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能夠終結嗎?
《十月終結戰》線上新書發表會摘要
上週五晚間,感謝《十月終結戰》譯者也是生物人類學家 #王道還 先生、前台大感染科孔醫師(林氏璧)、作家 張國立先生,以及特別來助陣的中研院生醫所 #何美鄉 博士,透過線上會議模式,和超過200位讀者分享他們如何看新書《十月終結戰》,以及對疫情走向的看法。
活動雖因為意外遭「會議炸彈」干擾中斷,第二天晚上同一時間,三位主講人再度線上集合,聯手談疫情與小說。在此感謝他們及所有支持的讀者。
兩天的活動中,孔醫師(林氏璧)介紹了書中的「主角」:「恐溝里」病毒。來自印尼西爪哇的恐溝里病毒有著極高R0值(傳染力強大)、很短的潛伏期、出血熱、青壯年死亡率高等特點,與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相似,但醫師也提到:「現實往往比小說來得恐怖」,面對疫情,人類所知太少,小說的驚悚情境可以提醒人們更謹慎面對現實。
張國立老師則以小說家的角度提及寫小說的人對病毒主題充滿嚮往。無論是《末日小鎮》、卡謬《鼠疫》,都以病毒帶來的衝突為題,在擇善縱惡間,展露出人性的光輝與陰暗。
譯筆札實雅麗的王道還老師,不但是此書最重要的功臣,更親自為大家介紹《十月終結戰》作者勞倫斯.萊特。他引用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評論,分析這位「報導者」如何受美國媒體界尊崇。
萊特在1993年報導了上世紀80年代轟動全美的大案——兩位女兒出面控訴遭受身為郡副警長的父親長期性侵,更聳人聽聞的是,她們證言父親以及公寓居民參加了撒旦教儀式。<重憶撒旦>(Remembering Satan)獲得了當年美國雜誌大獎,而在九一一事件爆發後,他深入中東採訪,寫就《末世雙塔:基地組織與通往9/11之路》獲普立茲獎、而後還深入採訪了信奉科學的山達基教。
王老師細數萊特的報導作品,並指出他將過去寫報導深入了解的題材全融進了《十月終結戰》,小説十分精彩。
特別來賓何美鄉老師拿到書後很快地就看完了。她笑說,書中對於公衛人員的描繪非常傳神,直言無諱、該說就說,而她特別喜歡書中描寫主角亨利的一對孩子討論天堂會是什麼樣子的段落。
張國立老師曾擔任《時報周刊》總編,他談起自己在SARS 期間最困難的抉擇——要不要冒著染疫的風險,派報社記者進和平醫院進行報導?也因為這個經驗,讀《十月終結戰》時他重新想起那種無所不在的壓迫感。
孔醫師則補充這本書裡寫了好多醫學史,若出現在醫學報告往往枯燥無聊,但小說中不時巧妙地說起歷史故事,簡直是豐富的傳染病史課程,讀起來像是看電影。
王道還老師總結道,不要像國外強調這本小說「預言」了全球疫情,應該看作「寓言」來讀。小說中,書中無論主要、次要角色都面臨著選擇,他們是怎麼做選擇?又該如何面對選擇造成的後果?這是小說、故事的力量。
最後,對於「疫情,能夠終結嗎?」這個問題,孔醫師林氏璧很有信心,他認為Covid-19會像流感一樣,從此與人類共存。但也絕對不要小看「流感化」,歷史上從沒有比流感與人類纏鬥更久的病毒了。
張國立老師則從書中對病毒包膜的描述,體會到一種美感,只是短時間內,恐怕口罩還是得戴牢了。王道還老師說疫情揭露了我們過去美化自身社會的所有包裝、化妝。病毒暴露了社會、政治、經濟的本象,而未來傷口會不會癒合,還得觀察下去。
(記錄:新經典文化.羅士庭)
寓言特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嚇一大跳的好片】
繪本與日漫文學中的冒險逐夢精神是標配,必碰的當代環保訴求在片中也是昭然若揭。《煙囪小鎮的普佩》的剽悍之處在於以奇幻元素所打造出一個夢境般的世界一如《神隱少女》:操持著美麗而溫柔的語彙,卻將反資本、反歧視和反威權意念等多元議題都巧妙埋進故事情節裡,把童話故事的寓言體質特點最大化,讓這電影成為了不只是絢麗但看完過目即忘的動畫,而是你看完會想要好好保存在心底的啟蒙型電影逸品。
影評全文▶️
http://g.cheercut.com/3d32dl
GaragePlay 車庫娛樂
寓言特點 在 配音界的美乃滋 阿璁先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Day431
<警世寓言>
故事一:想說要讓皮膚好一點,活動前一週去做臉清粉刺,結果好幾處發炎泛紅,來不及恢復。
故事二:昨天活動結束後大解放,殺去吃麻辣火鍋,大點特點,報復性吃爆,下場就是肚子絞痛,晚上去喝一杯的時候還在跑廁所,一共跑六次!
這故事告訴我們,
重要關頭前不要做平常沒做的事,保養平常就要做好嗎?
然後重要關頭後也不要放太鬆,不然屁股也會放很鬆,
並且很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