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為何這樣囉嗦?界線、架構、關係】
.
● 心理治療為何這樣囉嗦?
目前網路上以社會大眾為閱聽受眾,教導大家如何判斷心理師是否踰矩或是如何挑選適合的心理師的文章已經很多人寫。「心理師,日常」的閱聽受眾設定在心理治療的初學者或是對於心理治療領域有興趣的人。因此我會想要討論的是「心理治療為何這樣囉嗦?從界線、架構、關係來看。」。當然,這類文章絕對不可能多「精簡扼要」,應該標註「文長慎入」,不過依照以往經驗,我對大家的耐性有信心(?)。
.
心理師一定會學過倫理與法規,會發現,心理治療真的很囉唆,這個不行,那個也不可以,學習者或是一般社會大眾往往只看到「不行」,但卻不見得清楚「為什麼不行」。那我現在要講的就是「為什麼」。因為當我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搞不清楚背後的原理原則與脈絡,很多時候可能只會感覺到這些規範,對於心理治療的從業工作者來說只不過是種又臭又長的「教條」。衍伸出的感覺有可能是好不通人情、好冰冷、好僵化、真古板。為什麼不可以?哎呀,這樣也沒關係吧?這樣比較有「人味」吧?而忽視了這些規範的重要性。
.
● 我稍微整理一下,近日網路上爭議事件,並改以疑問句的方式列出:
A. 心理師可以創立網路社團,讓(前)案主們可以在裡面討論嗎?
B. 心理師可以向案主透露其他案主的個人資訊嗎?
C. 心理師可以邀請(前)案主去喝咖啡?或是約私下見面嗎?
D. 心理師可以邀請案主去吃飯,心理師的家眷陪同,就沒有關係嗎?
E. 當心理師遭受社會輿論壓力,可以把(前)案主的(表達感謝的)治療心得公佈在自己的臉書粉絲專業上嗎?
.
我不會每一題都直接給答案,但我邀請閱讀這篇文章的(準)心理師或有興趣的讀者思考,上述幾件事情中,你的想法是什麼?你判斷的依據是什麼。作為心理師,我們當然需要依循《心理師專業倫理守則》與《心理師法》的規範,但除此之外,你自己的想法是什麼,而這些想法背後的核心信念又是為何?
.
不能免俗的,我要來分享自己的觀點。
.
一、心理治療關係:真實的,但又同時需要「被限制」的人際關係。
.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我學的是動力取向心理治療,因此會以成人心理動力取向治療的立場看事情。我會說心理治療關係是一種真實但卻是需要「被限制」的關係。通常我們會這樣說「治療室內的,就留在治療室。」意味著心理師不應把治療關係和治療內容帶出來到他的日常生活中,除非案主做了或說了保密原則的特例。例如:有自殺、傷人、家暴、性侵等事情。又或是實習心理師有接受督導的必要性。基本上,心理師不會也不應當把治療關係和治療內容帶出治療室外,就算是已經結束治療關係,都不建議如此。
.
(一)「清楚的心理治療關係界線」對於心理治療的意義與目的:
.
1. 清楚的界線:保護案主不受傷害
維持清楚的界線與避免雙重關係是為了保護案主不受傷害。心理師、身心科醫師也是人,所以需要完善的制度來協助我們保護關係與維持良好的界線。治療關係應當是很單純的,不允許衍伸出其他諸如商業合作、情侶、師生、上司下屬等雙重關係。治療關係也應避免原本就有的人際關係。因為治療關係本質上無法迴避權力議題,通常心理師相對於案主擁有較多的專業知識,且會尋求心理治療協助的人,有時是在情緒低落或身心狀態較為脆弱的期間。
.
2. 單純的關係:避免關係上的混亂
從治療關係衍伸出的雙重關係剛開始會給人感覺心理師對我好特別、我好重要,但隨後而來的很有可能是感覺自己被利用。而若將原有的人際關係延伸為治療關係,治療雙方原本就認識甚至熟悉,也可能會造成界線的混亂不清,訊息的混亂,治療室中所獲得的訊息與原有人際關係接觸所得到的訊息攪和在一起,而使心理師無法有足夠清楚的思考與個案概念化。而相同的是,雙重關係都容易造成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和案主雙方搞不清楚對方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是以哪種身分、哪種立場、哪種社會位置來表達,又或者是在治療過程中顧慮到對方治療關係以外的身分而造成治療上的阻礙。例如:同時是心理師和課程老師的身份,案主就可能會擔心,如果我的治療效果不好,會不會影響我的課程成績?那我是不是應當要在治療過程中表現得很好,看起來很有療效,甚至討好身為課程老師的心理師。
.
3. 清楚的身分與位置,才能好好治療,好好地被治療
當治療關係是單純的,心理師就是心理師,案主就是案主。各自都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好好的治療或接受治療,無論是案主還是心理師,都不受對方另一個身分的干擾,這讓除了讓治療可以更順利進行,也更有效能。也因此,心理師應當避免與案主有治療室外的接觸,迴避衍伸出其他人際關係的可能性。吃飯、喝咖啡這些看似平常的人際互動也應當避免。至於結束治療後,是否就可以約出去喝咖啡,我認為就算結束治療,對案主而言,心理師還是心理師,不太可能一刀兩斷,立刻轉變成另一種身分。邀請前案主喝咖啡這樣的舉動,是有可能讓案主感到混亂、不安,甚至是困惑的。另外主動邀請前案主喝咖啡這件事,是滿足誰的需求呢?(前)案主是沒有義務要滿足(前)心理師的個人內在需求的。
.
個別心理治療關係會是一對一的關係,就算是同一位心理師,不同的案主也會有不同的心理治療經驗,因此對於每個人個別的心理治療經驗,都需要被尊重。同一位心理師,一位案主有好的心理治療經驗,不代表其他案主也有好的心理治療經驗,相反的一位案主在心理治療中感到受傷或不舒服,也不代表這位心理師的其他案主也在心理治療中感到不舒服。因此,我並不認同,把案主拉進和其他案主或其他人的紛爭中。簡單說,在個別治療經驗中,誰都沒有資格替誰證明什麼。
.
(二) 「穩定的心理治療架構」對於心理治療的意義與目的:
.
1. 好的治療空間,包含物理上和心理上
如果說「清楚的治療界線」是消極的保護案主和治療關係,「穩定的治療架構」就相對是積極的創造良好的治療環境。心理治療架構一般來說是指固定時間、固定地點、準時開始準時結束的心理治療,除非特殊原因,否則不會輕易更動架構,就算要更動,也會經過心理師與個案雙方充分的討論。穩定的治療架構可以讓心理師在了解案主 (也就是個案概念化) 的過程中降低外在環境因素的干擾。這可以讓治療師和案主有機會在穩定的環境中思考與感受。
.
2. 穩定的架構,讓治療更清晰
長期每週固定的時間與固定的晤談室接受心理治療,在動力的觀點就有如母嬰關係,嬰兒的主要照顧者在固定時間給予固定量的奶水。因為都固定,所以孩子的變化,今天喝的多,明天喝得少,都可以以較客觀的方式觀察出來。孩子在長大、在改變,照顧者也可以有明顯的感覺。但若照顧者是用隨意的方式決定給予孩子奶水量與時間,很可能就無法清楚地觀察到孩子的變化。
.
回到心理治療上,穩定的治療架構可以讓外在環境的變動降低,心理師和案主都知道每週的某一個時間在某一個地點有治療,彼此都會有所準備。例如,案主會知道,啊,我每週三下午六點要心理治療,那我會把工作或雜事盡可能排開,而心理師也會留那段時間和空間給我。治療架構是一個雙方都為彼此準備。就像《小王子》中,狐狸對於小王子的等待,不過不同的是,對於案主和心理師而言,這個感受很多時候不是像狐狸等待小王子那樣,是幸福的,有可能是複雜的、矛盾的感受,不一定都是正向的。儘管如此,案主對於這些過程的想法與感受都可以和心理師討論,這些感受也都是治療中重要的訊息。
.
3. 心理治療不同於看感冒去診所拿藥
心理治療並不是感冒看醫生,有症狀、有不舒服再來,治療目的只是讓症狀和不舒服的感受消失,相反的,心理治療是深層的了解自己,在治療過程中一起思考與感受。因此並不是一蹴可幾,或把案主的狀態訂一個病名或標籤,說你就是如何、如何,或是怎樣做一定會好。而是需要治療關係的雙方長期的時間與投入,有時花兩三年以上也不為過。
.
二、心理治療關係就是移情關係:當然移情,哪次不移情?
.
在心理動力的觀點下,治療關係就是一種移情關係。我有時會在網路論壇看到有人在談論「我好像喜歡上我的心理師了,我該怎麼辦?」、「你那個是移情啦,不是真的喜歡。」那麼,移情不是真的感情嗎?移情到底是什麼?
.
1. 移情是什麼?
移情是當事人把他早年對於重要他人的情感轉移至治療關係之中。且移情也不一定都是正向的、喜歡或愛的感受,也有可能是負向的感受,是討厭、憤怒、恐懼等感受。通常會需要被詮釋的會是負向移情,因為在治療關係中負面的感覺過大的話,治療關係張力會很大,案主會因為太難受,乾脆就中斷治療了,所以心理師會需要在適當的時機點出這些不舒服的感受,不一定需要標註或點名這是負向移情,但當這些不舒服的感覺有機會被說出來,被理解,被看到,案主通常會因為自己被理解而緩解了不舒服的感覺。然後,治療就可以繼續進行下去。
.
2. 治療過程中的一切都是移情嗎?
雖然說是移情關係,事實上治療關係中雙方的互動與感受有三種成因:(1) 案主的移情 (2)心理師的反移情 (3)相對外在現實環境。因此心理師在理解與思考案主的過程中,三者均須兼顧。穩定的心理治療架構可以降低外在現實環境的干擾因素。那麼,案主對於治療的感受和狀態就可以比較歸因於移情。所以治療架構很重要。如果心理架構很混亂,這週週三治療,下週週二治療,我們就比較困難把案主在治療中的感受歸因於移情。
.
3. 面對移情,心理師該怎麼做?
在治療關係中,案主在穩定與安全的環境下,把自己對於小時候重要他人的情感、情緒、感覺轉移到心理師身上,那心理師要做什麼?當然不是在那裡沉浸在被正向移情的感受中,覺得自己真是一位優秀的心理師,自己的言語真的好有療效而沾沾自喜。心理師需要去思考的是,案主感覺到的是什麼。無論是正向移情、負向移情,還是那些難以言明的複雜感受。當然有可能是真的心理師的言語帶來的幫助,但也同時可能是案主把自己對於幼年時期的情感關係,帶進治療關係中。
.
而在治療過程中,心理師自己的經驗與感受為何,是坐立難安、如坐針氈,還是治療前一天會做惡夢,或是很開心看到案主來治療?這些心理師在治療關係中的感受與情緒就是反移情,心理師要敏感於自己在治療關係中的感受,去理解、去消化,而非將之化為行動 ( 即,行動化)。並在治療有需要的情況下,在適當的時候,用適當的方式,反饋給當事人。以此來協助案主思考與了解自己。
三、 維持界線與架構的挑戰,以及心理師可以做什麼?
.
心理治療真的超囉嗦,對於心理師和案主而言都是,心理師能做的,是帶著案主去思考這些想要破壞界線的背後是什麼怎樣的感受、想法,這對於治療關係的意義是什麼?但如果今天破壞界線與架構的是心理師呢?已經取得證照的心理師,每六年都需要換照,換照的前提是要參與一定量的研習時數(六年120),其中也有倫理時數的要求。這都是法規在制度上對於心理師本身專業與倫理的要求,遺憾地,這並無法保證每位心理師在面對案主的時候,都能遵守界線,避免雙重關係,不在治療室外和案主有非必要的接觸。
.
心理師需要時時警惕自己,當有想要破壞界線的時候,停下來思考一下,是什麼讓你想要破壞界線,這背後有什麼自己的需要在。讓自己停下來,用思考取代行動化,為什麼想要約(前)案主喝咖啡,為什麼想要邀案主吃飯。這真的為案主著想嗎?這樣的行動背後的欲求是什麼?因為事實上,作為一位心理師,破壞了治療界線,破壞了治療架構,這樣的治療關係,還剩下什麼呢?
.
「小王子 延伸 討論」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小王子 延伸 討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小王子 延伸 討論 在 少女凱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小王子 延伸 討論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小王子 延伸 討論 在 [心得] 《小王子》的第21章/ 馴養-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小王子 延伸 討論 在 #心得推薦小王子的領悟-哲學教授解讀小王子 - 書籍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小王子 延伸 討論 在 小王子心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評價
- 關於小王子 延伸 討論 在 小王子心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評價
- 關於小王子 延伸 討論 在 [心得]《小王子》 - book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小王子 延伸 討論 在 [問卦] 「小王子」是真的好看還是裝逼 的評價
小王子 延伸 討論 在 少女凱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跨界讀書會 #OGSM
本場讀書會感謝 作者 張敏敏講師粉絲團提供原著簡報,並親自來信鼓勵(超榮光):「能夠一起共讀,是很棒的事,難得有人願意讀書,我都是很樂意幫忙的。」,這讓讀書會成員在現場實作時,有很好的指引跟討論,真的非常感謝:)
即刻入手:https://reurl.cc/exjXzL
這場讀書會,也是歷史性的一刻,過往平均每8周舉辦一場,而今則是一個月舉辦4場,串接越來越多的新人脈,更難能可貴的是讀書會打破階級,讓知識回歸到自身,從個人觀點無限演繹,波盪彼此心靈的漣漪。
《OGSM打造高敏捷團隊》這本書,是我在 提提研 李昆霖老闆粉專看見推薦,立刻就下單了,內容提及的Objective 企業願景及全公司上下都需要努力的事情,的確是近日常常被討論的。
那就像小王子作者說「如果你想要造一艘船,你要做的不是請大家一起找木頭、分配工作,跟下令誰該做什麼。取而代之,你應該做的是,勾起大家對浩瀚無垠的大海產生渴望。」這就是我認為願景要做的事情。
大家都分享自己對OGSM的理解與運用,而我則是分析待過每一間公司,他的O與員工的GSM是否相同,從落地執行面,去回推企業的O是否真的落實,以及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其中印象深刻的,是老張 特別去借了OKR這本書,想探討哪一套理論較為實用,他所得到的心得是,兩者沒有誰比較不好,只有誰願意真正推動,且「早點犯錯、不斷試錯」。互動討論時,阿國 與老張的想法正好有歧異,一方認為,只有主事者可以向下推動,一方認為下面的人也可以往上推動,進而影響主管;雙方說的都沒錯,端看運用在哪個領域當中(激起討論的火花最棒)
另外 Grace 與 Tina 不謀而合的用了 跨界讀書會延伸出來的微創交流社,繪製OGSM,對我來說是社長與成員的想法,攤開一起討論,雙方想的是否與 讀書會最終的目標 「#把社群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方向一致。(身為創辦人看到成員有各自想法,想法社群變得更好就覺得很開心)
這次是 如佑 第二次主持,風格也開始轉變,越來越有主持範,調整後,相信不久就可以自己主持啦!(增生的讀書會要來囉)
另外是Beth第一次擔任小天使組長,事前超貼心想到很多細節,現場也很暖暖的提供各種協助,超超給力!
想參加讀書會可來:https://reurl.cc/Qd8bQ2
【接下來四個月的書籍】
9月:你的溝通必須更有心機
10月:原子習慣
專欄:《原子習慣》的精髓其實是:「成為你理想的模樣,就能自然地改變習慣。」
https://newsveg.tw/blog/21740
11月:好懂秒懂得財務思維可
12月:如何創造全世界最好的工作
小王子 延伸 討論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要造一艘船,先產生對浩瀚大海的想望】(也算炫耀文慎入喔)
從小到大功課從未頂尖,最多成績只在中上,除了狂熱喜愛研究動物,智力水準也只能說相當地普通,
尤其國中最弱的一科是數學,曾經不論怎麼努力,都仍在及格與不及格間起伏,沒有任何進展,有一天小子說乾脆放棄數學算了。
從來、絕對、永遠不可能奢望走進這間紅樓高中,我也從未在心底幫他設定這樣的奢望,
所以考前導師邀請他們去自己屬意的高中先行參觀與激勵自我時,小子也只選擇了一兩所擁有生物社與相關選修課程的高中而已,小子也一直以這樣的目標為滿足。
為了鼓勵他不可輕易放棄數學,我曾在「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記載他學數學的經過。
也許天公疼憨人,這次的作文題目「我想開的一家店」讓每週都要進「兩棲寵物店」幫各類寵物購買食物的小子,把他從小到大在兩棲爬蟲店感受到的點點滴滴與自己的理想結合,最後拿下了六級分。
而因為最終沒有放棄數學,因此比較簡單的「選擇題」全拿到了分數,
至於根本是智力測驗的非選題,當然依然是相看兩無緣,但因為不放棄,小子盡力寫下自己的思考過程,酌量還是拿到了一點分數。
一個曾經數學爛到不及格的孩子,會考竟然拿到了A++。
除了自然差一題,其他也都拿到A++。
一個成績普通至多中上的小子,從未想過自己自己能在這個階段拿到這張漂亮的成績單。
他的同伴與同學們能走進此棟紅樓的,幾乎都是學校的學霸、學神、數理資優生或是極度用功聰明的績優生。
小子說雖然興奮,但感覺實在相當忐忑,我也當然知道,未來的路,相當辛苦、壓力極為龐大。
但是,我依然會鼓勵他永遠要記得自己心中的那片「浩瀚大海」激勵他繼續前行。
分享這篇在「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所記錄的文章。
………………………………………………
孩子升上國中之後,爸媽不約而同的眼界都變小了,大家似乎「窮的只剩下分數」了,孩子回到家,第一個問的是「今天考幾分?」;
孩子睡覺前,只剩一個擔心:「書唸完沒?」;上學前,最重要的叮嚀是:「上課要認真一點!」
似乎爸媽的全意識、潛意識裡都灌滿了深深的恐懼:我的孩子不念書怎麼辦、念不好書怎麼辦?
問題是,走過來走過去都要押著孩子去念書真的有用嗎?
我要鄭重地說:叮嚀孩子讀書是--有用的!
.
經過親身實驗證明,玩心重、花招多的孩子,的確非常需要爸媽適時的提點,甚至是當頭棒喝(不是要爸媽真的拿棒子去打孩子喔),否則他們真的很容易就迷途難返。
只不過,如果要讓孩子快速放棄念書,那就天天照三餐外加點心宵來提醒他讀書吧,因為這樣必定會變成疲勞轟炸,孩子絕對麻木反感!
連環奪命的提醒不絕於耳,孩子腦海裡便自動生出了一個迴路:
(((讀書 = 痛苦)))
.
又因為一直喊「去讀書」的人就是爸媽,所以腦海更自動把迴路延伸成:
(((讀書 = 爸媽 = 痛苦)))
這也難怪不少青少年看到爸媽就逃走,因為腦袋裡已生成堅固的意象:
(((爸媽就是痛苦的來源!)))
.
自從我悟出這個道理之後,每當看到孩子玩物喪志、忍不住就要連續開罵時,我的靈魂就自動飄移到孩子身上去感應感應!
果然,每多聽到一句「快去念書」就會「更痛恨念書」,這股威猛意識流立即貫穿我的靈魂,不由得打了個哆嗦,待我的靈魂飄回己身後,便自動封嘴不再嘮叨了。
因為我已充分理解:嘮叨孩子念書超過了一定的頻率,只會有反效果!
難到,看到孩子不好好念書,只能豎白旗投降嗎?
.
小王子的作者聖修伯里說過一段話,給了我閃亮亮的靈感,他說:
「如果你想要造一艘船
你要做的,不是請大家一起找木頭、分配工作,
也不是下令誰該做什麼
取而代之的,你應該做的是---
勾起大家對浩瀚無垠的大海產生渴望」
原來,面對讀起書意興闌珊的孩子,我最該做的一件事情並沒有做!
不是把參考書堆在孩子桌上,也不是下令他幾點到幾點要用功、要寫完幾題,更不是先規定他一定要考到幾分,而是----
先帶著孩子看看十年、二十年之後的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
小子上國一時,原本還對數學充滿熱忱,畢竟暑假也花了心血先行預習,第一次段考還表現不俗,但隨著課程愈來愈緊湊,小子的數學分數如降落傘一般直直落,直到有一天考了個不及格,小子終於攤牌:
「媽,我對數學沒什麼興趣,更何況學這些數學將來也沒什麼用,算了吧,我承認我和數學沒什麼緣分!」
看來,小子已經準備好走上「放棄數學」一途!頓時我心頭一陣亂。
.
我回想起,這個孩子從小就喜歡研究動物:自告奮勇當保育志工、每個月參加青蛙調查的工作;
放假時,死纏爛打非得要爸媽帶他到深山裡尋找各種青蛙,橙腹樹蛙、豎琴蛙、諸羅樹蛙,他用超乎我想要的堅定毅力,像是破關一樣,一種接著一種的稀有蛙都被他給找著了!
不只如此,他更往天空發展,開始探索各種鳥類,他到福山植物園搜尋帝雉、到大雪山苦苦守候熊鷹…….,這股熱情絲毫未曾稍減。
「沒錯!我就是要當一名動物研究員。」小子小學時就堅定的說出志向!這不就是聖修伯里所說的「浩瀚大海」嗎?
.
於是,我問小子:「你將來還想當動物學家嗎?」
小子很堅定:「當然!」
我再問:「沒有改變嗎?」
小子依然堅定:「沒有!」
.
原來,小子一直堅定不移地望著自己的「浩瀚大海」啊!我怎麼能不把握這片「大海」,繼續「鋪梗」呢?
於是,我跟小子說:
「你知道嗎,當一名動物學家,需要常常做調查統計、做數據分析,才可能進行各種研究,所以,即使數學不需要達到頂尖,但都需要具備一定的能力喔!」
小子抬頭看著我,若有所思,半晌無語。
非常神奇的是,在那之後,不論數學分數如何的起伏,大多數的時間他都認份的把習作一題題完成,也會主動跟我討論他需要什麼樣的幫助。
當然,他難免還是會怠惰,此時,我就再帶著他看看他那片美麗湛藍的「浩瀚大海」,很快,鬥志又回來了!
.
大部分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讀書,所以很難生出動機,所以,我們得常常引導他們去想「為什麼要讀書」這件事,
只有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才會真正出於自己的意願去讀書;
而唯有出於自己的意願,打從自己心裡想要,才可能有持久又強大的動力甚至戰鬥力,這時候,爸媽任何的叮嚀都顯多餘!
.
然而,也有很多孩子無論怎麼眺望,也望不到自己的「大海」啊,那又該如何是好?
我在「誰說分數不重要」這本書寫過,對於怎麼樣都提不起勁來讀書的孩子,給一些外在的獎勵來誘導他至少願意接近書本,好過袖手旁觀放牛吃草!
不過,在這過程中,我們仍然不要放棄時時帶著他找找自己的「浩瀚大海」!
而我會不會用外在的物質獎勵來鼓勵孩子呢?
當然會,不過,醉翁之意不在酒,我總會寫上一張小卡,或是在紅包上,寫上一段激勵小語,告訴他們我看到了他們的努力,我謝謝他們願意持續努力,
我相信他們一步一步不放棄,總會累積出一定的實力!
最後怎麼著?禮物抽出、獎金用完,這一段段鼓勵的小箋會留在他們的案頭,繼續陪著他們朝大海的方向邁進!
*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3165
*誰說分數不重要?體制內教育的求生術,幫孩子找到分數背後的自己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9220?loc=P_br_r0vq68ygz_D_2aabd0_B_2
小王子 延伸 討論 在 #心得推薦小王子的領悟-哲學教授解讀小王子 - 書籍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不敢說活了21年讀了多少書,但是我始終記得《小王子》一書帶給我的意義。有幸到了華山參加了《小王子的領悟》講座,在作者周保松教授的言談之中, ... ... <看更多>
小王子 延伸 討論 在 小王子心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推薦與評價
小王子 讀書心得- 中學生網站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小王子」的作者聖•修伯里,在章首便提出了整篇故事所探討的議題─「大人們都曾經是小孩子,只是他們已經忘了自己 ... ... <看更多>
小王子 延伸 討論 在 [心得] 《小王子》的第21章/ 馴養-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Blog 圖文版 https://www.wretch.cc/blog/FitchChang/10630044
第一次看《小王子》是在成功嶺當兵的時候,那時腦袋空空如也的我並沒有從書
中的故事擷取到太多收穫,直覺得這是則過譽但還算有點趣味的寓言。
2008年,轉換工作跑道、出了人生最嚴重的一場車禍、認識許多新朋友,也跟不
少老朋友重新聯繫上,在某次與徹的談話後再次將《小王子》翻出來咀嚼玩味,才發
現隨著年歲的增長,對於相同事物可能會產生截然不同的體悟。
小孩似乎是充滿最多天馬行空奇想的年紀,而無邊際的想像力則是創作的根源,
但是好多好多自以為長大的成人,卻從此不再作夢、不再幻想,都忘記了『所有的大
人都曾經是個小孩』,都遺落了天真浪漫的權利。
喜歡創作的我曾經這樣詮釋「創作」:『其快樂在於經過而不在結果,不是一個
尋找終點的行為,而是一個發現的路程。它本身應該就是一個有意義的歡愉。屬於自
己的生命。』
當我再次閱讀聖修伯里的《小王子》,這一本獻給他在世上最好的朋友還是小孩
時的書,無以名狀的感動充溢心間,讓我不由自主想回頭撿拾掉在路上的想像力,讓
我想保持當年純粹為著夢想而用力的姿態,讓我想尋回童時無比熱情的靈魂。
《小王子》是值得每年重看一次的經典,就像惠特曼的《大路之歌》所言,此刻
的感動並不是《小王子》的全部,我們只有繼續上路、反覆閱讀,才能發現遺珠。
2008年的我發現的遺珠,主要集中於第21章小王子與狐狸的馴養關係。
==
在蘋果樹底下初次見到狐狸的悲傷小王子,邀請狐狸陪他一起玩,但狐狸以「我
還沒有被人馴養」一口回絕,當下小王子便詢問什麼是「馴養」?狐狸卻顧左右而言
他,不正面回應,這使得打破砂鍋的小王子連問了三次。
『馴養--是什麼意思?』
『馴養--是什麼意思?』
『馴養--是什麼意思?』
「馴養,是種常常被忽略的行為,意思是指--建立連帶關係。」狐狸終於回答。
「對我來說,你不過是個小男孩,和其他成千上萬的小孩沒有兩樣。我不需要你
,而你也不需要我。對你來說,我也和其他成千上萬的狐狸沒有什麼不同。但如果你
馴養我,我們便互相需要了。那對我來說,你就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對你來說,我
也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 」
是啊!人與人唯有建立起關係,對於彼此才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否則就只是世界
上數以億計的其他人罷了。
『我開始懂了,我想有一朵玫瑰花曾經馴養過我。』小王子聽完狐狸對「馴養」
的定義後說。
「我的生活很單調。我抓雞吃,人們抓我。所有的雞都一樣的,所有的人也都一
樣,因此我有點厭煩了。如果你馴養我,陽光就會照亮我的生命。我就會認出一種不
同的腳步聲,別的腳步聲會使我匆匆躲回地洞裡,而你的腳步聲會像音樂,把我從洞
裡叫出來。你看到那邊的麥田嗎?我不吃麵包,小麥對我沒有用,麥田與我也沒有任
何關係,多麼可悲。但是你有金色的頭髮。想想看當你馴養了我,那將多麼美妙!金
黃色的小麥,會使我想起你的頭髮。同時我也會愛上傾聽吹過麥田的風聲... 」
馴養關係一但建立,生命將可能因此美好、因此苦惱、因此憂煩、因此歡笑,但
不必害怕負面情緒的壟罩纏繞,只要相信生命終會自己找到出口,然後自我解套。
狐狸拜託小王子馴養牠,這回換小王子以『要去尋找朋友沒有時間』為理由橫擋
在前頭。
「一個人只能瞭解他馴養的東西。人們沒有太多時間去了解其他東西,他們可以
在商店裡買一切現成的產品,但是任何地方都沒有可以販賣友誼的商店,所以有很多
人沒有朋友。如果你想要朋友,就馴養我... 」
不論是愛情、親情或是友情,感情都需要細心經營,但人的時間十分有限,所以
親愛的,請將生命浪費在對你有意義、美好的人事物上。
『如果要馴養你,我該做些什麼?』小王子問。
「你必須要有耐性。起先你要坐在離我不遠的地方,就像這樣坐在草地上,我用
眼角餘光偷看你,你什麼話也不說。語言是誤會的根源。但你得每天坐近我一點。」
關係的建立需要長時間相處及陪伴的累積,更需要參透「沉默是金」的禪機,『
語言是誤會的根源』,有時候安靜且堅毅的守候付出,會比自鳴自放的甜言蜜語更經
得起歲月的敲打淬鍊。
第二天小王子回來了。
「最好在同一時間來。比如說,如果你在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在三點鐘我就會開
始高興,時間愈接近,我會越來越興奮。到了四點,我就會坐立不安。我會讓你看看
我多麼開心!但如果你在任何時間都有可能會來,我就不曉得該在什麼時候做好迎接
你的心理準備... 我們必須要有儀式。」
『什麼叫做儀式?』小王子問。
「這也是件常常被人忽略的行為。它們使某一個日子不同於別的日子,某一個小
時不同於別的小時。例如我的獵人們就有個儀式。每個星期四,他們和村裡的姑娘們
跳舞,因此對我來說,星期四就是一個美好的日子!我可以一直散步到葡萄園去。但
是如果獵人們不管什麼時候都跳舞,那麼每一天就跟任何一天一樣,我也將永遠沒有
假期。」
固定時序的儀式慶典,讓人們可以依循自我步調作好調適,並以朝聖的心態迎接
這難得的盛會,而非隨意可得的俗濫形式。當馴養的關係中架構出這樣的節慶,可能
有助於鞏固雙方的緊密連結和情感格局。
就這樣小王子馴養了這隻狐狸。
但是當小王子離開的時刻接近時。
「啊!我想哭。」
『這是你的錯。我並不希望你難過,是你要我馴養你的。』小王子說。
「是的,沒錯。」
『但是你現在卻想哭。』小王子說。
「是的,沒錯。」
『這樣說來,馴養對你一點益處也沒有啊!」小王子說。
「不,有益處。因為麥田是金黃色的。」
關係的建立不只有機會擁抱甜蜜,同時也可能帶來悲憤的種子,但絕不要因為這
樣的不確定性而退縮,我們都要知道「如果被馴養就要冒著流淚的危險」,我們都要
學習在各異其趣的結局中長大,然後繼續建立新的關係。
「再去看看那些玫瑰花吧!現在你就會瞭解你的玫瑰花是獨一無二的。然後再回
來向我告別,我將會送你一個祕密當禮物。」
『妳們一點也不像我的玫瑰花,妳們對我沒有任何意義,沒有人馴養妳們,妳們
也不曾馴養任何人。妳們就像我第一次認識的那隻狐狸,那時牠只是千萬隻狐狸中的
一隻。但自從我和牠做了朋友以後,牠現在對我來說是獨一無二的了。」小王子跑去
看那些玫瑰花說。(那些玫瑰花十分難為情。)
『妳們都很漂亮,但是妳們很空虛,沒有人會為妳們死。當然,一位普通的路人
一定會認為那棵屬於我的玫瑰花和妳們一樣。但是她比他許許多多玫瑰花更重要;因
為我曾為她澆過水;因為我曾經把她放在玻璃罩下;因為我曾經用屏風保護她;因為
我曾經為了她弄死許多毛毛蟲(只留下兩三隻變成蝴蝶);因為我在她抱怨、吹牛或
悶不吭聲時,都陪在她身邊;因為她是我的玫瑰花。』小王子繼續說。
只是建立連帶關係,還不能成為彼此的獨一無二,接著還需要付出與接納、伴隨
和關懷,因為你曾為了他送出真心、他曾為了你遞出誠意,這才能成為對方獨一無二
的生命烙印,永遠銘記難忘。
於是小王子又回到狐狸那裡。
『再見!』小王子說。
「再見!我的祕密很簡單:一個人只有用心靈才能看得到真實的東西。真正重要
的東西不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
『真正重要的東西不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小王子跟著說一遍,以便牢記不忘。
「你在你的玫瑰花上所花的時間,使你的玫瑰花變得那麼重要。」
『我在我的玫瑰花上所花的時間... 」小王子重覆說,以便牢牢記在心裡。
「人們已經忘掉這個真理。但你可不能忘記。你要永遠為你所馴養的東西負責,
你要為你的玫瑰負責... 」
『我要為我的玫瑰負責... 』小王子跟著說,以便牢記不忘。
只有用心靈才能看得到真實的東西。真正重要的東西不是眼睛看得到的。
我在我的○○所花的時間,使我的○○變得那麼重要。
我要永遠為我馴養的東西負責。
看到第21章的最後,我帶著文字深深撞擊心臟的感受,像小王子一樣,跟著狐狸
重覆說著每一句話,以便我可以牢牢記在心裡不忘。
僅以此文記錄《小王子》為2008年的我帶來的悸動,以便留予他年說夢痕。
然後,繼續上路。
--
我走上你們的路,
觀望四處,
我相信在這裡並不是你們的全部,
我相信在這裡仍有許多遺珠。
--惠特曼《大路之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4.186.245
※ 編輯: changyiyao 來自: 114.44.186.245 (02/03 00:50)
※ changyiyao:轉錄至看板 prose 02/03 00:5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