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學程 #一分鐘搞懂
TibaMe直播學程是什麼呢?
⠀⠀⠀
根據職涯地圖打造全線上教學
當你在職場時卡關、覺得能力不夠時
「增能」,增進你的能力,就是我們的使命🔰
⠀⠀⠀
職場有人進步很快🚀
也有人在原地打轉❗
⠀⠀⠀
你知道其中的差異嗎?
⠀⠀⠀
知道目標並持續前進學習
擁有專家指導,業界成果作品💪💪
根據專業設計,打造職涯地圖🗺
成長有捷徑,高效不是夢💭 💭
⠀⠀⠀
🔥三項特色規劃,助你達成有效學習
1. 全線上教學:使用線上課程 + 直播帶領
2. SMART高效學習模式:
從業界標準實作、進度追蹤、教練式帶領
到一站式資源與每週作業任務,
五步驟打造有效學習環境
3. 實戰專題導向:完成業界實作成果
⠀⠀⠀
🔥四項獨有的關鍵學習特色
A. 自主管理
B. 地點彈性
C. 互動共創
D. 成效評估
⠀⠀⠀
🔥三種不同角色協助學習:導師、講師、助教
i. 定期提醒學習進度
ii. 課堂重點筆記複習
iii. 建立學員專屬社群
iv. 教練式帶領課程
v. 實作成果漸進式完成
vi. 深入追蹤與檢核評估
⠀⠀⠀
專業課程安排,理想學習成果
輕鬆加值工作職能✨✨
⠀⠀⠀
緯育TibaMe直播學程
👉 https://bit.ly/3nde3RZ
專題導向式學習的教學特色 在 倪重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產學結合是社會當務之急】
最近,我嘗試將一套電子音樂數位系統化的課程,推廣進私立職校,成立電音創作科。希望藉由學校的力量,讓年輕學子具備更深更廣的數位電子音樂製作能力。然而,推廣這樣的課程進技職學校,卻比我想像中更加的困難。別的不說,光是技職學校要增設一個新的科別,就需要經過兩年的審查時間。試想電子音樂這樣一個快速多變的領域,每年變化的幅度之大,如果要等上兩年的時間,原本最新的潮流技術早就落伍而成為歷史教材。
回過頭說台灣音樂產業的問題。我曾經說過,現在台灣的年輕人,聽的都是西洋、韓國和中國等外來的音樂,原因在於台灣本土並沒有生產出能夠滿足青少年族群的音樂類型。我認為,創造出具有當代精神和本土價值的流行音樂,是台灣音樂產業眼前最重要的事,而達成這個目標的方式,就是回歸到音樂製作的本質。以目前整體世界的音樂潮流來看,電子音樂的技術和製作工程,已經滲透到各種類型的音樂的範疇中,舉凡流行歌曲、搖滾、嘻哈、電影配樂……各種風格的當代音樂,都少不了電子音樂的元素;換言之,電子音樂數位系統化的製作工程,是現在台灣音樂創作者和從業人員,最需要的一套專業流程。
我希望推廣進學校的電音創作課程,內含了跟AIM澳大利亞音樂學院合作時所接觸到的數位音樂製作教學系統,專注於音樂創作軟體Ableton Live的學習與應用。現在Live演出已是全球流行音樂界的主流,而Ableton Live此套軟體的特色就正是以Live演出為導向,跳脫傳統學習音樂時樂理導向的框架,可以讓DJ們更自由的創作和即興堆疊,運用多層次的效果變化,渲染、帶動現場氣氛。
除了技術課程之外,我規劃孩子能同時以專題討論的方式學習音樂文化課程。這是受到蒙特梭利教學法的啟發,以專題討論這樣多元的方式,取代傳統的考試評量。傳統的考試中沒有互動和交流,但是學生若以專題報告的方式,則可以互相激盪跟啟發,對孩子來說可以擁有更深刻的分享經驗。
這些音樂文化的課程,比如流行事務及流行音樂史,我認為對於想要進到流行產業的孩子是重要的。如果孩子在學校裡學習時不是只單單懂音樂。對於服裝、品牌… …等元素,都有基礎概念的話,對於孩子未來進到產業有實質的幫助,能夠知道整個流行產業的藍圖全貌,也對自己步入業界後,實際要擔任的角色有更立體的想法。因為進到流行產業的時候你不見得一定是做DJ,有可能是做其他相關的崗位。
對於這樣深具實用性以及產業趨勢的課程,我有很大的遠景。但是需要相關學校,特別是要有敢承擔的官員,加速修正法令,正好配合此時108課綱的時機,這是刻不容緩的社會議題!台灣經歷了一連串的教育改革,技職學校的定位因為重文憑、輕技術的社會傾向而導致定位模糊,也影響了台灣的技術產業人才培育。如今政府鼓勵私校發展自己的學校特色,在新科系設置的審核上,更應讓學校擁有更多空間與彈性,做更全面的產學結合才是。
(圖左為學員許柏徹,右為澳籍電音教師Billy。)
專題導向式學習的教學特色 在 倪重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產學結合是社會當務之急】
最近,我嘗試將一套電子音樂數位系統化的課程,推廣進私立職校,成立電音創作科。希望藉由學校的力量,讓年輕學子具備更深更廣的數位電子音樂製作能力。然而,推廣這樣的課程進技職學校,卻比我想像中更加的困難。別的不說,光是技職學校要增設一個新的科別,就需要經過兩年的審查時間。試想電子音樂這樣一個快速多變的領域,每年變化的幅度之大,如果要等上兩年的時間,原本最新的潮流技術早就落伍而成為歷史教材。
回過頭說台灣音樂產業的問題。我曾經說過,現在台灣的年輕人,聽的都是西洋、韓國和中國等外來的音樂,原因在於台灣本土並沒有生產出能夠滿足青少年族群的音樂類型。我認為,創造出具有當代精神和本土價值的流行音樂,是台灣音樂產業眼前最重要的事,而達成這個目標的方式,就是回歸到音樂製作的本質。以目前整體世界的音樂潮流來看,電子音樂的技術和製作工程,已經滲透到各種類型的音樂的範疇中,舉凡流行歌曲、搖滾、嘻哈、電影配樂……各種風格的當代音樂,都少不了電子音樂的元素;換言之,電子音樂數位系統化的製作工程,是現在台灣音樂創作者和從業人員,最需要的一套專業流程。
我希望推廣進學校的電音創作課程,內含了跟AIM澳大利亞音樂學院合作時所接觸到的數位音樂製作教學系統,專注於音樂創作軟體Ableton Live的學習與應用。現在Live演出已是全球流行音樂界的主流,而Ableton Live此套軟體的特色就正是以Live演出為導向,跳脫傳統學習音樂時樂理導向的框架,可以讓DJ們更自由的創作和即興堆疊,運用多層次的效果變化,渲染、帶動現場氣氛。
除了技術課程之外,我規劃孩子能同時以專題討論的方式學習音樂文化課程。這是受到蒙特梭利教學法的啟發,以專題討論這樣多元的方式,取代傳統的考試評量。傳統的考試中沒有互動和交流,但是學生若以專題報告的方式,則可以互相激盪跟啟發,對孩子來說可以擁有更深刻的分享經驗。
這些音樂文化的課程,比如流行事務及流行音樂史,我認為對於想要進到流行產業的孩子是重要的。如果孩子在學校裡學習時不是只單單懂音樂。對於服裝、品牌… …等元素,都有基礎概念的話,對於孩子未來進到產業有實質的幫助,能夠知道整個流行產業的藍圖全貌,也對自己步入業界後,實際要擔任的角色有更立體的想法。因為進到流行產業的時候你不見得一定是做DJ,有可能是做其他相關的崗位。
對於這樣深具實用性以及產業趨勢的課程,我有很大的遠景。但是需要相關學校,特別是要有敢承擔的官員,加速修正法令,正好配合此時108課綱的時機,這是刻不容緩的社會議題!台灣經歷了一連串的教育改革,技職學校的定位因為重文憑、輕技術的社會傾向而導致定位模糊,也影響了台灣的技術產業人才培育。如今政府鼓勵私校發展自己的學校特色,在新科系設置的審核上,更應讓學校擁有更多空間與彈性,做更全面的產學結合才是。
(圖左為學員許柏徹,右為澳籍電音教師Billy。)
專題導向式學習的教學特色 在 XPlorer 素養導向高教學習創新計畫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建構線上線下(On-line to Off-line, O2O)的教學模式與學習情境✓以專題導向式學習PBL 為主軸 ✓開創「數位× 人文× 創新與實踐」為終端課程之專題主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