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電共生】台南室內養殖場結合太陽光電 白蝦豐收見證漁業與綠能雙贏!!(04/23/2021 UpMedia上報)
(邱家琳報導)台南配合國家再生能源政策及落實農地農用原則,積極推動綠能產業與農業設施結合,期許漁電共生模式能夠普及推廣。台南市長黃偉哲日前赴安南區,參加翔億安能源科技公司室內養殖場結合太陽光電的成果發表會,白蝦年產量達2.5萬斤至3萬斤,見證推動漁電共生,漁業與綠能雙贏的成效。
翔億安能源科技公司的室內養殖場面積約1.6公頃,在屋頂裝設太陽光電,總裝置容量約300萬瓦(3MW),預估1年總發電量達385萬度,可減少2040公噸碳排放,相當於6.3座台南公園減碳量。農業設施生產綠電之餘,亦具氣候變遷調適功能,期望能源轉型同時達成養殖產業升級,讓太陽光電發電效益成為養殖經營附加價值的一環。
對此,翔億安能源科技公司負責人楊憲政表示,2年前將室外魚塭改為室內養殖場,場內專養白蝦,採用生物絮團技術的菌相養殖方式,因此水色為棕褐色,與一般戶外魚塭的墨綠色藻水不同。由於室內養殖可控性高,又能避免外在環境因素影響及天災造成損失,白蝦育成率可達8成以上,年產量2.5萬斤至3萬斤,加上屋頂種電還有第二收入來源,收益相當穩定。
「台南是養殖重鎮,養殖面積約1.5萬公頃居全國之冠,加上日照強度高,日照時間長,具有發展太陽光電發電的絕對優勢條件,因此市府積極輔導養殖場推動漁電共生。」黃偉哲表示,利用養殖結合屋頂太陽能光電的設施,可以把環境維持穩定,讓蝦類、魚蝦養殖不會受到天候或是外在環境的影響,養殖的成果跟產量會更好。
黃偉哲也提到,在屋頂上面做太陽能光電,也能增加一筆額外的收益。養殖跟光電兩個是強強聯手,是一加一大於二的結合,漁電共生就是希望能夠提供乾淨的綠能,又能夠不影響到養殖業,達到環保與經濟雙贏的目標。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11513
♡
室內養殖太陽能 在 郭鴻儀-議員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地儀雄讚
鄉親ㄟ~今日南市議會第3屆第5次定期會進行『專案報告-「本市綠能產業(屋頂型太陽光電、漁電共生)與水資源運用現況之探討」』議程,鴻儀向鄉親報告今日質詢重點。
#農漁牧業共享綠電成果
參照世界各國,都積極利用低度使用的空間發展綠電,已畜牧業為例,將就有畜牧場改建裝設屋頂型太陽能板,有效降低溫度與提升畜牧環境,直接性的提升產能,更產出綠色能源,是多贏的局面,而室內養殖擁有相同產業特性與高度需求,應當以相同標準推動;鴻儀在質詢中也強調,政府必須做到積極推動、嚴格把關,尤其對於農漁民權益與生態影響,必須絕對符合法規,將衝擊降到最低。重視農漁民權益為前提下開發。
#推動綠能科技農漁牧業創造多贏
政府為落實2025非核家園,重新布局台灣電力計畫,去年訂定階段性目標「太陽光電6.5GW達標計畫」,要在年底設置光電6.5GW(10億瓦)。而台南是養殖重鎮,養殖面積約1萬5千公頃居全國之冠,加上日照強度高、時間長,具有發展太陽光電發電的絕對優勢,因此成為漁電共生的絕佳場域。
「漁電共生」的原理是:結合養殖漁業與綠能發電系統,在維持養殖生產的前提下,利用魚塭堤岸、引水渠道設置綠能發電設施,能夠提供魚塭適度遮光,來避免夏季水溫過熱、冬季水溫過低,有抵禦寒流的功能,最後達到漁電共生的效果。
農委會水試所從2019年起陸續完成文蛤、虱目魚、吳郭魚、泰國蝦、金目鱸、白蝦等6種試驗,發現多數魚蝦產量不受太陽光電設施影響。水試所今年預計還會完成石斑、七星鱸的試驗,明年則完成午仔魚與烏魚,希望可累積台灣10大養殖物種的試驗成果,持續推動漁電共生發展。
本影片連結:https://youtu.be/5Qo1c5k0d0E
鴻儀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TSZPoIbIrweY2Wb2CyP4w/
室內養殖太陽能 在 郭信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太陽能專區的室內養殖場,是 真正道地飼養的場所。現有白蝦收成 特地前往觀摩並瞭解養殖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