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的試車工作🚙 也很愛美食😋😄
那就來趟看起來大家不像在工作,
但其實挺忙碌、辛苦的試車美食專題拍攝🎬🤓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醫學領域進行專題研究的莊媖智,赴美讀書、工作,另外也修習了攝影課程,並因此開展攝影創作計畫《Sunday at East Palo Alto》――她在北加州墨西哥移民的教會裡拍攝。她發現,移民們面對白人社會,常處於擔憂戒慎的情況,唯有在自身社群的教會裡,才能安心的完全做自己,與人互動親密且自在。莊...
專題拍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周一到周五播報上班,
這個周末連兩晚為了製作專題拍攝畫面,
主動自願上班,剛剛晚上十點多才回到家,
好晚了啊~
不過秉持著一份對工作的熱情,
覺得一點都不辛苦的,
反而覺得可以報導對社會有正面意義的人物報導,
共襄盛舉熱血沸騰的 #UBA #大專籃球聯賽 ,
工作結合興趣,加班也很值得!
也謝謝連兩天和我一起工作的攝影記者,
又將迎接新的一周,
我們繼續明天周一 #51台 #東森午安新聞 見囉❤️
想看更多影片照片請追蹤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natalie_han0903/
專題拍攝 在 范少勳 Fand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哇哇👀今年的一開始就有機會跟夏姿合作情人節專題拍攝~好好玩噢!!!
拍攝的時候讓我跟 @wang.yu.ping 一起像玩遊戲那樣拍照
很有趣的體驗ㄋㄟ🤩
@shiatzychen
#shiatzychen
專題拍攝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醫學領域進行專題研究的莊媖智,赴美讀書、工作,另外也修習了攝影課程,並因此開展攝影創作計畫《Sunday at East Palo Alto》――她在北加州墨西哥移民的教會裡拍攝。她發現,移民們面對白人社會,常處於擔憂戒慎的情況,唯有在自身社群的教會裡,才能安心的完全做自己,與人互動親密且自在。莊媖智自言,她頗為喜歡突破外界既有印象,深入到場域內部的私密感。
返台後,莊媖智在工作之餘,花費4年時間拍攝的《西門時刻》,也有近似的意味。進入不同社群的私密空間拍攝後,莊媖智明瞭,每個群體有自身的文化、生活的品味與調性,而他們都能夠在三教九流匯集的西門町,找到自己的位置。
猶如《愛麗絲夢遊奇境》,莊媖智就像摔進洞中,體驗各式空間的獨特情景。而這些空間的使用與布置、擺設,都有自身文化的意義,且空間不止是空間,更隱含她自身與及該群體的心理狀態。此外,莊媖智在攝影時,就已經明白這些空間的變異迅速,它們有一大半很快就會消失,包含重新裝潢、易主或關閉,因此作品也就蘊含進入死亡夢境的意味。
莊媖智相信真實的接觸,勝過於表面的現象。《西門時刻》是她遊走與瞭解的過程,她不諱言自己對人比對作品更有興趣,因此她在意的是那些群體的內在邏輯,空間反倒是理解眾人的途徑。
身為女性,在龍蛇混雜的西門町進行拍攝,莊媖智會進行防衛措施,如設Line群組、請友人幫忙留意她的動向,抑或拒絕各種人等的主動幫忙,無論拍攝什麼樣的空間、親自交涉有多難,她都希望由自己主控。而有一回莊媖智切實感覺危險,當她在老人喝茶店拍攝後,感覺被年輕異性釘上跟蹤,藉由疾走於西門町的各種小巷,甩脫對方,儼然驚悚電影。
西門町外在跟內部有著巨大的不同,這也是它的魔幻魅力所在,各式各樣的不同人聚集,在底下形成種種暗流,宛如龐大的地下生態體系。自言是比較低調、不明顯的莊媖智,亦具有內外的差異性,似也無須意外她會被西門町打動與吸引。
小檔案
莊媖智,台北市人,長期以攝影來關注特殊社群之文化樣貌和生活處境。2012-2016年進行攝影專題「西門時刻」,拍攝台北市西門町的私密空間,呈現不同族群次文化的氛圍和情感,獲得2012年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攝影新人獎(Epson獎),以及2016高雄獎入選。2016年參加中山好融異街區藝術計畫,進行「熟悉/不熟悉的所在」攝影專題,拍攝有代表性的公共/消費空間,希望藉由觀看照片,能促使居民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社區。2017年參與嘉義市人文攝影計畫,拍攝國宅式之軍眷舍,試圖理解「現代眷村」的家庭空間會如何延續或演變。2017年並獲得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專家面對面之評審團特別獎。2018年出版首本攝影集《西門時刻》。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後製:黃丞瑜
作品提供:莊媖智 場地提供:布拉格咖啡館
專題拍攝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王文彥,台灣高雄人,曾獲國際攝影大賽台灣區第一名,以及多次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獎項。在臺北、台中、高雄、東京等地皆舉辦過攝影展覽。著有《轉風──和蘭嶼交換時間》、《時光封塵˙哈瓦那》、《Whie Trip,Lonely Roads.》。
有四個兄弟姊妹的王文彥,排行老么,自言從小就沒有發言權,總是躲在角落裡,聆聽並且仔細觀察周遭環境與人際互動。喜歡獨處的他,可以侃侃而談,條理分明,但如非必要,他寧可回到孤獨的狀態,保持安靜,不語不言。
而相機則是他的隱形斗蓬──當他看著觀景窗時,就像可以暫時不存在世界,不被看見,也就形成了他的自我保護裝置。王文彥對自身的定位,傾向於影像說書人,而非攝影師,他關注的始終是影像裡面的真實人生故事。
2012年,他以遊客身份踏上蘭嶼,便深深喜歡上這塊與海洋共生的島土。而蘭嶼的轉變十分迅速,幾年間共享社會與經濟型態的改變,讓王文彥吃驚。為了記錄蘭嶼的變動,他進入當地,展開長期的生活式專題拍攝。
王文彥盡可能學習以達悟人的思維看待蘭嶼,也就明白到並非生活在當地的外來者,其實無從判斷蘭嶼的變化是好是壞。蘭嶼的樣貌,應該由達悟人決定。他就只能默默喜愛靜靜觀察,而後誠實地寫下、拍攝蘭嶼的美麗與真實。
相關新聞
https://goo.gl/7vTfU7
專題拍攝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BILLY 29歲,目前在香港台灣兩地拍攝專題,是一名自由攝影師。大學就讀的是新聞系,畢業的那年在媒體上看到了廣西吃狗的新聞,於是就自己去大陸廣西拍攝了「DOGS ON THE DINING TABLE」專題,由於是新聞系畢業,因此在專題拍攝上的準則是(怎麼去做一個報導多於怎麼去拍一個故事),從這個角度切入他的拍攝題材,所以從吃狗不吃狗的道德問題演變到食安問題的探討。在香港他也長期在追蹤關於難民的專題,這專題的發想是從身邊的朋友開始,在認識聊天的過程中,發現難民的身份,於是便開始專注他們身份認同的問題。
做一個自由攝影師,對BILLY來說最快樂的就是自由度高,可以拍攝自己想要拍攝的東西,最辛苦的地方就是收入不穩定,沒有假期,目前他的作品主要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時代》雜誌、GettyImages、彭博新聞社、Globe and Mail、《法國解放報》等發表。
他曾受《華爾街日報》委任拍摄,並在亞洲當代藝術展上展出,亦曾獲多個新聞攝影比賽獎項,攝影計劃長期關注身份、性別,以至難民/移工等人文議題。
最近也提名了世界新聞攝影獎基金會的2018 Joop Swart Masterclass。
新聞連結
https://tw.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realtime/20180309/131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