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愛的家 #我不打小孩
#尊重兒童更往前 #建立孩子自信心
民間團體去年底發布的調查結果,童年時期曾遭體罰的人,長大後有72%的人會反覆回想那段經歷。
26%的成人仍做著被體罰的惡夢,高達44%的人認為自己是沒有用的人,26%和家人關係不佳,14%的人甚至到現在都無法諒解當初打的人。
另一份2019年關於言語暴力的調查也顯示,曾遭受家長言語暴力的兒童,有顯著較高的情緒困擾,且高達74%的小孩長大後仍無法釋懷。
在體罰、打罵下,兒童不只自尊與自信逐漸降低,認為自己愈來愈沒用。
被打孩童和家人的關係也會受到影響,甚至成為他們長大後持續的傷痛與噩夢,逐漸喪失溫柔待人的能力。
明天4月30日是 #國際不打小孩日,最早是在1998年由美國反體罰的團體所發起,呼籲大家停止對兒童的體罰。
2001年起國際紛紛響應此活動,台灣在2006年加入,希望邀請所有家長和兒童的照顧者,不要打小孩。
至少在這一天不要打,也許就會發現,將來的每一天,都不需要再打小孩。
上星期我和 人本教育基金會 一起召開國際不打小孩日記者會,呼籲大家更加重視兒童保護。
以正面的教養與完善的親職支持系統,打造一個保障兒童權利、去除暴力傷害的家。
根據衛福部統計,去年一整年通報且確認受虐的兒童有12,610位,每個月平均超過1,000位孩子受虐。
且這還是有通報成案的數量,其他黑數更令人擔心。
在台灣,我們的兒童權益與保護仍有許多不足,當然與過去威權環境的影響有關。
我所成長的世代,以及現在許多家長成長的世代,都是威權教育與打罵教育。
也因此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什麼才是民主、尊重小孩、保障兒童權利的教養方式。
有些成人成為家長後,可能不自覺地複製過去所受過的教養方式。
像這個月我才聽到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一位三十多歲的家長在小孩出生後,非常開心地向許多已當家長的朋友請教:「要如何打小孩,小孩才會乖?」
#不打小孩就不會教小孩?
這疑問正好反映出,許多家長其實需要正確的親職教育與支持系統,協助他們面對教養困擾。
我們要支持家長學習友善兒童,且有效的教養方式,如此才能 #真正斷開威權打罵的鎖鏈。
親職教育的完善以及兒童權利的保障,一直是我在立法院中努力的重點。
《兒童權利公約》第19條明定:「締約國應採取一切適當之立法、行政、社會與教育措施,保護兒童於受其家長、法定監護人或其他照顧兒童之人照顧時,不受到任何形式之身心暴力、傷害或虐待、疏忽或疏失、不當對待或剝削,包括性虐待。」
台灣將《兒童權利公約》國內法化已7年,為了進一步落實、防止對兒童的暴力,本次修憲過程中,我也提案將「兒童不受一切形式身心暴力的權利」納入憲法。
民主時代的我們,對待兒童要尊重兒童的主體精神,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保護所有兒童不再遭受任何暴力虐待!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90的網紅林林夫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6歲是結婚絕佳時機 以往還很”肖年👦“的我,常常在和朋友聊到這個話題時這麼說,還腦補了一系列的SOP期程表(年輕不懂事,被腦補過的請見諒🙇♂️),那時候的我是這麼想的… 以30歲身心狀態極佳前生兩胎為例: ✔26歲結婚,享受1年的兩人生活 ✔27歲第一次懷孕 ✔28歲生第一胎 ✔29歲第二次懷...
尊重兒童更往前 在 林林夫妻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6歲是結婚絕佳時機
以往還很”肖年👦“的我,常常在和朋友聊到這個話題時這麼說,還腦補了一系列的SOP期程表(年輕不懂事,被腦補過的請見諒🙇♂️),那時候的我是這麼想的…
以30歲身心狀態極佳前生兩胎為例:
✔26歲結婚,享受1年的兩人生活
✔27歲第一次懷孕
✔28歲生第一胎
✔29歲第二次懷孕
✔30歲生第二胎
👉完美的人生勝利組
熟不知現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找到對的對象🦸♂、結婚👰、懷孕🤰
每一件事都不是說想就有的
但如果真的很順利,就應該要更珍惜
只是很遺憾,很多人並不是這麼想的😰...
🆖交往了要劈腿,當自己古代帝王有後宮佳麗三千?
🆖結了婚要外遇,當初的誓言是在家家酒開玩笑嗎?
🆖生了孩子不顧,多辦幾支手機不就能滑得更愜意?
🆖最可惡的是生來虐待,那當初到底為什麼要生呢?
真心愛著彼此、真心愛著孩子💕~
我們夫妻倆真的是打從心底覺得會愈來愈好📈
才變成現在開(ㄔㄠˇ)開(ㄔㄠˇ)心(ㄋㄠˋ)心(ㄋㄠˋ)的一家四口👨👩👧👧也深刻體會到,要好好考量自己和另一半
再決定要不要更進一步
如果生小孩沒有比較好,👉不如夫妻倆人就好
如果結婚沒有比較好,👉不如交往就好
如果戀愛沒有比較好,👉不如單身就好
孩子是個很需要被愛、被尊重的個體🤱
真的對小孩無法就不要生,兩個人也很OK
不要生了之後丟一邊🙄
或者做些奇奇怪怪的事😡
那不是更讓人✊拳頭硬嗎
🙆生她(他)就請愛她(他)
而愛,不只是用嘴巴說說
請用心實踐💓
🎙「EP44-愛,不只是用嘴巴說說~你TMD會不會太扯!拳頭硬啦!」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VEQGay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kZ34dn
✅KKBOX Podcast:https://podcast.kkbox.com/tw/episode/9XOMn-krgcwXOS3cc8
✅SoundOn:https://sndn.link/00ff77/hzmtmZ
✅Spotify:https://reurl.cc/Q9G139
✅Listen Notes:https://reurl.cc/mL4W9M
🖥YouTube頻道影音版:https://youtu.be/P70ewQb5irk
#愛歸愛
#厭世感還是會有的
#此乃正常現象別擔心
#愛就對了
🔺林林夫妻 :https://pse.is/f7
🔺巧鈴Ling : https://pse.is/lingfb
🔺Blog :https://lingmami.com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00ff77/
🔺 YouTube:https://bit.ly/2xqBRtn
👉Line官方網站 https://lin.ee/70I3XVU7
尊重兒童更往前 在 有一個兒子真的超爽的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文章連結🔗 https://bit.ly/3ktOzPj
孩子的教育不能等,但孩子的教育更不能急。
關於歐力的教育時程,我和歐爸有著共同的理念,一定要讓孩子基於自發且快樂的意願才是真正的學習,每一個父母都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期望也不同,教育從來就沒有對或錯的作法,只有適不適合你的孩子。
對於歐力的期望是「能夠為自己做出的每一個選擇負責,選擇適合自己的是因為了解自己;如果遇到挫折或困難也不要氣餒,這正好是重新檢視自己的機會。」
今年八月起,我收到不少私訊,蠻多媽媽關心歐力為什麼還沒有上幼兒園這件事,難道不怕孩子往後的教育跟不上其他孩子嗎?
說真的,我跟歐爸不擔心也不心急,現在是歐力與爸媽相處最親密且依存感最高的時期,就目前台灣為學齡孩童安排的教育,難道還擔心孩子以後學的不夠多嗎?正因為我們是在文憑壓力被擠壓出來的世代,更希望孩子透過更多體驗及旅行體悟來感受人生。
雖然選擇沒這麼快入幼兒園,但也不代表我們忽視孩子的學習,正因如此有了更多方式與機會了解多元學習,常去圖書館及博物館接收新知,明白在公共場所人與人之間必須互相尊重配合,共享一個安靜且舒適的環境;去餐廳吃飯,以自身有禮貌及提醒尊重每一個服務業的辛苦,學習餐桌禮儀與維持環境整潔;家裡備有許多學習桌遊及教具,從英文到注音也能有彈性陪著他認識;到處上才藝課,可以從中慢慢了解孩子的興趣與喜好,才藝或知識不是讓孩子賺很多錢,而是幫助他在未來充滿壓力的日子中,能夠找到紓解情緒及排除困難的方式。
現今社會對於英文的需要是不可否認的,這次透過OiKID的線上課程,讓歐力多了一個認識英文的途徑,爸媽在生活中比較沒有熟悉的方式讓他用對話融入生活,只有簡單讓他接觸單字和歌曲。
在參與OiKID的體驗課程後,覺得歐力對於英文興趣更加提升,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常常問爸媽「這個英文要怎麼說呢?」,自發性地產生興趣並主動求知,對於教育的效果才會大大提升,就是我和爸爸追求的教育。
歐力在英文方面可以說是白紙,Jean老師非常有耐心並細心引導歐力,課程教材也很淺顯易懂,媽媽也從陪同上課中學習老師引導孩子的方式,課前可以利用教材預習,課後更有小功課與遊戲,每次課程時間約為20-30分鐘,對於孩子來說剛剛好,更能夠回放上課過程一起重新複習,線上課程最大的彈性更是只要帶著筆電就能隨時隨處上課囉!我坐月子時,歐力也能在月子中心輕鬆上課,不用擔心課程中斷或跟不上。
OiKID期許「要讓孩子渴望學習,而不是必須學習。」
媽媽我也很期待歐力能夠透過OiKID愛上英文,想分享給大家一起來上體驗課,讓教育方式成為一個選擇,從快樂中一起渴望學習!
OiKID是一個適合3-15歲孩子的學習英語平台,如果對於課程有興趣或想進一步了解,可於以下網址填單!將有顧問老師協助安排免費體驗課程喔!
立即預約:https://bit.ly/30JFv0B
(Instagram 可由首頁網址提供網址或直接私訊我喔!)
#OiKID兒童英文線上學習
#免費體驗課試上
#開心學英文 #英文學習
尊重兒童更往前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國際法的日內瓦公約裡明明就規定了「醫療隊無論何時均應受尊重和保護,並不應成為攻擊的對象。」為什麼這幾年來還是聽到越來越多醫療團隊受到攻擊的新聞出現。
但其實真正的問題是,「為什麼這幾年來聽到越來越多在中東以及非洲地區的NGO團體,被他們正在幫助的當地人民厭惡。」不管你是醫療人員還是誰,基本上只要你是外來的白人,都很有可能會被當地民眾討厭;因為排外的風氣越是盛行,就會讓這些NGO團體所面臨的風險跟著升高。只不過醫療人員在國際間有明確的保障共識,所以被攻擊的新聞才特別顯眼。
雖然許多NGO團體來到當地,都為當地帶來許多實質的貢獻,但是,卻也帶來很多本來沒有的社會或是文化的衝突。有些是因為NGO內部人員或是組織本身的腐敗,對當地人民反而造成更嚴重的傷害。比如說在肯亞,因為當地政治穩定、氣候宜人,大部分的人都會說英文,是許多人參與NGO工作的首選。但是當地的NGO協調委員會就曾經說過,在肯亞活動的NGO人員大概有一萬兩千人,但是大部分做的都是一些其實沒什麼路用的工作,又可以領比當地人平均多四倍的薪水。有的NGO為了吸引外派人員,提供很好的福利措施,給房子、車子、保險,小孩子來有高級學校可以讀、家裡還可以請清潔人員和廚師等。這樣的規格對比當地還有36%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自然會衍伸出不少問題。
之前衛報更曾經報導過,有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內部人員寫email對媒體爆料,說資深長官挪用防治伊波拉病毒的錢,幫自己的女朋友買機票,還有用不合理的高價從杜拜空運車輛。email裡還有提到,很多WHO的人員對非洲當地人有嚴重的歧視。如果這個爆料是真的,那就是WHO的人員自己把事情變成種族問題。
這還不是最誇張的例子喔。我看到最誇張的例子,有一個美國籍的Katie Meyler,跟賴比瑞亞籍的Macintosh Johnson,兩個人一起在賴比瑞亞幫助政府設立學校。本來賴比瑞亞大概有60%的失學兒童,政府一聽說有人要來幫忙當然超開心的啊,他們就一直合作總共開了19間學校,在2013年的時候盛大開幕。結果還不到一年,隔年年一月就有護士發現學生感染了性病,結果竟然是被這個共同創辦人Macintosh Johnson強暴。
後續的調查還發現受害者根本不只這一個人,是大概30個人左右,年紀最小的受害者當時還只有10歲。後來這個Macintosh Johnson很快就被逮捕了,在2016年死在監獄裡,死因是愛滋病的併發症。
這都只是一些NGO團體反而帶來很多麻煩的例子,總而言之,在這些國家就已經普遍對於西方來的白人越來越不信任,甚至已經強烈到不少人希望這些人通通滾回去。雖然NGO團體對當地還是有不少貢獻,但就是會有豬隊友抱著「哎呀你們好可憐喲」、「哎呀我來幫幫你們這些落後國家吧」的這種「白人救世主情結」。
而且有些NGO或是民間志願組織,雖然這些名字聽起來都很厲害,但沒有任何單位可以來保證他們擁有專業技能與水準。所以當這些團體做著跨國援助時,基本上都只能靠各個國家自己跟這些團體互相協調。啊出包了怎麼辦,負責人最多最多就破產或是被判刑,大部分都是跑回自己國家被罵一罵就沒事了。但是他們所帶來幾乎的都是一些社會規模的問題,都不是只要少少幾個創辦人或是內部人員負責就可以處理的。要是真的出事了怎麼辦,這些國家難道就倒霉嗎?
因此前一陣子在非洲出現了一個叫做”No White Saviors”的團體,有當地人也有美國人,雖然規模不大,但宗旨是要呼籲大家在投入自己的資源參與援助之前,先花點時間多了解你想要幫助的人、國家、社會以及文化。才不會到了當地反而帶來更多問題。
在現今的國際環境,任何只要掛上”國際”的名字以乎就變得更困難。不管是救援工作或是各種跨國的經濟、文化協助,都是非常需要當地人民與NGO團體長期的信任及合作,才能有效推展。也許我們以前在全球化的年代,對與外國的交往,太強調好的地方,太忽略了壞的地方,造成反對全球化的勢力全面反擊。
但看到這些想要幫助人的救援人員這樣被攻擊,我不禁要想,是不是又只看到壞的地方,但把好的地方全都抹去了呢?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尊重兒童更往前 在 尊重兒少表達意見的權利】 當孩子說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我有話要說❗️❗️— 尊重 兒少表達意見的權利】 當孩子說:我有話要說時, 你可曾停下手邊 ... 創造孩子參與更多公共事務和安心表達意見的機會 ... 聯合國 兒童 權利公約 ... <看更多>
尊重兒童更往前 在 正向教養影片第八篇:兒童權利公約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衛福瞳鈴眼(誤)之正向教養系列影片第八篇: 兒童 權利公約 # 尊重 孩子的意願#你不知道我自己可以選嗎# 兒童 擁有發表意見保護個人隱私休息和遊戲等權利#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