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係,我post遲咗一日
呀係,可能你哋已經睇晒
呀係,得閒都幫我like返佢
==============
繼《大辭職日》後
又一大型陀地舞台劇...
《大MK日》
預售火速爆滿
現加開至30場!
一個壞過凱婷、但乖過香港嘅史詩式MK故事...
6月19日起,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柒到喊,喊到笑,笑到MK消失了...
票價:$680/$580/$480/$380
門票 5月24日,早上10點起
www.BigMkDay.com 正式開賣
(本劇含有粗口及吸煙情節,18歲以下MK仔女不准入場)
(只接受信用卡付款)
(因疫情增加大量行政工作關係,手續費將調整為每票$30,謝謝體諒)
演出場次:
8pm場:2021年6月19,20,22-27,29,30日及7月1-4,6-11,13,14日
3pm場:2021年6月20,26,27日及7月1,3,4,10,11日
購票詳情: www.BigMkDay.com
《大MK日》
聯合主辦:100毛、W創作社
主演:林日曦、白只、楊偉倫
特別露出:東方昇
導演/監製:黃智龍
編劇:林日曦
聯合演出:胡麗英 、利君牙、朱栢謙*、龍志權、專家Dickson
聯合助演:林凱琪Kneta、黃頴雪、翁演陞
聯合監製:周怡
助理編劇/副導演:陳小東
助理編劇:徐璋霖
製作經理:陳寶愉
音樂總監:黃艾倫、翁瑋盈
美術及設計總監:元金盛、伍啟豪
平面設計:張展滔、梁嘉星
美術設計:陳龍輝、陳詠恩、胡翠兒
佈景設計:邵偉敏
燈光設計:楊子欣
形象設計:吳達生
音響設計:夏恩蓓
形體指導:伍仲偉@TS Crew
視像設計:林振昇
動畫設計:溫嘉龍
舞台監督:余慧琳
執行舞台監督:孔稜斯
海報攝影:Simon C
海報髮型:Jo Lam & Jaden.R @ Salon Trinity
海報化妝:Tiffany Fong @ Twenty Six Production 、Deep Choi
義氣仔女:青木堂中醫 | 好生活 | 高樂氏Clorox HK | Uuush | MERS
*特別鳴謝其他所有默默幫過手的工作人員
*承蒙演戲家族批准朱栢謙參與演出
#舞台劇大MK日
#林日曦 #白只 #楊偉倫 #東方昇
#100毛 #WTheatre
#大MK日
孔 雪 兒 演戲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林志玲不是完美女神,是缺點女王﹞
林志玲結婚了,新郎不是言承旭,而是日本樂團EXILE團員Akira,太意外了,卻是一個令人替她開心的美麗結局。林志玲的形象一向完美,但是就我是職涯專家來看,林志玲之所以如此成功,倒不是因為她是完美女神,反而是因為她是缺點女王!
今年央視春晚,還記得她的跳水畫面嗎﹖她排練7天,整場90%是她親自演出,只有跳水那一段找替身,事後她在fb寫了一段感言:「全心全意,只為完美演出。」寥寥數語,道盡她的敬業精神。
作為一個女人,林志玲太完美了!論美貌,她的五官比例與配置完美;論身高,她有175公分;論身材,她的胸圍有36D;論性情,她的高EQ是人人稱讚……
如果要選出一個完美女神,在台灣,橫跨老中青三代都投贊成票,眾望所歸當屬林志玲。可是從影藝圈的各個條件來看,林志玲並不完美!
不論伸展台、拍廣告、演電影或主持節目,每一個領域林志玲都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點,有的缺點可以突圍,有的缺點無法跨過。可是我們一般人看到的,永遠是她一貫的甜美微笑、優雅儀態,察覺不到她背後充滿了無奈與辛苦。
在紅起來之前,其實她在模特兒界蹲馬步好一陣子,紅不起來的理由也許讓你傻眼,卻是千真萬確!理由竟然是她的臉蛋長得太標緻了!
翻開流行雜誌,看看名牌廣告,除了大明星之外,看到的生面孔都是全球最當紅的超級模特兒,可是有些超模還真不順我們的眼!細長的單鳳眼、高聳的顴骨、肥厚的嘴唇、超比例的額頭……這些對歐美人來說,代表有個性,可以準確傳達設計師的風格語彙,做廣告也會讓人有記憶點。
當時台灣也是跟隨著歐美這種美學思惟,所有在伸展台上當紅的模特兒都是長得讓人一眼忘不了,相反的,林志玲的五官細緻、比例均衡,笑容甜美,眼神無殺氣,沒有特點也沒有記憶點,注定只能退居第二線!
後來台灣因為市場太小、產業外移,服裝秀的場次逐漸減少,模特兒必須另謀生路,經紀公司開始把他們推向電視廣告、電視劇、電影等做多元化發展,這些螢光幕需要的不是身高也不是個性,而是美麗的臉蛋、甜美的笑容,林志玲的缺點開始變成優點,第一次跨過瓶頸期,朝拍攝商業廣告發展。
接著,問題又來了!
哪個模特兒不是紙片人,前胸貼後背?可是林志玲這次接的竟是豐胸廣告,挑戰自己的小胸部,卻意外一戰成名,居然將缺點炒成熱點,最後變成優點!
在這一支是幫香港唐安麒拍的豐胸廣告裡,漂亮的臉蛋加上大露乳溝,而唐安麒砸錢做廣告也不手軟,很快的便引起台灣街頭巷尾的關注,我記得那時候報紙電視每天都在吵鬧不休:「林志玲的胸部是真是假?」「林志玲的胸部是到那裡整型的?」吵到大家都認識她,也開始盛傳她讓自己從34B一路拚到36D的秘訣。
從此,不知道從那天起林志玲被封為台灣第一名模,而且戴著這個光環到大陸發展,一路順遂走紅,各種邀約蜂擁而至,包括拍電影,這時候個性再度成為她的致命缺點。
優雅和善良讓她贏得大眾的高度愛戴,可是這樣的個性以及娃娃音讓她演不出戲劇張力。有一次在<赤壁>的記者會現場,記者說她不會演戲,只是一個漂亮的花瓶,高EQ的她差點當場淚水奪眶而出。身高是她當模特兒的優點,可是拍電影卻變成缺點,找不到男主角和她搭配!所以只能找比她矮的黃渤合演<101次求婚>,用反差製造效果,帶出戲劇性。
這麼多的缺點,都是林志玲在影藝圈闖蕩時要真實面對的自己,和外人眼中的完美女神大相逕庭。
今天,林志玲的漂亮臉蛋會成為走伸展台的阻力嗎?不會!只要她點頭,那個廠商不搶著安排她先發或壓軸?因為她會帶來大量的媒體曝光!
今天,大家會嘲笑林志玲的娃娃音嗎?不會!聽久了也滿好聽的,變成她的特色,而且一定要原音重現才能看到原汁原味的林志玲!
今天,大家會認為身高是她在演戲時的缺點嗎?不會!片商會找一個比她矮的男星來搭配,讓身高變成戲劇張力,也變成行銷的賣點、炒作的議題。
林志玲從缺點女王變成完美女神,這樣的蛻變告訴我們一個職場真理:人一旦紅了,缺點就不是缺點,而是特點,甚至是亮點。
林志玲沒有比你我更有條件,但是她忍得住冷嘲熱諷,熬得過酸言酸語,重點是她沒有放棄!大家看得到她的努力與真誠,就給她愈來愈多的機會。
我們和林志玲一樣有很多缺點,卻和林志玲不一樣,我們太在乎自己的缺點,太放大自己的缺點,太容易因為缺點而放棄,缺點害了我們一輩子!學學志玲姊,小胸部竟敢拍豐胸廣告,不會跳舞不會唱歌還敢表演歌舞劇,不會演戲也敢當女主角,她都這麼多敢了,那麼我們還怕什麼?
清朝名臣曾國藩說,怕丟臉的人,成不了大事。而真正丟臉的絕不是失敗,而是不敢去嘗試。他在給兒子的家書中說:「年輕時,不要怕;年老時,不要悔。」每當機會來臨時,覺得自己做不來,不妨換個角度想,給機會的人應該比我們還怕砸鍋,他都不怕了,我們當然不必怕!
最後,祝福志玲姊姊幸福快樂~
*** *** ***
洪雪珍最新力作《要獨立老,不要孤獨老》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 https://reurl.cc/vG5pA
★金石堂 https://reurl.cc/ln0MA
★誠 品 https://reurl.cc/OQXLv
★樂天KOBO電子書 https://reurl.cc/qamKE
*** *** ***
《要獨立老,不要孤獨老》影片播放:http://yt1.piee.pw/HNLW6
图取材自:UDN
孔 雪 兒 演戲 在 POON Chan-leung 潘燦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Jet Magazine issue196 p112-117
潘燦良 天生不是光芒四射
維基百科上潘燦良一頁,寫著他今年五十歲,他笑笑說要澄清,今年其實五十有二,網上資料有錯,他卻不急於更正,由它將錯就錯,就像他面對人生大大小小的關口,都一直順其自然。
年少時是毫不顯眼的一個人,投考演藝學院經歷四次才成功,及後在香港話劇團任全職演員二十多年,期間三奪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配角,卻總是與最佳男主角擦身而過。到四十多歲,離開安舒區之後才三奪最佳男主角,備受外界注目;同期遇到正在尋找新面孔的香港電視,開步踏進劇集與電影的世界,魅力隨著知名度增加,才忽然成為大眾都追捧的潘燦良。
對於五十歲左右才攀上事業高峰這回事,他坦然面對,既然自知不是一來便光芒四射的人,他就演好四平八穩的人生,性格決定命運,他看得通透。
Text.ernus
interview.ernus & 金成
photo.BOWY
「原來你做戲好好睇!」
因為《親愛的,胡雪巖》角色需要,潘燦良早前把頭髮剪掉,事隔數月,頭髮長了一吋,還不像一個正式的髮型,但當他徐徐步至,還是叫人感受到獨特的中佬魅力。他是那種典型過了四十歲才散發光芒的男人,可以想像少年時候不太起眼。「讀書時成績很差,每次考試不是考尾二就是尾三,在班上不是最乖或者最曳那批,不會有人留意我,好像不存在的一個人。」對戲劇的興趣,起始於微妙的感覺。小時候看電視,總會不自覺幻想自己能否飾演那些角色,中學時代,看到其他同學在戲劇比賽表演,也沒有太大參與的欲望,「我都做得到」的想法仍然只停留在腦海中。中學畢業,學校劇社友人邀請他參與演出,從此開啟一條全新的道路。「第一次演出,給我一種不錯的感覺,更重要的是中文老師特別跟我說:『潘燦良,原來你做戲好好睇!』我整個人生從來沒有被認同的經驗,於是腦海忽然浮現要成為演員的念頭。」
八十年代演藝行業興旺,香港演藝學院於1984年成立,潘燦良剛好中學畢業,會考成績欠佳,考入演藝就成為了他的夢想。「那時聽說入讀演藝成績不需太好,只要有才華便會取錄,我覺得這是我可以繼續讀書的唯一機會,我想藉這機會改變人生。」大概是二十歲仔最有大志的一次,可惜少年阿燦的路又不是想像中平坦。演藝學院入學試,年年考的東西差不多,都離不開讀白、唱歌、做戲、天才表演,潘燦良初次投考,正是學院創辦的一年,他對戲劇只有熱誠,缺乏經驗和認識,落空也很合理。「你想想,第一年入演藝的人是黃秋生、張達明、謝君豪,他們入到我入不到,也好應該。然後我一直重考,考到第四次,覺得是最後一次了,考不到就算。畢業後幾年我返過工廠、做過跟車,後來入了城市當代舞蹈團做後台人員,雖然不是演員,但浸淫在與劇場有關的環境,漸漸有些得著。我也抱著平常心,入不到演藝也沒所謂,反正我已從事與戲劇有關的工作。」這次夢想終於達成了,潘燦良非常珍惜機會,將自己變成海棉,努力去吸收知識。「我對戲劇的興趣日漸濃厚,有衝勁自然發奮追求。例如我一向英文差,但因為演戲我要讀英文劇本,怎好?唯有逐個字去查字典,有些地道口語英文,連字典也沒有,就去問人,也許是人生最有衝動求學的階段,十分享受。」
無法理解的職業
進入演藝學院,是潘氏家庭裡面一個破格的選擇。爸爸是油漆工人,媽媽在學校當校工,不是沒有一般草根階層對下一代的典型期望,不過潘燦良作為孻仔,幸運地得到一哥一姊為他擔當了家庭負擔,讓他有空間為理想奮鬥。「我在屋長大,父母當然認為子女讀書讀好些,找到他們心目中的好工就最好。他們都是靠體力勞動維生,不想我們重蹈覆轍,希望我們做寫字樓嘆冷氣,若可以找份鐵飯碗政府工更好。」上一代的卑微願望,只有做文職的姐姐給他們實現,不過潘燦良爸爸媽媽可沒有像當今怪獸家長揠苗助長,他讀書成績不好,但沒有做壞事,父母也沒強求甚麼。「他們沒有給我太大壓力,也許也沒能力給我壓力吧。如果我沒有接觸戲劇,我應該像我哥哥一樣,成為了油漆工人或的士司機,我很慶幸遇上了戲劇,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又有穩定的收入。」
香港話劇團是行內出名最有架構有組織劇團,台前幕後均有固定薪水,但在父母眼中,當劇團演員大概永遠都不能稱之為穩定工作。「我演出的時間他們吃晚餐,我回到家他們都睡了,演員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很遙遠的事,心底裡會問我是否打算繼續做下去。好在尚算薪高糧準,不用擔心生活,能令他們比較放心。」潘燦良在香港話劇團的演出,很多時邀請父母欣賞,惟父親看得不多,就因心臟病離世,他在電影版《南海十三郎》飾演唐滌生,結果父親無緣親眼欣賞,成為他人生中其中一個遺憾。他回想母親仍在的日子,每次看他演戲都盛讚不已,不禁微微一笑:「很鼓舞的,她每次都說好好看,也不知是真是假。對她來說,其實是不明白為身演員的我是做甚麼的,她知道我會在娛樂圈出現,但又不是明星,不懂跟街坊街里說兒子是做甚麼的,但有演出給她看,她又可以帶親戚來看,她已經很滿足。」
走近抑鬱邊緣
加入香港話劇團之後,潘燦良就像劇團裡面其他演員一樣,每年擔崗固定數量的演出。在話劇團遇到膾炙人口的經典戲劇機會高,尤其在劇場還不是那麼百花齊放的八九十年代。《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南海十三郎》、《Miss杜十娘》、《藝術》、《暗戀桃花源》等經典作品,潘燦良都有份參演,累積了寶貴的大型演出經驗,早在1994年更憑《黑鹿開口了》一劇首奪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配角。「但我是做了十多年,才真正認清演戲是怎樣的一回事,做演員是有價值有意思的事。」是有點反高潮,但一個人對自我的領悟,總不是一步登天的一回事,特別是他向來都慢熱。「陳腔濫調的說法很容易,喜歡演戲囉、享受演戲囉,某次在報章看到黃秋生的訪問,他問另一位演員為何要當演員,我才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思考不一定有答案,待到三十九歲那年,平靜的生活起了變化,他才領悟到答案。那年他拿獎學金去美國半年,暫別密密麻麻的日程表,呼吸自由的空氣,反而令他不知所措。「照道理我應該要看戲劇、和演員交流,但我的心態是害怕自己辜負別人,覺得拿了獎學金,一定要有實質的工作做給別人看,拚命想將自己塞滿知識、技巧,偏偏又塞不進去,非常混亂。」
一個人住在空間狹小的房間,潘燦良被莫名的恐懼感覺籠罩,不知不覺走進近乎抑鬱的狀態,不斷質問自己「點算好」。「有一日腦袋裡的燈膽突然亮了,想通了這半年的意義,其實是一個機會停一停,重新了解自己,去到一個全新的環境不是要學習幾多表演技巧,或者在看了幾多經典戲劇,而是好好享受這個人生體會,容許自己遇到甚麼就甚麼。」回到香港後的一段日子,體會才漸漸滲透出來,影響日後的演戲心態。「以前覺得演員身分很空泛,但後來我領悟到,一個演出不論舞台或影視,主流或偏鋒,都有帶給受眾心靈填補的作用。當普羅百姓在生活、情感上達到失重的狀態,甚至精神上把持不住,如果他看齣電影、電視或舞台劇,他便有機會透過別人的演出感受生命的呼喚,就像信仰一樣給他信念,這能量成為了滋養,有了滋養就可讓他們回到穩定的狀態。」以前演戲只為了個人滿足,這昇華了的想法為潘燦良的演員生涯注入了使命感,他自覺演出的底蘊變得截然不同。「往後我在舞台上講的每一句對白,都是為觀眾席中的某個人而講,我很深信我的演出,會在不知不覺間影響了其他人,從此演戲的動力更大。」從那時起,戲劇對他再不是單純的娛樂,他期望某一位觀眾,在演出中體會一個人生經驗,然後感受自我釋放、倒空生命,所以,他再也不執著於戲劇的形式。「我不再局限自己做某種形式的演出,只要適合我就去做,我相信我要做的就是提供演員的功能。」今日我們愛看潘燦良演戲,深深感受到他散發的厚道,背後其實是千錘百煉的歷練。
控制情感的專業
潘燦良無疑是一位專業演員,從言談之間了解到他之所以專業,正正來自他與演戲之間保持著適當距離。沒有矯情地說演戲是他的生命,反而很清楚那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演戲是我的事業,是我喜歡的工作,我亦相信演戲一直影響我的生活,是不能分離的,但我不是那種認為演戲就是我生命的一切。」舞台演員跟電影電視演員的不同之處,是舞台劇需要不斷重覆,少則三四場,長則像西方經典戲劇一演幾十年,演員的專業,正是在重覆的台詞走位劇情之中,仍能爆發不同情緒,他本性沒半點濫情造作,倒適合成為舞台演員。「學戲時毛俊輝老師教我們,舞台劇演員應該有一種能夠重覆的工藝,就是要你熟悉整齣戲劇的運作流程,同時每次演出當下都有很活躍的狀態,能因應每一場的氣氛,在重覆裡面有不重覆的表達。」所謂演員的第三隻眼,他融匯貫通,以至情感能收放自如,這正是他認為成熟演員的必備條件。「舉個例,我演胡雪巖的時候,在舞台上我是胡雪巖,走上台之前我是潘燦良。在台上我容許自己釋放感情,但在很澎湃的時候我同時在觀照自己,控制自己投放幾多感情。這個過程有情緒衝擊有快感,是很過癮的,但若失控了就是失敗。」演員有所謂不能抽身的狀態,引致情緒問題甚至影響生命,潘燦良卻直言演員應該有能力自我控制。「有些人演戲演得淋離盡致,卻回不到現實,這對我來說是不正常的事。另一個極端是完全清醒,從沒投入情感,卻單憑技巧感動人。我相信我是兩者之間,這樣對我來說是最好的。」
潘燦良的冷靜安穩是性格使然,兩面刃的另一邊卻是慢熱,他在香港話劇團演戲二十多年,來到2012年才毅然離開,雖然2011年獲藝發局頒發年度最佳藝術家,卻是離開話劇團以後,他才三度奪得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他沒有埋怨懷才不遇,太清楚自己生來不是光芒四射的人。「可能年少時有希望自己鋒芒畢露,但很快就知道我不是這種人,很多統計數字告訴我事實。與其說是命運,我更覺得是性格,我是很低調的人,怎會散發光芒四射的能量?別人通常都覺得我是穩陣,可以信任的人,又不是一來就覺得很有吸引力的人。」在劇壇素來有劇場王子的稱號,不過翻看潘燦良舊照,實在不是特別迷人,彷彿來到五十歲,他的魅力才一下子爆發。
餘下十五年的心態
六年前離開話劇團,只感到維持二十多年的生活模式需要暫停一下,沒有立心進軍電視電影圈,沒料到香港電視邀請他主演《來生不做香港人》,潘燦良又驚又喜。「我不知道他們為甚麼找我,一問之下知道是三十集長劇,還要是男主角,我比他們更驚!既然他們夠膽找我,我就夠膽做!」《來》彷彿為他開啟了人生另一扇門,之後在ViuTV的《綠豆》飾演曖昧不明的趙子龍更是技驚四座。常言道,舞台劇的演技跟電視很不同,潘燦良爐火純青的地步,像是一下子便適應了。他謙道:「我花了很多時間去細閱劇本,好好準備角色,好彩的是在現場也有空間跟其他演員碰撞,再慢慢調整演繹方式。也因為《來》與《綠》的角色設定剛巧都比較佻皮,我衡量過覺得可以有大幅度的表演風格,但當然也需要調整的,始終電視和舞台對演員表情的覆蓋率實在相差太遠。」再數下去,就是今年的奇蹟電影《逆流大叔》,很多人買票進戲院,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看他飾演的「黃淑儀」,過千萬票房的奇蹟就此誕生。潘燦良看到香港電影演員斷層的現象,解釋為何來自舞台的他,在這幾年忽然成為影視界新星的理由。「很多電影成本不高,找不到影帝級演員擔綱,所以向舞台劇演員埋手,我們有一定的演戲技術,相對電影演員知名度卻不高,片酬不用太高。」
人到中年,才攀上事業另一高峰,潘燦良沒有一朝得志,反而在踏入五十歲關口之後,他更明白自己的限制。以往踏進三十、四十都有特別感受,但來到五十,感覺更加矛盾。「去到五字頭,會很清楚自己不再是三十歲,有些事情可能已經既定了。若當初三十歲有搏盡,四十歲已經發圍了,所以當你五十歲還未擁有,難道去到六十歲才攀上顛峰?」他這樣說,沒半點怨天尤人,只是面對現實,距離所謂退休年齡還有十多年,就用另一個心態面對五十歲的高潮。「我不會放棄,而是會好好運用僅餘的時間,對待餘下十五年或三十年的心態很不同,最明顯的是深深體會自己身體機能不同了,體力、記憶力都有分別。人到中年,有種時日無多的感覺,會好矛盾,辛苦的時候會勸自己不用太搏命吧,都五張嘢了;有時又覺得五十歲還很年輕吧,常常在這兩者之間徘徊。」
引誘是自製的
猶記得去年ViuTV播放短劇《短暫的婚姻》,旋即成為網絡熱話,今年宣布明年將上演舞台劇,老實說心底不無擔憂,始終陳奕迅和蔡思飾演的Galen與Mal已經太深入民心。後來演員名單公開,見到Galen由潘燦良飾演,總算鬆一口氣,面對可能出現的比較,潘燦良氣定神閒:「有人抱著比較的角度看也不出奇,但對我不會造成任何影響,以前在劇團也習慣同一齣戲有A/B Cast。而且舞台劇版的重點跟電視劇不同,電視劇較側重Galen與Mal的浪漫故事,舞台劇四個角色的比重較平均,探討各人在那種婚姻狀態正在面對甚麼問題。」其實早在莊梅岩撰寫劇本時,潘燦良已是她心目中的角色人選,只是劇本命運使然,先有了電視劇才上舞台劇。潘燦良曾演出莊梅岩早年寫的《教授》,二人惺惺相惜,時間一合就找機會再次合作,最受益肯定是觀眾。
談起婚姻,潘燦良與蘇玉華雖沒婚姻的名分,二十多年的長久關係卻令很多有名有分的老夫老妻羨慕不來。他坦言,用劇中金句「如果深愛,再長的婚姻也是短暫的」去看待今日的婚姻殊不容易。「很多人會把持不住,你見很多單親家庭便知道。有種不負責任的說法是引誘好大,但我不會怪罪於引誘,若你找到那個想和她一生一世的人,你不會有其他引誘,引誘是你自己製造出來的。」潘燦良與蘇玉華早在演藝學院年代便相識,兜兜轉轉之後在戲劇裡重遇、相愛,是情侶也是工作伙伴,沒有世俗的約束,也有信心會長相廝守下去。結伴廿多年,足以令所有浪漫化為現實,面對生活瑣事,潘燦良的心得不外乎是「包容」二字。「有時可能只是個杯應該放哪個位置的小事,也足以引發吵架,如果她將個杯放過兩吋你就忍受不了,你就要反省究竟是自己不喜歡她,還是真的在乎那兩吋的問題。對我來說,如果我是真的愛那個人,這些小事可以接受,要不喜歡一個人實在太容易,但只要找到你愛她的一點,我寧願自己把那個杯移過兩吋。」步入中年,他有心理準備彼此會被年月改變,也很確定會並肩同行,訪問來到這裡,已是甜到糖尿病。「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對方在老去,我也是一樣,無論容貌、外形甚至處事方式都會一直變,我們的關係也一樣,但每同行走一步,我也在深入認識她。我們很幸運,這麼多年來仍然找到有共鳴又截然不同的交流,很多時能夠同步相處,又有交換彼此長短的空間。」可以不結婚,但仍會考量萬一雙方出了甚麼事情,留下來的除了承受悲傷還須兼顧大量繁文縟節法律流程。畢竟愛一個人,需要周全想法。
後記
訪問期間,潘燦良正在參與前進進劇團《會客室》的演出,以訪問一百個香港人對社會議題的看法為主要內容,性質有別於一般劇場演出。潘燦良坦言,此劇報酬不高,但因為他覺得有意義,仍然會推掉其他工作,花超過半個月參演。從劇場走出來,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明星,他依然是那個潘燦良,做一個長訪問,不需化妝整頭服裝,他值得喜愛,正因為這種依然故我的瀟洒。
https://jet.my-magazine.me/article/detail/interview/10720
※
莊梅岩 x 潘燦良 x 楊詩敏 x 禤思敏 x 林海峰
2019年1月 成就下一次的牽動
《短暫的婚姻》My Very Short Marriage
ViuTV作品 舞台劇再遇
「如果深愛,再長的婚姻也是短暫的。」
編劇 莊梅岩|導演 方俊杰|監製 朱仲銘
主演 潘燦良、楊詩敏、禤思敏、林海峰
2019年1月11-13, 15-20, 22-27日 8pm
2019年1月13, 20日 3pm
# 1月27日8pm場次為尾場
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
$280, $480, $580, $780, VIP$1,280(頭三行)
門票現已於Cityline及通利琴行售票處公開發售
網上訂票:www.cityline.com
電話購票:2111 5333
節目查詢:2883 9906
粵語演出 (In Canto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