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寫點別的 #關於某些很少提及的
大學課餘的實習單位在暗房,每年都有一次攝影展,基本上暗房助理都得參加。有一年我以「茶室」為題,選這種題目無非是一種贏在起跑點的企圖,況且還是現成資源,不用可惜。茶室老闆就是我媽,我從小離異的生母,她在茶室的花名叫做佳佳,每個在裡面工作的小姐都有一個花名,像是小芳、娃娃、雙雙,因此最後的作品名稱叫做《茶室女人:花》。
我其實很少探究「茶室」一詞的定義,因為它就在我的生活裡,就好像北投是北投、石牌是石牌,你沒事不會去想那兩個字代表什麼。 「茶室」可能給許多人無限遐想,例如萬華的阿公店、林森北路的酒店,但對我來說茶室就是茶室,是佳佳工作的地方。我承認可能在某個年幼時期,覺得這件事難以啟齒,不過更難以啟齒的部分可能是,一個以當時觀念來說是破碎的單親家庭,而不是茶室本身。隨著年齡增長,漸漸覺得開茶室好像蠻酷的,每次去,卡拉OK的聲音都震耳欲聾,越多人唱歌,表示今天的生意越好,生意越好表示賺更多的錢。當年景氣好,茶室經常高朋滿座,隔音很爛的木板包廂根本擋不住別人歡唱的音量,反正沒有人真正在乎歌藝,男人來這裡是為了喝酒、喝茶、揉女人,來排解孤獨。
忘了是什麼原因,好像是平時坐櫃檯的舅媽受傷無法上班吧,那個暑假我去代了幾次班。坐櫃檯的工作很單純(也可能只是給我最單純的任務),小姐會告訴你幾桌加點什麼東西,只要在對應的菜單上記一筆。「開番」有基本的開番費,有點像計程車有起跳價,或吃港式飲茶基本先點一壺茶那樣,剩下就看人客要點瓜子、花生、餅乾,或者吩咐廚房煎一片魚、炒個青菜之類,沒有人會特別過問價格,來這裡問價格太沒氣概。或許因為我是老闆的兒子吧,而且難得有學生來坐櫃檯,每次去都得到很多小費,有時一晚可以拿到五、六千。佳佳會把某某阿伯帶來櫃檯,或者直接叫我進去房間,通常只要開口叫阿伯或叔叔(有時是乾爹)打個招呼就能拿到小費,這時佳佳會順便誇我幾句:「我兒子很會唸書喔,政大的耶,念廣告設計系。」我如果稍有興致,會解釋說:「不是廣告設計啦,就是廣告。」雖然一點都不重要。
坐在櫃檯還有另一個任務,就是負責廣播「轉檯」,有時候生意很好,小姐要這間房間換過另一個房間,我就必需接線生那樣幫忙轉達,標準台詞是:「娃娃二番轉檯」,意思是「娃娃,二號間有人在呼喚妳了,快點過去。」起初對於廣播這件事有點害羞,因為聲音突然被放大在空間裡,後來漸漸習慣以後,竟覺得自己像小老闆一樣,可以合理地使喚那些小姐。除了佳佳、舅媽、乾媽,我不太認識其他小姐,更何況她們的來歷。據說有些是從別的茶室跑來的,可能是那邊生意不好賺不到錢,也有些是外籍的小姐,通常是大陸仔,一開口就知道。小姐們普遍海派熱情,而且穿得很辣,可是這裡不是標榜年輕辣妹的店,這裡的辣不是非常肉體的辣,或許更接近薑是老的辣的辣。有些小姐沒事就叼著一根菸,講話聲音很宏亮,喝醉時候又加倍宏亮。她們的酒量未必都極佳,但酒膽絕對不差,此外也要有閃酒的本事。人客來到茶室,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如果一直跟著喝,不醉倒才怪。事實上,佳佳就好幾次醉著被攙扶回家,三更半夜的,想想真的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偷爆個料,她醉了會切換成日文模式,在句尾加上ですよ。(姐姐補充:還有玩無止境的九九乘法表)
每一個小房間都有一個編號,每一扇門上都有一個方形的小洞,我猜目的是讓空間並非真正密閉,讓隱私不那麼隱私,這樣就能避免人客亂來。我們做的是清茶,但清茶也有越線的時候,為了討人客開心,而且也搞不好是真的人來瘋吧,小姐們有時會坐在人客的大腿上唱歌,給人客環抱甚至偷吃豆腐。我儘量視而不見,但還是好幾次撞見佳佳和人客親密的畫面,老實說蠻衝擊的,但那就是她的生活,和我的少見多怪。
大學的攝影展就是以這個為背景,一個茶室老闆的兒子去拍老媽開的茶室、她的小姐們、那些花。今晚和朋友無意聊到,翻起舊照,發現當時展出的照片,和現在重新挑選的完全不同了。年紀不同、心境不同、關注的角度不同,因此發現好幾張當初遺漏的很棒的照片,使用很陽春的數位相機,因為ISO調很高的關係,顆粒感很重,很多畫面依然糊掉,卻有它的特殊味道,就好像瀰漫在室內的菸味,離開那個場域,依然沾在身上一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09.29(六)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
實習單位意思 在 *桑妮凱特‧說說話* 澳洲護理/移民/美食/世界旅行分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澳洲婦產科
#澳洲護理
#抹片檢查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看過婦產科?身為護理系的學生,我相信大家都在婦產科實習過。
然而澳洲的婦產科是非常非常不一樣的喔🥰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婦產科工作的經驗。
順便讓大家知道其實澳洲的護理系只有三年,原因就是因為並不包含婦科跟產科。
這邊其實也有推動額外+1年的學習,畢業時你就可以拿到護理師Registered Nurse 跟助產士Midwifery 的執照。👩⚕️
✨澳洲婦產科工作大小事✨
其實澳洲的婦產科是不會請護理師的,這邊的徵才會分得很清楚。
只有助產士可以去婦產科工作的。
但有時候澳洲非常缺人的時候,會從人力銀行去找護理人員(Agency, casual pool, relief pool, bank)幫忙。
我也是在那個時候在Agency當Casual nurse得到的機會去婦產科,然後有了當地的經驗。
一開始去其實也很好奇要做什麼,但主要也是要幫忙孕產婦的一些產前產後的準備。我覺得我很幸運,當初在台南護專實習婦產科,因為印象深刻,所以那些臨床的知識跟技能都還記得一些。
我那時候台灣實習其實有幫忙產婦按摩乳腺、然後講解分泌物、幫嬰兒洗澡等~也跟著接生了兩個寶寶👶
但在澳洲的話就不一樣了,因為你是拿護理師執照所以對方不會期待你也不要你去做這些部分。
我去上婦產科的時候,真的就只是幫忙發藥跟做一些文書處理哈哈哈。
真的是一個太輕鬆的班了😂
是那種上起來會覺得自己No function but Good money 的班😅
但這有好有壞喔。因為有些婦產科的助產士其實並不喜歡護理師Registered nurse 或護士Enrolled nurse去上。
畢竟在澳洲這是兩個分開的學科,隔行如隔山,臨床上的照顧就變成會增加病房助產士的loading。
所以雖然那些班,因為我還有婦產科的經驗跟知識,同事都對我非常的好。但畢竟那些經驗跟知識都是有點久遠了,我覺得我還是沒有自信可以給寶寶們或孕婦們最好的照顧,所以最後我就沒有再多接幾個班。🙂
但如果你本身很喜歡婦產科,或是在台灣都已經有婦產科經驗的朋友們,歡迎來嘗試澳洲的婦產科喔。是一個非常非常有愛的單位呢❤️
👩⚕️ 關於澳洲的婦產科,大家有什麼想問的問題嗎?
歡迎大家留言或直接私訊我喔🥰
✨澳洲看婦產科✨
接下來想聊的這個話題,是因為前幾天跟台灣的朋友們聊到了婦產科的看診經驗。
發現大家其實都不太喜歡那個看診檯,也就是需要把整個腳打開,然後會有一塊俗稱的遮羞布擋在你跟醫生的中間。
其實在不久前我正好跟澳洲的醫護朋友們聊到那塊布的定義。
我們都覺得護病關係裡或是說醫病關係裡,資訊的公開透明是很重要的。
當有人在做內診時,其實看得到對方蠻尷尬的,這個我了解。😶
但如果你看不到對方在做什麼時,這其實是更危險的不是嗎?🤔
當學生的時候,我在天母的診所當護理師。
我都需要協助婦科跟診。
我當時的婦產科醫生是一位台大然後哥倫比亞畢業的帥氣女醫師。非常聰明專業然後有禮貌。
因為這個診所本身跟美國學校有合作,所以我們的客人大多都來自於美國或是在國外唸書工作的人。當時的這個診所的診療台雖然一樣有開腳檯(不好意思不知道正確名稱)但是也沒有那塊布的👍🏻
然後過程中,醫師都會很仔細的跟看診病患解釋我們每一個步驟,確保對方的同意後才繼續執行。
這跟我在澳洲遇到的狀況是很像的。
但是在台灣,我覺得那塊布讓人害怕發問跟對話,製造了距離感。
跟診護理人員站的角度也很重要。澳洲因為是女醫師或女超音波檢查師,所以沒有跟診的第三人。
朋友上次看一般診需要脫衣服聽心音,因為是男醫生所以有女護理人員跟診。
在內診方面,我覺得護理人員跟醫師不該站在同一側。
而是護理人員應該站在病人的旁邊。
這樣不管是提供器材或者是協助的時候,都可以讓病人有種更安心的感受。
而非感覺像兩個人從自己的下方觀看自己的私密處。你們有遇到這情形嗎?
✅我在澳洲看診的感覺還有做抹片檢查的感覺非常好👍🏻
(以下是我個人的分享,不代表全澳洲的經驗)
首先,澳洲的婦科檢查都是由女醫師或是女超音波檢查師執行。
我們檢查的地點其實就是一般的檢查床
然後他們會指導你怎麼去擺位。
所以過程中就跟一般的雷射比基尼除毛一樣,沒有太多的冰冷儀器的感覺。
👍🏻陰道超音波則是另外一個我覺得很特別的地方。
這邊的會先問你要自己拿超音波的探頭。還是她們執行?
醫護關係裡,最重要的是控制權跟選擇權。
澳洲一直都很強調讓病人做決定讓病人去有能力決定他們要什麼。我覺得只有在你自己換位思考的時候,變成一個醫療消費者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個對醫療的互信度真的幫助很大。

這樣的情況下,在內診過程中,患者可以擁有更多的掌控權,順著他們的指示,去調整探頭的深度跟方向。因此你不舒服的時候,就可以隨時停止。
整體檢查的過程中心態上安心許多。
身體上當然還是不舒服,畢竟有一個棒狀儀器在身體內。
但比別人拿著棒狀物這樣子在你身體裡移動,我覺得對女生來說能自己控制一定會比較有安全感。
當然我也不確定這是文化的問題,還是是因為醫療體制上的時間掌控的關係。
總之個人的想法是,以下這三件事情如果改變對台灣婦產科患者的影響會是好的👌
1.移除遮羞布
2.改善開腳台使用時機
3.讓病患自己操作陰道超音波探頭
希望這樣的分享讓大家可以稍微了解澳洲的婦產科
工作內容以及去婦產科看診的過程囉🥰

😀歡迎分享或留言想知道的問題
有時間我會慢慢回的😘

實習單位意思 在 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 - 歐北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巷弄裡的人生相談室】 職人淬
https://www.welfaretreasure.com/case-detail/129
因為採訪而認識了這個藏在巷弄中的咖啡廳,跟一般咖啡廳最大的不同,是服務生不是年輕的弟弟妹妹,而是充滿社會歷練,各種專業領域的主管級退休群,組成的「高年級實習生」,為你泡一杯咖啡,聊聊你人生中的各種疑難雜症。
當天遇到兩位咖啡職人,都是跟我的爸爸媽媽差不多的年紀,我聽著他們聊著中年退休後的心境轉變,以及勇於嘗試新事物的第二人生,讓人對於「變老」這件事,不再停留在「沒用」、「失去價值」的印象,用時間淬鍊的智慧與經驗,反而是用錢也難以買到的禮物。
如果可以,不只是想鼓勵年輕人來這裡做跨齡的交流,更想鼓勵自己身邊有類似恐懼困擾的長輩,來這裡與他們聊聊互動,也許比起我們年輕人無法感同身受的「鼓勵」,他們有類似心境的經歷來「同理」,更能有所助益。
原文因為篇幅的關係,刪減了職人個人經歷的一些細節,想在這裡補充分享關於咖啡職人Joss故事。
——
「我來這裡之前,是不喝咖啡的。」身著白襯衫,搭配一席牛仔圍裙,戴著黑色粗框眼鏡的 Joss提著手沖壺緩緩沖下熱水,在咖啡上繞圈,跟他談吐的速度如出一徹、不疾不徐:「以前我們在外面喝到的咖啡就是苦跟澀,跟中藥沒兩樣,所以雖然喜歡咖啡的香氣,但不喜歡喝。直到來應徵那天,我們總監沖了一杯咖啡給我,說實在,當下還滿勉為其難的,原本只是應付的嚐嚐,想不到就此打破我對咖啡的印象。」
原來好的咖啡除了香醇以外,還可以像茶一樣回甘,讓Joss一頭栽入了咖啡的世界:「你能想像嗎?自從對咖啡開始產生興趣後,我拍了磨豆機的廣告,還被東X找去賣咖啡,甚至現在自己烘豆,我從來沒想過我可以做這些事,只是因為學會了沖咖啡!」
曾是飛利浦工程師的他,退休後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 職人淬」應徵,接受兩個月的咖啡師培訓,成了「駐店職人」,這裡跟一般的咖啡店最大的不同,就是咖啡師們都是跟他一樣50歲以上的中高齡退休的「高年級實習生」,每週只要排半天的班,來這裡泡咖啡與客人聊天,分享過去的專業知識或人生經驗。
來到這裡以後,最大的變化,除了從不喝咖啡到愛上咖啡,甚至開始鑽研烘豆,最重要的是改變了他與家人間的關係。
「剛退休的時候,被需要的感覺還在,但你又沒辦法出去工作,所以你在家就變成一個糾察隊。」Joss有點不好意思的說。
「當你又開始有一些新的事情可以去忙了,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重心不放在去觀察別人對或錯,也就改善了家人彼此之間的關係,比較不會那麼緊繃,糾察隊的感覺也就消失了。」
他開始獲得了更多新的邀約,像是被勞動部邀請去演唱,讓他過往自學的Key board和街頭藝人證照也因此派上用場;同時參與了許多廣告、MV的演出,有時一個月可多達15部;最近還受邀到師範大學演講,跟學生們分享他退休後的第二人生。
甚至他的家人也因為他而獲得一同參與廣告拍攝的機會,不只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充實,也豐富了他們對生活的想像。
「上個禮拜我的小兒子截了一個圖給我説,爸,我在看影片,突然你又跳了出來,又看到你!
我笑著跟他說,對啊,你知道嗎?你爸我拍廣告就是怕你們忘記我,隨時都能看到我!」
過去他從來沒有想像過,原來自己可以做這些事,起初不熟悉的工作也會緊張,甚至被導演罵,熟了便開始能享受其中,也發現自己的不同多元面向:「人生有趣的地方就在於,興趣可能發展成為一個你想像不到的技能,做久了可能就變成你的新工作。」
在這裡,有人像Joss一樣獲得了廣告的拍攝工作,也有人在與客人聊完後,直接被挖角去當公司顧問:「俗話說上帝關了一扇門,會幫你開另一扇窗,但我常常跟兒子說,可能在上帝還沒關上這扇門時,就已經幫你把窗戶開好了,如果你沒去找,就不會看到。」
職人淬希望讓這些職人成為同輩的先鋒,提醒著我們,退休不是人的價值的終止,用時間淬煉的智慧,千萬不要白白浪費,只要勇敢踏出那一步,世界的窗正等著為你敞開。
_
完整的報導內容與連結,請至網站觀看囉 ❤
・【社會福利數位博覽會】退休養老已落伍,「斜槓老年」正當道!:https://www.welfaretreasure.com/case-detail/129
・【微笑台灣旅人專欄】新店區巷弄裡的人生相談室,職人淬一杯咖啡50+種專業經驗分享,集結時間淬煉的智慧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4578
社會福利數位博覽會
https://www.welfaretreasure.com/
主辦單位: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設計統籌與執行: DreamVok 意集設計
專案採訪: 陳亦琳
實習單位意思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09.29(六)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的單車環島到了第六天,要從車城到知本。也就是要從台灣的西岸,到台灣的東岸,那走過這一段路的人都知道喔,這裡有一個重頭戲,就是爬「壽卡」。
「壽卡」呢,它是南迴公路的最高點。那對於騎腳踏車,經過這一段路的人來說,就是你會面臨到一個爬坡的挑戰。那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環島的時候,我爬壽卡那一天是整個大太陽。
非常、非常熱,整個烈日你可以感覺一下喔,就是當你騎著腳踏車,然後你在爬坡,然後你在喘氣,然後頭頂的太陽非常的大,然後這個熱氣呢,曬到地面的泊油路,再把那個熱氣往上蒸。
說白了呢,就是整段路上,你都覺得自己跟烤人乾沒什麼兩樣;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又熱又喘。然後如果你的水的補給不夠的話,你會騎到整個喉嚨喔,都快要噴火,就是整個熱到、乾到一個不行這樣子。
但是這是我第二次環島,第二次環島,我一樣爬壽卡。這次環島爬壽卡的過程,跟第一次簡直是天差地別,怎麼說天差地別呢?上一次是被熱到不行,這一次呢是狂風暴雨。
沒錯!你沒聽錯叫「狂風暴雨」。因為呢,我們爬上壽卡的這一天,是8月23,如果你還記得的話,823這是南台灣做大水,水災的那一天,就是雨量最大的那一天。
那如果那一天,你人在南部,不管在南部的哪個區域的話,你會發現那個降雨、還加上狂風,那在本質上跟颱風是一樣的。那由於爬坡是山區的道路,你知道當風勢一進入山區,透過山谷地形的擾動,它的風向基本上是不規則的,然後又非常、非常的強。
所以,有時候你會在明明是緩下坡,你可用滑下去的過程當中,你發現你不踩,車子根本前進不了;更多時候是你發現現在是上坡,你想說那倒過來,我在上坡的時候,是不是可以用風把我推上去,嗯,不好意思,因為它的方向是亂的,所以你也不要做這個夢。
有很多次,我在爬壽卡的過程當中,一陣狂風刮過來,我簡直是被原位定桿了。那我看到我們同行的有更多人,像是一些女生,或者是一些控車技術比較沒有這麼好的人,他們根本沒有辦法騎上腳踏車,他們得下車是用牽的。
可是你聽到這邊,或許你會好奇,那這麼大的風雨,為什麼我們還是要堅持上路呢?基本上是這樣喔,8月23號那一天,我們上路的時候,一直騎到牡丹水庫的時候,這個雨勢還是可以接受的。
然後,騎到牡丹國小稍是休息的時候,這時候問題就來了;因為我們騎到牡丹國小的時候,發現那個風雨,實在是大到一個不可想像哦。可是如果我們的行程要停在這裡,要叫遊覽車來把我們接走的話,不好意思,牡丹國小那個地方,遊覽車進不來。
所以,我們得從牡丹國小爬上壽卡,一直到「壽卡鐵馬驛站」那個地方,遊覽車才能過來把我們接走。所以呢,最挑戰的就是從牡丹國小,到壽卡的那一段。
它的坡度是最陡的、難度是最高的,然後風雨又是最大的。那對我來說,第一次跟烤人乾一樣,第二次狂風暴雨,我想最極端的兩種狀況,我都遇過了。
所以,我想我對「壽卡」應該會有一個很特殊的感情哦,日後任何人跟我談到那個地方,我可能能夠說的故事、能分享的感受,會非常、非常豐富。
然而吊詭也就在這裡,如果這兩次爬上壽卡,都是在風和日麗的天氣,頂多流流汗、喝喝水,補充完也就算了,不冷也不熱,我想我的印象應該不會那麼深刻吧。
因為如果你平常有在騎腳踏車的話,你會知道壽卡那個坡喔,是有一點坡,但是沒有到很難,這是平心而論的話。然而正是因為這兩次爬上壽卡,都是在這麼精彩的天候,所以反而在我心中,留下了很值得紀念的回憶。
那當然可能你會好奇,這一次我們在狂風暴雨的狀況底下,終於爬到「壽卡鐵馬驛站」,那接下來怎麼辦呢?因為如果我們從壽卡,往東部那一整個下坡,足足12公里是非常陡的坡度,在好天氣的時候,滑下去都有一定的危險性了,更不要說在狂風暴雨的時候。
所以,主辦單位為了安全的考量,就派了遊覽車到「壽卡鐵馬驛站」那個地方,把一群又累、然後全身淋得跟落湯雞一樣的團員們,用遊覽車接走。
當我們上了遊覽車之後,我心裡開始非常的忐忑,忐忑什麼呢?因為上一次環島我留下來的遺憾,就是東部從「鹿野車站」到花蓮的那一段,我沒有騎到;也是因為天氣的關係不能上路,難不成這一次我過了壽卡,終於到了台灣的東岸。
整個東岸,又要因為狂風暴雨,我又要錯過這一段路嗎?那我是不是八字太硬了,連續兩次的環島行程,東部都沒騎到,那說實在的一點,我覺得我會蠻有怨念哦。
可是在遊覽車上面,我看著東部的海岸線,我心念又一轉,如果這兩次,我都會錯過東部的這一段旅程,那對我而言,這意味著什麼呢?那在我心中,我應該如何看待這兩次的經驗呢?
這時候就讓我想到,我曾經在嘉玲的一篇文章裡面,讀到的兩句話,她裡面寫到:「人生有時候要得到,有時候要得不到。」,當我們得到,我們可以證明自己完成某些事,它是我們的里程碑。
比如說,我完成了環島,我沒有錯過東部的那一段路,這就叫「得到」。但有時候也需要得不到,為什麼我會來環島第二次呢?因為上一次,我錯過了東部的那一段路,所以我才會有第二次。
那如果我這一次,又錯過了東部的那一段路,我可能會有第三次,這是我對我自己的瞭解而已,我還蠻有信心的喔。所以當我們「得到」的時候,它可以給我們一些肯定跟證明。
可是吊詭就在這裡了,這份肯定跟證明,有時候往往就是,會讓我們開始不再去深思、不再去體會那件事情,怎麼說呢?我打個比方吧,從小到大我們都經驗過很多考試,尤其在升學主義的台灣哦,這對我來說,已經變成是基礎的能力了。
可是你想想,當你還在學生時代的時候,任何考試、任何問題,當你已經知道答案,從你知道答案的那一刻起,往後看你還會在反覆的思考那個問題嗎?
你可能就永遠不會在去思考它,因為你覺得你已經知道答案了。可是生命當中,真正重要事情,它都需要我們終其一生反覆去思考的,包含我是誰、包含我生命的定位、包含我之於他人的價值跟意義、包含我怎麼認定我自己?
這些部分你會發現喔,當一個人開始覺得自己已經找到答案。就好像是一個修行的人,當他覺得他自己已經悟道,那這時候,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因為,當他覺得自己已經悟道的那一刻之後,他就不會再用一個求道者的心態,跟一個求道者的行為,好好的去思考、好好的去理解、好好的去體會,生命要給他的任何啓發。
所以,我常常講「人是習慣的動物」。習慣,它造就了我們的今天;但是習慣,也是讓我們越活越不快樂的原因。是因為其實習慣,在本質上來說,就是跟得到答案是一樣的。
因為在你的過去,曾經有某個習慣,幫你解決了某個問題,你就把它保留下來。那種感覺就好像是,你對於這一個問題已經知道答案了,於是你就開始不會再去深思這個問題。
然而這個問題,可能在生命的不同階段,它有不同的展現;甚至於原本是問題,現在可能不是問題,又或者是原本你認為不是問題,可是現在會是問題。
就好像是很多人,一路以來活的非常的自我,一直到有一天,他終於發現這麼自我的人生,讓他真的沒有朋友。所以,同樣的他在不同的生命階段,他對問題的認定,跟他怎麼活出他自己,是不是都是在變化的?
所以回到人生,到底我們要「得到」還是要「得不到」,就像嘉玲寫的那句話一樣,或許有時候我們需要是「得到」,我們才能夠去確認自己,完成了些什麼。
但是,有時候我們需要有意識的提醒自己,或有意識的讓自己「得不到」,因為當你有意識讓自己得不到時候,你對於一些生命當中,真正深刻的事情,你才會反覆的去體會,反覆的去思考。
當我在「壽卡鐵馬驛站」上了遊覽車的那一刻,我心中浮現了這些。在那當下,我也不知道接下來東部,我是否能夠如同自己的心願一般,去完成上次失落的旅程。
但是想通了這些之後,對於是否能得到,還是依然得不到,我就放寬心了。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對你能夠帶來一些啓發跟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1月6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會幫助你,在面對人生的很多選擇,跟共識的需要時候,找到適合的處理方法,跟值得的人達成共識。
11月6號的這一期『高難度對話』是今年的最後一期,如果你錯過了這一期,下一期就要等到明年三、四月之後了。所以我很期待,能夠在11月6號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