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心者的痛處,新思惟都懂!
回想起自己的第一篇 SCI original article 投稿過程,當真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算一步。雖然指導老教授身經百戰,事必躬親,並且以英文為母語,讓我連英修都省了。
但就像天才無法理解凡人的苦惱一般,他畢竟沒辦法理解小學弟的痛處,文章哪裡寫不好,他也說不上來,反正一直重寫就對了!所以我一次次修,他一次次退。就像請 Michael Jordan 來教你打籃球,一下場,他先示範從罰球線起飛灌籃,輪到你做的時候,才驚訝的發現,你根本連籃框都搆不到邊……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完全就是為大多數初心者所開的課!
➠ 2020 / 6 / 13(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寫論文也可以很輕鬆、優雅
一銘醫師的部分尤其精采,雖說他人的成功之路難以完全複製,要天時地利人和,但總有一固定的「套路」。一篇完整的醫學論文該分哪幾部分,每段應該怎麼寫,該包含哪些重點,都有一定的規矩。
儘管投稿不是在寫八股文,但畢竟現代科學方法已經實行了好幾百年,有一套大家公認的遊戲規則,需遵循觀察、提問、假說、實驗和邏輯推衍,才得出結論。在專業卻又相對封閉的學界,如果不說著和其他學者結構近似的語言,只怕這篇標新立異的文章,最後也只能繼續流浪了。照著一銘醫師的四象限投稿重點,突然覺得寫論文也可以很輕鬆、優雅,怎麼以前都沒人早點告訴我呢?
🎯 用輕鬆、優雅的姿態寫論文,現在就能開始!
大道理人人會說,但應用時所遭遇的種種困難,該如何克服,就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復健科吳爵宏醫師,#放射科蔡依橙醫師,與你一樣的世代,超過 100 篇 SCI 發表經驗,給你最實用的建議。
🎯 寫論文不是靠靈感
寫論文不是靠靈感,是像蓋房子一樣,有它的架構,只要懂得架構,蓋起房子就會井然有序。有了大原則,一篇、兩篇、三篇,都不是那麼困難了。
🎯 作為研究新手,新思惟課程協助您......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
眾多校友從 0 到 1 突破困境,校友們平均每月 40 篇論文發表,最高單月 55 篇!2020 許自己一個有論文的未來,年初投資自己,年底 PubMed 有你!
🎯 一天弄懂「寫論文」、「統計」及「投稿」。
➠ 2020 / 6 / 13(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學界 三人籃球 規則 在 Emil Cheung 張存華 - 華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體壇無極限第一集終於誕生啦!!!😀
多謝各位朋友支持!
錯過咗都可以係YouTube重溫返!!
今週本地球賽有多彩精彩賽事,港超足球聯賽上演大埔對南區,而銀牌籃球賽亦踏入決賽週,負方週二出線後會與南華爭奪冠軍寶座,我們會為大家帶來精華重溫。🎥
近年學界體育賽事愈來愈多人關注,比賽氣氛、學生運動員水平與日俱增。節目會介紹各支學界勁旅,首先登場是連續十三年稱覇港九甲一田徑賽事的拔萃女書院田徑隊。💪
剛奪世界重劍一姐的江旻憓,只有25歲,這位香港擊劍代表,怎樣面對成為世界第一之後的壓力與挑戰?👍🦸♀️🤺
節目亦會介紹冷門運動「卡巴迪」。究竟這項被稱為像「麻鷹捉雞仔」的運動,有什麼玩法和規則?🧐
https://youtu.be/-FgQlt6pWWs
#港台電視31 #體壇無極限 Lam Lam Jessie Vivian Kong 江旻憓 #林定勤 #鄭景亮 #張存華 體壇無極限
學界 三人籃球 規則 在 阿鴻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week 18學習心得
看了"橡皮擦計畫",這本是"魔球"和"大賣空"作者Lewis的新作品,主要在講兩個天才心理學家的交流故事。
裡面很多事件都是心理學書籍常常會提到的心理謬誤,例如稟賦效應,人在擁有某種東西後,會認為這個東西比擁有前還要好,一直為它講話。
常常看到某些投資老手會先喊哪支股票好,然後開始不斷找證據證明自己說的是對的,只看正面的證據,自己都把自己的腦給洗了。
為了讓自己不失客觀,"華爾街之狼從良記"的作者Guy Spier說那就不要公開談論自己挺哪些股票,免得後來怕丟臉硬凹。
相同的效應在其他領域也常見,例如政治、宗教,當你有了某種意識形態,要做到完全客觀真的很不容易。
達爾文提倡要避免"確認偏見",就是一直為自己的推論找證據,牴觸的就當作沒看到或硬凹。破除的方法就是盡量找反面證據,打自己臉。
再講另一個常見的心理謬誤:"過度解釋"
人對於一些自己無法解釋的現象,會想辦法給它套一個解釋,不然會渾身不對勁。
書中舉的例子有某個籃球員今天特別準,就說這是今天的"手感"好。
或人們懷疑痛風與天氣有關,其實只是痛的時候特別注意天氣變化。
或今天股市先漲後跌,就說因為市場某某原因樂觀,但又因為某某原因悲觀。
延續這兩周討論了"探索真理"的話題,我一直認為現在主流的宗教對人類整體而言都是正向的,教人向善,心靈寄託...我只是好奇那這些宗教講的真理,例如那些神佛說的原則,例如天堂地獄、六道輪迴,到底是真是假。
這件事我特別去問了我的mentor,因為以前他跟我說過他覺得"賽斯書"(某個非主流信仰)很有趣,蠻符合現在的科學發現,大致是說其實所有萬物都是神的一部份,都是神的體驗。不過聽他說這件事已經好幾年了,這次問他,他說他現在傾向人類大歷史說的,其實宗教都是人的杜撰,為了解釋他們無法解釋的現象,例如3000年前的人遇到地震,一定很難理解這是什麼,自然會想要編一些理由。
他問我,如果有宗教經典裡寫的那些神蹟,為何現在都不見了,科學界一直用高額獎金懸賞表演神蹟,但沒人辦的到,聲稱辦的到的基本都是騙術。
為何無法證明有鬼的存在?如果現在都人手一支手機,全世界竟然還沒有一個人可以拍到鬼上傳youtube,那他很難相信真的有。
我分享我朋友遇鬼的經驗(先看到一團光,然後明顯被壓到整個身子轉過去),他笑著說他覺得很可能是幻覺(我朋友如果看到這段一定會森七七,他再三保證這不是幻覺)
我與另一位魔術師朋友分享這個例子,他說其實催眠就可以解釋,催眠就是經過一些心理暗示,讓人可以身體無法控制。(世界頂尖魔術師Derren Brown有一堆很神奇的youtube影片,我印象深刻的是某一段Derren跟被催眠者說你不認識字了,然後被催眠者看著一本書,真的就開始咿咿呀呀,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他覺得可能是我朋友先以為自己看到鬼,然後暗示自己會被壓。(我朋友真的要森七七了,敢說我催眠自己)
當然這些說法都是推測,我們不是親身體驗很難理解,但我弟我妹我弟媳都有各自親身的靈異體驗,而且都非常真實,例如阿嬤頭七那天的那分那秒,我妹很明確看到阿嬤,而且家裡一些東西被動過。
這讓我懷疑這些體驗真的都只是幻想?可惜我的人生沒有半次體驗過。
回到正題,mentor說人其實非常迷信,硬要解釋是天性。
人的一生每一階段都有好運和壞運,有巧合或超級巧合的事,如果相信有神,那很自然就會去推論是神在影響這些巧合的事。
最近正好看到國家地理頻道拍的畢卡索第一集,影片12分,少年時期的畢卡索,妹妹得了白喉,畢卡索跟上天祈求,說如果妹妹康復了,他從此不再畫畫。後來妹妹死了,他哭著跟媽媽說是他殺了妹妹,因為上天知道他不可能放棄畫畫,所以帶走了妹妹...
另一個是青年時期的畢卡索,因為沒錢,和好友露宿山區,他整天在山裡作畫並把這些畫晾起來,但某天一整夜下起了大雨,毀了畢卡索的畫,畢卡索領悟到這是上天的懲罰,要他不要躲在山谷毀了才能...
mentor說他覺得我不需要花時間在探究這些宗教是真是假,真要探究真理,反而應該多看看科普物理,他自己看很多,量子力學、相對論...等。光是宇宙的形成已經夠奧妙了,例如只要質子跟電子的距離不是這樣剛剛好,這個世界就完全不同,例如兩個人在不同的速度下,感受到的時間就不同...
科學是站在現有的證據去推論,如果有新的發現,再不斷修正,這就是為什麼科學會一直進步,而一個不准說自己錯的價值觀,只能原地踏步。
另一方面,多看心理學,為什麼人會去相信這些事,那些心理狀態是什麼,怎麼從了解這些人性中,去增強自己的影響力,改善世界。
魔術師朋友說,他好奇的是這個宗教是怎麼傳開的,他認為第一個傳教士最重要,如何從一位大師(?)的口中,將這些道理寫下來,甚至自己延伸許多具體的規則,然後讓十個人、百個人、千萬個人深信不疑。這些心理機制是什麼。(這第一位傳教士我相信不是要故意騙人,但自己把自己的腦洗了這種事是很容易發生的)
不過大家都有共識,就是完全不須排斥宗教,基本上主流宗教都是教人為善,心靈寄託,有蠻大的好處。如果覺得自己需要這些信仰讓自己做事篤定,或尋求做事的原則,那也很好。
恩,對我來說,人生還很長,心裡的答案是什麼還不明確,可能窮極一生還是不清楚。也許像霍金說的,可能真有個神在運行這個宇宙,只是可能不是人們理解的那些。(八成這位神不是人類的樣子)
不過心裡有個努力的方向了:科普、心理學(催眠也挺有趣的)。
講的有點亂,請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