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疫情下的教育與不平等
#借鏡他國遠距教學經驗
#花蓮與台北市大安區的第一線教學現場實況初步蒐集
#數位落差不只是硬體
#監督各部會局處整合改善
疫情警戒期間,我辦公室收到來自老師、家長、校方等各方許多意見,反應因應「停課不停學」的 #遠距教學 問題。例如老師必須緊急應變、準備、進修、處理軟硬體設備;學生家裡網路頻寬不夠、家長必須邊工作邊協助小孩上課蠟燭多頭燒;學校擔心有學生學習進度落後等等。
但其實遠距教學不光是因應疫情而來,已是數位科技快速成長下的各國趨勢。自去年上任以來,我便持續透過質詢及預算審查,要求教育部完善遠距教學的各項準備,當時的重點在保障 #弱勢或偏鄉學生 的學習權益。
七月警戒期間,我請我辦公室在花蓮與台北市大安區服務的同仁柯青余、王格致和徐邱宜婕,請教多位校長、教師及家長在教學現場的實際狀況,以下重點整理跟大家分享。
📊 #花蓮縣 遠距教學實況整理
共訪問:11位校長5位教務主任1位老師4位家長(涵蓋11所小學、7所國中與1所高中)
➡到課率
學校間差異頗大,有學校到課率為百分之百、也有學校的到課率和實體一樣、還有學校的到課率變為60-80%。有趣的是,還有一所學校表示,到課率比以往實體上課時高。
➡數位硬體資源
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學校有告訴我們比較明確的狀況,他們表示,硬體部分沒有問題,缺少部分學校都已想辦法補及借給學生。有提到借用數量的學校,通常學生出借平板率為2%到5%;有兩間學生人數較少的學校出借平板率為20%。
➡教學現場實況
① 除了兩間學校表示出席率幾乎百分之百外,不少學校都有零星缺席狀況,並表示。比實體上課時差,需要老師加倍努力克服。包括打電話提醒學生上線,像有受訪者提到,有時學生是睡過頭,老師電話提醒後就會上線。四所學校表達他們有事前演練過,其他則未告知演練狀況。
② 一所缺課率高達20-40%的學校的校長提到,過去實體上課時,出席率其實非常好。他認為遠距學習會造成高缺課率,主要因為該學區位於都市與鄉村的交界,許多家長已另外花錢將學生送往都市學校就讀;留下的學生多數來自隔代教養家庭或社經弱勢家庭,部分家長較不重視學生數位學習,但許多則是因為家中無人照顧小孩,只好將小孩帶到工作場所,到田裡或到工廠,導致學生無法專心遠距上課。
③ 針對線上缺課部分的彌補:
部分受訪校長認為,學校的老師都已經非常盡力去叮嚀與家訪,但要改善家長的重視還是很難;但,學校已經準備規劃實體補課,希望可以彌補線上學習不足的地方。也有受訪老師及校長表示,老師已針對少數缺課學生特別聯繫家長,透過家長手機進行個別補課。
④ 有些老師和校長提到,部分學生表現比實體上課時好,更能發表意見;但也有些校長認為遠距數位學習效果並不好,只能是過渡作法,希望能早日回到實體上課。
⑤ 有家長擔心無法進行實體考試,會影響未來升學。也有家長反應,老師之間數位能力落差相當大,效果很不一。也有家長建議,希望讓北部都市的老師與花蓮進行數位交流,交換課程,讓學生透過多元師資幫助學習。
📊 #北市大安區 遠距教學實況整理
受訪者:20位校長、1位主任、1位老師、6位家長(分布於21所公立國中小學)
➡到課率
所有的受訪者中,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知道、也願意提供比較具體的狀況,他們提到學生到課率95%以上、幾乎百分之百(有些睡過頭就沒辦法到課;或是低年級有家長因防疫把小孩送到鄉下阿公阿嬤家,比較沒在管。)
➡數位硬體資源
所有的受訪者中,有一半的受訪者有回應數位軟硬體資源的部分,他們表示硬體設備上沒有問題。其中有四所學校的受訪者很具體的提到,全校需要借平板或網卡的只有一兩位或個位數。
➡教學現場實況
① 有三所學校提到事前演練過,多數學校表示在調整後,整體教學狀況良好。有些國小因低年級注意力較難集中,會以非同步教學方式進行或在晚間上課,因為需要家長陪同。有些老師和校長提到,遠距效果沒有實體好,期待早日回到實體上課,因為前一兩週新鮮感降低後,學生專注力容易下降。
② 帶給家長的挑戰與機會:
部分受訪者提到,家長都很配合,只是過去實體上課時老師負責的課堂管理,會移轉成為家長與學生間的衝突。但,也提供了機會,讓有些家長更了解孩子狀況,與老師更緊密合作。
③ 對體育藝能等課程的挑戰很大:
部分受訪者提到,體育課與表演藝術課等過去很靠實體互動的課程,受到很大影響,非常依賴老師能否找出新方法,例如利用互動軟體來保持學生興趣。
④ 評量方式的公平性:
有些家長相當擔心評量方式能否公平;也有家長擔心,學生上網時間過久,變成網路成癮。
⑤ 部分受訪者提到,原本資訊能力較弱的老師特別辛苦,需要自學或學校資訊小組的協助。當然,資訊能力強的老師,對學校幫助也很大;例如,龍門國中因為有老師資訊能力特強(被稱為龍門國中唐鳳),還自行開發了軟體,成立「龍門雲端聯絡本」,讓學生家長與老師透過這個系統互動。
【#數位落差 不是只是硬體】
相比其他國家因為疫情超過一年以上的遠距教學,台灣的教學受到影響的程度相對較小,且也有較多的準備時間,但,我的團隊蒐集到的訊息顯示,準備的仍然很不足。特別是,硬體的電腦、平板或網卡相對仍比較容易快速補足,可是,數位學習高度挑戰家庭的支持能力,因為家庭空間環境、家長職業或家庭照顧支持系統不足所導致的學習上的落差,卻沒有解決。
自去年上任以來,我便持續透過質詢及預算審查,要求教育部參考國外經驗來完善準備,包含網路建置、強化頻寬、充實載具及設備、軟體與數位平台的支援,特別是教師的數位能力以及教育的整體思維等各面向;我尤其強調必須要保障各類弱勢學生的學習權益,不能讓數位落差成為他們的學習阻礙。
但可惜的是,即使教育部都有努力,但,這次停課不停學開始後,實務現場的狀況看出還是準備的不夠好:教學使用的軟體、硬體及教學方式等各面向,規劃應變多半只能靠學生、教師、家長、行政人員自己,辛苦測試執行;不少學生學習也因此中斷,根據民間團體調查,全班皆能在家線上學習的國高中小學生僅佔50%(之前記者會訊息)。
【疫情下的教育與不平等:借鏡他國】
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蒐集的各國資訊顯示,疫情下的停學以及遠距教學,會使得原本就存在的教育上的不平等,更加的擴大。
也因此,這些國際組織建議政府增加教育資源,優先關注如何彌補學校停課或改為線上教學時,學習機會受到較大影響的弱勢學生。另一個重點建議則是,全面協助教師培養數位能力。教師的數位能力不是只是會技術操作電腦與軟體,還包括如何更為彈性地結合數位與實體教學,以及,有能力依學生個別差異而調整的教學方法。最後,各國教育政策都相當關注學生以及老師在疫情期間及之後的心理健康與情感支持。
【重返學校後該做的事】
📍彌補不平等與跟上計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政府以鼓勵課後輔導,以及鼓勵建立學生的同儕教練網的方式,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在核心課程跟上。OECD也認為建立學生彼此教導的關係,有助於同時幫助學生的學習與社交。
法國政府去年就宣布增加教師額外150萬小時的財務支持,讓老師能在課後輔導落後的學生。荷蘭政府則額外拿出244百萬歐元幫助學校彌補covid-19帶來的影響,主要也是補助各校舉辦假期中與課後的補課活動。
📍支持老師們發展數位能力、共學交流,以及安全的數位平台與教學軟體
政府應拿出資源協助老師們學習如何專業地將數位工具與教學整合,並支持老師們建立共學網路,交流並發展創新的教學方式。
此外,政府也有必要,開發或提供能夠保護個人資料安全的平台以及教學軟體,確定所有的學習者都能安全地使用。
📍關注與提供學生心理與情緒支持
疫情期間,許多學生在家庭中,以及缺乏社交活動,往往面臨更高的心理壓力或情緒沮喪,恢復上課後,非常多國家提供了更多的心理諮商支持以確保學生的心理健康。例如,韓國與希臘決定聘用更多的學校醫護人員以及心理諮商人員。
【監督教育部 如何全面縮小數位落差 讓每一個老師與學生都被培育】
去年審查前瞻三期預算時,我已提案要求教育部應加快培育 #教師數位教學能力 以及 #學生數位學習能力。
近期,綜合以上第一線實況以及國外經驗,我在紓困4.0預算審查中,持續針對遠距教學及停課提出4個提案,包括教育部應先全面盤點居家線上學習實際執行現況(特別是針對資源不足之偏鄉、弱勢及特殊需求的學生)、針對遠距教學進度落後的學生提供 #補救教學、針對遠距學習常遇到加倍困境的 #特教生 須成立專門小組處理,以及停課期間學校仍應提供學生 #通訊關懷與輔導諮商 。
目前教育部已執行:
❶ 公告放寬學習扶助要點結餘款的繳回條件,讓受疫情影響學習進度的學生可以獲得補救教學。
❷ 正在推動編纂 #各類特教生線上學習參考指引。
❸ 發佈「嚴重特殊傳染性疾病期間各級學校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通訊關懷與輔導諮商參考原則」,確保學生輔導支持不中斷,接住上萬學生。
保障學生受教權,特別是弱勢學生,一直是我最關注的議題之一,我會持續追蹤。最後,數位教學,並不會如同許多師長認為的,只要回到「正常」生活,就不用再面對。從國際組織的趨勢看到,數位學習勢必是會成為這個時代的教育趨勢。我們如何幫助老師在能力與思維上準備好,也才能將其整合到教育中,真的是未來的重中之重啊!
**感謝花蓮縣與台北市大安區這些願意受訪的校長、老師與家長們的寶貴意見,讓我們對遠距教學的現況與問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學習扶助評量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動手幫個忙 讓視障者工作無障礙
全國教師會【新聞稿】 發稿日期:2018年1月17日
一般視障者的天賦和大家無異,經過適當的教育和學習,絕對可以擁有良好的工作能力。我國的視障者學會了許多職場的工作能力,但因為工作環境的限制或周邊人的主觀影響而往往選擇從事按摩業。現在只要一個小改變,就可以讓他們在各種職類和大家無異,發揮工作能力。
在數位時代,幾乎各職類都需要倚賴電腦工作,視障者可使用一般人的電腦工作,只要加上語音報讀系統和合適的輸入法(例如無蝦米)即可做好工作。
但因為有少部分的網頁面設計無法供語音報讀或透過觸覺系統閱讀,造成視障者工作上的障礙。以目前視障者從事工作需要用到的頁面設計如公文、差勤公告、判決書陳情表、登錄代理代課學生評量課程課表、成績登錄、掛號、醫院話務值機、公部門話務值機、私人企業業務助理、承辦公部門計畫機構社工需通報登錄等頁面,就是因為欠缺可供語音報讀或觸覺系統閱讀,致使視障者必須透過同事的協助才能處理,也因此常形成工作上的心理障礙,甚至離職。
如果在就業職場端的頁面設計對視障者不友善,政府的視障者多元就業政策是一場空話;如果在就業職場端的頁面設計是那麼的不友善,視障者努力學習電腦技能甚至在國立大學就讀資訊工程學系又有何用?
倘若這些設計能考量視障者的工作需求,即能讓視障者可以獨立完成工作,讓他們的能力得以發揮、貢獻社會,也提高自我期許和獨立能力。因此,給與視障者一個無障礙的工作環境,就必須透過法律明定機關或企業內部的頁面設計,必須考慮到視障者的工作需求而有無障礙的設計,政府也應該給予這些機關或企業協助和支持。
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第七項規定:「國家對於身心障礙者之保險與就醫、無障礙環境之建構、教育訓練與就業輔導及生活維護與救助,應予保障,並扶助其自立與發展。」且97年10月31日大法官釋字649號解釋宣告「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中,規定非視覺功能障礙者不得從事按摩業違憲」,所以明文「保障視障者之工作權,為特別重要之公共利益,應由主管機關就適合視障者從事之職業予以訓練輔導、保留適當之就業機會等促進就業之多元手段採行具體措施,……」。
十幾年來,政府對於視障工作者在各職場上工作,使用電腦遇到的一個「小」障礙卻解決不了,導致憲法增修條文和大法官釋字揭櫫的「無障礙環境建構」、「促進多元就業」無法落實,使得多數視障者空有一身能力,最後卻仍然選擇並非每位視障者都適合從事的按摩業,真是情何以堪。
反觀先進國家不僅在職場上要求無障礙的工作環境,甚至提供中途失明者,復職前兩周即有專家進駐職場,全程陪同協助視障者排除復職後工作的障礙,而非離職失業後政府再來輔導就業,顯然我國對視障者的協助還落後一大截。
全國教師會為了建立視障者的工作無障礙環境,特別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規範台灣企業或機構設立相關資訊網站時,必須同時設計視障者可以使用之系統,必要時,政府得公益免費協助」以利視障者在職場上發揮能力。
我們相信高牆可以推倒,但是需要大家一起來幫忙,請邀請您的親朋好友一起來附議,普遍建立視障資訊平台,視障者才有未來。
參加附議網址為:https://goo.gl/kRh8dB
學習扶助評量 在 超級富有的幸福幸運女Antonia Wang王麗芳教養同好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女兒升上五年級了,我常常說,
孩子在五年級之前,學習動機、學習障礙、時間管理沒有落實,很多事情到了五年級之後,就會變樣了。
而最重要的是,媽媽跟孩子的對話是不是已經定型了。
親子之間可不可以討論各自的難關,
可不可以真實地說出自己的感覺,
可不可以知道對方真心地愛著自己,
沒有孩子時,以為這樣的狀態很簡單,事實上,一點都不簡單。
.
女兒的學習,我一向不是以學校為主軸,
這幾年我專注的研究孩子的學習動機問題、學習障礙跟時間管理,一步步地熬上來,我甘願且自得地學習著一個個領域,辛苦卻很滿足。
現在的她,每天規劃自己的時間,讀哪些文章,
前陣子原本很愛數學的她,考了個很讓人擔心的成績回來,
我看著她的成績,心裡想,所有科目中,數學其實是一步步建構上去,一個單元不熟悉就會影響後續發展,我擔心,但是她說:『其實也還好呀!只是想得比較久。』
看著她輕鬆自在的樣子,我想了想,她不懂我在擔心的問題,於是,我想了想怎麼跟孩子談數學學習的結構問題。
.
於是,我拿手邊的積木在每個積木上寫上數學的單元。
然後請她慢慢堆疊上去。
積木很好懂,要先學會數字才能學加減,要會加法後才會有乘法,學會乘法後才會除法 .....,一步步環環相扣, 慢慢地疊上去,然後我在旁邊用手弄彎了乘法那塊積木跟她說:『其實乘法也還好,隨便學就好!』,那弄歪的乘法積木搖搖欲墜,女兒急忙的扶助說:『不行,乘法不穩,除法之後都學不上去了。』
忽然間,女兒看著那些積木不說話了,默默地走回房間。
.
今天期中考成績發表了,她有兩題來不及寫直接送分,回到家她想了想覺得自己每題都慢慢思考太慢了,要加強應用題的思考速度,忽然跟我說:『媽媽,可以幫我多買一些評量跟測驗嗎?我都沒有練思考速度。』
於是,用完餐我就被催促著去買數學相關題型了。
回家後她開始跟我討論每天的進度跟方向,
然後跟我說:『謝謝媽媽幫我!』
。
現在的我深深的理解:
每個人都可以把馬牽到河邊,但是,都無法逼迫馬喝水。
。
父母面對孩子也一樣,我們可以逼迫孩子寫很多考卷,上很多課程,卻無法讓他甘願在學習上思考。
。
學習這件事情,真正建構在於理解知識美妙後的一種『甘願與自得』
學習扶助評量 在 學會利用因材網+科技化學習扶助評量結果進行線上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學會利用因材網+科技化 學習扶助評量 結果進行線上學習扶助課堂(因材網手把手教學直播5 ).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