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在意評價
「每次都很怕沒東西講,不過我就是很想要過來。」
會談多次,每次都要提醒時間結束才願意離開的當事人。
#難以感知情緒
「我不知道耶,就是沒有感覺。」
眼神飄向地板,臉上掛著擔心,身體微微內縮。
#壓抑情緒感受
「我都這麼忍耐了,他就是不能懂事一點嗎?」
與青春期孩子發生劇烈衝突的家長這麼說。
類似的對話,總會重複地在諮商室出現。
關鍵核心就在於,
缺乏自我覺察與適當選擇的能力。
---------------------------------------------------
還記得第一次的讓座經驗。
當時在政大唸書,
我習慣搭捷運進到市區。
從木柵動物園上車後,
車廂空空蕩蕩,
隨意地挑了個靠近門邊的位置坐下。
隨著行車路線越接近市中心,
車廂裡的乘客也就越顯擁擠,
心裡開始冒出一絲絲的焦躁。
停靠「忠孝復興站」的時候,
更洶湧的人潮擠進車廂,
其中包含了一位身形豐腴,小腹微凸,
年約卅歲左右的年輕「姊姊」。
這時候,
坐在門旁座位的我,
內心開始上演小劇場:
她是孕婦耶,我要不要讓位啊?
怎麼都沒有人站起來啊?
我如果讓座,會不會很機掰啊?
反正大家都沒動,我不動應該還好吧?
隨著越多的想法出現,
身體反應也就更加明顯。
呼吸加速,
心跳變快,
甚至感覺到有點熱。
最後,
我決定讓座:小姐,這個位置給你坐。
「不用,你坐就好」姊姊臉上帶著點尷尬。
「沒關係啦,我下一站就到了,妳真的可以坐一下。」
被婉拒的我,
心底開始有點焦慮。
「真的不用,我也下一站就到了。」
姊姊有點嚴肅,
甚至略顯不悅。
「真的嗎?妳可以坐啦!」
感覺到其他乘客的眼神,
我的焦慮指數開始上升,
也有點後悔自己為什麼要讓座。
「那個不是孕婦啦!」
聽到其他乘客低聲交談的我,
感覺到一股像火焰般的羞愧感從腳底燃燒到頭頂。
這時的我,
尷尬地站在原地。
就算還有三站才要下車,
但我只想趕快到達下一站離開。
「怎麼還沒到!!」
我的心臟正撲通撲通地跳,
手足無措到一個極致,
臉也漲到一個不行,
甚至還能聽到其他乘客的訕笑聲,
像透過擴音機般地傳到我耳裡。
---------------------------------------------------
後來,
不管是搭乘捷運或火車,
只要是沒有指定座位的交通工具,
我都會選擇站著,
就算車上空無一人。
剛開始,
我只要一上車,
就會直接站在門邊,
避免尋找座位或之後讓座的焦慮。
但有次搭火車的時候,
一位熱心的阿姨對我大喊:少年仔,那邊有位啦!坐下啦!
當時車廂裡的乘客雖然不多,
但我又感覺到身體裡的羞愧火焰再次燃起:喔!賀喔!
心跳加速,臉部漲紅的我,
只好找個位置坐下。
從此,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就成了我的焦慮來源。
---------------------------------------------------
現在,
我知道我的焦慮來自於,
擔心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在意有沒有表現出社會所認同的行為,
更害怕之前的經驗再次發生。
但這個焦慮並沒有因爲理解而消失,
其實它也並不需要消失。
焦慮是我的好朋友,
它在提醒我一些事情。
每次搭車看到車上有空位時,
我還是會感覺心跳加快,
呼吸有點急促,
甚至感覺燥熱時,
我知道這是身體注意到環境有變動,
我需要做點事情來平復自己的狀態。
這時候,
我會看看車上空位的位置,
想想還有幾個站才抵達,
再評估後續人數的多寡,
來決定自己要不要坐下。
當我坐下來以後,
如果有「可能」需要座位的人上車,
我也會自然地離開座位,
站到一個讓自己舒服的位置,
把座位留給需要的人,
就算那個我認為需要的人沒坐,
至少我也會感覺到自在些。
現在的我,
可以自在地坐或站在車上。
「位置空著也沒用,我就好好坐著吧!」
我可以在坐下的時候,好好休息。
「站著也不錯啊,趁這個機會練習一下微深蹲!」
我更可以在站著的時候,好好練習。
我還是會焦慮。
但差別在於,
我能自我覺察與並作出適當選擇。
---------------------------------------------------
這本書,
不是要你從此不在乎別人,
而是嘗試透過一個個案例來說明,
如何避免因為『過度』在乎別人,
而讓自己的情緒與需求受到忽略,
最終在生活與人際關係中不斷受傷。
作者藉由漸進的方式,
讓我們可以從認識自己開始,
再走進和諧的人際關係。
這本書可以協助你:
1. 練習覺察情緒狀態的變化
2. 辨識情緒背後蘊含的需求
3. 澄清在人際關係中的模式
【 好書推薦 】
書 名: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
作 者:石原加受子
出版社:方言文化‧Babel Inside
購買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8045
姨仔是方言嗎 在 海兒Perlett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小因為我爸的洗腦式教育,讓我學會如何滴水不漏地用另一種語言-法語生活!雖然後來父母離婚,我的法語等於是放水流⋯不過每當和當年還在世的奶奶講電話,或終於聯繫到自己的爸爸,那熟悉的法語卻又會自動地冒出來,平常卻不見蹤影,很像是藏在腦袋裡的某一處一樣。
對於小童,我反而加倍嚴格執行這種洗腦教育;咱們家是單親,他開始上學後,放學到家,他反而更沒有中文可講(我以前到家,除了和我娘我妹說中文,偶爾還可以串串隔壁外公外婆阿姨的門兒)有人打從他出生就問我,妳不擔心他的中文嗎?哈哈哈⋯生長在台灣,那是我最不擔心的部份!因為他的生活中,除了我、我爸以外的人,全都是跟他講中文的人啦!
最近開始實驗在生活中加入英文,遵循我爸的小撇步,抽出一小段時間,與小童全英互動,不英翻法(更不會英翻中),一開始一定不會全懂,就像剛出生的小北鼻一樣,也是一點一滴慢慢學起來的!但是帶入生活中,例如用餐中夾著花椰菜,問他:「你還想要吃嗎?我這次是用奶油蒜頭料理的喔!⋯⋯ 」一點一滴的,他就會知道你在說什麼(而且法文的好處是好多詞可以偷吃步,就像花椰菜,與英文的發音很相似,猜都能猜出來)!
但如果你只是在一長串中文中參雜幾個英文單詞(可換成任何語言/方言),或是三不五時講一些沒頭沒尾的英文,那樣深入頭腦的效果,一定會不太一樣⋯小朋友的記憶力是非常強大的!不妨實驗看看💪🏻
最近他嘴裡開始蹦出閩南語,我就知道,當初為他選修客家語真的沒錯!住在台灣,最容易學到的方言,就是閩南語了!我是國中看電視學會的,他反而因為班上其他同學選修閩南語,只是經過教室就深刻記憶了!之後,我要找一些夠與他對話閩南語的朋友聊天😆
昨夜,小童在夢裡說客家話!我整個驚呆😳馬上上網確認果然是客家話!Tai sii vudˋ=大屁股⋯⋯
還好他教我我有認真學🤓 我家也有客語小老師!
沒有語言環境,如何製造環境?送去給老師教是一種方法!然而在生活中,若能有環境(家裡有會講客語/閩南語的阿公阿嬤就超幸福的)、或是創造環境,刻印在生活所及的範圍裡,反而更是能入腦的一種方法!你們對於學習語言、方言,有什麼撇步嗎?
大家一起加油❤️
#方言
#語言
#法文
#中文
#英文
#閩南語
#客家語
#學習
最近新發摟了一個Youtuber 👉🏻Mel Datugan
https://youtu.be/5pMi7qA5chQ
一對夫妻跨國認養了一個韓國小北鼻,看到他從只會韓語,到現在的流利英語,才短短幾年的時間,養父養母與他對話時,不曾另外翻譯(他們不會韓語也真的翻不出來😂)卻在點點滴滴中,一邊教會了他英語,一邊開啟了他新的幸福人生。
舉這樣的例子,也許有點特別,但我想說的是,語言真的都是從零開始的💕不用特別去翻譯它!有一天他會自然懂!
——————————————————————
⋯也是舊文 寫於一年前⋯
學校地方語言選修課👉🏻「客家語」
當初幫他選客家語,就是覺得閩南語可以在同學互動與電視上學到(至少我是這樣學習閩南語的)。多學一種方言(語言)永遠派得上用場,陪伴的同時,我也一起學習,才發現一樣是把耳朵立起來仔細聽就能解析的方言💪🏻
他在家三不五時就會唱唸起來的😘小童說他最愛的課就是客語與英語,還有音樂、美術🎨
姨仔是方言嗎 在 一張圖讓你了解家裡「親戚朋友」的台語稱呼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蘇貞昌是在說誰「不要臉」?:https://youtu.be/RqF6nPDsd8k 「我比你有種」可以直翻台語嗎? ... 福建 方言 大賽閩南語1. Yukkan Wong•1.3M views. ... <看更多>
姨仔是方言嗎 在 [轉錄]Re: [問卦] 有沒有稱媽媽為姨仔的八卦? - 看板TW-language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Richter78 (The Enigma)》之銘言:
: https://richter.pixnet.net/blog/post/26567916
: 流言八:臺灣有許多人稱呼母親為「姨阿」,這源自於平埔族人稱呼母親為 /ina/。
: 這個流言必須面對的嚴峻考驗是:福建、廣東也有許多人稱呼母親為「姨阿」。具體
: 而言,泉州為「阿母/母阿文化圈」,潮州為「阿姨/姨阿文化圈」,客家地區為「阿
: 姆 (a-me) 文化圈」。漳州比較複雜,沿海一帶屬於「阿母/母阿文化圈」,靠近潮
: 州的雲霄、詔安、東山一帶屬於「阿姨/姨阿文化圈」,另外還有些地方的人稱呼母
: 親為「阿姐 (a-tsi)」[1]。由此可見,臺灣那些稱呼母親為「姨阿」的人,同詔安
: 、饒平或潮州其他地方的關連性可能比較大。
跟父母確認以後得到以下資訊。
父親是苗栗客家人,2歲移居台東。
在堂兄弟之中,大堂伯父會稱自己母親為「姨仔」
二、三堂伯父也會但較少,而堂叔父只用阿姆。
姑姑嫁回苗栗,她夫家也有這個習慣。
表哥叫他母親「姨仔」,叫她父親「大叔」
上面是客家人的例子,下面是閩南人的例子
母親是花蓮閩南人,先祖為宜蘭閩南人。
外公稱其父母為「大伯」「姨仔」。
其他村人也有人稱自己公婆為「大伯」「姨仔」。
叔、伯、姨都是相對的詞彙
如果是來自原住民語的母親
父親的稱呼當為原住民語的父親而非漢語的叔、伯。
: 那麼,臺灣原住民又是如何稱呼母親的呢?根據「臺灣南島語語料庫」,同 /ina/
: 有關者如下:
: 布農語:tina
: 卡那卡那富語:cíina
: 鄒語:ino
: 中部阿美語:ina
: 巴宰語:ina
: 另外,根據伊能嘉矩的採集,臺灣北部平埔族人對於母親的稱呼如下:
: 凱達格蘭語:tena [2]
: 噶瑪蘭語:tena [3]
: 由此可見,這幾種語言的母親稱呼應該都是由 /tina/ 演化出來的。那麼,/tina/
: 有沒有可能演化為 /i-a/ (姨阿) 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認識語言演化
: 的幾條規律:
: (1) 母音容易變質,而子音比較強韌。例如,各地的阿拉伯語,其母音各不相同,但
: 子音幾乎完全一樣。因此,阿拉伯文只寫子音,不寫母音。
: (2) 字首或字尾的子音有時會丟失,但夾在中間的子音幾乎不可能丟失。
: (3) 當子音變質時,只會在同類子音之中轉變。例如,/p/ 變成 /f/,仍然是唇音;
: /t/ 變成 /s/,仍然是舌尖音。然而,唇音不可能變成舌尖音,反之亦然。
: 茲以幾種歐洲語言的「一」為例:
: 希臘語:ena
: 義大利語:uno
: 西班牙語:uno
: 法語:un
: 英語:one
: 荷蘭語:een
: 德語:eins
: 丹麥語:en
: 顯然,母音的變化好像沒什麼不可能的。字首的母音可以從 /e/ 到 /u/ 到 /ua/ 到
: /ai/,字尾的母音可以從 /a/ 到 /o/ 或乾脆消失。但無論如何,夾在中間的子音
: /n/ 一直固定不變。
: 同樣的道理,/tina/ 最容易變質的就是母音 /i/ 與 /a/。另一方面,字首的子音
: /t/ 可能丟失,或變成其他舌尖音,像是 /s/、/ts/。但最不容易改變的,就是夾在
: 中間的 /n/。由此可見,/tina/ 要變成 /i-a/ 恰恰是最困難的事情。
我也不認為姨仔是原住民語。
如果「母親」這種與生活緊密的詞彙真的是來自原住民語
那為何只出現姨仔?
泰雅族人口更多,怎麼ya-ya或bu-bu完全沒有成為漢人對母親的稱呼?
: 近年來,許多人宣稱臺灣福佬話 (俗稱台語) 含有許多平埔語詞彙。但在欠缺查證之
: 下,他們的「舉證」大多屬於誤會一場。就以耳熟能詳的「牽手」為例,幾乎已被「
: 公認」是源自平埔族了。然而,歷史學者翁佳音細心考證,卻發現這個詞彙是 16-17
: 世紀時福佬人在東南亞所創,再傳回福建與臺灣。換言之,這個詞彙在東南亞、福建
: 也流通,並非臺灣的專利 [4]。
: 又例如,有人宣稱 /ông-lâi/ (鳳梨) 源自布農語 bonglai。然而,不但福建、廣
: 東的人都說 /ông-lâi/,馬來西亞的福佬人也說 /ông-lâi/。如此看來,福佬話
: 影響布農語的可能性還比較大 [5]。類似的例子太多了,舉都舉不完。不過,在對照
: 過福建、廣東、東南亞的語料之前,那些宣稱臺灣福佬話含有平埔語詞彙的努力通常
: 是白忙一場。
看一下鳳梨的歷史
https://ppt.cc/bI-Z
原産地はブラジル、パラナ川とパラグアイ川の流域地方であり、この地でトゥピ語族の
グアラニー語を用いる先住民により、果物として栽培化されたものである。15世紀末、
ヨーロッパ人が新大陸へ到達した時は、既に新世界の各地に伝播、栽培されていた。
クリストファー・コロンブスの第2次探検隊が1493年11月4日、西インド諸島のグアドル
ープ島で発見してからは急速に他の大陸に伝わった。 1513年には早くもスペインにも
たらされ、次いで当時発見されたインド航路に乗り、たちまちアフリカ、アジアの熱帯
地方へ伝わった。当時海外の布教に力を注いでいたイエズス会の修道士たちは、この新
しい果物を、時のインド皇帝アクバルへの貢物として贈ったと伝えられる。 次いでフ
ィリピンへは1558年、ジャワでは1599年に伝わり広く普及して行った。そして1605年に
はマカオに伝わり、福建を経て、1650年ごろ台湾に導入された。日本には1830年東京の
小笠原諸島・父島に初めて植えられたが、1845年にオランダ船が長崎へもたらした記録
もある。
傳遞路線
美洲大陸→西班牙(1513)→非洲、印度→菲律賓(1558)→爪哇(1599)
→澳門(1605)→福建→台灣(1650)
所以鳳梨不是台灣原生的植物,且是先經由中國傳到台灣
bonglai一詞實有可能由漢語轉為原住民語。
有無可能是西方人直接傳入台灣?
鳳梨在歐洲語言的稱呼
法:Ananas
西:Ananas comosus
葡:Ananás
荷:Ananas
如果是西方直接傳入的話發音
發音應該會變成接近Ananas的音。
再來看發音跟表記。
漢語普通話:鳳梨feng-li
閩南語:王梨ong-lai
客家語:黃梨vong-li
布農語:bonglai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F%A0%E8%98%BF
鳳梨(學名:Ananas comosus)英文名pineapple係由pine(松)及apple(蘋果)兩字合
綴而成。閩南、臺灣稱之鳳梨[1],粵語稱之菠蘿[2],中國大陸部分地區則稱為黃梨。
鳳梨是一種原產南美洲巴西、巴拉圭的亞馬遜河流域一帶的熱帶水果,現在已經流傳到整
個熱帶地區。
所以客家語的「黃梨vong-li」並不是受布農語影響才產生的詞
因為中國部分地區有用這個詞,表示「黃梨vong-li」當是台灣客家人祖先從中國帶來的。
另外,vong-li一詞跟bonglai詞首雖然子音不同
但v為唇齒濁擦音,b為雙唇濁塞音,同為唇音、濁音,這兩者關係可能不小。
不過閩南語為何是零聲母?
濁聲母b-變成零聲母的可能性在閩南語中很低,且那是以客家語為標準來看才會這麼說。
閩南語的「王梨」與客家語的「黃梨」誰才是標準?
我認為是王梨。
閩南語 客家語
王梨 ong-lai vong-li
黃梨 hong-lai vong-li
ng-lai
所以無論是王是黃,客家語發音與文字相符,但是閩南語卻只有王符合發音。
再看歷史,鳳梨被流傳為傳教士進貢外國皇帝的重要水果。
進貢給「王」的梨稱為「王梨」似乎很合邏輯。
所以個人認為王梨是本字
布農語bonglai的b是vong-li的v來的
lai是ong-lai的lai來的。
: 註釋:
: [1] 參考自:曹志耘主編,《漢語方言地圖集詞彙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 [2]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平埔族調查旅行 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
: 臺北:遠流,1996。頁89。
: [3] 同上,頁239。
: [4] 翁佳音,〈「牽手Khan-chhiu」來看臺灣世界史--從臺灣歷史慣用語論大福佬文
: 化圈概念〉,《臺灣史研究》,13(2): 1-31。
: [5] 參見:https://blog.yam.com/joshua_yap/article/20697035
推 RIFF:延伸請教 '甥'念作'孫' 是南島遺跡? 07/11 00:49
→ RIFF: 稱作 07/11 00:49
→ tiuseensii:南方漢語(閩客贛等地)普遍有甥孫不分的現象 07/11 01:12
→ Richter78:從遺傳來看,孫、甥的基因都是四分之一相同 07/11 01:19
我同意您的說法,但另外有一個看法不知道對不對。
因為同為1/4血緣相同的姪就不會稱孫,所以覺得有點怪。
我覺得跟古代的稱呼有關係。
現代稱謂如下:
孩子叫叔叔的母親叫小叔。
孩子叫姑姑的母親叫小姑。
孩子叫舅舅的父親叫舅子。
孩子叫阿姨的父親叫姨子。
而媳婦可解做自己妻子也可解做兒子的妻子。
(我要娶媳婦可二解)
舅跟姑在古代指的是公婆,日本人到現在還在用(しゅうと、しゅうとめ的漢字)。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嚐。
第一個姑就是婆婆,第二個就是婆婆的女兒。
所以不是孩子叫姑姑所以母親叫小姑
而是因為婆婆是姑,所以婆婆的女兒叫姑仔,孩子跟著叫阿姑這樣。
姑
婆婆←──────媳婦
∥ \ / ∥
∥ \ / ∥
∥ \/ ∥
∥ /\ ∥
∥姑仔/ \孫 ∥
∥ ↙ ↘ ∥
女 ──────→ 子
孫仔
兩邊母親都要稱「姑」
所以兩邊都稱孩子為「孫」
以上是個自己的推論。
另外,「姑孫關係」在台灣好像真的不下祖孫
我身邊每個當姑姑的都疼外甥疼得很誇張...
推 adst513:sun←→sng, seng←→sng 很像吧 07/11 23:24
我認為不能用甥/sing/、孫/sun/音近來當解釋。
因為同樣是外甥
姑姑會稱外甥為「孫仔」
舅舅卻不會稱外甥為「孫仔」
顯示出「孫仔」跟「姑姑」的關係會比「外甥」一詞來得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7.69.250
※ 編輯: jasonmasaru 來自: 114.43.233.178 (07/12 09:0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