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兒童所以神經科常見疾病之一,但仍有許多人對它並不了解。北醫兒童神經科秉持唯有在對疾病及治療的充分理解下,才有好的治療配合意願進而達到好的治療效果。
我們會利用幾週的時間,利用本科目前使用的衛教單進行介紹 分享,包括“癲癇是甚麼”,“癲癇之診斷步驟”,“發作的型態及癲癇發作處理原則”,“癲癇的治療”以及“日常生活的注意點” 藉由理解 減少對它的恐懼
癲癇是甚麼?
對於“癲癇”您有什麼印象呢?長期以來,癲癇因為發作時的表情以及四肢僵直,抽搐的表現,讓人有一種很嚴重,很恐怖的感覺。但是您知道每一百個人當中就有一人接受癲癇的治療嗎?而且這當中將近百分之八十的人可以藉由藥物受到良好的控制嗎?更重要的是,這當中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可以治癒,也就是最終可以不用再吃藥!!
癲癇是大腦的反復性異常放電
癲癇是一種慢性.反覆性的神經疾病,而神經依照分佈可以分成中樞性(身體的中心)及末梢性(身體的邊邊)神經。大腦屬於中樞性神經,負責發號司令,控制我們的動作,思考,情緒,各種感覺甚至是呼吸,心跳等幾乎所有身體的所有功能都與大腦有關。大腦利用電氣訊號將它發出的指令傳遞到末梢神經,對我們的身體等進行操控。因此,當大腦的控制失靈,不受控制異常放電,等同於大腦亂傳訊息,所以身體會造成手腳不聽使喚,四肢抽搐,幻聽,幻覺,甚至喪失意識,嘴巴周圍出現發疳(因呼吸障礙造成缺氧,皮膚粘膜發紫)的狀況。
癲癇的原因及好發年齡
如果說癲癇是因為大腦的異常放電,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大腦失控呢?一般來說原因可分成兩大類,分別是症候性及特發性癲癇。症候性是指某些原因所引起的腦部傷害造成的癲癇。常見的原因包括難產或早產造成的腦部缺氧,腦炎腦膜炎,腦出血,腦梗塞,腦外傷等。相反的,特發性癲癇則是只找不到腦部異常的癲癇,這類特發性癲癇往往好發於兒童。
<為什麼陰陽眼的能力,長大就容易消失?>
兒童神經科受診的小朋友中,少部分是因為小朋友常常看到“髒東西”而被家人帶來的。臨床上我們稱這種狀況為“幻視”,但是從某個角度也可能是我們熟稱的“陰陽眼”。而這種特異功能常常長大後因為靈氣消失而逐漸喪失。一般來說,神經從功能性的角度可以分成亢奮性和抑制性兩種。亢奮性就好比是汽車的油門,而抑制性就如同煞車,兩者必須協調才能維持一個平衡的狀態。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這兩種神經的控制能力並不成熟,也因此造成癲癇好發於兒童期,隨著成長神經發育逐步成熟,這類非症候性癲癇也逐漸改善治癒。實際,我們的小朋友在檢查後發現腦的構造上沒有問題,但在大腦控制視覺的部位有明顯的異常放電。經過治療後,髒東西也消失,幾年後也順利停藥,也都沒有再發作。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小朋友 不聽 指令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那天來了一位快4歲的孩子
我感覺他不理人也蠻敏感的
爸媽說孩子才剛上幼兒園就被退學了
媽媽說他到學校都不聽老師的指令、不理人、不能乖乖坐好,老師都不知道怎麼帶……
我聽完就問爸媽:
「他在家裡也會這樣不理人又坐不住嗎?」
爸媽說:「也會,他平常好像也都沒在聽我們講話,但你問他什麼他好像又回答的出來!但是連玩個玩具都是三分鐘熱度。」
聽完我就跳下去跟孩子玩
結果發現只要一次給一種玩具
而且步驟很明確的給
再加上有趣有創意的玩法
這個孩子大部份都能跟得很好
跟著我玩了快十個小遊戲
媽媽瞪大眼跟我說:
「他連其他才藝課都不聽老師的,我第一次看到他可以這樣專心跟著老師上課。而且老師你才花五分鐘,他就進入狀況了!」
我說:「我們只要用對方法教,小朋友都是願意學的,最怕的是大人沒找到方法。只要我們用對方法,孩子就會開始累積經驗,就會開始改變。」
這孩子後來一直跟我玩到不讓我下班,還主動來找我玩其他玩具,媽媽說:「王老師,謝謝你,你讓我沒有太早定義我的小孩。」
我說:「媽媽你這句話說的真好,每個孩子的潛力都是無限的。」
孩子跟我打勾勾說下次還要來找我玩😄
#一份有意義的工作
#幫助更多父母理解自己孩子
- - -
歡迎加入我的 Line社團 https://pros.is/3cp2ss
我的 YouTube教養頻道 https://pros.is/FNAMV (歡迎訂閱)
我的新作品《為什麼不能想怎樣就怎樣》 https://pse.is/3m9t49
小朋友 不聽 指令 在 LoveLife皮蛋/育兒/生活/精油氛享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滿足孩子的階段性需求 #迷宮遊戲書
#贈書抽2人 #抽獎規則在留言區 #聯經童書
《便便迷宮大冒險》
有一陣子,兩個孩子超愛拿穢語開玩笑
例如大便,尿尿,放屁
一開始,我很不能接受,聽到就想制止他們
孩子講不聽,我就很生氣
直到看到相關書籍後才知道
#講穢語也是孩子幼兒期常見的狀況
因為覺得有趣,提到會引起手足大笑
所以他們無法控制,會一直提這些
與其一直生氣地去禁止他們說
不如滿足需求,好好的帶他們認識這些
為什麼會放屁?便便是怎麼形成?
對,當媽就是這麼難
連這個都不能避諱,得去談(嘆氣)
怎麼教最好?
對幼兒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繪本!
《便便迷宮大冒險》就是本很棒的繪本教材
由杉山實作者繪製的《便便迷宮大冒險》
把便便的行程到歸宿,做了有趣的詮釋
便便從人體中誕生,沖入馬桶展開大冒險
這些過程被編製成了迷宮地圖
小朋友要跟著指令
避開清潔隊或者地下道的老鼠
最後幫助便便抵達便便山
整本都是迷宮地圖
#但隨著頁面的增加難度也會跟著提升
封面是最簡單的迷宮
慢慢的越來越困難,迷宮的密度越複雜
對孩子來說挑戰的難度也會變高
#整場冒險也是知識的累積
便便從誕生,沖入馬桶後會經過哪些過程
抵達蔬菜田時,為什麼蔬菜會想抓這些便便呢?
我也跟孩子講了施肥的常識
最後冒險結束,抵達便便山
躺在土壤上的便便,最後會有花草在身上長出
大便跟草木間,如此的循環不息
整本書都是可以挑戰的迷宮地圖
孩子邊讀邊玩,非常有趣
#你們知道迷宮是育兒好物嗎?
大家有常給孩子玩迷宮嗎?
在Q寶三歲多的時候
開始對迷宮遊戲有興趣
我很喜歡讓他們玩迷宮
因為專注玩迷宮的時候
超~安~靜!哈哈
玩迷宮遊戲對孩子來說好處多多
他必須要觀察圖畫,努力去思考怎麼走
一開始用手去指著圖畫
#迷宮可以練習眼睛跟小手的合作
再大一點改用筆畫迷宮
#迷宮可以練習握筆小肌肉
從簡單的迷宮開始
孩子完成的過程可能會遇到挫折
可以適時的給予協助
像荳荳每次玩任何遊戲都不喜歡挫折
迷宮一開始玩,很常走到一半就放棄
但多次練習下來,心性改善不少
陪伴中,可以發現孩子的成長唷
防疫在家,繪本不能少,詳細連結皮蛋放這唷
《便便迷宮大冒險》https://linkingunitas.com/pCjht
#聯經童書 #繪本推薦 #繪本開箱分享
#防疫宅在家閱讀起步走
#感謝出版社邀約開箱
#抽獎辦法於留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