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長的一封信,一件你可以教孩子的事?
經過了兩天,還是決定寫這封長長的信給大人們。
大家都在討論的話題談要台灣人很有愛心,
熱愛幫助其他有難的國家時,
我們不免會想到,那 #我們的孩子也很有愛心嗎?
大人可以捐錢募款做公益,可是孩子知道為了什麼要做這些事嗎?
其實,孩子也可以是那個幫助者,
只是我們更應該培養他 #主動去思考跟行動。
最近26980團隊讓台灣登上世界,
對於孩子可能無感與不明白大人的興奮感,
原因是這類型議題帶有大量政治色彩,通常我們是不太對孩子提的。
當然,我們這裡並不是想要帶《有顏色去看這件事》,
只是以教育者的立場,這個事件,或是從整個疫情爆發以來,
#孩子也可以是所謂的參與者與救助者。
—
不知道你們都怎麼和孩子談論疫情?
🛎以下五個論點,歡迎大人和孩子一起睡前討論:
《1》討論戴口罩,#培養貼心
人人戴口罩,除了是保護自己,孩子知道這也是在保護其他人嗎?
和孩子想一想,到底戴口罩怎樣保護其他人?
可以保護誰?為什麼需要保護?
《2》跟孩子一起看新聞,#培養同理
每天疫情數據都在增加,和孩子一起感受世界的危機感,
讓他參與這場全世界都在打的仗!
詢問孩子的想法以及看新聞的感受,
想像一下如果自己身處在其他國家的環境,自己會怎麼樣?
《3》了解醫護人員的辛勞,#培養感恩
和孩子談病毒有多危險,描述醫護人員的工作環境跟情況,
讓孩子去思考可能會發生的危機。
這些人的工作是生死攸關的,所以孩子應該要對這件事情有感受,
可以讓孩子想一想:
自己可以怎樣幫這些努力工作保護我們健康的醫護加油打氣。
《4》了解國家隊的運作,#培養使命感
這次台灣防疫有很多人自願投入來幫忙,不眠不休的在工廠製造,為的就是讓更多需要的人,可以有口罩、有疫苗使用。
也可以跟孩子討論,他認為這些人為什麼願意這樣投入,
是因為錢嗎?還是因為其他的原因?
讓他們撇開競爭,一起合作努力?
《5》討論台灣捐款捐贈物資的行為,#培養溫暖
如果目前口罩數量不是國人可以天天有的情況,為什麼我們還要捐口罩給其他國家呢?當我們用成人的框架來回答時,答案可能添加了很多顏色上去,
但請你問問你們的孩子吧,答案可能很單純,也很可愛。
孩子的世界沒有差別之分,而這正是我們應該珍惜也與之學習的地方。
近期有感覺大家整體的氣氛都比較壓抑憂鬱,所以,偶爾拿一些大人問題問孩子吧,你將會從孩子身上學習到不一樣的觀點。
這場防疫戰雖然很辛苦,但從中可以學習到很多,
#期望你跟孩子都可以因為自己有能力成為幫助者,
而感到驕傲。
一天討論一題,打開孩子的視野與腦袋的運轉🤟🏻
#WHOcanhelp #TaiwanKid #歡迎分享
孩子也可以是所謂的參與者與救助者 在 低收入戶家庭父母的親職生活經驗 的相關結果
台灣的父母們普遍有孩子的生命是自己給的觀念,不管日子好不好過,孩子 ... 行為的失望,研究者深深覺得,這些問題及困難是可以透過親職教育或參與親 ... ... <看更多>
孩子也可以是所謂的參與者與救助者 在 離開或留下? 青年工作者在NPO 教育現場的「三溫暖」(上) 的相關結果
首場講座11月25日在台北「TFT為台灣而教教育基金會」,以青年人才NPO工作職涯的選擇破題,由智邦公益館李奇穎執行長主持提問,「陳綢兒少家園生輔員」文國士與「孩子的 ... ... <看更多>
孩子也可以是所謂的參與者與救助者 在 兒童權利公約原則性條文教育訓練題庫 的相關結果
)14、只要父母或監護人覺得孩子不易管教時,就可以委託社會局安置孩子,讓孩子 ... )18、持有兒少性虐待/性剝削內容(所謂兒童色情)也是對兒少的嚴重傷害,應盡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