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媽媽,不公平!
文/小米嘛
跳舞班下課後,換完衣服準備先回家吃飯的依比蹦蹦跳跳地上樓,手裡拿著一條剛下課時從老師那領到的果凍,開心地用力揮著果凍說:「媽媽,老師有給我果凍!我要跟姐姐分享!」
站在依比身後的老師忍不住笑出來,小聲和媽媽分享:「她真的很棒,我給她們兩條果凍,依比一拿到就說一條要分給姐姐。」
回家的路上依比依舊緊緊握著果凍,寶貝到深怕一個不小心就遺失了,嘴裡不停說著:「等姐姐下課回來我要分給姐姐!」
沒想到就是這條果凍,引發了晚間的小戰爭。
吃過晚餐,接了晚一個小時下課的鴨鴨姐姐回家後,媽媽我趁著鴨鴨吃晚餐的時間先去洗澡,卻是在嘩啦啦的水聲中聽見了客廳傳來的爭執:「這是我的!」、「可是我也想要!」
水聲太大聽不清楚,隱約只聽到姊妹倆為了什麼東西起爭執,接著就聽到猴子拔大聲道:「一人一半不要吵!再吵就都沒有!」
聰慧(?)的媽媽不用猜都想得到大概是那條果凍所引起,聽到猴子拔斷線聲時不由得笑出來,暗慶當下不在現場,輪不到我來斷線;但也正因為不在現場,沒被當場激怒的媽媽有了那麼一點點時間思考要怎麼處理。
洗完澡出來後問了猴子拔,果然不出媽媽所料,是一場果凍戰爭;猴子拔笑著還原現場,原來一心一意要跟姐姐分享果凍的依比,看到姐姐回來就開心地拿出剛剛珍藏的寶貝果凍,顧不得姐姐還在吃飯就要給姐姐。可是是果凍耶!是平常吃不太到的果凍!要這麼分出去又實在捨不得~~~於是在遞出果凍後,就在旁邊虎視眈眈,用極渴望的眼神盯著姐姐和果凍......盯到最後終於忍不住說了:「姐姐我也想要~」
剛拿到果凍也說了謝謝的鴨鴨姐姐當然不依:「這是我的!是你自己給我的耶!」爭執於是開始。
「可是我也想要吃~~」明明是自己給人家的,可是抵不過心底誘惑的三歲小孩很哀怨:「我都沒有~~~~」
「你不是在跳舞班已經有吃一個了?」別小看姐姐,這種事怎麼可能逃得過姐姐的法眼。
但對三歲小孩而言,眼前這個才是真實的東西,兩個小時前的果凍根本就是過往雲煙,進入牛角尖世界的小孩只在意眼前這個沒吃到,連這原本是自己要跟姐姐分享的東西都忘記了。「可是你有果凍,我都沒有~~」已經接近半耍賴境界。
在一旁洗碗順便看魚的猴子拔先是溫聲提醒:「依比,那不是你要給姐姐的嗎?」
偏偏此時姐姐火上加油,大聲說:「你給我了就是我的!這是我的!」
被激的妹妹不甘示弱,馬上回:「可是我也想要~~~」兩人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吵了起來,於是才有猴子拔那句:「一人一半不要吵!」
才說完就換姐姐崩潰了.........「不公平!!!為什麼要一人一半?」
洗完澡出來的媽媽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個委屈的小孩:「不公平~~」
真的不公平,為什麼自己的還要分妹妹?為什麼妹妹吃的比較多?為什麼爸爸媽媽都偏心......?小小的臉滿是委屈。
相較這麼複雜的問題,媽媽決定先解決依比這邊:『依比,那不是你想分給姐姐的嗎?你想要分享很棒,可是分給別人後就是別人的東西了,不能再拿回來說你也想要,知道嗎?』三歲小孩似懂非懂,點了點頭就跑去玩點讀筆了。
再看看這頭,一臉委屈的六歲小孩直接衝進媽媽的懷裡,然後就是崩潰大哭。
『鴨鴨,你用哭的媽媽會不知道你在哭什麼。你可以告訴媽媽你現在的心情嗎?(剛好前陣子學校老師教了她們各種情緒的表達)』可崩潰的小孩只是委屈大哭,完全說不出話來。
或許是因為剛剛人不在現場,媽媽的情緒已經事先處理過,難得的好聲好氣好好引導--再次證明媽媽需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處理孩子的情緒。『你哭是因為覺得被罵、覺得委屈?還是因為你覺得不公平?還是有其他感覺?你可以用說的跟媽媽說嗎?』
吸著鼻涕,鴨鴨哽咽地說:「不公平~~~」
『是因為覺得依比已經吃了一個,又要你分一半給她,她吃得比較多所以覺得不公平嗎?』
小孩點頭。
『嗯,可是那個其實一開始是她的耶!她可以決定要分多少給你喔!她不對的地方是在已經分給你了、可是又拿回去說她也要;可是如果今天換成是你有兩根果凍,你就自己可以決定要分給依比多少對不對,不是依比跟你說他要多少啊。這樣你懂嗎?』
對於要怎麼教孩子何謂「公平」這件事,其實已經困擾了我好久。不知道是因為天秤座本來就重公平,還是身為老大的永遠覺得父母偏心,我們家的鴨鴨姐姐對「公不公平」這件事異常執著;無關乎喜不喜歡想不想要,小從你有我就也要有、大到各式各樣匪夷所思的比較,執著到近乎計較的地步。身為家有兩個以上孩子的媽媽,「公平」就成了媽媽必修的學分。
想了想,或許剛滿六歲的鴨鴨還不懂人生本來就不公平,但還是決定好好和孩子聊一下。『鴨鴨,你知道其實人跟人本來就不公平的嗎?』六歲小孩一臉茫然。
『這個世界上阿,有好多好多事沒有公不公平;也有好多好多事本來就是不公平的。』我繼續說,『就像爸爸就是比較高,媽媽就是比較矮,沒有公不公平;就像你就是比依比早出生,她就是比你小兩歲,沒有公不公平。』
『有的人生下來家裡就很有錢,住好大好大的房子,還有好多好多人疼;可是也有的人生下來就是孤兒耶,還是小貝比時沒有爸爸媽媽了,那你覺得公平嗎?』小孩搖頭。『有的人就是好聰明好聰明,學什麼都好快一下就會;可是也有的小朋友需要好努力好努力才能學會一樣東西,你覺得這樣公平嗎?』還是搖頭。
很認真聽但茫然成分比較多的小孩繼續看著媽媽,一臉無辜。覺得有些好笑的媽媽決定放過她,簡單下了結論:『人生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喔!』
孩子阿,不管你聽懂多少,媽媽只是想告訴你,「人人生而平等」只是一句口號,人生本來是不公平的,只是很多事雖然一開始不公平,我們卻可以用努力去達到平等,就像學習。同樣的,也有很多事不論你再努力也不可能公平,就像依比永遠比你小兩歲,無法改變。
媽媽很努力要對你們公平,但奇怪的是、孩子永遠都會覺得媽媽偏心。追求公平沒什麼不對,但記得,過於執著的「公平」,就成了計較了。
#媽媽努力對孩子公平
#但孩子永遠覺得媽媽偏心
#人生本來就不公平
#就像我寫了那麼多年依舊不是所謂網紅(誤)🤣🤣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
媽媽努力對孩子公平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父母做,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是讓年邁父母自立,盡量健康活到最後。
以下的狀況,都是照顧父母時,我們容易犯下的盲點。
◆中風後的爺爺走路慢,還沒到廁所就尿出來,只好幫他包上尿布?(X)
◆因為怕王伯伯危險,看護把他綁在床上?(X)
◆外籍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X)
◆一年只回家兩次的弟弟對姊姊說:「媽媽被你照顧,好像變瘦了?」(X)
◆爸老了,什麼都做不好,所以什麼都不要讓他做?(X)
◆用藥當然是照顧父母的第一選擇?(X)
◆子女無法照顧父母,當然就請外籍看護?(X)
◆住院的奶奶想下床走一下,當然要禁止她:「不行」、「很危險」?(X)
◆我們三個兄弟要「公平」照顧媽媽,所以媽媽輪流在我們三兄弟家住?(X)
……
當我們對年老的父母說:「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你好!」
但,我們與父母討論了嗎?
我們了解父母的想法與感受嗎?
因為,「尊重」與「將心比心」才是最好的照護。
你、我都會老。
今天我們照顧父母的方式,就是我們未來被照顧的方式。
老後的「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
是父母與子女都該學習的功課。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陳乃菁醫師,對於照顧父母,除了提出相互尊重與良好溝通的想法外,她認為「自理與自立生活」更該是台灣年邁父母與中年子女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新功課。
台灣社會普遍重視孝道,中年子女也容易因為孝順,而以年齡來限制父母能做的事,又或對年邁父母過度保護,但當剝奪了父母的自理能力,在中風、生病後因過度保護而失能、臥床。雖然父母壽命極長,但那卻不是一個人該有的生命品質。如何如同北歐長者獨立自主,往生前臥床僅數週,乃菁醫師期待所有人可以一起為有自主的老年而努力。
因為,我們愛著這些老去的父母,我們多麼希望他們不要因為藥物而沉默不已、整日昏沉;我們多麼希望他們還可以叫叫我們的名,跟我們說說一天內發生的事情,甚至一起唱歌、聊天,或憶著過往,這些都是人與人間的親密交流。我們不該只期望讓父母安靜、睡著。
只有呼吸的照護,不是真正的照護啊。
作者簡介:陳乃菁醫師/副教授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高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長庚」執行長
‧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主持人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服務於屏東基督教醫院、高雄榮總等單位,現為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並取得老年醫學專科醫師資格,醫療業務領域包含:老年醫學、居家醫療、失智症、癲癇等。
自二○一六年起,擔任高雄長庚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開始推動醫院與社區間醫療能量之交流。重要發展包括以全人照護的精神,定期開辦失智照護人才培訓課程。後於二○一七年起,以執行長身分,承接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執行計畫,協助失智據點之開創與建立,連結在地資源,並積極協助患者和家屬之照護需求。
其他相關職務包括;二○一九至二○二一年高雄區域醫療網(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委員、第四屆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副祕書長、第八屆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國際關係委員會」委員、醫策會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失智症)委員、衛生福利部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儲備審查委員、第七屆屏東縣政府老人福利推動小組外聘委員等。
日常忙碌於醫療領域,回家後就是五個孩子的母親,體會到照護小孩和老人的過程,頗多可相互照映之處,更相信失智照護的推動,必須回歸到對社會大眾發聲,因此積極透過媒體傳遞照護理念,舉其要者包括;大量投入社區和醫療單位演講、主持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製作方便外籍看護工理解的《雙語對照版失智照護手冊》、編製國小學童得以理解的失智照護繪本等等。
粉絲頁: 高雄失智與陳乃菁醫師共同照護團隊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3rBmlpWXE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