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變了,身體也會跟著改變。
真正的療癒,必須從自我療癒做起;
我們既是療癒者,也是被療癒者。
人類正要進入某種黃金時代,人人都可以利用自身擁有的幾項最平凡也最強大的工具,如生活經驗、簡樸的生活、提高健康意識,來促進健康與療癒。
取自《自體的療癒》
……………………………………………………………..
各位朋友,晚安:
身心之間有密切的關係,我想,常在版面上互動的朋友,大致上都能理解。譬如,月事來的時候,情緒波動比較大;生活有重大打擊的時候,比較容易生病,體力也會受影響。
從最簡單的層次來說,我常提醒朋友們要照顧好自己,最基本的,就是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多運動。這些觀念放在心裡,自然身心都比較穩定。
一個常憂鬱的朋友,除了身體健康的照顧,以及視狀況尋求醫療協助之外,還會提醒睡前三感恩,有空找好朋友聊聊。對我來說,身心是一個整體,養生養心可以一起進行。
當孩子感覺被愛,身心相對健康,在這本書可以找到相關的佐證。而能給出愛的人,本身也能受益。
所以修身養性,不只是能讓關係和諧,對身體也有幫助。接下來幾天,會針對這個主題,分享一些實徵性的研究,希望提升版面上的朋友,對於身心靈成長的信心。
祝願您,能回到根本的行住坐臥,在簡樸的生活中,滋養自己的身心!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
療癒之謎
【文/ 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魯道夫・譚茲(Rudolph E. Tanzi)】
「自我」聽起來像是某種心理層面的東西,雖然我們擁有它,卻看不到也摸不著它,而且好像和身體毫無瓜葛。一般以為,卵巢囊腫或高血壓之類的疾病,病因一定都來自身體,而不是自我,但真的是這樣嗎?一個人現在如何看待身體,會對他未來的身體健康造成深遠的影響。我們來做一個想像實驗,假設今天有兩個陌生人不請自來,還提出了奇怪的提議。
第一個陌生人提議:「我是個醫生,正在深入鑽研老化這個主題。研發出能改變老化基因的藥物,是我這輩子最重要的使命。我想我已經找到了藥物的配方,成功率應該很高,只不過需要受試者來幫忙測試。」
他掏出一瓶藍色的小藥丸,接著說:「這項藥物實驗從今天開始,誠摯邀請你自願加入。這是一項雙盲測試。藥丸一天服用兩次,共服用六個月。參與實驗的受試者有一半會拿到假藥,也就是『安慰劑』。這項實驗要是成功,就能破解老化的基因密碼,逆轉老化過程,令一切大大改觀。所以,我們為什麼要消極地認定老化是無法避免的宿命呢?」
過程中,這個陌生人的情緒很激動,而且也感染到你了,但就在這個時候,第二個陌生人出現了,她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
你以為她是同一項藥物實驗的團隊成員,但第二個陌生人搖搖頭:「不,我跟他不是同一夥的,雖然我來這裡也是想告訴你如何抗老回春,但我要介紹的方式不需要任何藥物或安慰劑,只要照我們的方式去做,大約五天,你就會開始返老還童;一個星期後,你甚至能體驗到許多改變及好處。我們的實驗所需時間不多,效果卻非常卓著。」說到這,她指著第一個陌生人說:「他們在研發的藥物可能有嚴重的副作用,而且就算實驗結果證實有效,還需要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才能發行上市,整個過程需要花好幾億甚至好幾十億美元,而且費時數年才能完成。」說完,她臉上再次露出淺笑。「當然,決定權在你自己手上。」
如果是你,會如何選擇?上面說的雖然是假設的情境,但確實能反映真實的現狀。這些年來,各藥廠一直致力於研發抗老化藥物,而近幾年最夯的趨勢就是透過改變DNA去達成這個目標。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人體會衰老是必經的自然過程,借用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艾倫.蘭格教授(Ellen Langer)的話來說,就是「通往失能的單向道」;但抗老化醫學要是有突破性的進展,這個情況將大幅改觀。蘭格教授有點像上面那第二個陌生人,這些年來她用自己的方式做過幾項實驗,結果令人嘖嘖稱奇。實驗裡,她沒有使用任何藥物,卻成功逆轉了老化徵兆,甚至延長壽命。而且,她用的方法完全跳過了身體,直接從心理層面著手。
蘭格教授最著名的實驗是這樣做的。一九八一年,她招募了八名七十多歲、健康良好,但已出現老化徵兆的男性受試者。她將他們集體送入位在新罕布夏州的實驗地點(原為修道院)。一進去,這群「老人」就聽到派瑞.寇摩(Perry Como)柔和的歌聲在耳邊迴盪,讓他們覺得彷彿回到了過去,尤其是一九五九年左右。不僅如此,他們還改穿那時流行的服裝款式,改看黑白電視,每天在報紙上讀到的,不是卡斯楚如何以獨裁者之姿統治古巴,就是前蘇聯首相赫魯雪夫如何以武力恫嚇美國。在這裡,他們看到的電影可能是一九五九年上映,由奧托.普雷明格(Otto Preminger)執導的《桃色血案》(Anatomy of a Murder),收聽到的體育新聞則多半在談米奇.曼托(Mickey Mantle)、弗洛伊德.派特森(Floyd Patterson)等早已過氣的體育明星。
至於對照組,同樣有八名男性,他們接收到的實驗指令很簡單:回想往事,但生活方式照常。置身時光膠囊裡的實驗組,接收到的指令則大不相同:實驗人員請他們盡量以一九五九年,也就是他們二十歲時的生活方式過日子。不管用哪一種合乎科學原理的醫學標準來看,這種「假裝」的時光之旅都不可能奏效。但蘭格教授有信心,因為她在耶魯大學曾針對安養院裡的老人家做過類似的實驗。結果發現,幾項重要的老化徵兆,尤其是記憶喪失,居然可以透過這種再簡單不過的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來加以逆轉。她透過一些誘因鼓勵受試者回想過去(譬如受試者在測驗表現上有進步時就給點小獎勵),結果許多受試者真的因此喚醒了一些其他人都認為不可能回想起來的記憶。
其實,連蘭格教授本人也沒料到,這項全沉浸式實驗,居然會產生如此戲劇化的效果。受試者在進入時光膠囊前,曾經就握力、靈活度、視力和聽力等幾項重要的老化指標接受測試。進入時光膠囊五天後,這群完全沉浸在年輕歲月裡的受試者,身體的彈性、靈活度和體態都有所改善,在另外七項指標上也都有明顯進步(衡量指標共八項),而其中最令人訝異的是視力的改善。同時,改善程度都明顯優於對照組,且兩組的數據都具備統計上的顯著性差異。舉例來說,在智力測驗上,時光膠囊組的受試者有六十三%都明顯進步,對照組卻只有四十四%(儘管如此,從對照組的表現可以看到,就算只是回想過去,也能改善身心健康)。
對此,蘭格教授表示:「這樣的實驗結果告訴我們,觀念變了,身體也會跟著改變。」其實,早在三十六年前,蘭格教授就已經開始憑直覺做諸如此類的實驗了。二○一七年,已有研究顯示,體驗不同的人生經驗,和學習新事物或改變對事情的看法一樣,會促使基因表現產生變化,並刺激腦部持續長出新的神經通道(後面的章節會更詳細介紹這方面的突破)。
此外,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第一頻道在二○一○年製播了一系列名為《青春銀髮族》(The Young Ones)的電視節目,內容描述六位年邁的名人共同生活在一個完全複製一九七五年的生活環境裡。結果,一如蘭格教授在將近三十年前從實驗中所得到的結果,該節目的參與者彷彿都在觀眾面前開始返老還童。其中一位名人,原本彎腰碰不到自己鞋子,最後卻恢復了足夠的彈性,還在舞池上大展身手。而且,不只是他,整體而言,該節目的參與者從體態到臉部表情,每個人多多少少都變得愈來愈年輕。
逆轉老化和療癒有非常密切的關聯,因為我們一直以來都以為這兩者純屬生理現象,跟心理或精神狀態毫無關聯。然而,蘭格教授打破了這些成見。她的研究成果,也許會令一般人感到困惑或驚歎:假裝活在過去,居然可以讓人在短時間內就產生如此大的改變?但這些研究發現有一個更重要的啟發,那就是:改變是整體的。醫學院以往訓練學生時都教導他們一次只處理一個器官、一個組織,甚至一個細胞就好。多種生理功能要同時間得到改善,從既有的醫學邏輯來看簡直不可思議,更何況是透過「假扮」的方式來達成。但蘭格教授的實驗顛覆了這個成見,而且,她得到的實驗結果是不可能用安慰劑效應來解釋的。因為,使用安慰劑一定會牽涉到「欺瞞」:給病人假藥,卻告知他正在服用某種強效藥物。
在模擬時光之旅的實驗裡,受試者沒有得到任何許諾,也沒有任何期待。實驗中只用了一種「藥物」,就是新經驗;光是這一點,就徹底顛覆了當時所有醫學假設。
其實,在那之前,蘭格教授就做過類似的實驗。有一次,她到老人安養院招募受試者,將他們分成兩組,並發放若干盆栽給每一位受試者。實驗人員告訴其中一組受試者:他們有責任照顧好自己房裡的盆栽,並有充分的主導權決定自己的生活作息;與此同時,另一組受試者卻收到指示:安養院工作人員會幫他們照顧房裡的盆栽,但他們的作息時間完全固定,毫無彈性可言。十八個月後,第一組受試者的存活率是第二組的整整兩倍。
如此驚人的結果,照理說應該會轟動整個醫學界,只可惜並沒有。又過了二、三十年,才有學者設計出比較可行的方法,利用新經驗來對抗老化或治療疾病,譬如讓老人安養院的成員幫忙照顧寵物,讓阿茲海默症患者聽音樂以改善病情等。魯迪(按:共同作者魯道夫的小名)和幾位學術同仁,共同研發了一套為阿茲海默症病患提供音樂治療的APP,叫「記憶火花收音機」(SPARK Memories Radio)。這套APP的使用方法很簡單,患者家屬只要輸入患者的出生日期和他們對音樂的喜好,這套程式就會自動挑選並播放在患者十三到二十五歲之間最流行的音樂。為什麼時間設定在十三到二十五歲呢?因為,研究顯示,一般人對自己在這段年紀內聽過的音樂,通常會特別有感情,而且這份情感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消失。
APP上架後,電子郵件像雪片般湧入研究團隊的信箱。有使用者表示,這個APP可以讓一些病人情緒變得更加平穩,減輕躁動程度;甚至,部分已處於植物人狀態的末期病人,會忽然「甦醒」過來。譬如,有位病人的家屬在信上提到,他父親的病情已進入末期,而且已經好幾個月都不言不語了。沒想到有一天,父親在聽到他年少時很紅的五首流行歌曲後,突然從床上彈坐起來,開始訴說起往事,內容包括一輛紅色的發財車、他第一任女友,以及某些令家人聽了都面紅耳赤的尷尬內容。儘管如此,看到父親能再度開口說話,而且語氣還如此活潑開朗、神采奕奕,他們都雀躍不已。同樣地,在YouTube之類的影音網站上,我們也能看到某些原本沒有護士攙扶就幾乎無法走路的帕金森氏症患者,居然在聽到音樂時可以突然恢復身體的平衡,甚至手舞足蹈起來。這正是音樂的強大療癒力,說得更精確一點,這是愉悅的記憶所引發的反應,潛在的療效非常強大。
總歸一句話,人類正要進入某種黃金時代,人人都可以利用自身擁有的幾項最平凡也最強大的工具,如生活經驗、簡樸的生活、提高健康意識,來促進健康與療癒。更何況,古人早就提過諸如此類的概念了。譬如,中世紀印度哲人商羯羅就曾大膽宣示,人之所以會老化、死亡,是因為看到別人會這樣子才學會的。
.
以上文字取自
自體的療癒:後疫情時代的新健康提案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3612
一中心∣https://bit.ly/32mL9HB
一中心出版 1 Center LTD.
.
已額滿_板橋免費公益講座_你還在獨自生悶氣嗎?--示弱的勇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9616727062187/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肥貓丸 FatCatBal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ombo:3:15 BGM: https://youtu.be/C-VMHOlCyW8?t=1m23s ※本來組非常吃牌順及運氣請謹慎使用! 關鍵牌: 殘暴的恐龍術師Cruel Dinomancer 死亡之聲:召喚你在本賽局中捨棄的一個隨機手下 Deathrattle: Summon a ran...
寇布拉死亡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盧斯達:魔鬼怪嬰/失嬰記——群魔亂舞的60年代】
在家看電影抗疫,無意選中波蘭斯基的《魔鬼怪嬰》 (Rosemary's Baby),1968年的經典電影。節奏慢,沒有超自然畫面,令人恐懼的本體沒有露過面,由母親新婚和懷孕所帶來的困境,層層堆疊成一套高層的心理驚慄片;
看《閃靈》都有類似的觀看感受,幾乎覺得冗長的電影節奏、日常生活空間的幽閉驚恐感、逐漸被不祥空間同化的主題。《閃靈》有一百種解法,我比較傾向電影是隱喻美國對印第安人的屠殺,與父親殺死母親兒子重新來過的「美國夢」一體兩面;
《魔鬼怪嬰》的故事簡單到無倫,新婦露絲瑪利和演員丈夫,入住一所黑歷史悠久的老宅,女主角慢慢發現鄰居過份熱情好客,氣氛離奇;後來發現懷孕,鄰居又不斷給她營養飲料、介紹婦科醫生……最後她發現大宅裡面的住客,都是一班邪教巫師,而她懷著魔鬼之子;丈夫早就勾結在一起,以第一胎為條件,換取一眾巫師作法,將其競爭演員咒盲,自己就可頂上得到角色,在影壇大放異彩,得到成功人生。
如果說寇比力克的細節驚人,《魔鬼怪嬰》則更到達邪氣難馴的地步。這部片本身就是60年代的西方文化導賞。60年代還未到達所謂的後現代,這個年代的邪教,還牢牢鎖著基督教作為敵對和嘲諷對象;二戰打爛了西方,Baby Boomer成長、左翼思想席捲歐美,一切都鬆動,撒旦教是其中一樣時髦事物。
6、70年代,有標榜倒轉播放,會聽到新內容的唱片、Beatles表示自己比基督教更受歡迎、有關於《Hotel California》唱片封套的神秘傳說;Charles Manson的邪教出現、左膠之王 John Lennon在達科他公寓(The Dakota)的門口被槍殺,兇手聲稱受到魔鬼指使;
Manson的邪教徒在《魔鬼怪嬰》上演年多之後,闖入殺死波蘭斯基妻子和腹中塊肉,在牆上寫上Beatles的歌曲《Helter Skelter》;達科他公寓,擁有揉合哥德式和 維多利亞風格的建築物,就是戲中巫師聚集的布拉弗大樓取景之處。電影、時代和導演本人,完全交融在一起,共時之深令人嘆為觀止。
沒經歷過,也可以從中窺探到那個群魔亂舞的60年代的一鱗半爪。
6、70年代開始流行LSD,與反越戰、嬉皮士糾纏在一起,據說那個年代的反毒戰爭,也是因為要打擊反戰力量。現在看來極為愚蠢。LSD也催生新形式的思想和藝術,女主角夢到自己被魔鬼強姦的段落,那朦朧的散射光和視覺變化,就是一次短程藥物模擬。
整部電影的肉身,跟隨女主角懷孕而變化的肉身,一齊異變。為了恭迎魔鬼出世,所有人都在她身上施加權力和控制。例如不給她看書找尋眾人的底細、例如資訊壟斷在一個同樣是巫師的婦科醫生手上、例如社交圈子被逐漸滲透和主導,隨著肚越來越大,女主角在家庭和大廈的處境,變得越來越孤立;這些孤立和重塑手法,在每一個邪教都是大同小異。
電影的靈魂卻是指向更宏觀的意象,每一個人都在時代中逐漸迷失,時代就是我們的邪教。我們在不知不覺間,被改造和迎合了世界。最後女主角看到自己誕下的魔鬼,開始時接受不了,但最後她從了,她屈服了,還是決定照顧嬰兒,畢竟她被所有人背叛,只剩下了親生骨肉。
嬰兒存而不在,卻象徵黑暗的順世論和母性的詭異交融,我們最終都成了微笑的她,拋棄所有的矛盾,在催產素的作用下,變得滿足和順從,一切的戲劇衝突,在最後得到了黑暗的消解,意境棉長而深沉。入世即以身餵毒,配合波蘭斯基後來的遭遇,更是引人暇想。
既然香港的娛樂圈也是由黑社會的魔法栽培出來,歷史更久遠的歐美娛樂圈,原來是由更古老的秘密社團所操控,並沒甚麼奇情反而是最合乎邏輯的推論。然後寇比力克也是拍完講秘密社團的《大開眼戒》後突然死亡。死亡事件當然很容易就能做到「冇可疑」。戲外的東西總是比起電影更加恐怖。
訂閱 #已獨不回:https://vocus.cc/indiehongkong/introduce
寇布拉死亡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盧斯達:魔鬼怪嬰/失嬰記——群魔亂舞的60年代】
在家看電影抗疫,無意選中波蘭斯基的《魔鬼怪嬰》 (Rosemary's Baby),1968年的經典電影。節奏慢,沒有超自然畫面,令人恐懼的本體沒有露過面,由母親新婚和懷孕所帶來的困境,層層堆疊成一套高層的心理驚慄片;
看《閃靈》都有類似的觀看感受,幾乎覺得冗長的電影節奏、日常生活空間的幽閉驚恐感、逐漸被不祥空間同化的主題。《閃靈》有一百種解法,我比較傾向電影是隱喻美國對印第安人的屠殺,與父親殺死母親兒子重新來過的「美國夢」一體兩面;
《魔鬼怪嬰》的故事簡單到無倫,新婦露絲瑪利和演員丈夫,入住一所黑歷史悠久的老宅,女主角慢慢發現鄰居過份熱情好客,氣氛離奇;後來發現懷孕,鄰居又不斷給她營養飲料、介紹婦科醫生……最後她發現大宅裡面的住客,都是一班邪教巫師,而她懷著魔鬼之子;丈夫早就勾結在一起,以第一胎為條件,換取一眾巫師作法,將其競爭演員咒盲,自己就可頂上得到角色,在影壇大放異彩,得到成功人生。
如果說寇比力克的細節驚人,《魔鬼怪嬰》則更到達邪氣難馴的地步。這部片本身就是60年代的西方文化導賞。60年代還未到達所謂的後現代,這個年代的邪教,還牢牢鎖著基督教作為敵對和嘲諷對象;二戰打爛了西方,Baby Boomer成長、左翼思想席捲歐美,一切都鬆動,撒旦教是其中一樣時髦事物。
6、70年代,有標榜倒轉播放,會聽到新內容的唱片、Beatles表示自己比基督教更受歡迎、有關於《Hotel California》唱片封套的神秘傳說;Charles Manson的邪教出現、左膠之王 John Lennon在達科他公寓(The Dakota)的門口被槍殺,兇手聲稱受到魔鬼指使;
Manson的邪教徒在《魔鬼怪嬰》上演年多之後,闖入殺死波蘭斯基妻子和腹中塊肉,在牆上寫上Beatles的歌曲《Helter Skelter》;達科他公寓,擁有揉合哥德式和 維多利亞風格的建築物,就是戲中巫師聚集的布拉弗大樓取景之處。電影、時代和導演本人,完全交融在一起,共時之深令人嘆為觀止。
沒經歷過,也可以從中窺探到那個群魔亂舞的60年代的一鱗半爪。
6、70年代開始流行LSD,與反越戰、嬉皮士糾纏在一起,據說那個年代的反毒戰爭,也是因為要打擊反戰力量。現在看來極為愚蠢。LSD也催生新形式的思想和藝術,女主角夢到自己被魔鬼強姦的段落,那朦朧的散射光和視覺變化,就是一次短程藥物模擬。
整部電影的肉身,跟隨女主角懷孕而變化的肉身,一齊異變。為了恭迎魔鬼出世,所有人都在她身上施加權力和控制。例如不給她看書找尋眾人的底細、例如資訊壟斷在一個同樣是巫師的婦科醫生手上、例如社交圈子被逐漸滲透和主導,隨著肚越來越大,女主角在家庭和大廈的處境,變得越來越孤立;這些孤立和重塑手法,在每一個邪教都是大同小異。
電影的靈魂卻是指向更宏觀的意象,每一個人都在時代中逐漸迷失,時代就是我們的邪教。我們在不知不覺間,被改造和迎合了世界。最後女主角看到自己誕下的魔鬼,開始時接受不了,但最後她從了,她屈服了,還是決定照顧嬰兒,畢竟她被所有人背叛,只剩下了親生骨肉。
嬰兒存而不在,卻象徵黑暗的順世論和母性的詭異交融,我們最終都成了微笑的她,拋棄所有的矛盾,在催產素的作用下,變得滿足和順從,一切的戲劇衝突,在最後得到了黑暗的消解,意境棉長而深沉。入世即以身餵毒,配合波蘭斯基後來的遭遇,更是引人暇想。
既然香港的娛樂圈也是由黑社會的魔法栽培出來,歷史更久遠的歐美娛樂圈,原來是由更古老的秘密社團所操控,並沒甚麼奇情反而是最合乎邏輯的推論。然後寇比力克也是拍完講秘密社團的《大開眼戒》後突然死亡。死亡事件當然很容易就能做到「冇可疑」。戲外的東西總是比起電影更加恐怖。
訂閱 #已獨不回:https://vocus.cc/indiehongkong/introduce
寇布拉死亡 在 肥貓丸 FatCatBal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Combo:3:15
BGM:
https://youtu.be/C-VMHOlCyW8?t=1m23s
※本來組非常吃牌順及運氣請謹慎使用!
關鍵牌:
殘暴的恐龍術師Cruel Dinomancer
死亡之聲:召喚你在本賽局中捨棄的一個隨機手下
Deathrattle: Summon a random minion you discarded this game.
頌魂者昂布拉Spiritsinger Umbra
在你召喚手下後,觸發其死亡之聲效果
After you summon a minion, trigger its Deathrattle effect.
打牌重點在於"只捨棄殘暴的恐龍術師"
如果捨棄到其他生物那就投降吧
小生物和小法術都先打一打,讓要棄牌的時候以棄到恐龍術師最大機率
注意要是棄掉恐龍術師之前手牌有昂布拉,那基本上就非常困難了
因為如果把昂布拉棄掉這combo就不用玩了
所以非常吃運氣
在已經捨棄一張恐龍術師的前提之下,可以考慮先打出另一張恐龍術師,反正他已經會無限復活了只是只有一張
但先打出的前提是對面沒有變羊變蛙或沉默
Combo做出來之後,幾乎只有群體沉默可以解
貓咪本貓在這裡
https://youtu.be/GO-EpwzcGCA
附上牌組:
### 無限恐龍術師
# 職業:術士
# 規則:開放
#
# 2x (1) 死影纏繞
# 1x (1) 海盜派奇
# 2x (1) 莫克札的小鬼
# 2x (1) 藥劑調配師
# 2x (1) 虛無行者
# 2x (1) 血帆海寇
# 2x (1) 靈魂之火
# 2x (2) 吸取靈魂
# 2x (2) 掠寶囤積者
# 1x (2) 腐化的狂熱者
# 1x (2) 血法師薩爾諾斯
# 2x (2) 褻瀆
# 2x (2) 見習工程師
# 2x (4) 地獄烈焰
# 1x (4) 頌魂者昂布拉
# 1x (5) 末日守衛
# 2x (6) 殘暴的恐龍術師
# 1x (8) 扭曲虛空
#
AAEBAf0GBvcE7QXbBpG8AsnCApfoAgww+wGcArYHzgflB8QIvLYC3sQCjccC58sCos0CAA==
#
# 想要使用這副套牌的話,先複製它,然後在爐石戰記中建立一副新的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