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再經過呢個地方
發現小店原來已經倒閉了
雖然我唔會知道佢結業嘅原因
但係我諗香港經濟唔好都已經係事實
擔心嗎? 話無都係呃人嘅...
不過襯而家成日留係屋企
就閉關讀書 增值自己
香港 香港人 加油
btw繼續讀緊嘅都係有關bodywork野, 研究痛症, 運動治療, 按摩手法, 拉筋技巧等等, 如果有相關工作機會, 求介紹🙌🏻
或者有咩工招聘, 都歡迎留言分享啊! 失相信最近都好多人有需要...
#連我家人都可以失業近10個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金粉灑落碧水之上,漁艇早已飄蕩至海中心,與點點燦光相融。岸邊是一條長廊,看了看錶,十時正,難怪晨運客已不見。這裏是鴨脷洲,從前不曉她,以為她是個如長洲般的偏遠小島,然而,她其實是港島南區的一個彈丸之地。步離海旁只有一條路徑,就是往中心的大街走。這大街啊,其實小巧筆直,坦率親切,兩三步一小店,五六步遇...
小店 招聘 在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支持本Page請Click入內文比Clap,已為Medium收費會員請直接Click入內文閱讀,謝謝!//
前言:早排一個名為「香港抗爭幣」嘅Project宣佈基於未能處理好發行安全問題宣告中止,網上唔少人大聲叫好──呢個亦反映出每當抗爭牽涉到同錢銀有關,就會出現一個好大嘅信任危機。作為反大台嘅中堅份子,我自己當然亦對任何具中心權威性嘅抗爭手段充滿懷疑,好似早排某廢老KOL響應國際關係沈大師,又不停鼓吹「要搞大黃色經濟圈就一定要起大台」、「要成立個中央委員會處理黃店標準同上訴」,聽完我就立刻屌老母:你班撚樣又想借機起大台騎劫個運動!?
另一方面,好多人對黃店嘅標準好多挑剔,連請嘅人、入嘅貨源全部都要干涉──唔係話唔得,但現實就係無可能一步登天,必須一步步黎,社區貨幣就係其中一種推動封閉經濟圈運作嘅工具。響我下面篇文,就大致介紹咗佢嘅運作模式,我覺得大家先認識一下佢嘅原理,然後再屌都未遲。
當然即使我都仲未諗得倒,點樣可以響去中心化之下,可以解決倒防偽、兌換、控制發行量等問題,我朋友Louis寫咗篇技術文講解加密貨幣點可以做得倒。同樣,希望大家睇完再屌。謝謝。
延伸閱讀:黃色經濟圈與區塊鏈-發行新貨幣不一定要有人收錢
shorturl.at/fCHK9
====
香港抗爭風起雲湧,其中一個最廣泛地被討論的議題,莫過於黃色經濟圈。黃色經濟圈本來是由於在抗爭開始後,某些商店的老闆或董事發表了一些支持政府或撐警言論,因而被支持抗爭者的市民群起杯葛;但隨著因堵路和衝突帶來的景氣蕭條,開始有人認為在杯葛親政府的「藍店」之餘,同時亦應主動幫襯支持抗爭的「黃店」。更進一步,有人設想到了可以嘗試設立一些專門招聘抗爭者的店舖,而商店在盈利後則將自己的利潤購買物資支援抗爭者,如此一個循環即為黃色經濟圈。
有關黃色經濟圈是否一項社會主義、有違市場經濟效益的做法,坊間甚至包括本報內已出現不少激烈討論。個人認為這種說法對了一半:將政治意識形態融入於消費行為之中,嘗試以杯葛、罷買誘導或迫使順服於某種立場之下,這當然是一種帶點左翼的想法。但與此同時,即使在最資本主義的西方社會,意識形態消費也不是甚麼新奇事物。最好的例子是「公平咖啡」標籤,又或是金伯利進程國際證書制度 (KPCS),都是嘗試將過度剝削農民的咖啡豆批發商,又或是在衝突地區中,強迫人民為軍閥或獨裁者開採的鑽石排擠在外。我想不少商人都不願意將生意和政治掛勾,然而若貪圖利潤而購買「血鑽」或「血汗咖啡豆」,就會面臨被杯葛、罷買的懲罰,這在市場效益至上的資本主義市場中,早已成為了共識。
我們也不用將討論推到那麼極端。黃絲之間幫襯擁有共同理念的商戶,本身也是一種宣揚理念、相對溫和的經濟手段。這種封閉式經濟圈的好處是參與門檻低,亦容易透過我們每天都會進行的消費行為凝聚認同感,甚至產生品牌宣傳效應(例如幫襯某種政見的店舖就是有型)。而且只要參與者的規模夠大、積少成多,最終或真能形成一股強大的經濟力量。不過封閉經濟圈必須有一種容易辨別「同志」的識別,同時亦要找到一種辦法防止經濟圈的資金漏走──假若消費者幫襯了黃店,而黃店老闆卻把賺得的利潤全都花在非黃店的消費上面,那就會出現事倍功半的結果。
為了堵塞這個漏洞,於是就出現了社區貨幣。社區貨幣這個概念其實並新鮮,目前在歐洲不少城市都有私人發行社區貨幣,最出名的當然要數到布里斯托尔市發行了自己的Bristol Pound;如今甚至連台北小社區亦可以看到到社區貨幣的蹤影。社區貨幣發行的初衷,本是為了鼓勵居民支持當地人經營的非連鎖小店,而不致被外來的大型連鎖店吸走資金、搶走生意。參與的店舖都會接受社區貨幣作付款,而收到社區貨幣的店家本身在進行消費和採購時,很自然也會挑選接受社區貨幣的商店,甚至作為部分僱員支薪或獎金,如此封閉經濟圈就能永續循環下去。
黃色經濟圈仍停留於口號式動員
當然社區貨幣並不是一發行就無往而不利,它必須依賴夠多的資金投入和認受性、同道者的長期支持與堅持,以至解決通脹、防偽等問題。即使被認為最有代表的Bristol Pound,由2012年9月首次發行直至今天,創辦人承認他們的財政狀況仍處於極不穩定狀態。然而任何一個新點子,在初創之時都必然要承擔若干風險,或經歷一段艱苦開創期,重點卻在於,黃色經濟圈雖然參與人眾(否則也不會引起激烈討論)、然而卻仍停留於口號式動員,亦無有效機制約束、監察黃色消費的資金流向,社區貨幣正好成為將其體制化,為其往後的壯大發展鋪路。
至於有人批評這種社區貨幣或侵犯了其他未有加入的店舖利益,其實封閉經濟圈早已在市場出現:由各種只能於指定店舖使用的現金券,去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各種消費App,有哪間公司會大方到容許其他競爭對手加入到他們的優惠體制之中?根本由品牌塑造、誇大宣傳,一直去到排擠對手、以各種優惠侵蝕對手市場,在香港商界根本早已見怪不怪,是否出於政治動機,根本無關重要。
應該反思的是,作為支持政府的藍絲商戶們,不乏財力雄厚者,甚至擁有不少大型連鎖店和商場,比起黃店更有發行社區貨幣的條件。就當幫特區政府止暴制亂,也好應建構一個藍色經濟圈,推行藍幣以作反制。如此在競爭之下,黃藍幣機制必會發展得更為完善,提供兌換的優惠更多,最終受益的,還是參與的店舖和消費者。
反而要說到黃色經濟圈發行社區貨幣的真正矛盾,乃一方面整場抗爭運動堅持「無大台」路線,另一方面社區貨幣卻始終需要一個中央發行、管理和監管機構,這基本上就是一個大台。甚至乎社區貨幣牽涉龐大金額,如何能獲得消費者信任這不是一個騙局?這都會使整個機制出現信任危機。但無論如何,有說戰爭是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引擎,或許香港的抗爭也同樣是一個大型經濟試驗場,我們應該擁抱、而非懼怕它的到來。
小店 招聘 在 My Playground 古家私房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近年興懷舊,很多餐廳都打著港式情懷的旗號,由裝潢到菜式比比皆是,將大家的集體回憶呈現眼前,但說實在點又不太覺有那一間的食物做得十分出色,大多流於空泛之中,著實有點可惜。
早前山頂廣場重新裝修,不少新食肆進駐其中,而其中一間就是在澳門威尼斯人享負盛名,在港開設首間分店的金牌老香港茶餐廳。同樣以港味作招徠,但裝潢與細節均做到一絲不苟,這跟店主做事的認真與堅持不無關係。以老香港情懷雍雅山房的露天雅座為藍本,戶外的雅座用上了彩傘枱和膠條櫈,望著那像鹹蛋黃的夕陽,完整復刻了那種懷舊情懷,加上舊式戲院和夜總會般的入口、仿山頂纜車的卡座和各式霓虹招牌裝飾,入到去真的有點時光倒流的感覺。
至於菜式方面也一點不馬虎,很多老港口味也在餐牌內重現出來,好像雞蛋焗魚腸和鴛鴦炒飯等等,其中亦有不少創意小食就如鹹牛肉西多士和芥辣牛扒菠蘿包。而其他的選擇如小炒、蒸飯、咖喱、煲仔菜和魚蛋粉均有供應,可以說是包羅萬有。
據店主透露其主意是想將舊日老香港的情懷帶到山頂,讓新一代也能感受到香港人的集體回憶,而且不要只限於一些舊物,就連舊日的味道也復刻過來,對食材和出品亦講究嚴謹,所以重金禮聘了前利苑酒家的大廚主理,而港式奶茶亦請到了得獎「金茶王」調製,實在是誠意十足。
翻開餐牌,感覺絕對令人耳目一新,除了圖文並茂和菜式選擇眾多之外,設計還用上了已經停刊的八十年代「天天日報」版面作主題,單是看到已讓人懷念,裏面還細分為頭版、馬經版、戲院資料、招聘廣告和分類小廣告,玩味十足!筆者今趟一行多人,當然盡點美味一試虛實。
先來是懷舊做法的手指鮮蝦多士,手指般的麵包條抹上蝦膠再放上原隻大蝦炸至金黃色,是舊日鍋貼蝦的做法,熱辣辣入口酥脆中帶爽彈,蝦香滿滿,用料雖雷同,但那懷舊的味道,絕非現時一般的炸蝦多士可以媲美。
懷舊完來點創新的,芝士流心鹹牛肉西多士,一般西多士都是甜點,以麵包浸上蛋汁炸至金黃,頂多中間搽上花生醬而已。大廚創新的在西多士裡邊釀入了鹹牛肉和芝士,一切開即見流心芝士洶湧而出,淋上糖漿伴食,滲著蛋香和鹹牛肉的獨有鹹香,一鹹一甜相互衝擊著味蕾,完全沒有違和感,創意美味。
芥辣芝士牛扒菠蘿包,菠蘿油大家就食得多,菠蘿牛扒包大家又試過未呢?近年興起了將菠蘿包配上其他食材享用,據老闆介紹他們的澳門店算是元祖創作者之一。菠蘿包烘得鬆脆甜香,今次還加入了牛扒佐上芥辣醬,添上刺激咬口,雖不至驚為天人的美味,但也頗為搭配。
避風塘椒鹽軟殼蟹,沿用了避風塘炒蟹的做法,改以軟殼蟹入饌,食起上來不用去殼,更簡易入味,佐上海量的炸蒜椒粒,鑊氣十足,香口惹味,個人覺得算是避風塘炒蟹的進階版。
雞蛋焗魚腸,大廚選用了新鮮魚腸入饌,加入了蛋漿和油條焗至金黃,一端上來已傳來陣陣蛋香,酥脆的面層蓋著滿滿的魚腸,用料十足,魚味濃度剛好而不會腥,焗得亦夠乾身香口,將這道傳統菜式重新呈現了出來。而且每日限量供應,欲免向隅,敬請預訂。
燒乳鴿是昔日雍雅山房的名菜之一,而這店也順理成章將其納入餐牌之內。鴿身大小適中,醃得入味,皮脆肉嫩,雖未算十分突出但亦算合格以上。
古法鴨腿湯飯,人越大口味真的也會隨著改變,以前搔之以鼻的鴨腿湯飯,漸漸也會懂得欣賞當中的甘香醇厚,而這裡的也做得不錯,湯汁清澈,鴨腿也算煮得鬆軟,味道鮮甜,唯沒有預期中的濃厚,但仍頗不俗。
焗牛脷飯算是經典港味的快餐美食,也是這店的名物之一,茄汁、芝士和牛脷覆蓋了整個飯面,份量巨型,牛脷軟腍帶爽,茄香滿滿,配上炒得粒粒乾身的蛋炒飯,濃香中見爽口,是為焗飯的精髓。
豆腐火腩飯,俗語有謂「男人的浪漫,豆腐火腩飯」,這經典比喻可算是深深贏得了每個男人的認同,當中的意義可能不盡相乎,但不得不承認令到了豆腐火腩飯進升到男士們的神級美食。而小店也將這道經典美食加以強化,選用了日本豆腐,炸得外脆內嫩,豆味香濃;燒腩也是表皮帶脆,肥瘦適中,佐上芡汁和白飯同吃那種邪惡美味難怪叫男人們也動心!
太極鴛鴦炒飯,相信新一代也很少聽到這個菜式,而在以前算是較體面的一道主食,一邊是番茄肉絲,另一邊是白汁蟹肉,做成太極圖案,賣相甚為精緻。今趟大廚再做出這道懷舊炒飯,將蟹肉改為蝦仁,添上彈牙口感,入口酸甜奶香兼備,悉隨尊便,最重要是飯粒炒得分明爽口富蛋香,叫人吃完一碗接一碗,重拾了昔日的感覺。
除了復古菜色之外, 這店的奶茶也大有來頭。港式奶茶源自英式品茶的習慣,更是港式口味的表表者之一。這裡的奶茶由得獎金茶王主理,入口絲滑順喉,富茶香而無澀味,將港式奶茶的美味發揮得淋漓盡致,果然是零舍不同。
甜品還有童年時的恩物香蕉船和雪糕雞蛋仔,各有特色,滿載著兒時的回憶。
順帶一提的是小店側面還設有一個售賣香港風精品的角落,很多小物都很有特色和創意,定價也只是幾十至百多元不等,算很抵買,筆者望到也心思思買了當中的一兩件作小禮物之用。
這店徹頭徹尾從裝潢到出品都重現了老香港風味,而且選擇衆多,品質出色,茶餐廳外觀但做到了餐室酒樓的食物水準,實在有夠誠意,加上收費也算合理,在山頂能找到一處如斯靚景美饌的餐廳,相信不難成為香港人一家大細假日避世的好去處,在此動盪時勢覓得了一刻的寧靜。
#金牌老香港茶餐廳
#雞蛋焗魚腸
#鴛鴦炒飯
#避風塘椒鹽軟殼蟹
#豆腐火腩飯
#鴨腿湯飯
#香蕉船
#香港口味
#山頂
#古家私房菜
#instagood #like4like #followme #follow #instalike #food #likeforlike #tagsforlikes #igers #follow4follow #foodporn #yummy #lifestyle #instafood #followback #foodie
小店 招聘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金粉灑落碧水之上,漁艇早已飄蕩至海中心,與點點燦光相融。岸邊是一條長廊,看了看錶,十時正,難怪晨運客已不見。這裏是鴨脷洲,從前不曉她,以為她是個如長洲般的偏遠小島,然而,她其實是港島南區的一個彈丸之地。步離海旁只有一條路徑,就是往中心的大街走。這大街啊,其實小巧筆直,坦率親切,兩三步一小店,五六步遇左鄰,如今有了利東站,多了外來人,更為熱情。
眼前正迎面走來一名略肥的婦人,臉上一抹燦笑,沿路跟不少途人寒暄着,大家都一句二句「貞姐」地喊。來到一道頗舊的鐵閘前,貞姐拉閘至半開,竄進店內。舉目一睹 ,淡青的招牌,左右各有六張食物的照片,中央夾着「金龍」兩個紅字,半點不別緻。然而,她的俗氣卻養活了足足四代人,雖庸猶貴。
穿閘而過,率先入目的是右方的粥檔,一個大鍋配一個小鍋,旁邊數個放配料的小膠盒空蕩蕩的;左方則是腸粉檔,冷冰冰的腸粉櫃旁邊,是一個沒有油的炸鍋。再往內走,玻璃面的方桌、圓桌數張,旁邊是天藍色膠櫈;密麻的菜單及照片掩去鏡面牆身;腳下踏着翡翠襯白的磁磚地,來到食廳盡頭的水吧,探頭一望,裏面還有一個明檔,看來是裝放糖水的。暗忖一切甚是老舊之時,貞姐早已身在廚房。
庸菜細煮
她是小店的第二代,自五年前接父母手後,就主力撐起小店。小店雖說下午四時才開鋪,但她每天十時就要回來做準備工夫。先是煲粥,小店賣的是生滾粥,所以特別注重粥底,洗好米後,下腐竹及柴魚到粥鍋內熬煮,貞姐接着邊把粥料洗切好備用,邊沾沾自喜地低喃着,自家的碎牛艇仔粥、及第粥、雞粥多麼好吃,但一切歸功於母親,「我媽媽識煮好多嘢,教我要用心煲粥,用心煮嘅就最好食。」她自言自己的廚藝,全都是媽媽教,在她心中,媽媽總是萬能的。備妥粥料,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煮糖水。主要先煲好中式糖水,如西米露、木瓜糖水、番薯糖水等,這些都是由媽媽作主的年代維持至今。說起往事,她倒滔滔。
小店雖只立廿七個年頭,但那個昔日則要從三十八年前說起。那時候的貞姐,年約十二,當時媽媽於工廠區推車仔檔,專賣中式糖水予附近的工人,她每天放學後來幫忙,自幼就有一手好廚藝。只是,車仔檔始終不穩妥,日日膽顫心驚。母女堅持十年,終於得一小店於利東邨街市,雖然只是外賣小店,但總比走鬼日子來得好。當時父親也協力顧店,果真是自家生意。貞姐畢業後,外出工作兩三年,就應母親的要求回店裏幫忙,她爽朗一笑:「佢希望我學她嘅手藝,唔係就冇人傳承啦。」一家人性子隨意,偶爾煮到好吃的,就想把菜式加入餐單,但做外賣畢竟有限制,結果於一九九一年,決定搬到地鋪。這家人是土生土長的鴨脷洲人,很多相熟街坊,對這地方感情最深,順理成章遷到此地,才有了現時的金龍。
明火正紅,幾個大鍋各自煮着糖水﹑白粥及例湯。說是茶餐廳,小店賣的食物卻雜得很。大汗淋璃的貞姐,轉身又埋頭開腸粉漿。只見,她小心翼翼地秤好材料:「一定要用磅,唔可以靠估,爭少少個味就唔同咗。」她口裏說着話,目光卻專注磅前數字。一切妥當,她接着開水,再把粉漿耐心搓至均勻,這樣才不會起粒,口感滑溜。將完成的腸粉漿拿到門口腸粉檔時,已經有客人在外等候,瞄了瞄牆鐘,噢,原來已經將近四時。她見狀立即把鐵閘打開,着這位兩手提重物的大嬸先進來坐坐,又匆匆跑進廚房,捧出一盤剛釀好的煎釀三寶到炸鍋旁邊,二話不說就丟到鍋裏去,看來是熟客。三寶於炸鍋內奔跳,乍看之下,明顯較坊間的大件,且塞滿自家手打魚肉,炸好排放於碟子上,淋上自製醬油,就端到客人面前,「今日食唔食腸粉?照舊翠瓜叉燒腸?」她熟稔地對大嬸說,見對方點頭,就準備跑到腸粉檔。怎料一轉身,一名頭戴鴨嘴帽的婦人已立於此,雖然把一頭短髮染了啡紅色,臉龐上的仍見歲月的痕迹,她正是貞媽。性格似乎比貞姐更爽朗,貞媽見人就開口道:「呢個腸粉櫃用咗廿幾年啦,係我大佬構思畫圖,再請人整,出面買唔到㗎!」這台機器是座地式,的確比平常的較大,厲害之處是由開檔到收檔都不用加水,以致速度及蒸氣更佳,火候好,做出來的腸粉方滑。試過有遊客每晚遊樂完畢,都來吃煎釀三寶及腸粉,吃足一星期,貞媽聞言搭訕:「梗係覺得滑啦,唔係都做唔到咁多年。」與其說她自信,倒不如說是自豪,雖自知這些食物只是粗菜,卻用心細做。貞姐自小就受到薰陶,對食物同樣充滿熱誠:「阿媽教落,自己擺得入口先好賣畀人。」五年前,父母因為腳疾而退休,由她接手小店,只偶爾到店裏幫忙,令她緊張不已。如今可保持着媽媽的水準,她已經滿足。傳承是孝德,一顆赤子之心,卻是難得。
情若瑰寶
天色漸見朦朧,一盞又一盞錯落的街燈陸續亮起。下午時間的客人多是吃些小點,或買外賣,加上父親也回來幫忙看鋪,貞姐就步進廚房去準備晚餐。為鍋子內的湯加鹽調味後,她徐徐步到廚房的後門,看着馬路的遠方,盼着甚麼似的。驀地,眸子被強光刺中,舉手一擋,回神之際,一輛貨車已經停泊於門前。引擎聲一下子消失,一名身穿間條衫的男人利落地跳下車子,往店裏走來。貞姐見狀,率先步回廚房,又着對方快點幫忙準備晚上的蒸餸。細看,二人樣子還真有幾分相似,她解畫:「呢個係我個仔昊賢,佢日頭做司機,黃昏返嚟幫我手做晚市。」說起兒子,她倒有些少愁色。一如當年她接手小店般,現時她同樣希望兒子可以接手,畢竟她已經五十歲,總有退下來的一天。只是,昊賢喜歡開車,自小已告訴貞姐,長大後要做司機,當時,她可是晴天霹靂,果然一直到長大後,仍然不變。對於這個事實,她也是理解的,年輕人喜歡自由,還沒定性,所以她也沒有強人所難。
終於到數年前,她的氣餒才令兒子決定回小店工作。當時父母退休,移居於大陸,不常到店內幫忙。有員工辭職,可是這飲食業啊,要招聘也不是容易事,員工不足,備菜﹑煮菜﹑樓面﹑洗碗,她只得硬撐。她皺着眉心,直言無助:「真係好辛苦,你睇我咁嘅身形,一日企咁多個鐘,對腳好痛。」腳痛得躲起來哭,又不敢讓人知道。終於有一天,她坦白跟兒子表示,打算把小店關了,不再做下去。昊賢這下子可緊張起來,一來得知媽媽的辛酸;二來不願看到兩代人的心血就此去,於是提出回來幫忙。他不諱言:「我梗係希望做全職司機啦,但唔想睇到媽媽咁辛苦,我見到金龍需要我多啲。」一旁的貞姐拍拍兒子肩膀,調侃他還有很多東西要學,而且還欠缺了一點熱心,強調這一行真的要用心去做。昊賢口裏唯唯諾諾,手則用力地炒着鑊,她看在眼內,心裏還是有點點欣慰。還盼,守得雲開月正明。
月兒亮,依舊擋不住漆黑。幸而,萬家燈火,照亮了一切。小店的星火很是溫馨,貞姐的弟弟及弟婦下班後也會到店裏幫忙。小店早已坐滿了熟客,甫坐下,人人送上例湯一大碗。貞姐一家人就坐於旁邊圓桌吃晚飯,期間不住與客人逗着趣。
大半輩子都守着金龍,並沒有賺過甚麼大錢,她說這是一個情意結,只希望有一個安穩的家,一家人想吃甚麼就能吃。對待客人亦然,因為自己有家庭,會關心是否有靚湯喝,這正正是這條街的人情味。「可以咁講,金龍係我哋一家人﹑所有街坊嘅聚腳點,呢個就係我辛苦咁耐嘅得着。」她眸子內反映了店子的一牆一磚,庸舊卻宛如瑰寶。
採訪:黃寶琳 拍攝:胡浩賢、謝本華
金龍茶餐廳
地址:鴨脷洲鴨脷洲大街124-126號
電話:2553 7363
營業時間:4pm-12am
詳情: http://bit.ly/2zBmf8o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