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家看了不少韓劇、歐美劇跟電影,在這邊整理出來跟大家分享,有些很多人應該看過了,還是可以來交流一下心得或推薦其他好看的作品給我喔^^
~韓劇~
《我是遺物整理師》:
經歷過喪親之痛,要不要看這部我猶豫了很久,最後是「鼓起勇氣」按下播放鍵。我很喜歡它的英文片名《Move to Heaven》,也是劇中主角父子開設的遺物整理公司名稱,中文名翻譯得很浪漫:「天堂移居」。
「我們要為你搬最後一次家。」全劇十集,每集基本上算一個獨立故事,從職業災害、孤獨老死、同志戀人、國際孤兒等議題,反思人性與死亡。不灑狗血卻催淚,是感動而不是傷痛的眼淚,看完之後暖暖的,更珍惜身邊的親人朋友。
先別管「曹尚久」李帝勳像不像潘瑋柏了,他的演技、肌肉都在水準之上;「韓可魯」陳峻相從《愛的迫降》北韓F4老么,變成亞斯伯格症患者,入木三分;還有池珍熙,怎麼有皺紋還是帥?
《如蝶翩翩》:
講夢想、講遺憾、講人生、講失去、講原諒。為家庭付出一輩子的老爺爺,最大的夢想是上台跳芭蕾,面對外界眼光、家人唱衰、身體限制⋯⋯76歲的資深男星朴仁渙,用他每一條神經都有戲的表情,把堅持、失落、害怕等不同層次的情緒轉折,刻畫得精準到位,更與27歲的宋江擦出精彩火花,堪稱最強忘年CP。
宋江的肉體很值得意淫,但也不要忽略了演老奶奶的79歲資深女星羅文姬,她對先生的態度從反對到支持,從理解到不捨,非常令人動容。
《Mouse》:(中文譯名《窺探》)
你相信惡人的基因是與生俱來的嗎?故事靈感來自韓國2017年的女童分屍案,兇手竟是一位少了鏡像神經元,沒有負罪感的少女。《Mouse》原名呼應劇情,遠比中譯的《窺探》有意思。從連環殺人事件中追本溯源、抽絲剝繭,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兇手?劇情反轉燒腦,中段一度太複雜差點看不下去,所幸最後幾集收尾收得漂亮,還是可追。
接下來,一起來期待《上流戰爭3》,看看Penthouse還能多荒謬。
~歐美劇~
《第二聲響鈴》:
超好看的西班牙電影《佈局》導演奧瑞歐保羅的作品,男主角馬里奧卡薩斯也是《佈局》那一位。首集從男主角切入,他因一場意外殺人入獄;第二集改由以女警的角度切入,之後每一集,都是以一個角色來鋪陳,由其所經歷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拼湊出完整故事。到第八集完結篇的最後半小時,你還沒把握,你該相信誰?
《陌生人》:
接在《第二聲鈴響》後看的,同樣只有8集。有一天,陌生女子在一個校園裡跟一名男子說:你老婆流產、懷孕都是假的。有一天,陌生女子去跟咖啡店老闆娘說:你女兒被包養。神秘的陌生女子不斷出現,找不同對象揭穿他的或他不知道的秘密,最後拼圖湊齊,你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涉及的議題有青少年、嗑藥、夫妻關係、代孕⋯⋯等。前三分之二好看,後面兩集有點爛尾,不介意的話可以看看,反正每集都不長,節奏很快。
《誰殺了莎拉》:
莎拉開心地乘著拖曳傘迎風飛翔,突然安全繩鎖斷裂,她掉下來死了。誰殺的?開船的男友?帶罪入獄的哥哥?第一季10集緊湊、懸疑、刺激,好看得要命。第二季開頭幾集,明顯為了要拓展故事,每個角色的背景開始做各種合理與不合理的延伸,但常看歐美劇的朋友大概也習慣了。
幸好,最終還是有把一切合理化,編劇花了兩季幫觀眾找到兇手,但最後又埋下伏筆,第三季要來了,因為⋯⋯兇手不一定是兇手。我倒是覺得不必了。
~傳記與紀錄片~
《侯斯頓傳奇》:
恕我時尚品味不足,在此劇之前我不認識這位傳奇設計師,朋友跟我說:「他是上一代,很有名的設計師。」反正,我就是用看一個人物傳記的方式來看,6集篇幅很好入口。從他的天份、奮鬥、成名、輝煌、失意⋯⋯故事發展曲線不令人意外,但我喜歡它的服裝、場景、音樂,那個年代紙醉金迷的奢華與墮落,被詮釋得好迷人,歌曲好好聽。後來看了網路文章,有劇中角色和真實人物的造型對照,真的是神複製,復刻得很到位。
《Homecoming》:
這是碧昂絲2018年在Chochela音樂節備受讚譽的演唱會,曾吸引4300人在線同時收看。除了舞台演出,這部片還穿插籌備這場演唱會的幕後故事、碧昂絲的心情與口述。所謂「籌備過程」,不是只有讓造型師量量身材做衣服,不是把歌唱一唱舞練一練,而是告訴你,她和團隊如何以三四個月時間,將她的構想從0到發展到最後成為舞台上200人陣仗一起完成的精彩大秀。
Homecoming是返家、返校,這場演唱會是她產後重返舞台,當藝人20多年,舞台是她某種形式的家;卸妝之後,她角色切換回人妻、人母,家裡還有先生以及三個孩子等著她回家。更重要的,家是源頭,碧昂絲在紀錄片不斷強調種族與性別意識,「黑人女性」是她與生俱來的身份,她背負這樣的重量前行,以
自己的努力與成就,告訴更多人,不要害怕,不要放棄。
我在觀賞的時候,數度想到張惠妹,不論是天后氣場、表演台風,還是這些年來阿妹在推動原住民文化與同志平權運動的付出。如果德州有碧昂絲,亞洲也該好好珍惜我們的張惠妹。
《Homecoming》真的很好看,沒看過的朋友不要錯過。
#我是遺物整理師 #如蝶翩翩 #Mouse #窺探 #宋江 #李昇基 #池珍熙
#第二聲鈴響 #陌生人 #誰殺了莎拉
#侯斯頓傳奇 #HomeComing #Beyonce #碧昂絲
孤兒德來韓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天的夢想驛站》撰述委員呂怡青、攝影記者彭智宏不丹採訪系列
【中印衝突中的不丹系列採訪:GNH入憲十年 探訪喜馬拉雅山的快樂王國 1999年電視解禁 寺廟與電視同步併存 不丹社會轉型分水嶺 】
位於喜馬拉雅山東麓的不丹,自七零年代推出以「國民幸福總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取代「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的發展願景,並於2008年將此理念正式寫入憲法後,全面啟動打造幸福國度的工程。在GNH的四大施政支柱中,在環境維護和傳統文化之外,另外兩個支柱分別是良善治理和社會平等運作。但這兩個支柱,隨著全球化和資本主義的浪潮,變得愈來愈難實現。西方國家花了兩百年的現代化進程,在不丹被濃縮成二十年,期間也無可避免出現許多過去完全意想不到的社會問題和挑戰。
此外,最近中國和印度邊界發生的衝突,也讓我們再度注意到了不丹。這幾年隨著全球化,相當多的觀光客來到這裡,它正在改變當中。
皇家植物園這天湧入不少遊客,為的是慶祝杜鵑花節。自兩年前以歡慶第四世國王六十歲誕辰,首度舉辦慶典活動後,就變成年度盛事。參與表演,是青春期的中學生最期待的事。
歌詞:別吸菸、別喝酒。吸菸傷害你的身體,酒精讓你迷失。
不管旋律怎麼變換,歌詞內容都差不多。輕盈舞姿配上警世語句,只能說,大人們對容易讓青少年上癮的東西,真的很在意,畢竟透過媒體而來的誘惑實在太多了。不丹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除了環境和傳統文化,還提倡良善治理,以及透過免費教育和醫療,維持穩固平等的社會運作。這個理念十分接近社會福利國家,人民像溫室裡的花朵般被呵護著。但在全球化浪潮的叩關下,難度愈來愈高。嘗試討論這個問題前,我們驅車前往數十公里外的角落,尋訪另一個平行的世界。
普納卡宗佛學院副校長:寺院裡除一般家庭送來的孩子,也收容孤兒,很多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在父母離異後被拋棄,親戚認為把孩子送到寺院是最好辦法。另外也有父母因為太窮,養不起孩子,把他們送來給寺院照顧。
在一九七零年代全面推動西方世俗教育系統之前,寺院是傳授知識的唯一管道,僧侶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直至今日,寺院作息仍然嚴謹,清晨五點天一亮起床,一個半小時早課後開始整天密集學習,一日兩餐,直到九點半晚課過後就寢。除了一般學科,還得熟練各種法器的使用。
副校長:我們這裡目前有一百五十名僧侶。最多的時候曾有三百名學生。
寺院的成立讓整個社區都受益,原因是只要有人往生,隨時就可請到僧侶幫他們誦經,辦法事超渡。
不丹小沙彌向來小有名氣,並非因為特別會誦經,而是來自於得獎電影「高山上的世界盃」。不丹直到1999年才正式解禁,是世界上最後一個開放電視和網路的國家。電影描述神奇黑箱子,如何穿透寺院高牆,攪亂原本的單純和清幽,比喻不丹社會和外界接軌時經歷的震撼。
不丹國家廣播公司總經理Tshering Wangchuk:當電視在1999年首次引進不丹時,家家戶戶都有了兩個光源,一個是電視機,另一個是神壇上的酥油燈。這說明了開放電視後,不丹經歷的社會轉變。電視對不丹社會的影響,有正面也有負面。
不丹國家廣播公司(Bhutan Broadcasting Service)是唯一的電視台,見證西方兩世紀現代化努力,如何在不丹被濃縮成二十年進程。
不丹國家廣播公司總經理Tshering Wangchuk:我還是小孩的時候,看的是印度電影,寶萊塢電影在這裡放映,我們的偶像在印度。可是到了今天,就在突然之間,寶萊塢在不丹年輕人之間退流行了,他們現在更愛看韓劇,接觸更多韓國電影,模仿韓星穿著打扮。我舉個例子。有天我去訪問一間學校。校長也在。他跟學生宣布說,我剛聽說某個韓星結婚了,結果現場所有女同學的心都碎了。這就叫全球化,有人在韓國結婚,結果一堆人在不丹心碎。
物質主義的效應,不丹無能倖免,巨大的文明落差,讓一堆「指教」也跟著出現。
不丹國家廣播公司總經理Tshering Wangchuk:民眾看CNN、BBC,看了以後說,為什麼 BBS(不丹國家廣播公司)不能像BBC一樣,做個脫口秀呢?回想起我自己小時候踢足球,當時沒有電視,整個國家體育場是爆滿的,擠得水泄不通,但自從有電視後,民眾開始問,為什麼我們的選手不能像羅納多、像梅西那樣踢球呢?這就是民眾接觸到更高水準演出的結果。
境外文化的威力,也讓不丹自豪的全民醫療體系備受挑戰。過去四十年來,人民健康條件大幅改善,平均壽命從七零年代的44.5歲,進步到68.5歲,新生嬰兒死亡率也顯著降低。經濟成功脫貧,但仍遠落後其他開發中國家。電視宣導固然讓衛教工作變得容易,但連續劇看多了,許多不安定的靈魂也跟著出竅了。
衛服部官員:隨著不丹在1999年開放網路和電視,不丹就此開始有了許多新挑戰。民眾對政府醫療衛生政策的期待突然增加,甚至還要求能在五星級飯店般的醫院接受治療,但這在公共醫療照護體系裡,根本是不可能的。
令人啼笑皆非的例子接連出現,最後連不受俗世影響的化外之地,也難擋西方文明的衝撞。
Lopen基金會執行長Karma Phuntsho:其中一個例子是,很多留學的海外人士,回國接掌了行政體系和公務系統,整個教育體系被以英語為主的西方世俗教育體系取代,對這些人而言,教育等於英語。說英語就等於教育程度好,不會說英語就被認為是教育程度差,結果很多受過非常嚴謹訓練的傳統學者和德高望重的耆老,其中很多甚至是已接近證悟的,反而被看不起。
如今寺院也與時俱進,教授英語和電腦等謀生技能。副校長說,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因緣,走上僧侶之路,許多人在不久的將來,會選擇回到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
夜幕低垂,又到了夜店霓虹燈高掛的時刻。明明是來找樂子,但被整排佛像和國王照片緊盯著,造次的膽子頓時煙消雲散。2008年全球歷經金融海嘯後,人們對心靈性和精神面的渴望增加。同年讓 GNH入憲,不丹因距離產生美觀,成了令人神往的烏托邦。然而過去數十年來,不丹從王權轉型到民主制度,從村落轉型到城市社會,從農業轉型到資本主義經濟,新舊龐雜,絡繹不絕前來尋找答案的人赫然發現,原來全球化和資本主義的業風,早已吹向了這片人間淨土。
Lopen基金會執行長Karma Phuntsho:不丹並非地球上最快樂的國家。這是世人為自己創造出來的,因為世界上如果有了這樣一個地方,就代表烏托邦確實存在。很多不丹以外的人希望看到不丹是一個烏托邦,把不丹「香格里拉化」,我個人不認同這種看法,因為這為不丹創造了一個不切實際的樣貌,有時候甚至引發更多期待,結果就是,我們被認為應該要以別人想像中的形式活著,而非以我們真正需要的方式。
不丹的基礎建設還要積極追趕,基本經濟水平也亟待提升。聯合國年年公佈快樂國家排名,冠亞軍年年由北歐國家包辦,提倡幸福指數的先行者不丹,反而落在後段班。慢活數百年,不丹一邊要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求生存,一邊要忙著踩剎車,防止社會暴衝甚至瓦解。講求安貧樂道、少慾踏實的不丹,能堅持理想嗎?
不丹反對黨領袖Pema Gyamtsho:不丹下一世代是否還會願意扛起重責大任,去保護環境,保存文化遺產嗎?五十年後,很多我們這輩都不在了,我們常常這樣問自己,五十年後的不丹,還會跟現在一樣嗎?夾在印度和中國大陸這兩個人口巨國,很多人擔心,總有一天我們會和其他地方的人一樣,失去了自我認同,失去了這份獨特。
所幸不丹並未有太多困惑徬徨,多數人仍堅信世上有些價值永遠無法被量化。
Lopen基金會執行長Karma Phuntsho:不丹正經歷很多劇烈變化,此時我們更需要一個方向。不丹正走在十字路口,我們真的需要一個指路明燈,引導我們去應該前進的方向。我認為GNH就是這樣一個明燈,給我們可以遵循的方向,一個可追尋的目標,讓我們在物質舒適和精神安康,傳統和現代之間求得平衡,尋得一個有意義且永續的未來。
「我們必須明白,GNH是一趟旅程,而非終點,所以你必須把它當作是一種途徑,是一套能讓幸福最大化的架構。」
一路上有不同年齡層的學生,他們禮貌謙和,沒有人沉迷手機,也沒有人心浮氣躁,多半對生活滿意自在。這讓我們不禁對五十年後的不丹產生期待,好奇他們是否經得起考驗,完成人類社會的重大實驗。站在海拔四千公尺的山麓上,山頂的風呼嘯著,似乎在大聲朗誦著風馬旗上的祈禱文。虔敬的佛教風範,讓不丹的一切顯得安詳真誠不造作。
孤兒德來韓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天的夢想驛站》撰述委員呂怡青、攝影記者彭智宏
【中印衝突中的不丹系列採訪之二:GNH入憲十年 探訪喜馬拉雅山的快樂王國 1999年電視解禁 寺廟與電視同步併存 不丹社會轉型分水嶺 】
位於喜馬拉雅山東麓的不丹,自七零年代推出以「國民幸福總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取代「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的發展願景,並於2008年將此理念正式寫入憲法後,全面啟動打造幸福國度的工程。在GNH的四大施政支柱中,在環境維護和傳統文化之外,另外兩個支柱分別是良善治理和社會平等運作。但這兩個支柱,隨著全球化和資本主義的浪潮,變得愈來愈難實現。西方國家花了兩百年的現代化進程,在不丹被濃縮成二十年,期間也無可避免出現許多過去完全意想不到的社會問題和挑戰。
此外,最近中國和印度邊界發生的衝突,也讓我們再度注意到了不丹。這幾年隨著全球化,相當多的觀光客來到這裡,它正在改變當中。
皇家植物園這天湧入不少遊客,為的是慶祝杜鵑花節。自兩年前以歡慶第四世國王六十歲誕辰,首度舉辦慶典活動後,就變成年度盛事。參與表演,是青春期的中學生最期待的事。
歌詞:別吸菸、別喝酒。吸菸傷害你的身體,酒精讓你迷失。
不管旋律怎麼變換,歌詞內容都差不多。輕盈舞姿配上警世語句,只能說,大人們對容易讓青少年上癮的東西,真的很在意,畢竟透過媒體而來的誘惑實在太多了。不丹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除了環境和傳統文化,還提倡良善治理,以及透過免費教育和醫療,維持穩固平等的社會運作。這個理念十分接近社會福利國家,人民像溫室裡的花朵般被呵護著。但在全球化浪潮的叩關下,難度愈來愈高。嘗試討論這個問題前,我們驅車前往數十公里外的角落,尋訪另一個平行的世界。
普納卡宗佛學院副校長:寺院裡除一般家庭送來的孩子,也收容孤兒,很多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在父母離異後被拋棄,親戚認為把孩子送到寺院是最好辦法。另外也有父母因為太窮,養不起孩子,把他們送來給寺院照顧。
在一九七零年代全面推動西方世俗教育系統之前,寺院是傳授知識的唯一管道,僧侶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直至今日,寺院作息仍然嚴謹,清晨五點天一亮起床,一個半小時早課後開始整天密集學習,一日兩餐,直到九點半晚課過後就寢。除了一般學科,還得熟練各種法器的使用。
副校長:我們這裡目前有一百五十名僧侶。最多的時候曾有三百名學生。寺院的成立讓整個社區都受益,原因是只要有人往生,隨時就可請到僧侶幫他們誦經,辦法事超度。
不丹小沙彌向來小有名氣,並非因為特別會誦經,而是來自於得獎電影「高山上的足球盃」。不丹直到1999年才正式解禁,是世界上最後一個開放電視和網路的國家。電影描述神奇黑箱子,如何穿透寺院高牆,攪亂原本的單純和清幽,比喻不丹社會和外界接軌時經歷的震撼。
不丹國家廣播公司總經理Tshering Wangchuk:當電視在1999年首次引進不丹時,家家戶戶都有了兩個光源,一個是電視機,另一個是神壇上的酥油燈。這說明了開放電視後,不丹經歷的社會轉變。電視對不丹社會的影響,有正面也有負面。
不丹國家廣播公司(Bhutan Broadcasting Service)是唯一的電視台,見證西方兩世紀現代化努力,如何在不丹被濃縮成二十年進程。
不丹國家廣播公司總經理Tshering Wangchuk:我還是小孩的時候,看的是印度電影,寶萊塢電影在這裡放映,我們的偶像在印度。可是到了今天,就在突然之間,寶萊塢在不丹年輕人之間退流行了,他們現在更愛看韓劇,接觸更多韓國電影,模仿韓星穿著打扮。我舉個例子。有天我去訪問一間學校。校長也在。他跟學生宣布說,我剛聽說某個韓星結婚了,結果現場所有女同學的心都碎了。這就叫全球化,有人在韓國結婚,結果一堆人在不丹心碎。
物質主義的效應,不丹無能倖免,巨大的文明落差,讓一堆「指教」也跟著出現。
不丹國家廣播公司總經理Tshering Wangchuk:民眾看CNN、BBC,看了以後說,為什麼 BBS(不丹國家廣播公司)不能像BBC一樣,做個脫口秀呢?回想起我自己小時候踢足球,當時沒有電視,整個國家體育場是爆滿的,擠得水泄不通,但自從有電視後,民眾開始問,為什麼我們的選手不能像羅納多、像梅西那樣踢球呢?這就是民眾接觸到更高水準演出的結果。
境外文化的威力,也讓不丹自豪的全民醫療體系備受挑戰。過去四十年來,人民健康條件大幅改善,平均壽命從七零年代的44.5歲,進步到68.5歲,新生嬰兒死亡率也顯著降低。經濟成功脫貧,但仍遠落後其他開發中國家。電視宣導固然讓衛教工作變得容易,但連續劇看多了,許多不安定的靈魂也跟著出竅了。
衛服部官員:隨著不丹在1999年開放網路和電視,不丹就此開始有了許多新挑戰。民眾對政府醫療衛生政策的期待突然增加,甚至還要求能在五星級飯店般的醫院接受治療,但這在公共醫療照護體系裡,根本是不可能的。
令人啼笑皆非的例子接連出現,最後連不受俗世影響的化外之地,也難擋西方文明的衝撞。
Lopen基金會執行長Karma Phuntsho:其中一個例子是,很多留學的海外人士,回國接掌了行政體系和公務系統,整個教育體系被以英語為主的西方世俗教育體系取代,對這些人而言,教育等於英語。說英語就等於教育程度好,不會說英語就被認為是教育程度差,結果很多受過非常嚴謹訓練的傳統學者和德高望重的耆老,其中很多甚至是已接近證悟的,反而被看不起。
如今寺院也與時俱進,教授英語和電腦等謀生技能。副校長說,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因緣,走上僧侶之路,許多人在不久的將來,會選擇回到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
夜幕低垂,又到了夜店霓虹燈高掛的時刻。明明是來找樂子,但被整排佛像和國王照片緊盯著,造次的膽子頓時煙消雲散。2008年全球歷經金融海嘯後,人們對心靈性和精神面的渴望增加。同年讓 GNH入憲,不丹因距離產生美觀,成了令人神往的烏托邦。然而過去數十年來,不丹從王權轉型到民主制度,從村落轉型到城市社會,從農業轉型到資本主義經濟,新舊龐雜,絡繹不絕前來尋找答案的人赫然發現,原來全球化和資本主義的業風,早已吹向了這片人間淨土。
Lopen基金會執行長Karma Phuntsho:不丹並非地球上最快樂的國家。這是世人為自己創造出來的,因為世界上如果有了這樣一個地方,就代表烏托邦確實存在。很多不丹以外的人希望看到不丹是一個烏托邦,把不丹「香格里拉化」,我個人不認同這種看法,因為這為不丹創造了一個不切實際的樣貌,有時候甚至引發更多期待,結果就是,我們被認為應該要以別人想像中的形式活著,而非以我們真正需要的方式。
不丹的基礎建設還要積極追趕,基本經濟水平也亟待提升。聯合國年年公佈快樂國家排名,冠亞軍年年由北歐國家包辦,提倡幸福指數的先行者不丹,反而落在後段班。慢活數百年,不丹一邊要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求生存,一邊要忙著踩剎車,防止社會暴衝甚至瓦解。講求安貧樂道、少慾踏實的不丹,能堅持理想嗎?
不丹反對黨領袖Pema Gyamtsho:不丹下一世代是否還會願意扛起重責大任,去保護環境,保存文化遺產嗎?五十年後,很多我們這輩都不在了,我們常常這樣問自己,五十年後的不丹,還會跟現在一樣嗎?夾在印度和中國大陸這兩個人口巨國,很多人擔心,總有一天我們會和其他地方的人一樣,失去了自我認同,失去了這份獨特。
所幸不丹並未有太多困惑徬徨,多數人仍堅信世上有些價值永遠無法被量化。
Lopen基金會執行長Karma Phuntsho:不丹正經歷很多劇烈變化,此時我們更需要一個方向。不丹正走在十字路口,我們真的需要一個指路明燈,引導我們去應該前進的方向。我認為GNH就是這樣一個明燈,給我們可以遵循的方向,一個可追尋的目標,讓我們在物質舒適和精神安康,傳統和現代之間求得平衡,尋得一個有意義且永續的未來。
「我們必須明白,GNH是一趟旅程,而非終點,所以你必須把它當作是一種途徑,是一套能讓幸福最大化的架構。」
一路上有不同年齡層的學生,他們禮貌謙和,沒有人沉迷手機,也沒有人心浮氣躁,多半對生活滿意自在。這讓我們不禁對五十年後的不丹產生期待,好奇他們是否經得起考驗,完成人類社會的重大實驗。站在海拔四千公尺的山麓上,山頂的風呼嘯著,似乎在大聲朗誦著風馬旗上的祈禱文。虔敬的佛教風範,讓不丹的一切顯得安詳真誠不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