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英國必備技能:疼痛管理
罕見乳腺炎火燒奶➕針刺奶簡史
6/26 左奶出現腫塊,越來越痛疼痛感類似火燒奶
6/28打給NHS家醫師請家醫師轉診
6/29 私人家醫師轉診(但到現在還沒看到醫生我打算去投訴)
7/3私人家醫師開抗生素,一週抗生素療程開始
7/9 終於看到乳房專科醫生,做了乳房切片手術
7/11 抗生素療程沒效,右奶開始出現更大片腫塊,乳暈腫脹為另一邊兩倍,痛感同針刺痛
7/23今天產婆會面,順便Walk-in 看到婦產科醫生
8/2 乳房專科預約看報告(等了將近一個月才看報告,痛都活活痛死)
不知道該哭該笑,今天我去做32週的產婆會面(Midwife Appointment) ,然後產婆拿尺肚子量一量就說沒問題,抽血驗尿後不到十分鐘內要放我走。
她問我有什麼問題,我說我的奶已經痛了超過一個月了,我覺得我忍不住了。她要我去旁邊的Walk-in Unit( 可以直接等待看到醫生的單位)因為在英國是無法直接看到專科醫生,最快都要家醫師轉診(兩週起跳)。我打算去耗一整天來排隊,一出產婆的辦公室,我才想起並提醒她上次說要我打百日咳疫苗,再度提醒她才順利打上。
我走到隔壁單位跟行政櫃檯小姐說我要排隊看醫生因為我奶痛了一個多月,腫脹疼痛發熱。她還說「這跟孕期沒關係,妳要不要去找家醫師?」
我整個差點沒暈倒,我求他拜託找任何一個人來看看我的奶,看完之後再判斷這問題會不會影響我的懷孕健康。後來資深產婆來看了以後覺得非常罕見,終於請醫生來看,但醫生非乳房專科醫生也無法判斷狀況。
我跟他說「我7/9號在你們醫院乳房專科做完切片檢查,但我8/2才能看報告,求求你可不可登入醫院系統幫我看看到底我細菌培養出來是什麼東西,這個月我已經不曉得吃了多少止痛藥,對寶寶健康和我的身心折磨都很大。」
她於是讓我提前看到報告,發現是一種非哺乳期的特殊乳腺炎細菌-棒狀桿菌感染,她沒有多解釋,就是開了兩種抗生素➕強效可待因止痛劑給我,我只能靠估狗去試圖理解為什麼我會反覆發作這個慢性的乳腺炎。
網路上查到的資料都顯示這個很棘手,一方面慶幸不是什麼惡性癌症,但慢性肉芽性乳腺炎也不是什麼短期好治療的疾病。加上我現在還有孕在身,一切更加棘手,除了開刀引流、抗生素長期治療還有可能要激素治療。
我都不曉得會不會是因為英國醫療行政的拖延導致我變成慢性,六月底出現病灶,一直到七月底才確診,如果不是我今天堅持去排隊walk-in,我原本還要等到8/2才能看到報告結果。
今天醫生看到我乳暈一邊腫脹到另一邊兩倍大,又硬又腫,碰到我立馬飆淚,她問我「你怎麼不早來?」我說我來了啊!我還去急診!但是那時候我也咳血痰他們覺得奶痛問題不大,於是就拖到現在。」
她說「你這一個月都這樣忍著痛嗎?」我強忍眼淚心想,不然還能怎麼辦?白天靠著蒲公英茶或卵磷脂等等降低疼痛,或是內衣固定胸部疼痛,夜晚睡前吞普拿疼。
在英國,練就了一身「與痛共存」的過生活技能,一樣上班、一樣社交、一樣做該做的事、一樣更新粉專文章、一樣過生活,反而能轉移注意力。
還記得幾年前在另一家醫院看到有一個部門叫做 「疼痛管理」(Pain Management) 覺得英國人好好笑這樣也可以開一個部門,事隔多年,我終於發現疼痛管理的重要。
一個32週的孕婦忍受了一個多月乳房發炎細菌感染才看到醫生確定治療。我想在台灣生活的大家根本無法體會吧!
不是我勇敢,是我還能怎麼辦?
#祈禱這次的抗生素療程有效
#在英國小病都拖到變成大病
#要開刀要引流我都準備好了
#期待弟弟健健康康就好
寶寶有痰怎麼辦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放鬆是需要練習的
這週一半夜歷經失眠驚魂後,這週我都在思考「關於放鬆」的問題。常常聽到人家把「放鬆」掛在嘴巴上,但實際要做到真的很難啊!
還記得小時候認識我的人都叫我「涂大膽」,就是因為我做事非常勇猛大膽,投資也是、創業也是、做任何人生決策都是,有時候一句「衝」就可以給自己和伴侶一劑定心劑。
但是,在某些部分我反而就很膽小,特別是我無法掌控的事情,例如健康或是關係。懷孕後,我更加膽小,常常覺得自己好像「驚弓之鳥」不喜歡這樣的自己,卻又難以控制。例如,一點不舒服就覺得「這樣會不會影響弟弟」,上床後只要一開始睡不著,就會轉成焦慮,擔心「睡不著會不會傷害寶寶,睡不著明天上班頭痛發作怎麼辦?」各種「怎麼辦」的焦慮就會爆棚,加上懷孕身體不舒服,身心交錯影響下,過度換氣,肩頸緊繃感覺缺氧,身體影響心理,心理又影響身體。
歷經了三十多小時沒睡,週二中午救護車來我們家,檢查後一顆藥也不開給我,只在救護車拜訪紀錄上寫著「請盡可能請病假」。之後轉介給家醫師,醫師信上也寫著「請盡可能放鬆、休息和在家工作」。#英國醫生居然叫我盡可能請病假 #沒有說我是爛草莓🍓😂
拿著兩張證明,我傳給主管,主管就說那你產假前就全部都在家上班吧!除了你覺得需要到建案拍影片給你客戶看以外。這一週我都在思考,在英國壓力過大,醫生就會協助你請假甚至開證明,在台灣的我們太習慣去醫院吊點滴,打營養針,吞止痛藥吞了再上戰場。
原來「放鬆」對我們來說這麽難,甚至有罪惡感。經過一次次的文化衝擊,我越來越能掌握「排開」、「拒絕」、「放空」、「寵愛自己」和「找外包」的來幫助自己。
這週我身體感覺還是很虛,濃痰加喉嚨也痛起來,應該是娜娜從幼兒園又傳染什麼病毒回來,週末把所有工作都排開,也因此這週末直播就有兩位朋友去進行。今天我請巴西保母來支援,和奶爸出來好好吃一頓愛吃的印度料理,接著去哈洛德幫代購社團社友們找幾顆美包,對於喉嚨痛不能多說話的我就是最好的安排了。
看來,真的要好好的練習「放鬆」了!
#放鬆的藝術 #倫敦職業媽媽 #久違的兩人世界
#英國職場文化 #英國職場孕婦生活
-
歡迎大家到朋友的粉專收看 #星期日聊心裡事 的直播喔! MS ViVi 掌薇心理師 郁見英國-直擊牛津博士的生活
🥰台英兩國註冊公司開立發票:樂購倫敦-嚴選英國代購
😘我們這一家IG追起來:phd_backpacker
寶寶有痰怎麼辦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1年前,正水深火熱地邊理家,邊照顧二個分別4歲與6歲的男孩,懷著第三胎,並忙著教課,還有寫碩士論文。
每天都在晚上九點多之後,孩子們睡了,家務也整理到一個段落,洗好澡打理好自己,才能開始唸書,看資料,做筆記,研究,和書寫。
還記得那些窩在小房間裡,因為寒冷與嚴重害喜,一面發抖,一面嘔吐,吐完了再繼續讀寫論文的冬夜。
有時吐完就忍不住抽抽噎噎地哭了,邊哭還是得邊寫。😭
總要忙到凌晨一點二點,才擱筆,在反胃與頭痛中試著入睡。
最後總算在演奏,教學口試與論文答辯三個關口,都以所有教授全體給出特優成績的成果而畢業。
挺著八個月的大肚子上台領碩士證書時,心裡只想著:『我終於可以安心待產了!!!』😭
其實也不過剩下一個月就要生了。那最後的寶貴一個月,才真正享受到孕期的平和喜悅。
懷第四胎時,身體非常不好,孕期第二個月就開始嚴重孕吐,三餐無法進食,日日吐上十幾二十回,胃酸逆流,食道灼傷,如此情狀每日循環不止地直到臨盆。
肚子越來越大,體重卻越來越輕,直到懷孕快七個月才開始回到孕前體重,進而慢慢增加體重。
甚至陣痛時,我都還有反胃嘔吐邊痛邊吐的害喜症狀。
因為子宮下垂的毛病,懷第三與第四胎時,前期得經常臥床安胎,無法久站,懷著睿安三個多月時,還因此急診住院。
加上孕期鼻塞症,無法順利呼吸和入睡,整整七個月不能平躺睡覺,每晚都是半坐著,時睡時醒地挨到天明。
生產前二個月,得了重感冒,咳得撕心裂肺次次引發宮縮,黃痰堵塞了頭部各個孔竅,甚至沿著眼眶溢出。併發耳炎之外,還有嚴重的扁桃腺炎,發展到幾乎支氣管和肺部都有發炎現象,嚇壞了診所接待的櫃檯女士與耳鼻喉科醫師。
而這場來勢洶洶的重感冒,自產前二個月延續到做完月子都還沒完全康復。
感冒帶來的劇烈疼痛加上數月無法正常進食,讓身體更虛弱。
我的體質是不適合懷孕的,撐到第四胎,已瀕臨極限。
但是生活及時間不會因此就為我停駐,我還是得日日面對難受的孕程並照料著三個孩子。
身體還算爭氣地將寶寶盡可能地孕育到最後一刻,但仍舊稍微早產了,提早將近一個月生下黃瘦孱弱如乾瘦小老頭般的睿安。
睿安出生後,因為另一半得上班,出院後,我自己坐月子,照顧新生兒,做家務,料理三餐,當然,身邊還是有其他三個孩子的事要忙,沒有月子中心可待,也沒有娘家婆家的家務援助。
除了我自己做的月子餐之外,生養四胎我都從來沒有過上一般台灣產婦的月子休養生活。
懷第一胎時,也全程準備學士考試。帶著八個月的大肚子上台演奏時,得坐得很遠,因為肚子都抵到琴鍵了。邊彈邊宮縮陣痛著,也讓親友們都捏一把冷汗,怕我一緊張一吃力,萬一早產了怎麼辦。😆
與當時的壓力與忙碌相比,現在的生活雖然也不輕鬆,但是身心負擔卻少了許多。
非常感恩。
如果沒有這些年來挑戰極限的經驗,我也許不會知道自己可以承擔多少。
在許多年的多頭馬車生活之中,也學會了不做無謂的抱怨,把精力用在解決問題上。
一分鐘我都不願意花在自怨自艾上頭。
並不是報喜不報憂,或是故作堅強。(可能因為小留學生的背景,倒是訓練得強悍獨立。)
而是我的氣力有限,全力拼搏之時,無力想到其他。
連抱怨都沒力氣沒時間。
就是專心致力地求生存,心無旁騖地朝目標前進。
我的他也是如此。
壓力與情緒需要抒發,可是並不是發洩。明白了我們面對的情境只是身心造化出來的功課,就不會執著在表面的一時不如意。
這些年來遇見的艱辛境況,後來都證明了,是上天要拿掉不適合我們的東西。
因而可以在困頓中還帶著笑意前行。
*照片中的我懷著睿安,雖然身體虛弱,每天都撐得很辛苦,但是心情因為傻妹性格還能時常愉快,也許因此外表奇蹟似地看不太出來,每個看到我的人都以為我精神很好,甚至神采奕奕。所以我的醫生常得小心面對這種表裡不一的落差,才能認真地處理我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