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0.6
// 不一樣 //
旅行於我,
發掘生活更多可能性的體驗,
活了那麼多個困頓的春夏秋冬,
沒有不一樣的刺激,
早就無法招架。
這地球去過的地方不多也絶對不能算少,重覆去的更是出奇地多,東京去了不下十多次,「又去東京?這種大城市不悶嗎?」完全地,不。
看你有沒有發現不一樣的好奇,
我意思是,每趟裏的每天,都可以不一樣。
旅程六天都在銀座線上走動,
考驗一下在東京龐大的交通網絡𥚃,
單一的線路上,如何玩出精彩。
今天選擇在表參道站下車,
相信很多潮人朋友對這裡早巳瞭如指掌,南青山這個地貴物貴人貴的地段,街頭巷尾到處藏著時尚精緻生活和消費,身處其中的「根津美術館」閉館三年,請來建築大師級人物隈研吾操刀,展現空間和環境的最大融和值,跟這個區域的調性有微妙的平衡和呼應。
來到南青山不趕時尙場子,
就是要一會隈研吾的竹子,石頭和木材,這些材質在隈研吾的眾多作品裏不時出現,老調是否重彈?
這個作品靠著17000平方米的古樸庭園旁,看來很有需要,低調又開濶的空間用上這些材質,非常匹配地成為跟庭園契合的橋樑,來到這裡得花一半時間在庭院裏閒逛,跟京都細緻工整的庭園設計不一樣,這𥚃亂中有序,
沒有被供奉被高攀的傲氣,更像在家𥚃的花園,漫步。
三個小時在芬多精簇擁下看展,散步和下午茶,在同一設計理念的 Nezu Café 大玻璃窗旁坐下,旅程快要結束,
Peaceful and happy ending.
Raymond Chan 2019.01.12 午//
住在淺草的優點是,從表參道坐到銀座線的最後一站,幾乎睡了一場悠長的覺,醒來又可以準備吃晚餐了,東京的最後一夜,想吃古老的晚餐,本來想到站前1880年開業的Kamiya Bar吃古老洋食,沒想到新年的第二個週六,全店滿座,一樓酒吧、二樓洋食、三樓和食都是排隊人潮,沒辦法,決定按圖索驥,找找江戶前的傳統和食:鰻魚飯。
沒下成雪的淺草晚上,冷風夾著細雨,我們從繁華的商店街,樸樸而走,走到馬路另一端安靜的區域,沒有商店叫賣聲,也沒有人力車夫的招呼聲,人力車停靠在練習處,布簾虛掩,有種靜止的美。
終於找到不起眼的門口,沒有招牌,仔細看,才看到布簾上寫著雷門 初小川。
甫入門,穿著和服的老闆娘說,只剩前面兩個和式位置,要嗎?
我們衝著鰻魚飯而來,當然要。Raymond坐不了和式,側著身坐,我則靜靜脫下鞋子,蜷縮在榻榻米上。
坐下來後,才有時間查查資料,「浅草の鰻三大老舗:前川、色川、初小川。創業1907年(明治40年)、110年の歴史。」!
幸運的我們,亂打亂撞,找到了百年老店,而且網路上寫日本人也一席難求呀!老闆娘對我們不錯呢!
點了中的鰻重,等待的過程中,看本地的客人咕嚕喝掉5-6瓶啤酒,Raymond也忍不住點一瓶,不點由自可,一點才知道有隱藏版小吃呀,一小盤鰻魚骨,一咬,那個香那個脆!餓意都引出來了!
看著比我們早到的客人快15分鐘才吃上,「現烤的!再餓也甘心等」
喝幾口啤酒,老闆娘優雅地送來漬物,小黃瓜、白菜、白蘿蔔還有芥菜,是利用糠、鹽漬在短時間內做出的漬物,還保留著蔬菜原味~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鰻魚飯,連裝載的漆盒也很美,店名用金漆寫在盒內,小小的很雅緻。
吃一口原味,烤的很透,邊微脆,肉好香!再灑一點點山椒粉,這一點都不甜的口味,很合我們。所謂江戶前鰻味,就是這種,沒有厚厚的甜味,很野性!跟老闆娘說oishi ne!她終於微微一笑。
店裡只能坐15人,我們最後一桌吃完,一老一少師傅也洗碗打烊了,離開時真有點依依不捨,江戶的最後一夜。
Kia Pang 2019.01.12 夜//
鰻魚飯
雷門 初小川
東京都台東区雷門2-8-4
根津美術館
東京都港区南青山6-5-1
~~~~~~~~
{ \洽談合作/}
TW Tel & Line
+886 0975243225 Raymond Chan
HK Tel & Whatsapp
+852 96209602 Raymond Chan
————————
Follow us:
Canopy page: https://m.facebook.com/canopy.cafe.lifestyle
Canopy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RXkT3zC1GPN18KH3LnBng
Kia IG: https://www.instagram.com/kiavida/
Canopy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anopy.creative/
Raymond IG: https://www.instagram.com/raymondparisien/
小芥菜可以做衝菜嗎 在 熊仁謙.大鼻子哲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腦衝浪》閱後感:「你、我都是一個正在自我塑造的未完成品。」
*先來看看我介紹本書的影片吧:https://goo.gl/SSUSrZ
閱讀《大腦衝浪》一書、不,應該是「邊讀邊寫」這本書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作者劉軒運用其對心理學的知識,巧妙地結合「書寫」這個環節,呈現出這本厚度不厚、但內容值得一再玩味的書籍。
最近很流行「手作」、「互動」的概念,身為同樣努力將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關於人心的學問」推廣到社會的同好,我對於這本書用簡單的步驟—書寫,卻能讓讀者產生共鳴的方式印象深刻!這已經不是一本所謂的「深入淺出」的書籍而已,它更像一本「工具書」,這裡用幾條條列式的方式談談它有趣的特色
一、哲學與科學的差異
不像一般同類書籍的「論理」(包括我自己那本《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也是在講一堆道理啦XD),這本書論理的少、但引用數據和研究資料的多;或許這正是哲學與科學的一個大差異,前者有許多東西是建立在形而上、理而然的框架中,後者則用「可驗證」的方式與數據,跳過複雜的論述,直接告訴你「This works!」。
二、思考與行動
每次讀完類似的書籍,相信大家大都會有一種感覺:「好有道理!好有收穫!」但過了一週之後,我們就幾乎忘了這本書的內容、以及它能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包括我自己在寫文章與錄製影片的時候也是如此,時常擔心「這對讀者們能夠產生多少的幫助?」
這關鍵的原因就在於「思考」與「行動」的差異,了解一個新道理很簡單,但是要將它付諸行動、進而改變自己,難如登天!甚至有不少人會懷疑「這很有道理,可是我真的做得到嗎?」,或是擔心付諸行動的代價。
而本書就以很簡單的一個方式—書寫,繞過這個困難,只要你受過國小教育,那就能夠提起筆,開始這個簡單到不行的「行動」。
三、知識的吸收與整理
我一向很熱愛「寫」跟「說」,主要的原因是以前研究印度哲學的時候,我們的老師都一再強調一個流傳已久的概念:「以後你們當老師的時候,投入教育最好的三個核心步驟就是辯論、講學與著作,缺一不可;其中又以著作最極致。」
長大之後才懂得老師的這段話,因為寫作的過程,就是在整理自己的思緒;好比古人採收了農作物之後,都會將其醃製以保存起來(比如將芥菜醃製成各種醃製品),否則就無法保存而腐爛;同樣的,每天吸收各種新知識、新經驗後,如果不去「整理」,那這個知識就會慢慢消失、無法累積;而我個人覺得,書寫是最好的整理方式,這也是這本書讓我Amaze的所在:在短短的篇幅中,大量運用讓讀者書寫的技巧,內化其經由科學統計出有效的練習。
本書從「扭轉人生僵局」作為核心開端,這裡所說的「人生僵局」並不是一種外在角色上的僵局,而是一種內在的僵局;更具體來說,就是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所構成的僵局。這種僵局在生命中隨處可見,最典型的可能就是五、六十歲的長輩表現出的某種僵化價值觀,諸如「愛拼就會贏」、「現在年輕人失敗就是因為不努力」;這種價值觀在他們的年代可能是真的,但到現在早已無效,可是他們仍然這樣認為,這是為什麼?這就是一種「思維上的僵局」,將過去的某個經驗,視之為一個不變的定律;「一代不如一代」這句口頭禪已經流傳幾百年了,但事實證明「一代優於一代」。本書以「習得性無助」一詞,來稱呼這種因為殭化而產生的無力感:「沒有人天生不好奇,沒有人天生就自我否定,沒有人天生就覺得自己是魯蛇,更沒有人天生就不想活—這些態度都是因為後天的遭遇和學習而來的。」
不過,這種僵局思維並不是只有長輩才有,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每個人,一但停止學習、停止接受新知,就會開始有僵化性思維。好比身體一不運動,慢慢就會僵化;同樣的,內心一但停止進步,就會僵化,而這種僵化帶來的是「恐懼」、對無知的恐懼,特別是在現代這個世代,這種感受會更加強烈;根據摩爾定律(佛里曼語),現代社會的知識、資訊、科技進展已經不是「一日千里」可言,所以終生學習變得更重要,這不是某種「職能」的訓練,而是要「不恐懼地活著」必備的要素。好消息是,既然這是來自「後天遭遇和學習」,代表我們也可以透過刻意的學習扭轉它。
而更具體來說,所謂的「認知僵化」是什麼樣的認知僵化呢?本書中提到,是對「自我」的認知僵化:「人的動力會受到對自我智力本身成見的影響,這會導致兩種不同的心態產生......固定型心態與成長型心態。」而這些成見,是可以透過「嘗試」來改變的。
這讓我想到印度哲學中一個重要的價值觀:人的一切情緒,源自對自我的「認定」,而當這些情緒變成行動,就會構造出我們的人生,進而強化我們對自己的想像;這種對自我的「認定」專有名詞上稱為我執(Atma-grāha),而我執大致有兩種:
一、天生的我執
天生的我執稱為「俱生我執」,這是所有生物都有的一種特性;基於這種我執,我們才會有最基本的「戰&逃矛盾」,這是一種想要保護原有之自我的慾望,這種慾望本來很單純,但是當它面臨到第二種我執的時候,就會讓我們陷入一種矛盾:要固守原有的自我(退)、還是要選擇成長來面對挑戰(進)。
二、後天的我執
後天我執被稱為「遍計我執」,這是有溝通能力、社交能力的動物,特別是人類才會有的反應;這種對自我的認定,來自人與人之間的標籤:我們從小到大會被貼很多標籤,以我自己為例:大家都說我聰明、有自信等等;當別人幫我們把一個標籤貼久了,我們就會開始真的認為「我就是個聰明又有自信的人」;這種我執大多在他人對我們的定義以及我們對自己的定義中拉扯,比如有些人覺得自己很理性、但別人覺得他很情緒化,這種「自&他矛盾」是許多人一輩子無法克服的課題。
這兩種我執交叉運作之後,就構成了一種矛盾、特別是在現代越來越強大的矛盾:當我認為自己很聰明又有自信,同時又面對到挑戰時;我可能會因為「逃」的反應選擇不要面對會瓦解我自信的事情,也有可能理所當然的選擇「戰」,強化自己對自己的自信;同時,我也有可能因為這樣的「自信」標籤是別人的看法,所以當我面臨到問題時就會「逃」來強化我自己覺得自己很廢的結論,當然也有可能選擇「戰」來想要符合社會的期待。
我曾經看過社會學的一種理論,認為人都在「自己與社會的義務和想法中拉扯」,這如果再加上生物學說的戰逃反應,就很接近印度哲學認為的兩種基本我執,所產生的千百種矛盾。
本書中也提到相關的概念:「目標理論將人的動機用兩條軸線定位:自我和任務、趨近和迴避......人生不是非黑即白,我們做事本來就有很複雜的考量;你我都是一個正在自我塑造的未完成品。」
印度哲學認為,這兩種我執中我們能夠先下手改變的就是「遍計我執」,具體方式就是將「定義自我」的權力拿回手上,而不是活在社會、特別是原生家庭對我們的評價所形成的僵局;而這個過程來自「刻意具體的練習與行動」;而這本書給予我的啟發是:這種行動可以由一種沒什麼負擔的方式—書寫開始,特別是裡面已經現成地提供了許多簡單的開始,讓我們慢慢發現:「自我」是可以客製的,打破原有的僵局。
小芥菜可以做衝菜嗎 在 熊仁謙.大鼻子哲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腦衝浪》閱後感:「你、我都是一個正在自我塑造的未完成品。」
*先來看看我介紹本書的影片吧:https://goo.gl/SSUSrZ
閱讀《大腦衝浪》一書、不,應該是「邊讀邊寫」這本書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作者劉軒運用其對心理學的知識,巧妙地結合「書寫」這個環節,呈現出這本厚度不厚、但內容值得一再玩味的書籍。
最近很流行「手作」、「互動」的概念,身為同樣努力將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關於人心的學問」推廣到社會的同好,我對於這本書用簡單的步驟—書寫,卻能讓讀者產生共鳴的方式印象深刻!這已經不是一本所謂的「深入淺出」的書籍而已,它更像一本「工具書」,這裡用幾條條列式的方式談談它有趣的特色
一、哲學與科學的差異
不像一般同類書籍的「論理」(包括我自己那本《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也是在講一堆道理啦XD),這本書論理的少、但引用數據和研究資料的多;或許這正是哲學與科學的一個大差異,前者有許多東西是建立在形而上、理而然的框架中,後者則用「可驗證」的方式與數據,跳過複雜的論述,直接告訴你「This works!」。
二、思考與行動
每次讀完類似的書籍,相信大家大都會有一種感覺:「好有道理!好有收穫!」但過了一週之後,我們就幾乎忘了這本書的內容、以及它能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包括我自己在寫文章與錄製影片的時候也是如此,時常擔心「這對讀者們能夠產生多少的幫助?」
這關鍵的原因就在於「思考」與「行動」的差異,了解一個新道理很簡單,但是要將它付諸行動、進而改變自己,難如登天!甚至有不少人會懷疑「這很有道理,可是我真的做得到嗎?」,或是擔心付諸行動的代價。
而本書就以很簡單的一個方式—書寫,繞過這個困難,只要你受過國小教育,那就能夠提起筆,開始這個簡單到不行的「行動」。
三、知識的吸收與整理
我一向很熱愛「寫」跟「說」,主要的原因是以前研究印度哲學的時候,我們的老師都一再強調一個流傳已久的概念:「以後你們當老師的時候,投入教育最好的三個核心步驟就是辯論、講學與著作,缺一不可;其中又以著作最極致。」
長大之後才懂得老師的這段話,因為寫作的過程,就是在整理自己的思緒;好比古人採收了農作物之後,都會將其醃製以保存起來(比如將芥菜醃製成各種醃製品),否則就無法保存而腐爛;同樣的,每天吸收各種新知識、新經驗後,如果不去「整理」,那這個知識就會慢慢消失、無法累積;而我個人覺得,書寫是最好的整理方式,這也是這本書讓我Amaze的所在:在短短的篇幅中,大量運用讓讀者書寫的技巧,內化其經由科學統計出有效的練習。
本書從「扭轉人生僵局」作為核心開端,這裡所說的「人生僵局」並不是一種外在角色上的僵局,而是一種內在的僵局;更具體來說,就是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所構成的僵局。這種僵局在生命中隨處可見,最典型的可能就是五、六十歲的長輩表現出的某種僵化價值觀,諸如「愛拼就會贏」、「現在年輕人失敗就是因為不努力」;這種價值觀在他們的年代可能是真的,但到現在早已無效,可是他們仍然這樣認為,這是為什麼?這就是一種「思維上的僵局」,將過去的某個經驗,視之為一個不變的定律;「一代不如一代」這句口頭禪已經流傳幾百年了,但事實證明「一代優於一代」。本書以「習得性無助」一詞,來稱呼這種因為殭化而產生的無力感:「沒有人天生不好奇,沒有人天生就自我否定,沒有人天生就覺得自己是魯蛇,更沒有人天生就不想活—這些態度都是因為後天的遭遇和學習而來的。」
不過,這種僵局思維並不是只有長輩才有,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每個人,一但停止學習、停止接受新知,就會開始有僵化性思維。好比身體一不運動,慢慢就會僵化;同樣的,內心一但停止進步,就會僵化,而這種僵化帶來的是「恐懼」、對無知的恐懼,特別是在現代這個世代,這種感受會更加強烈;根據摩爾定律(佛里曼語),現代社會的知識、資訊、科技進展已經不是「一日千里」可言,所以終生學習變得更重要,這不是某種「職能」的訓練,而是要「不恐懼地活著」必備的要素。好消息是,既然這是來自「後天遭遇和學習」,代表我們也可以透過刻意的學習扭轉它。
而更具體來說,所謂的「認知僵化」是什麼樣的認知僵化呢?本書中提到,是對「自我」的認知僵化:「人的動力會受到對自我智力本身成見的影響,這會導致兩種不同的心態產生......固定型心態與成長型心態。」而這些成見,是可以透過「嘗試」來改變的。
這讓我想到印度哲學中一個重要的價值觀:人的一切情緒,源自對自我的「認定」,而當這些情緒變成行動,就會構造出我們的人生,進而強化我們對自己的想像;這種對自我的「認定」專有名詞上稱為我執(Atma-grāha),而我執大致有兩種:
一、天生的我執
天生的我執稱為「俱生我執」,這是所有生物都有的一種特性;基於這種我執,我們才會有最基本的「戰&逃矛盾」,這是一種想要保護原有之自我的慾望,這種慾望本來很單純,但是當它面臨到第二種我執的時候,就會讓我們陷入一種矛盾:要固守原有的自我(退)、還是要選擇成長來面對挑戰(進)。
二、後天的我執
後天我執被稱為「遍計我執」,這是有溝通能力、社交能力的動物,特別是人類才會有的反應;這種對自我的認定,來自人與人之間的標籤:我們從小到大會被貼很多標籤,以我自己為例:大家都說我聰明、有自信等等;當別人幫我們把一個標籤貼久了,我們就會開始真的認為「我就是個聰明又有自信的人」;這種我執大多在他人對我們的定義以及我們對自己的定義中拉扯,比如有些人覺得自己很理性、但別人覺得他很情緒化,這種「自&他矛盾」是許多人一輩子無法克服的課題。
這兩種我執交叉運作之後,就構成了一種矛盾、特別是在現代越來越強大的矛盾:當我認為自己很聰明又有自信,同時又面對到挑戰時;我可能會因為「逃」的反應選擇不要面對會瓦解我自信的事情,也有可能理所當然的選擇「戰」,強化自己對自己的自信;同時,我也有可能因為這樣的「自信」標籤是別人的看法,所以當我面臨到問題時就會「逃」來強化我自己覺得自己很廢的結論,當然也有可能選擇「戰」來想要符合社會的期待。
我曾經看過社會學的一種理論,認為人都在「自己與社會的義務和想法中拉扯」,這如果再加上生物學說的戰逃反應,就很接近印度哲學認為的兩種基本我執,所產生的千百種矛盾。
本書中也提到相關的概念:「目標理論將人的動機用兩條軸線定位:自我和任務、趨近和迴避......人生不是非黑即白,我們做事本來就有很複雜的考量;你我都是一個正在自我塑造的未完成品。」
印度哲學認為,這兩種我執中我們能夠先下手改變的就是「遍計我執」,具體方式就是將「定義自我」的權力拿回手上,而不是活在社會、特別是原生家庭對我們的評價所形成的僵局;而這個過程來自「刻意具體的練習與行動」;而這本書給予我的啟發是:這種行動可以由一種沒什麼負擔的方式—書寫開始,特別是裡面已經現成地提供了許多簡單的開始,讓我們慢慢發現:「自我」是可以客製的,打破原有的僵局。