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告就去告啊
朋友跟我說她「朋友」的故事,就是關於朋友的朋友的婆婆。為了文字簡約好看懂,就稱為「這位婆婆」好了。
朋友說,這位婆婆「怪怪的」。怎麼個怪法呢?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對媳婦有莫名的敵意,表達的方式又不按牌理出牌。
譬如,婆婆會突然帶家裡吃剩的臭蛋殼跟魚骨頭,放到媳婦她們家樓下腳踏車的車籃裡面,她被鄰居抱怨了之後,只好去清。媳婦本來也不確定是婆婆做的,因為沒有證據,但是後來發生了更多的事,媳婦就把這些事連在一起了。
像是家裡只剩媳婦在家的時候,會突然接到沒有來電顯示的電話,罵了幾句髒話,就掛電話。雖然聽不太清楚,但很像婆婆的聲音。
又像是沒跟公婆住在一起,但婆婆一直要求要她們家的鑰匙,理由是說要幫她們打掃,還好她先生出面拒絕,不過婆婆對這件事耿耿於懷。有時候碰到孩子,會挑撥孩子跟媳婦的感情,也會買糖果請孩子吃,又會莫名其妙罵孩子一頓,但事後又否認罵過孩子。
然後,有一次到她們家,偷拿了媳婦的一件衣服,本來媳婦想說算了,婆婆想要就拿去好了。沒想到,先生聽了不高興,打電話去求證,講話的時候擦槍走火,吵了起來。
她先生講話講過了頭,說以這位婆婆的行為,可以告她偷竊。這位婆婆也大聲回應,「要告就去告啊!」
本來就不太可能為這種事上法院,可是,又不堪其擾。婆婆也可能因為自恃別人拿她沒辦法,怪招百出。
我聽到這個故事,直覺的反應是,會不會這位婆婆有精神方面的疾病?畢竟年紀大了,頭腦退化了,有時候行為控制力就變弱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常被忽略。
朋友說,聽說這位婆婆年輕的時候就這樣,而且,表面上很大方,私底下很愛錢、超計較。這位婆婆的兒子,就是因為這樣,不太跟自己的媽媽打交道,因為這位婆婆會找各種理由一直要錢。大家也都知道,她的理由也只是誇大或是謊言。
家庭裡面的事,深入去了解,就會看到很多離奇醜陋的事。像是我也遇到媳婦抱怨過,公公會偷摸她,但是自己的先生像鴕鳥,避而不談。媳婦擔心哪一天單獨跟公公相處,被公公性侵,活得實在驚恐。
所以有時候,年輕人講話比較直接,說自己的父母「有病」的時候(通常這麼嗆的表達,我聽到會不太舒服,多少還是會皺一下眉頭),我會再花多一點時間去了解,相對於一般人,會抱持著更謹慎的態度看待。大腦就像其他身體器官,也會出問題,不是當了父母之後,大腦就一定健健康康的。
家長常關注著孩子的心理問題,而忽略了自己。我因為想幫助孩子,所以跟家長討論出他自己的困難,或者提醒家長自己要去看醫生的例子,其實也有幾次。以前資訊不足,也常有污名的現象,在這種背景下成長的人,對心理疾病的接受度,是薄弱了些。
大部分父母或者老人家比較少因為精神方面的問題,去看醫生,或者願意進行治療。所以這些家醜不可外揚的事,就像家庭裡面的毒瘤,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開,有時候還要用美滿家庭的形象去包裝,實在累人。
有時候,討論對錯實在不是重點,以前面的例子來說,就算確定大部分是婆婆的錯,又怎麼樣呢?對媳婦來說,煩惱還是在,就是擺脫不開。
所以,感覺受苦的人,更要注意保養自己的大腦。熬夜看熱門劇或DVD,雖然比充足睡眠有趣很多,但是更傷腦。常說難聽的話,雖然暫時可能發洩情緒,長期來說更傷心。喝酒買醉,傷肝也傷神經。不想運動,也不必要一直坐著,久坐讓注意力更難集中。
此外,人生不是被動等待,還可以主動創造。與其讓煩人的事消耗自己的人生,不如花時間經營美好關係,彼此滋養。享受獨處也行,吃飽喝足也可以感覺幸福。
照顧自己的生理,也不要忘了心理。有煩心的事,也多注意一點開心的事,或者靜靜心,安然地無悲亦無喜。
--------------------------------------------
《我想傾聽你》新書上市
1.博客來:http://ppt.cc/XpS6Y
2.金石堂:http://ppt.cc/Qv9m5
3.誠品:http://ppt.cc/p3Inz
4.預購詳細說明:http://ppt.cc/1gqcW
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 台灣雲端書庫(可借《我想傾聽你》、《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找一條回家的路》、《跟自己和好》)
http://0rz.tw/HJCSM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