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的夢想驛站》
【史詩電影《沈默》全片台灣拍攝 專訪馬丁史柯西斯 電影改編自遠藤周作名著 年輕神父追索棄教之謎 信仰追尋身涉險境 信眾殉教上帝為何沉默】
《沈默》,源自日本作家遠藤周作的同名小說,描述17世紀日本江戶幕府禁絕天主教的時代,兩名年輕神父冒著生命危險,偷渡到日本調查恩師「棄教」之謎。在目睹信眾遭受各種凌遲與磨難之後,被迫面臨最艱難的決定,也不禁懷疑自己的信仰,質問上帝,為何對信眾蒙受的苦難「沈默」。
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特別接受了《中天的夢想驛站》主持人陳文茜,30分鐘的專訪,暢談他這部電影的精神。
文茜:作為一位義裔美國人,你選擇改編遠藤周作的小說,對我來說是很耐人尋味的事情,這是我的第一個問題,為什麼選擇他的小說改編成電影 ?
馬丁:原著小說是紐約聖公會大主教保羅摩爾給我看的,他是在看完「基督最後的誘惑」初剪後,把書給我的。他說我有一本書你應該看看,關於信仰的書。我的這段旅程很多年前就開始了。很年輕的時候我想成為一名教士,沒有成功,但是《沈默》這個故事發生在日本的天主教,使得這整件事變得更有趣。因為這樣就使它具有一種共性,追尋同一種事情。同時文化之間的衝突也讓我感到著迷,所以我讀了這本書。我想將這部小說變成電影,但是我不知道怎麼做,然後那個時候我其實並不知道叛教到底是什麼意思。還有最後大概30頁左右的後記,我對那個後記的部分有很有興趣,所以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試圖把它寫成劇本。但是在那個時候,資金出了問題,但是我沒有放棄,始終放在心裡,因為我認為這個劇本寫入故事的核心,我認為,我們終於找到對的詮釋方式把它拍成電影。那時我也在尋找自我,所以我不想放棄。但是接著又出現了法律問題就是被這類的事情糾纏著,從1992年一直到2007年。
馬丁史柯西斯是義大利西西里島的移民後裔,童年在曼哈頓小義大利區成長,因為患有哮喘,不能和其他孩童玩耍,電影院成為他的新天堂樂園。因為在天主教氛圍濃厚的環境下成長,最初想成為一名神父,後來進入紐約大學念電影,黑幫、 暴力、情義、宗教、生死,成為史柯西斯電影中盤旋不去的恆常主題。
1976年,史柯西斯以《計程車司機》,奪下當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1980年,世人見證影史經典出世,真實拳手故事改編的《蠻牛》,為勞勃狄尼洛抱走1981年美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史柯西斯早在70年代,讀過小說《基督最後的誘惑》,就試圖演繹出他心中的史詩經典,立刻遭遇保守宗教團體的壓力,1983年著手拍攝後被迫停擺。他只好先拍了為他摘下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的《三更半夜》(After Hours)。以及首部票房突破五千萬美元賣座影片,保羅紐曼和湯姆克魯斯主演的《金錢本色》( The Color of Money)。
《基督的最後誘惑》,終於在1988年上映,史柯西斯將耶穌塑造成兼具各種複雜人性,最後昇華到神性的角色,受到全世界基督教團體抵制,從拍攝到發行,經歷一場又一場的災難,巴黎聖米歇爾戲院甚至遭到縱火。
包括《基督的最後誘惑》在內,馬丁史柯西斯的《四海好傢伙》(Goodfellas)、《紐約黑幫》(Gangs of New York)、《神鬼玩家》(The Aviator),都曾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直到2006年翻拍自香港《無間道》電影的《神鬼無間》(The Departed),才讓馬丁史柯西斯在距離拍攝生平首部影片38年後,獲得第一座奧斯卡最佳導演金像獎。
當時馬丁史柯西斯在頒獎台上說:謝謝,你們可以再檢查一下信封嗎?謝謝,得到這座獎項真的令我太感動了。我同時也很光榮地從老友手中接下獎座,我們從70年代開始相交,我很感動。
馬丁史柯西斯1989年搭乘從東京到京都的子彈列車,準備客串演出黑澤明的《夢》,飾演荷蘭畫家梵谷,旅程中看完遠藤周作的「沉默」,起心動念想要改編拍攝。28年後,漫長的等待周折才宿願得償。
文茜:你就是喜歡它。
馬丁:對,我就喜歡這個故事。那段時間我的人生也發生很多變化,父母親過世,我又再婚,有了小孩,我年紀變老。所有的這些事情,許多價值觀開始變得清楚,那就是我一直想要追尋的故事。我覺得是否宣稱歸屬於某一個信仰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心靈狀態,人類的處境,特別是人類的心靈狀態。尤其我們處在這樣一個全然物質化的世界之中,而這個世界如妳所知,我們都知道它正處於災難的邊緣。
文茜:但是這個故事不只是關於信仰者,它描述了真正的信仰者的處境。在更寬廣的意義下,它反映出一種東方哲學。關於真正的信仰者,他們信仰的詮釋,是這點觸動了你嗎?
馬丁:有可能,我不知道。我認為遠藤周作,他的作品重點不在於棄教,而是更進一步,就如妳說的,他在印度(《深河》書中)探索地更深入。他一直在那個旅程上。這非常有趣,我發現,當棄教發生的時候,為什麼洛特里哥放棄了對於基督的一切信仰?但也就是因為這樣,他發現了真正的基督信仰。然後我想說,我要如何將它視覺化?這要怎麼做呢?這會是怎樣的一段旅程?
文茜: 但你拍出了不起的電影!
馬丁: 哈哈,是的。所以我覺得它可能比較接近亞洲式的。我也有一陣子接觸過佛教,我受到佛教的影響,在我拍攝電影《達賴的一生》時候,我被介紹進入佛教世界,還有在拍攝紀錄片《喬治哈里森 活在拜金世界》的時候,哈里森當時正在進行精神探索,我認為那是一個很有趣很特別的世界。還有靜坐,我開始靜坐,當我在拍攝那部影片時。所以某種程度來說,靜坐也幫了我不少。
文茜:這部故事處理基督教的部分很有意思,有一些衝突產生。但是它用一種道教式的哲學詮釋方式,儀典形式不是那麼重要,自你棄教之後,自你踩踏在基督的塑像之後,不重要了,那只是一種形式。我認為,我並不驚訝遠藤小說這種處理方式。書中主角是天主教徒,他很年輕,他被帶到一個禪宗佛教的國家。但是你呢?你怎麼經歷這整趟旅程?
馬丁:因為這是一個大膽的舉動,到底信仰是什麼?雖然脫離天主教的宗教形式,但是有些事情已經內化在內心,即使我無法前往教堂,耶穌受的苦難、信仰的苦難,有些事情是如此深刻地在我內心,但在這之上的又是什麼?我必須超越這些具體的畫面。而且不能錯誤地詮釋耶穌的真心,我認為這是他(洛特里哥教士)經歷的事。這是很令人震撼的探索方式,如果除去那些宗教形式,還剩下什麼?信仰的真實核心是什麼?
文茜:你在執導的這部影片中,很令人震撼的場面之一是,你把片中的某些場景置身於非常漂亮的禪式花園中,充滿和諧的氣氛,然後有人遭到斬首…這兩個畫面是非常具有衝突性的,而且也是很可怕的,你的感覺是什麼?
馬丁:我也學到到亞洲文化、日本文化,關於生命的無常本質。日本的櫻花,禮讚櫻花的盛開,兩天後櫻花凋零了。如果以西方觀點來看的話,我們希望櫻花不要凋謝,但這無可避免。所以內心的寧靜平和,突然被立即的暴力給打破,有時候這是令人無法理解的。我特別想探索這種從西方人的視角,被拘禁起來,我們不是從木牢外面拍攝,我們把鏡頭從裡面往外拍。是的,他(洛特里哥教士)完全無能為力,他什麼事也做不了,這就是人生。
文茜:不論是葬禮或者是寺廟,所有一切包括他的服裝,最後連葬禮都是那麼樣的美麗。我必須這麼說,你讓它呈現得那麼美,我們看不到那是一種對信仰的背叛。 所以你覺得如果這麼說是對的嗎?就是說基督教信仰的儀式,其實不是那麼重要。
馬丁:我如果說”是”的話,會很危險,或者說太過於簡化這個答案。我對保羅摩爾大主教那樣說過,說”宗教儀式不那麼重要”,他說,”不”,宗教儀式很重要,非常重要,宗教儀式是神聖的,它創造出一種神聖的空間。常常我們在拍電影的時候,我和工作人員日常在拍電影的時候,都感受到一種神聖的氛圍。拍攝的時候,即使我們在拍的可能是最褻瀆的主題,但是它是神聖的,我們拍這部影片也如此。我不會說,我也不覺得所有基督教外在的形式部分都和信仰無關,但是儘管你可以擁有各種宗教象徵,但是一切的信仰還是得歸諸於你的內在,我們必須發現我們內在的信仰是什麼。
文茜:這是非常禪宗的觀點
馬丁:它是
文茜:非常禪宗
馬丁:我喜歡它 哈哈哈哈 我真的喜歡
文茜:你必須兩者都喜歡 所以你才可以完成這部電影
馬丁: 沒錯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