1901年至1909年)總統老羅斯福,後者則有第廿八任(1913年至1921年)總統威爾遜。美國政治史通常把這段時期稱為「進步時代」(Progressive Era)。當代的左翼自由派,由於自認從列根時代起,「Liberal」一字受到過度醜化,故自稱「進步派」。
老羅斯福同時是「善意帝國主義」者,為了「文明開化」的緣故,控制菲律賓及古巴等地;至於威爾遜則兼具重建國際秩序的理想主義,又深信白種優越主義之複雜屬性 - 當時的極左派,才是四處暗殺政要及放炸彈的無政府主義者。
後來,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威氏更親自操刀,主理美國第一波之反共潮(廿多三十年後的「麥卡錫主義」乃第二波)。故與當下的「進步派」,除了經濟意識形態大方向外,其餘觀點根本南轅北轍。當然,時至今日,連「進步派」一詞也沾染了「雙重思考」的奧威爾式味道。
全文︰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3-20-2021/71192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90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靳民知
請支持PassionPrime:
http://passiontimes.hk/prime/
請支持熱血時報印刷版︰
http://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請支持熱血文青課金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2
請支持熱血主持育成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
《熱血時報》 iOS,Android App 歡迎下載:
iPhone
https://apple.co/2IfgPoP
Android
https://bit.ly/2HqB4Q4
--------------------
成功之前,我們絕對不要放棄夢想!
Till our dreams come true, we'll fight on.
姓社 姓資 在 Lew Mon-hung劉夢熊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年12月18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北京舉行了隆重集會,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
在人民的角度來看,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實在離不開鄧小平1992年2月的南巡講話。
南巡講話的亮點至少有三個。
第一、鄧小平的南巡講話終止了無休止的關於姓社姓資的爭論。他提出衡量一切政策是非得失的標準是「三個有利於」:是否有利於發展生產力、是否有利於提高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二個亮點更是石破天驚,他提出計劃和市場並非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鄧小平這番話撥正了中國經濟發展的航向,把僵化的、完全不靈活的、效率低下的、往往落後於形勢的計劃經濟體制,改變為市場經濟體制,讓中國的經濟走上了快車道,實現了經濟的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第三、鄧小平南巡講話強調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我認為這點有著現實的指導意義……
姓社 姓資 在 Lew Mon-hung劉夢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次的話題頗為沉重,我希望大家聽到最後。
美國副總統彭斯於10月4日的演說,標誌著中美兩國正式進入新冷戰時期。他的演說全長40多分鐘,對中國的意識形態、價值觀、政治、經濟、外交、軍事,乃至內政,提出全面的指責和批評。他甚至指出俄羅斯對美國的所作所為與中國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
彭斯的講話堪比72年前英國首相邱吉爾所作的鐵幕演說,只不過後者針對的是以斯大林為首的蘇聯,前者針對的是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中美關係已經稱得上是1972年尼克遜訪華以來最惡劣、最嚴峻的時刻。
中美之間從今年4月開始的貿易戰到了現在已經真相大白。歸根結底就是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和價值觀方面不可調和的衝突。此時此刻中美之間的矛盾,絕對不只於貿易不平衡和巨額的貿易赤字,而是更深層次、更根本的對立。
新的一場冷戰開始了,美國最近和墨西哥、加拿大重新修訂了原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當中提到「不可跟非市場經濟的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顯而易見的是,所謂「非市場經濟的國家」就是指中國。相信之後美國和歐盟、日本、韓國的貿易協定,一定會加上這一條去擠壓中國的發展空間。
這是一個嚴峻的歷史時刻,關係到對今後我們國家的走向,關係改革開放的進程。
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方講話,強調不再搞姓社姓資的爭論,開啟了中國深化改革的歷史階段。在外交上,他制定了韜光養晦、絕不當頭的政策。但近年來中國一系列的舉動,導致外部世界不禁懷疑中國的最終戰略意圖。
作為憂國憂民的人士,已經不得不感到憂慮重重、戰戰兢兢。我很希望我們國家的領導人能夠回到鄧小平所開闢的改革開放的正確航道上。一失足成千古恨,在這個關鍵的歷史時刻,我們不可以有絲毫的差錯,更不可以犯顛覆性的錯誤。否則,我們就會走向盛極而衰的地步,中國人民就要走回頭路、吃二遍苦,這是我們最不希望見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