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專題 #電影與城市 ▌紀實與虛構— #影像再現 介入台北都市拆遷保存運動的影響與侷限
「《我們家在康樂里》(1998),不但詳實地記錄了整個拆遷保存運動 的始末,也成為紀錄片參與這類抗爭的濫觴...此片深入弱勢族群的處境與地產權力運作的現場,不但成為 #台北都市拆遷保存運動 的影像再現經典,也引發社會大眾對於被拆遷者的同情,間接造成其後的寶藏巖聚落得以成為第一個被保存的案例。」
「Yomi Braester在分析影像媒體如何介入1980年代後中國與台灣都市發展進程之時,提出了一個名為「#都市契約關係(urban contract)」的概念,強調在近代都市發展權力結構與模式中,國家、地產商、規劃者、居民,以至於影像媒體皆應被視為行動者,透過互動甚至角力來創造屬於這個城市的願景。筆者認為...正是由於從過去到現在,國家與地產商在都市發展進程中,一直都佔據相對具有權力的角色,因此文化資產保存要成功,經常必須仰賴其他相對弱勢的行動者的合作,在這裡即是規劃者、居民,以及影像媒體/電影工作者。」
在電影技術門檻越來越低的今日,#影像再現 開始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甚至是輕易介入各種社會事件現場,作為紀錄歷史與公民發聲的主要力量。在都市發展的場域,如何藉由不同影片類型宣傳都市拆遷保存運動目標,也逐漸成為某種常態。此文試圖以台北都會區為地理界線,回顧電影如何介入歷來重要的保存運動歷程,藉此分析影像再現對其產生的各種影響與侷限,最重要的或許還是該回歸到 #對人與空間最基本的尊重與關懷。
https://eyesonplace.net/2020/09/23/15364/
Search
對人與空間最基本的尊重與關懷 在 #對人與空間最基本的尊重與關懷 - अन्वेषण गर्नुहो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家在康樂里》(1998),不但詳實地記錄了整個拆遷保存運動的始末,也成為紀錄片參與這類抗爭的濫觴...此片深入弱勢族群的處境與地產權力運作的現場,不但成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